有人越改越富,有人越改越穷。
各级国企,可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子女亲友的去处。壮士怎肯断腕?
所有的改革,如果不能打倒“关系”,改不改都没有区别。
因为存在“关系”这种东西,因为“关系”还在发挥作用,那么其他的一切都将失去作用,再好的制度也要失灵。
混改——国有资产流失
市场化运作——资本家怎么干企业我们就这么干企业,总之就是给我少发福利多赚钱。
工资总额控制——上交给我的钱只能多,下发给你的钱只能减。
国铁。实话实说,感觉这几十年,包括笔者入路这十几年,喊得山响的“国企改革”白改了,或者还不如以前。
既得利益者把持改革,说风是风,说雨是雨,常见有利于己就挂上“改革牌子”强力执行,不利于己就置之不理。东一榔头西一棒槌,随喊口号,乱打一气。到了现在,甚至大多数国企职工不知道改革是什么,只知道领导说啥是啥。
封闭性一如既往,人员流通很少,有力监督很少,作风每况愈下。一些不正常、不合规甚至违法现象成为常规,恰似一滩滩死水,淤积无数污浊,越来越臭。
常见国企管理慵懒懈怠,“规矩”太松或纵容,导致某些官员的胆子越来越大,连带着“关系网、小圈子、团伙”什么的也横行起来。
喊着“减员增效”,实际人浮于事照常,更实现了“劣币驱逐良币”——该减的“低违懒黑赖”减不下去,减下去的大都“不是自己人”,就是说利用改革排斥异己。
国企实际的效率仍然低下,基本上就是坐等烧钱维持业务的那种状态。
经营方面,往往处于垄断地位的国企,基本不具备改革的内部动力。也因为“镣铐”照常,国企上市场存在许多困难。
所谓的国企改革,造就了一些明面和隐形富翁,成全了少数人(上位),亏了国家和社会,也亏了许多本本分分的国企老职工。
国企改革,客观上是失败了。第一个大害,就是用人不对头。另外,政治不改,经济也难有出路。
国企的确该改革,但目前这种改法必然不成。
作为亲历者,先说结论,国企改革这事无解。
1.内部改革。你要明白,既得利益者不会放弃到手的利益,他们只会利用改革的机会,拼命扩大自己的利益,而后理直气壮的喊改革。所以你会看到,所有的内部改革,改来改去,受益者还是那帮人,那个圈子的人。
2.混改,也就是引入资本,股权受让给私人。百分之十万的国有资源流失,国有资本通过运作转到私人身上。2亿的私企入股200亿的国企。该国企分公司下的子公司库房备件经盘点就价值3.5亿,其他的利润输送、转移等等(私企围绕混改控股国企,成立数十家公司,采购、运输、销售、装修、工程拆迁……国企所有的项目都通过这些小公司进行,一家几个人的小物流公司,年利润上千万),那些猫腻不是你我能想象的。国企内的那帮既得利益者被踢出局,私企管理者上位,然后理直气壮的高工资。私企人员和国企人员互相看不起,表面一团和气,背地互相DISS…………事情太多,不说了,说不完。大家自行猜度吧(数据修改,免得被和谐)。
理论上来说,改革应该是利益的再分配,但永远不会分配到底层职工的头上,苦的都是百姓,是打工人,赚钱的永远是极少数人。
这个话题太大不敢评价。在某云工作时接触的客户都是top央企,xx电网,xx保险,xx银行,xx汽车等等等。说一下自己亲历的事情。
1)把我们的东西套个壳子就说成自研的了,更过分壳子都不套就换个logo。后面看到了对外技术突破pr文稿后,直接惊呆了。别人pr是酒里兑水,他们pr是水里兑酒。
