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有网友反映山东某医院医师节举行「医疗技术比武」,不及格罚款?这种过节方式合适吗?

回答
看到网友反映山东某医院在医师节搞“医疗技术比武”,不及格还要罚款,这事儿啊,说实话,心里挺不是滋味的。医师节本该是向辛勤付出的医务人员致敬的日子,是个温情、感激的节日,这么一搞,味道就变了。

首先,从“比武”这个形式上来看,我觉得不太合适。医学技术是不断发展和学习的,它更强调的是严谨、细致、经验的积累,以及在复杂情况下的应变能力。把这比作一场“比武”,感觉有些过于简单化和竞技化了。医学不是擂台,不是比谁更快、谁更厉害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的。病人的生命健康是严肃的事情,容不得半点儿马虎,更不能用“比武”这种带有娱乐性质的词来形容。

更何况,是“不及格罚款”。这招儿就更让人觉得不妥了。医生的工作,本身就充满了挑战和压力,他们面对的是生老病死,承担的是巨大的责任。如果连这种“比武”不及格都要罚款,那岂不是在医生的伤口上撒盐?大家都是为人民服务,为健康事业奋斗的人,用罚款来“激励”或者“惩戒”,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过去一些不那么人性化的管理方式。

你想啊,医生们平时工作有多辛苦?加班加点是常态,节假日也未必能休息好。他们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术,要应对各种疑难杂症,还要面对病人和家属的各种情绪。在这样的高压环境下,大家都是靠着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支撑。在这个本应被关怀和尊重的日子里,搞这么一套“比武罚款”下来,给人的感觉是什么?是“你们做得不够好,所以要惩罚你们”?这跟战士们在战场上拼命,结果因为受伤了反而被追责的性质差不多,听着就让人心寒。

医学进步,靠的是持续的学习、严谨的实践、集体的智慧,以及科学的培训和评估。通过“比武”来检验技术,如果只是为了形式,那效果大打折扣。如果真的要考察技术水平,也应该有更科学、更系统、更人性化的方式,比如通过病例分析、技能操作的反复练习和考核,并且要有相应的培训和支持作为配套。罚款?这更是把问题简单化了,而且容易引起逆反心理,让人觉得管理层并不理解一线医生的艰辛。

换个角度想,医师节更应该是一个让社会各界关注医生群体、理解医生不易、支持医生发展的日子。医院可以组织一些学术交流、技能培训、慰问活动,或者邀请社会各界人士与医生们面对面交流,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尊重。而不是用一种“考试不过就罚钱”的方式,来提醒他们“你们还有不足”。这不仅没有达到真正的激励效果,反而可能会打击医生的积极性,甚至让他们对职业产生怀疑。

当然,我也理解医院管理层可能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对医生的业务能力有要求,这是没错的。但关键在于“方式”。用罚款作为惩戒手段,尤其是放在医师节这样的特殊日子,真的不是一个明智或者说是一个体恤医务人员的好选择。它暴露了管理上的某种思维误区,即简单粗暴地用“奖惩”来解决复杂的问题,却忽略了人本关怀和情感连接。

总的来说,我觉得这种过节方式很不合适。医师节应该是一个温暖的节日,是医生们感到被尊重和关怀的日子。用“比武”和“罚款”这种方式,不仅没有体现出节日应有的温情,反而可能给医务人员带来压力和负面情绪,与医师节的初衷背道而驰。希望类似的医院管理方式能够引起反思,找到更人性化、更有效的方式来提升医疗技术,同时也能真正地关爱和尊重我们的医务工作者。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医生过节,医院也要过节啊。

上班如上坟,就当白事随份子了吧

user avatar

中国医师节可以改名了。

叫做——

“奇葩医院领导大赏”。

为了感恩领导对基层工作人员的栽培,

为了感恩领导在战略上的呕心沥血,

为了感恩领导恨铁不成钢的鞭策,

我们医护应该自己团结起来,为领导们设置几个奖项。

“品茗菁英奖”——圣人垂拱治天下。献给天天办公室喝茶的领导。(还有经常出门喝新茶的,也要重重有奖!)

