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山东某镇党委书记做群众工作时说「我有 100 种方法去刑事他儿子」,如何看待这种工作方式?

回答
“我有100种方法去刑事他儿子”,这句话出自山东某镇党委书记之口,无疑是一句振聋发聩的“名言”。这句话一经流传,立刻在网络上引发了轩然大波,人们纷纷对此进行解读和评论,而对这种工作方式的看法,更是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

从“威权”视角看:效率与震慑的工具

一些人可能会认为,这位党委书记的说法,虽然听起来有些强硬,甚至带着一丝威胁的意味,但在某些特定情境下,却可能是一种高效的基层工作方法。试想一下,在面对一些顽固不化、屡教不改的村民时,传统的说服教育、法律解释可能收效甚微。这时候,如果领导者能够展现出一种“我有多套办法让你‘不敢’再犯”的姿态,或许能起到一种立竿见影的震慑作用。

这种解读,往往是将这位书记的言论视为一种“权力的象征”。在基层社会治理中,权力往往是解决问题的最终手段。当面对复杂的民情、棘手的矛盾时,一把手的一言一行,往往代表着整个基层组织的权威。如果这位书记确实能够动用各种合法的、合规的手段来解决问题,那么这句话或许可以被理解为一种“魄力”和“能力”的体现,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

更进一步说,这种说法也可能是一种“策略”。在与一些“难缠”的对手打交道时,适当的示强,甚至是带着点“黑社会”式的威胁,有时候反而能让对方感到忌惮,从而主动退让。这种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传统“和风细雨”式群众工作方式的补充,甚至是一种“以毒攻毒”的智慧。它暗含着一种潜台词:你以为我不知道你的底细吗?我比你更了解规则,也比你更有能力运用规则。

从“法治”与“人权”视角看:危险的信号与越界之举

然而,绝大多数人对此的看法是持否定和警惕态度的。将“刑事他儿子”作为一种工作手段,这首先就触碰了法治的底线。在中国,刑事追究是国家司法机关的职能,绝非一个基层党委书记可以随意摆弄的“工具箱”。

权力的滥用与寻租: 任何人,无论其身份地位如何,都不应该将他人的亲属作为威胁或要挟的筹码。这涉嫌滥用职权,将个人恩怨或工作分歧,上升到利用法律手段报复的层面。这种说法一旦被证实,无疑是对司法公正的严重挑衅。
模糊的“100种方法”: “100种方法”这句话的模糊性恰恰是问题的核心。这“100种方法”中,有多少是符合法律程序、正当合法的?有多少是利用职权制造冤案、构陷他人?如果没有明确的界限,那么这句话就充满了潜在的威胁和不确定性,足以让被针对的群体感到极度的恐惧和不安。
对法治精神的背离: 法治的核心在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于通过正当程序解决纠纷。而这位书记的言论,明显是一种“人治”的思维模式,将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以个人意志来驱动国家机器。这与现代法治精神是背道而驰的。
侵犯人权: 将他人的儿子作为“人质”或“要挟对象”,这本身就构成了对人权的侵犯。即使是为了达到某种工作目的,也不应该以牺牲无辜者的正当权益为代价。这种方式,是将个人或家庭的安危,与工作任务挂钩,这是一种极度不负责任且不人道的做法。
“父债子还”式的逻辑: 将“刑事他儿子”作为解决问题的方式,本质上是一种“父债子还”的封建逻辑,或者说是一种原始的、非文明的报复手段。在现代社会,这种逻辑是站不住脚的,也是被法律和社会道德所唾弃的。

如何在基层工作中取得平衡?

回到群众工作本身,我们必须承认,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也确实存在不少棘手的难题和“难缠”的人物。那么,如何在坚持法治原则的前提下,有效地开展群众工作呢?