2)组织架构奇葩,纵向层层都是不沾锅,横向各个部门甩锅挖坑。给某用户搞最佳实践,需要在pod启动时把内存调大一点。写了一篇文档,给运维部门解释清楚后。运维部门通过,但是发布是研发部门操作的。给研发说清楚后,研发部门表示,可以操作但是参数修改要架构部门审批,又去找架构部门,架构部门拉大死活不签字说自己不懂这个参数不能签字,气的运维部门的人在里面骂他耍流氓。最后还是一个驻场开发外包leader,看了一下参数给夹带上线了。另外一个客户,研发部门想用某云,运维部门想用另一个云,研发部门故意使坏打印大量恶意日志,然后研发部门投诉运维部门采购的云不行,看不了日志。运维部门找到我们定位出原因,让我们帮忙提供证据,至于后来内部撕逼结果就不得而知了。
3)领导是政治家而不是领域专家。和客户领导(非高层,中基层干活的小leader)开会,不得不承认这些领导水平是有的,逻辑能力非常强,政治觉悟非常高,沟通能力在线,说话条理清晰简明易懂有重点。但是业务水平嘛。。。一开始还容易被唬住了,再接触接触发现他们更像是掌握了一套话术和模板,任何话题都会被套到这几个东西上去。但是如果你坚持聊非常具体客观实践的事情就开始顾左右而言他。
我评价不了,我只能说作为基层员工,在我自己所在单位看到的
这几年单位改革,我只看到了原来属于自己单位的学校、医院、游泳馆、物业公司、食堂等等附属福利外包的外包的,变卖的变卖,甚至于食堂外包只是换一个一模一样的饭卡,我们就要被迫交5%-10%的手续费,不交可以,那就只能在食堂内部高出市场价至少15%的小超市在规定时间内把饭卡钱花完,到时间没花完自动清零。
现在系统内部在喊聚焦主业,但是我没有看到现在在无论是总体收入,还是利润在改革前有什么提高,不过这也需要时间给出答案。
工资改革我也没看到基层员工的工资有什么太大的变化,甚至于说在新一线城市连竞争力都算不上,反而我只看到了中层及以上干部只要每经历一次改革,收入就有所提高,同时又把基层向上的通道的门焊死,你大爷永远是你大爷
可能是因为我的级别不够,经验不足,无法理解单位中高层的为单位的良苦用心吧,毕竟好日子永远在后头
有人说这是改革有成效,我不评价,各有各的看法
元旦安排两天加班,没有调休,没有加班费,这是一个月3k工资的央企,欢迎来报道
现在的工人自组织能监察、否决改革吗?
不能。
所以改革没什么好评价的,当然是一片大好啊。
改革改革 把一线工人的工资全部改到领导手里
导致领导干得更起劲 想方设法搞面子工程 提升成绩
最终导致一线工人工资又被降 活反而更多了
有些事情,无论你看到或没看到,他都在那里,但是,如果他引起了市场巨大的反应,你还没有用心关注,那只能说明你太菜了。
2021年,中国星网、中国电气装备、中国物流集团正式成立,中化集团和中国化工实施重组,中国稀土集团成立,中国普天整体并入中国电科,鞍钢本钢合并成全球第三大钢企等等等等。
这些都是巨无霸,央企国企的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按下“快进键”,力度和尺度空前。
如果这些还没有关注到,那么今年下半年的几个一字连板大妖股总该看到了吧?
凤凰光学11连板,西仪股份13连板,广宇发展13连板、文山电力10连板。。。
这些全是国企改革、资产注入,一个两个无所谓,但是成群成片了,已经是向市场发出了非常非常明确的信号了。
还有很多国企央企上市公司的股权划拨、股权激励、业务整合等等。
为什么今年会有这么多大动作?为什么说了好几年的东西突然在今年加速落地?为什么一下子批量的大动作?