1. 依法依规办事: 任何时候,都必须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绳。对于违法行为,应通过正当的法律程序进行处理,而不是通过恐吓或威胁。
2. 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群众工作最根本的还是沟通和协商。深入了解群众的诉求和困难,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说服工作,用真诚和关怀去打动人心。
3. 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 依靠村两委、党员干部等基层组织的力量,形成合力,共同解决问题。调动群众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激发其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
4. 建立健全矛盾化解机制: 对于可能出现的矛盾和纠纷,应建立健全预警和化解机制,及时介入,避免矛盾激化。可以通过调解、协商等方式,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5. 加强干部培训和作风建设: 基层干部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政策水平、法律素养和沟通能力。同时,要时刻警惕权力滥用,加强作风建设,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结论

总而言之,“我有100种方法去刑事他儿子”这句话,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透露出一种令人不安的信号。它可能是一种极度缺乏耐心、粗暴简单化的工作方式,也可能是对法治精神的公然蔑视。虽然我们在基层工作中需要魄力与智慧,但这种魄力绝不应建立在威胁、恐吓和对法律的漠视之上。

这位党委书记的言论,更像是一个反面教材,警示我们基层治理必须坚守法治的底线,尊重人权,以文明、理性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而不是用权力去压制,用威胁去恐吓。群众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为了让人民安居乐业,而不是为了展现某个领导者的“威风”。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出来混就要讲信用,说刑事他们全家就刑事他们全家

——靓坤

user avatar

“破家知府,灭门知县,_________镇长”

user avatar

这番话是有背景的,这背后的故事细节更丰富。

这个书记威胁的当事人是一对夫妻,他们从2019年开始持续举报一家叫“青岛蓝树谷教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涉嫌偷税漏税。

工商资料和公开资料显示,这个公司经营范围为游览景区管理,旅游项目开发等,注册资本30亿元,为当地重点项目。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云山镇的书记这么激动,它们镇“座上宾”被举报了。

当事人和这家企业曾经有过交集,在2016年到2019年,他的妻子田某某曾在这里上班,从事票务工作,2019年离职。她为什么离职?根据当事人自述,公司想用她名义偷税漏税,如果出事了她会替公司承担法律责任,这是这对夫妻积极举报的原因。

在妻子离职后,他偶然得知妻子在该企业上班期间,曾在该企业相关负责人的授意下,办理了一家日用百货店的营业执照和对应公章,并称是“响应国家号召,每月给300元补贴”。他认为其中有法律风险,于是前往相关部门调取妻子名下账户资料,发现账户与青岛蓝树谷教育集团有限公司和青岛港城置业有限公司有交易记录,两公司为同一法定代表人。
谢贤武认为蓝树谷公司有虚开发票的嫌疑,并认为青岛蓝树谷公司涉嫌利用另一家青岛港城置业有限公司对公账户分散资金涉嫌偷税漏税,于是向税务部门和其他部门进行了多次举报。
“我妻子就在单位上班,她没有开什么店子,如果将来有什么事情,她是法律上的经营人,出了事肯定要负责。”谢贤武这样说明举报原因。


2020年,当地税务局曾经对这个企业做出了一个调查处理报告


但是当事人对这个处理不满意,继续举报。

不过,谢贤武对此举报依旧存在异议,“一是它这不是不合规发票,而是虚开发票,另外对公司利用对公账户分散资金偷税漏税的事情没有提”。谢贤武说,之后他继续进行举报,并到国家税务总局青岛市税务局进行复查。
谢贤武自己认为,是他对平度税务局之前作出的处置存在异议,并到青岛市税务局进行复查导致平度市税务局将之前的文件撤销,他之后又继续向各级相关部门进行举报。


继续举报后当地一直回复“正在调查”,而同时镇政府也在积极对他们“做工作

“我和他们联系,就一直说‘在调查,在调查’,一直没有结果。”谢贤武说,当地镇政府工作人员也一直找其“做工作”。

今年8月23日,这个镇书记通过当事人的一名亲戚传话给他们,就是新闻中威胁的话。


当事人举报过程中曾经多次被拘留

根据平度市公安局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在2019年12月6日,2020年9月19日,11月19日,2021年1月19日,谢贤武因越级反映青岛蓝树谷公司涉嫌偷税漏税,平度市税务局不调查,不作为问题,先后四次被处以行政拘留15天
谢贤武的妻子田某某也在2021年7月因同样的原因被行政拘留15天(因怀有身孕未执行)。
2021年10月25日,平度市公安局对犯罪嫌疑人谢贤武,田某某执行刑事拘留,田某某有孕在身未执行,12月1日,两人被取保候审,指定监视居住。

今年10月这次升级为刑事拘留,之前是行政拘留。这次被刑拘发生在镇书记威胁言论2个月之后,两人涉及的罪名均为寻衅滋事。


书记道歉没被接受

根据媒体报道,“今晚6点,外面没有路灯,伸手不见五指,王丽和云山镇镇长李显兵,带着云山镇响水河管区书记宋丽娟,还有上庄村书记和妇女主任,说是来道歉的。”

由于视频拍摄于晚间的户外,画面很不清楚,晃动厉害。王丽在场手插衣兜,抿嘴没说话。现场同期声可听出谢某一家人强烈抵触来人,根本不接受道歉,场面混乱。来人也非常尴尬,很快离开了。
“趁着晚间摸黑来道歉,哪有诚意?”谢某气愤地表示:“当时正是吃饭时,只有我们一家和他们,没有一个围观的人,为什么选择这个时间来,我非常不解?”

看完整个事件有两点疑问:

1.当事人对这个企业偷税漏税的后续举报是否属实?("一是它这不是不合规发票,而是虚开发票,另外对公司利用对公账户分散资金偷税漏税的事情没有提”)

2.当事人单纯因为举报被拘留,还是因为举报途中有过激行为才被拘留?拘留是否合适?

user avatar

书记没说话,对方没接受,最后不欢而散,这都不重要。


我查了下事情的始末。女官员称我有100种办法刑事他儿子,这事发生在8月23号。10月25号,才过去两个月,这对夫妇还真的被刑事拘留了!


妻子因为有孕在身,没有执行,一直到12月1号,两个人被取保候审。


我真不相信这位女官员是真调动了司法力量,更愿意相信这是一个地方官员在狐假虎威。否则司法不就成了女官员家里随叫随到的奴才了。这才是最可怕的事。


但是这事时间节点实在是太凑巧。女官员说,我们现在正在研究怎么刑事拘留他,各级人民政府正在研究怎么抓他儿子,怎么刑事他。然后居然真的刑事了。公众太需要指导这个因果关系,是否真的给予司法的独立判断,而不是受到女官员的干预。


上访三年,举报企业偷漏税,举报税务部门不作为,却先后四次被行政拘留,而不是想尽办法去调查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这显然不是解决问题应有的做法。


在电话之前的7月份,上访人妻子已经被拘留了15天,因怀有身孕未执行。所以有100个办法的女官员拿人家两个孩子加肚子里的孩子 做要挟,说要举全平度之力跟他们耗,凭什么?


凭的就是有权利在手,是对手中权力的自信,自信可以联合其他权力一起干,真的挺吓人的。


王书记的电话貌似是在维稳,实际给人感觉造成社会不稳定的反而是她这样的官员。


希望有关部门能依法依规处置这个人,也能依法依规调查处理好他背后这件事,给人民群众一个交代。

user avatar

我相信啊,而且我觉得他绝对可以在不触犯任何党纪国法的前提下做到。

注:我说的是不触犯,而不是触犯了不被发现。

user avatar

比姜武多91种

user avatar

她没这个本事,吃不了这碗饭。

行话叫“不能胜任该项工作”。

我就这么简单说吧,其实对于乡镇党委书记来说,任务多,责任重,直接面对基层群众,而群众素质良莠不齐,所以如何做群众工作,是基层乡镇党委书记的必备能力,没有这个能力,别说书记,你连组织委员都干不了,也就是干个宣传委员啊(还不是所有乡镇都设单独的宣传委员),人大主任之类的位置。