这一切的一切,都要从这个文件说起——《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
2020年6月30日,召开了中yang全面深化改ge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
这个行动方案的主要内容就是:完善国有企业制度、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兼并重组和混改。
时间点就是文件下发开始,到2022年底。
根据最新的时间进度安排,2021年底完成70%目标任务,2021年上半年(dang的二十大)之前完成主体任务,2022年底全面完成。
所以根据这个时间进度,就知道为什么2021年下半年如火如荼的能看到这么多大力度的事情出来。
而且执行效率如此之高,我看了下,主要是归功于这个“军令状”。。。
有在国企的朋友,可以看看自己集团有没有类似的动作。
国zi委还有个专门的网站(就叫“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有兴趣的可以仔细去看看。
还有各大国企央企的经典表扬案例,全方位的国企改革。。。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可以说是过去半年的一条大主线,暗线而已。
确定性很高,赔率很高,只是精确时间点很难把握,适合配置型投资。
错过了2021年下半年的大机会,可不能错过2022年上半年。
2022年上半年,是最后主体任务的收官窗口,是一个确定型的加速时间点。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主题,值得全市场一起来深入研究,尤其是适合讲zz正确和擅长配置型布局的大公募机构。
自上而下看,本次国改涉及到几乎所有行业,包括石化、物流、钢铁、铁路、化工、计算机、交通、军工、电力、建筑、农业等等各大板块。
这个研究是一个庞大的工作量,结合当前主流板块以及资产证券化率等几个角度来看,先从电力、军工、地方国企和其他行业等方向切入。
本文分上中下篇,上篇:电力系统,中篇:军工,下篇:地方国企和其他行业。
上篇:电力系统
2021年12月的经济工作会议上,其中有一条,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稳步推进电网、铁路等自然垄断行业改革。
一、电力系统的前世今生
电力系统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也进行了诸多次的改革和重组,每一次的影响都非常巨大。
第一阶段:2002年电改以前。
2002年以前,电力系统所有的包括发、输、配、售、设计、建设等各个环节都被国家电力公司所垄断。
统统归国有,一家独大。
第二阶段:2002年电改——厂网分离。
2002年gwy发了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5号文件。
对电网侧进行了巨大改革。
两大电网公司(国网和南网)和五大发电集团(华能、大唐、华电、国电、国电投)分离了。
同时,四家辅业集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国水电工程顾问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也独立出来了。
第三阶段:2010年深化改革
整合epc公司,成立了中电建、中能建。
同时,发电端形成了五大四小的格局。除了五大央企发电集团,还有国投电力、华润电力、国华电力、中广核这四小豪门。以及一些地方能源巨头,比如:山东鲁能、浙江浙能、上海申能、广东粤能、北京京能等“地方割据”。
第四阶段:2020年至今国企改革三年行动
电力系统加快资本化以及兼并重组速度。
中国能建上市,国家电网旗下制造业资产划拨整合、国网综能资产整合和上市公司注入,南网旗下南网能源、南网科技等上市、文山电力重组,鲁能集团资产重组。
整个电力系统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中,由于发电端的资本化运作相对较为成熟,所以电网分支的动作最大,具体下文再说。
二、电力系统的产业链格局现状
电力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影响民生的百万亿级别的大系统,源-网-荷-储等各个产业链环节都有非常多的公司。
现在整个电力系统的格局大概如下所示:
现在的整个体系格局相对较为清晰。
1)发电端:五大六小。
五大电力央企:国家能源投资集团、中国华能集团、中国华电集团、中国大唐集团、国家电力投资集团。
六小豪门:国投电力、中广核、三峡集团、华润电力、中节能、中核。
2)电网端:国网和南网。
国网覆盖27个省份,南网覆盖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等5个省份。
3)EPC单位:中电建、中能建