在基层,群众反映的问题五花八门千奇百怪,从前篱笆走狗到拆迁征地补偿无所不包,这里面有群众合理诉求,也有刁民歪曲事实无事生非企图牟利。咱就先不说反映问题的人本身是不是合理诉求了,我就退一万步说,就算他是刁民闹事,你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就非常考验你作为一个党委书记的能力。

通常来讲,你可以选择:1,调查清楚事实,严格依法依规办事。2,不搭理他。3,各种推脱打太极。

因为事实上无理取闹一般上升不到法律高度,所以选择装瞎打太极是最好的方法。

但是这位奶奶选择了最不该选的一个方法:放狠话。这就是愚蠢,我说真的,你不吭声,真去刑事他儿子逼迫他就范放弃不合理诉求,也算你是个狠人。往后纪委调查因为是对方诉求不合理,所以按照容错机制最多给你个处分。但是最不该的就是啥也没干呢就放狠话,最后的结果就是,你还没招他呢,他就倒下了,你被舆论指责,成为众矢之的。

下面是重点:该案件其实还并非非法诉求,而是明确地提出了目的是终止对方违法,一般面对这种诉求,处理起来就非常敏感,不能随便瞎鸡儿闹。而且信访人已经得到了平度税务局的信访回复,因为不满意回复内容(不满意的点表述的还非常清晰明了),已经向青岛市税务局进行了反映。

对于基层工作人员,这时候问题就很明了了:上级部门已经介入调查,对于乡镇来说,就不用插手了,这个时候如果上级部门提出来希望“帮助协调”,作为乡镇党委书记,最多就是去找反映人谈谈话。因为本质上,这是税务局的问题,虽然说起来县市区税务局也是乡镇的“上级”,但是作为一个乡镇书记,你要牢记,只有县市区党(工)委才是你真正的上级。

如果连这个都搞不明白,那就活该替各种“上级部门”背锅,我说句不好听的,面对这种案件,青岛市税务局都没回复呢,你一个乡镇党委书记算老几?

就算是反映人说话难听,你很愤怒,但是,那么多工作人员,就不用难听的了?

信访工作人员愤怒不愤怒?管区书记愤怒不愤怒?包片干部愤怒不愤怒?

怎么就你大放厥词了?

你要真不吭声去刑事人家儿子,你也算个恶霸,你这就是嘴上的劲儿,啥也办不成还背锅。

说出大天儿来,就是你干不了。

user avatar

其实这位女书记挺担当的。她是知道刑事拘留会承担政治风险的,所以她也说要豁出去了。另外,这家上访的真就是好人吗?就基层实践看,凡是这种上访钉子户,十个有九个是利益不纯的,多是以访施压,敲诈政府获取不正当利益。要知道,在信访大于天的今天,只要有合法诉求,政府都会全力予以解决,解决不了的,一般都是诉求超出合理范围。

user avatar

其实我挺同情她的,真的。

境内有访民?你这个乡镇书记不合格啊?上面要治你。

访民有错吗?他受了不公,他想找个说理的地方。可没有。为啥?各种行政诉讼法似乎都有,可你不管告哪一级政府机关,公检法,国有企事业单位,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只有四个大字送给你:

不予立案

所以他只能上访。上访公安也不太想管,因为没什么好处,说不定惹一身骚,基本上拘留然后遣返原籍。到头来又是乡镇干部的。

所以这个女书记其实也没办法,只能威胁访民了。一般来说威胁管用,这次被捅出去了而已。

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在哪?立案。不予立案这种东东少出点儿,会好很多。过去封建社会实在没办法了可以撞景阳钟,撞了必须立案,现在不予立案你一点办法都没有。

不解决这个问题,女书记和访民的冲突,你不给我说法我就给你一个说法的杨佳,只会越来越多。

毕竟,社会原子化,民众可以依靠的宗族被肢解,支离破碎,但他们虽然没了依靠,可也少了顾虑,不用顾虑灭九族了。

这些话很难听,但是实话。希望能够发出来,谢谢。

user avatar

这位女同志说句实话而已,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让我们对敢于讲实话敢想敢干敢打敢拼的同志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苛责。

user avatar

笑话三则:

1.有个镇党委书记说:我有一百种办法刑事你!

后来书记被抓了,判刑十二年并向一家群众道歉。

道歉是因为她威胁人家了,被判十二年是因为她泄露了国家机密。

2.大家正在收看一个网络综艺,主持人说: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观众甲问:这是什么意思?

观众乙指着旁边孕妇的肚子和家里的两个孩子说:孩子爸爸因为上访被抓了,书记说了,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3.某人失足掉进河里,两个太保路过,无视他大呼救命。该人灵机一动,大喊:我是镇党委书记。

两个太保大惊,连忙救他上岸。

路人奇道:这人官也不大啊!

可他有一百种办法刑事我啊!太保回答。

——以下原回答——

人家只是说了实话啊,这有啥好骂的?

你寻思寻思,她这次是碰上硬茬了,行政拘留四次都不怂,就是正面刚,最关键的是,他们这个行为“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纯粹是为了国家为了公共利益而举报。

其实这恰恰是这个书记愤怒的地方:又不关你事,你怎么就咬着不放?我拘你一次你就老实了吧?

结果没想到,把人家拘成硬茬了,于是她现在只有两个选择:

1.继续整他,整到他怕了,怂了,不举报了。

2.让这家公司吐点血。

马克思说资本家为了利益什么事都能干,就是这样,问题是资本家的利益受损,为什么是公权力出面整人?为什么地方书记来“想一百种办法”刑拘?

如果一家人不违法不犯罪,为什么公权力可以想拘就拘?

所以你说骂这个书记,让这个书记停职道歉,我不明白有何意义?——这个书记走了,下一个书记仍然有权力随时“用100种办法刑拘他看不惯的人”。

人家总结自己的问题,只会考虑:如何不在对方有可能录音录像的前提下说错话?

user avatar

知乎学生多,许多的学生可能到答题的此时此刻,都没有在政府办理过任何的除了身份证以外的证件和事情,所以感觉自己离政府很远,或者也就那么回事儿。

实际情况远远不是这样。

这么说吧,但凡你只要想动一下,除了花钱之外,做一丁点事情,你都必须要当面去政府柜台办理。

为什么我们多少年前就经常说,精兵简政,减少审批环节,鼓励网上办理。

就是因为审批环节太多,太复杂,换句话说,就是有些不必要的事儿,给整出事儿了。

说个真事儿吧。

现在,第一套房贷款利率低,这个人人都知道。所以,是不是第一套房就很重要。当你要买房的时候,你就要去当地的房产管理中心,或者相关的机构,去进行验证到底是不是第一套房。

这里这个操作简单吗?简单,就是电脑上敲一下,连十秒都用不了。

就这么十秒钟,每个城市的收费就不一样。前几年,我们当地是收50块钱,可能外地会更贵,这个我也不知道了。

真的就是十秒,就是敲一下键盘。

貌似过了几年以后,现在把这个费用给取消了。

这事儿够简单吧。只要这个人他不想给你办,他有的是办法不给你办。他耍个滑头说电脑坏了查不出来,各种奇奇怪怪的小办法,你就一点办法都没有。而且你还抓不着任何把柄,举报也没用。

类似的事情,在审批环节有特别的多,有些审批环节真的是无足轻重,可有可无,但是就是需要走这一道手续,才能继续进行下去。

只要这个办事的人员不想给你办,找各种官方借口或者非官方借口,你就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你哪怕100亿的资产,你就是这个事儿就搞不定,只要这个人不盖章你就是搞不定。