4)设备制造端:参与企业特别分散。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尔滨电气,以及现在划拨给中国西电的许继、平高,还有国电南瑞,还有诸多如特变电工之类的民营企业。
三、电力系统的资本化现状
目前电力系统的各个环节的资本化率的差距非常大。
1、发电端:
发电系统资产证券化率普遍较高,经过多年的资产注入,发电端央企资产证券化率普遍高于60%,看下面统计的五大央企发电集团的上市公司:
国家能源集团:国电电力、长源电力、龙源技术、中国神华、平庄能源、英力特、龙源电力(H股)、国电科环(H股)。
大唐集团:大唐发电、桂冠电力、华银电力、大唐环境(H股)、大唐新能源(H股)。
华能集团:华能国际、华能水电、内蒙华电、st新能、长城证券、华能新能源(H股)。
华电集团:华电国际、黔源电力、金山股份、华电重工、国电南自、华电能源、华电福新(H股)。
国电投:上海电力、吉电股份、运达环保、东方能源、露天煤业、中国电力(H股)。
2、电网端:
南方电网旗下拥有南网能源、南网科技、文山电力等上市公司,除去电网主业外的业务基本已经上市。
国家电网旗下拥有涪陵电力、西昌电力、明星电力、国电南瑞、国网信通、国网英大、远光软件、广宇发展等上市公司,上市平台较多,但是资本证券化率依然较低。
3、EPC端:
中电建、中能建都上了,机会少了。
4、设备制造端:
在国电南瑞、许继电气、平高集团等诸多大企业面前,众多的小企业显得有些弱小。
整体来看,设备制造端的国企央企的资本证券化率相对较高了。
有些零散的比较小的机会,比如刚划拨给中国西电集团的山东电工,还有南瑞旗下也还有一些未上市的小公司。
但是整体看,资产注入的弹性可能相对较小。
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之电网
从上面一章节可以发现,整个十万亿级的体量系统,发电端、EPC以及设备制造端等的资本化及重组目前已经相对较为成熟。
今年国家重点是在推进电网侧的改革,这也是为什么前段时间的中yang经济工作会议主要提及的就是电网这个自然垄断行业的改革。
研究电网侧的话,其实也比较好研究,看下图:
无论从各个指标来看,国家电网的体量都是南方电网的五倍起。
南方电网由于体量较小,资产整合相对容易,所以在本次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中的速度和执行力都比较好。
南方电网到2021年底,已经要完成85%了。
其实在资本化运作方面,主要就是完成了三件事:
1)各省公司的整合和激励到位了;
2)配网节能公司上市,南网能源;
3)调频调峰公司借壳上市,文山电力。
做到这里,其实南网的资本化主体任务已经基本完成了,因为电网运营的业务是不太会上市的,其他的主要业务都已经完成了上市。
这也是为啥南网会信心满满的说自己要提前完成任务。
而国家电网由于体量大,整合难度大,所以在资本化动作方面是要远落后于南网的。
看下面搜索框里,所出来都是夸南网的,而国网的只能写“向改革要活力”这样的。。。
这两年国网最大的动作,有四个:
1)设备制造业板块的股权划转。
2021年9月,国家电网将许继电气、平高电气、山东电工以及南瑞恒驰、泰式达、博瑞等公司股权整体划归中国西电集团。
2)关于鲁能集团的重组
鲁能集团旗下的房地产平台广宇发展,剥离地产业务,装入大风光等新能源业务。
3)国网综能的业务整合与资本运作
国网综能作为国网第二大业务平台,将各省份的综合能源服务公司整合到一起。
同时,将国网旗下所有的配网节能业务装入了上市公司涪陵电力。
4)国网信通的业务整合和重组
2019年国网信通资产注入岷江电力,实现了国网旗下数字新基建业务的上市。
近期也完成了股权激励等事项。
五、电网端的最大机会在哪里?
不得不说,南网动作很快,国网动作其实也很大,各块资产都在如火如荼的做着重组和资本化运作。
但是从当前国网的资本证券化率只有个位数来看,还有很大的空间和弹性。
由于国网和南网的业务范围和领域都类似,所以其实他的资本化路径也是类似的。
不妨仔细拆拆看资本化率尚低的国家电网的各项业务。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3 年 5 月,是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国家授权投资的单位。国家电网有限司为大型国有独企业,注册资本 82,950,000 万元,主要从事电网建设和运营,经营区域覆盖中国 26 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覆盖中国国土面积的88%,供电人口超过11 亿。
国家电网作为一个年收入2.7万亿的大型平台公司,业务多而纷杂,但是也可以排个序。
看国网的所有业务平台和总子公司,除了电力运营业务外,最被市场熟知的就是国电南瑞和国网信通了,下图的3和4。
但是其实存在最大预期差的两个业务平台是8和12,国网综能以及国网新源。
1)国网综能
国网综能成立于2012年12月,为国家电网全资子公司,是国家电网拓展综合能源服务业务的龙头企业。
公司成立之初,原本叫国网节能,2020年初才更名叫国网综能,之后整合了28家省级综能服务公司。
目前的主要业务是:
1)配网节能、工业节能、建筑节能灯节能业务;