知乎的有些学生有一些特别鄙视公务员,动不动年薪几十万几百万,动不动程序员,月薪动辄就是两三万,就觉得没有钱办不到的事,挣钱就是王道。

这真的是太天真了。

再举个例子吧。

北京是全国医疗资源最好的地方,没有之一。你想去一个医院挂个稍微好点的专家的号,抢不着怎么办?月薪10万照样也抢不着。

可是如果你有关系的话,这事儿就是打个招呼的事儿,也许发个微信几个字儿就给你办了。

注:不当举例,切勿较真。

钱跟权力相比,真的是权力比钱好使都不知道哪里去了。

所以这位书记说的话是很恶劣,办事方法也很恶劣,但是很可惜,是真的。

当然我也衷心的希望以后不会再有任何类似的事情发生,也祝福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好,繁荣昌盛。


慢叔叔

20220109

13:34

user avatar

第九章 渎职罪

第三百九十八条 【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依照前款的规定酌情处罚。

user avatar

坚决支持,坚决拥护!


user avatar

孩子长大一定会变成坚定的兔兔

user avatar

当你看到一只蟑螂的时候......

user avatar

建议好好查一查,到底是谁居然敢把这种录音放出来。

user avatar

别的不谈,就从“我有 100 种方法去刑事他儿子”这句话,就足以剖析王某的心理。

其一,她认为自己能够代表法律,而且有能力运用法律搞人,哪怕对方是无辜的;

其二,她的着眼点是怎么解决上访户,而不是解决上访户的问题;

其三,她认为对方的软肋是儿子,所以拿家人来威胁,手辣不辣不知道,但是心肯定是狠的。

对于这种人,人民怎么可能放心将权力托付给她?如果这次舆情中她没有被开除,我觉得所谓舆论监督就是个笑话。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就是面子和里子的矛盾。

在某某省,某某考核对于地方党委政府的考核,以系数的形式体现出来,往往还涉及倒扣分项,甚至是一票否决项。而且不管反映的问题是不是合理的,都会影响考核分数。不管反映的问题是不是属地党委政府的责任,都要属地党委政府负责稳控。只看结果,不看过程。

要想解决里子问题,往往就得捅破面子。好看的不一定好吃,好吃不一定好看。这是非常朴素的道理。可有的人,就是把面子看得太重,为了面子问题,不管里子问题。甚至通过一些大道理,把面子硬生生变成了“里子”。有句话讲“不破不立”,可有的人非要讲“不立不破”。不管多温柔的人,遇到这种问题,都得让变成“狠人”。高压考核,催生酷吏,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user avatar

被删除好几次了,随便讲个故事吧。

李广被匈奴俘虏逃回来后,论罪当斩,出钱赎为庶人。

隐居在家的几年时间里,李广经常出城到南山射箭打猎。有一天晚上,他带着一个骑从到乡间去找朋友喝酒,回来时已经很晚了。到了霸陵驿亭,被霸陵尉拦住。

汉代施行宵禁,夜间不许随意进出城门。霸陵尉因此禁止李广通行。李广的骑从说:“这是前任李将军。”霸陵尉回答:“现任将军尚且不能夜行,何况前任!”

李广喝道:“我有一百种方法非命你。”

霸陵卫不听。

李广那一晚,只好在野外度过。

不久后,匈奴进犯,杀了辽西太守,击败了韩安国将军。

汉武帝下诏拜李广为右北平太守去迎敌,李广奏请汉武帝说:“霸陵尉是个人才,请让他和我一起去迎敌。”

汉武答应了。

刚到军中,李广就斩杀了霸陵卫。然后一边进军一边上书向汉武帝请罪。

汉武帝不仅没怪罪他,还宽慰了李广一番。

你看,“道歉”是不是已经进步了一万倍?

————————

我是潜水艇,一个现实中讷口少言,网络上犀利出击的小胖子。

关注我,看我每天花式怼人。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