2)生物质发电;
3)电化学储能、抽水蓄能;
4)分布式光伏、风电;
国网综能现在已经是国家电网的第二主业了,除了电力运营之外的最大的业务,这个平台的增速特别快,级别也非常高。
看下面这个之前国网的战略计划:
国网综能2020年的收入是280.3亿,是旗下唯一上市公司涪陵电力(收入26.54亿)的10.6倍。
今年上半年收入148.76亿,同比增长35%,各项业务发展很快。
从目前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来看,国网综能整体上市注入涪陵电力的预期是非常高的。
当前涪陵电力市值150亿,国网综能整体上市后,市值空间有十倍,即1500e。
如果对标南网能源300亿市值,国网节能体量是南网5倍,国网综能市值也有1500e。
不过国网综能的志向远不止节能,人家志在打造成大中华碳中和第一股,储能第一股。
关于国网综能整体注入榨菜电力,确定性比较强,但是时间点不好把握,可能就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窗口,也可能在未来的两三年。
2)国网新源
国网新源是国网旗下的抽水蓄能、调峰调频的平台公司,也是全国最大的抽水蓄能公司。
公司成立于2005年,注册资本145.66亿。
截 至 2020 年 底, 公 司 管 理 资 产 总 额1,325.67 亿元,分布在 20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员工总数 7,000 余人。管理装机容量 6,715.4 万千瓦(含已核准待开工项目),其中,抽水蓄能电站 50 座,装机容量 6,220 万千瓦(运行 2,057 万千瓦、基建 4,163 万千瓦);常规水电厂 6 座,装机容量 495.4 万千瓦;开展可研和预可研抽水蓄能项目近 3,000 万千瓦。
大概是南网调峰调频公司的5-6倍,下面是南网调峰调频公司的数据:
如果这样对标文山电力增发后的400亿市值来看,国网新源上市的市值在2000-2400亿之间。
关于抽水蓄能,国网也有明确的规划,开放1000亿以上的股权投资,势必要进行资本化运作。
目前国网新源公司尚未股改,独立上市的进度相对较慢。
可以预期国网新源可能要考虑借壳上市。
现在国网旗下还有西昌电力和明星电力两家小市值的壳公司,类似之前国网信通借壳的岷江电力和南网的文山电力。
还有一种考虑是,由于国网综能旗下也有抽水蓄能业务以及储能业务,如果考虑到集团旗下资产的同业竞争关系,那么国网新源也有可能一起并入涪陵电力。
如果按照本次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规划,参考南方电网的动作,国家电网接下来的资本运作重点应该是1500亿市值体量的国网综能和2000亿市值体量的国网新源了。
那么国家电网旗下的这些上市公司是不是会有一个确定性非常高,赔率非常高的投资机会呢?
即使这个月不装,这个季度不装,那下一个半年,下一年,是不是可能会出现一年三倍或者三年十倍的可能性?
拭目以待。
六)电力系统篇小结
电力系统作为国企改革多年的一个大板块和大领域,长期以来都存在着非常多的机会。
看前面的国网信通、文山电力、广宇发展等等,也有涪陵电力这样的超级大牛股。
目前整体来看,电力系统领域的各个子领域,可以预期的最大弹性的资本运作板块应该国家电网旗下的国网综能和国网新源两个平台了,一个是全球最大的节能储能平台,一个是全球最大的抽水蓄能平台。
当前国家电网旗下上市平台比较多,涪陵电力、西昌电力、明星电力、国电南瑞、国网信通、国网英大、远光软件、广宇发展等,但是都有比较明确的分工了。
接下来国网综能和国网新源两个平台的运作,可以关注涪陵电力、西昌电力和明星电力等上市平台,这或许是大机构比较喜欢配置的确定性高、赔率高的机会。
好了,等下要出门过节了,帖子早点发。
中篇:军工,下篇:地方国企和其他行业,等节后再写了。
这个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不是一天两天的机会,而是未来一个季度,未来半年的大机会,一定要重视。
祝各位新年快乐~~~
炒股十多年,做波段,做顶底越来越有心得,选好主流题材,关注公众号(老柯的捉妖日记)在大趋势向上的的背景下,拿住低位有价值的龙头,胜利终将属于你!
文章来自: 老柯捉妖i
原文链接: 搜狐号
越改越赋予领导权力,越改作风导向越向着表演讨好虚伪发展。
举其中一例吧。改革之前的职级晋升,年头到了,有空指标,自然而然晋级。改革后,把每年的绩效考核结果换算为积分,用积分评定晋级,而且还有个硬性规定,如想晋级往前追溯三年还需要一个年度绩效B档。
那么问题就来了!年末绩效给谁A,给谁B,给谁C,都看领导一句话,就靠领导拍脑门,看谁和领导走得近,看谁是家属关系户。所以弄到最后,天天干活的人年年拿C,不咋干活的家属关系户或者和领导走得近的,拿A拿B拿到手软。
最后这些人到时候就升职加薪,天天干活的人往往是积分攒够了,由于没有B和A晋级困难,还得和领导说小话,求着领导给个B。
这就是改革?劣币驱逐良币?呵呵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