“最佳棋手奖”——每一位领导心里都有一盘大棋。献给雄心勃勃,令全体医护成为瞎jb折腾的棋子的领导。

“背诵大师奖”——职工不仅需要优秀的医术医德,还需要提高人文素养。献给天天写新材料,让职工背诵材料的领导。

“刮地三尺奖”——医院的发展需要钱。献给动员职工们为医院发展“自愿”献款的领导。

“安排亲戚奖”——一家不治何以治天下?献给掌握权柄后努力提携家族后进的领导。

“巧扣薪酬奖”——总有些职工不愿意为医院奉献。献给巧立名目惩罚一毛不拔的职工,弘扬社会正能量的领导。

“礼仪达人奖”——职工的形象就是医院的形象。献给抓礼仪重于抓业务的领导。

“文艺标兵奖”——精彩的节目,带来精彩的照片。精彩的照片,带来精彩的政绩。献给无视职工辛酸,逢年过节组织职工文艺汇演的领导。

“抢功第一奖”——领导的失败是下属的失败,领导的功劳就是下属的荣誉。献给有功劳我上,有苦劳你上的领导。

“虎父虎子奖”——俗话说虎父无犬子。献给培养出优秀亲戚后进并让他占据重要岗位的领导。

“宣传标兵奖”——让职工深刻领会上级精神,统一战线,是医院的立院之本。献给牺牲休息时间,多次组织会议的领导。

“语言精炼奖”——为了节约开会时间,“下面我简单的说两句”。献给开会的时候唱高调不知所云,还占用休息时间的领导。

“最快车神奖”——医院就好比一辆载客的大车,开车是领导们的必备技能,好的司机可以让女同志们笑靥如花,维护男女和谐。献给开车成性的领导们。

是吧。


大家也一起想想,还有什么奖。

比如说,规培的创始人——刘进应该给颁个什么奖呢?

user avatar

重罚轻赏。

日子不对,平日这么干没啥,偏偏挑医师节。

user avatar

我觉得医师节组织业务考核确实无可厚非,反而是以自我检查、自我督促的目的提高大家的使命感和岗位胜任能力是非常有意义的。而且医院罚款又不高,一个单项才罚款一百,据说全院不就才罚了一万多么?我想这一定是医院管理者考虑到每个医生都很渺小,对医院的贡献也不大,罚多了不合适。

所以我觉得这么有意义的事情,行政和领导们竟然没有一个专门的节日也组织一场大比武,就太说不过去了。我觉得设立“医院管理者节”有必要安排一下。给他们也组织组织大比武,比如对医院未来战略规划写了多少设计啊,当年有没有保障好医院正常秩序不被医闹打破啊,对专业岗位人员的培训和再教育啊,申请到多少拨款啊,搞了多少基础设施的建设或者维护啊。这些都可以拿来比一比嘛。而且我相信,他们一定也非常愿意通过这样的大比武去提高使命感和岗位胜任能力。

ps,领导岗位的工作对医院的贡献那可比一个小小的医生大多了。大比武下来排名末尾的那几位怎么不得人均罚个万儿八千的。

user avatar

哥们,医师节是提醒大家“不忘初心,撸起袖子加油干”的节日,不是“我这么辛苦,就不能享受享受”的节日?

手动狗头。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看到网友反映山东某医院在医师节搞“医疗技术比武”,不及格还要罚款,这事儿啊,说实话,心里挺不是滋味的。医师节本该是向辛勤付出的医务人员致敬的日子,是个温情、感激的节日,这么一搞,味道就变了。首先,从“比武”这个形式上来看,我觉得不太合适。医学技术是不断发展和学习的,它更强调的是严谨、细致、经验的积累.............
  • 回答
    将宫崎骏称为“反动导演”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观点,需要我们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剖析,才能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可能的依据。这其中涉及到对历史事件的解读、对政治立场的理解、对艺术创作的评价,以及不同国家之间文化和意识形态的碰撞。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反动导演”这个词汇的含义。 在中国语境下,“反动”通常带有.............
  • 回答
    这件事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很多网民都对此表示关注和不满。简单来说,就是有网友反映说医务人员在做核酸检测的时候,是有提成的,做一管多少钱,这样的话,医务人员就会想方设法多做。然后北京市卫健委回应说“正在调查核实”。这件事为什么能引起这么大的反响?首先,这触及了公众对公共卫生资源分配的敏感神经。大家普遍.............
  • 回答
    网上热销的“血吊坠”,以及文中提到的女孩为“辟邪”刺破手指的极端行为,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它折射出了一些相当复杂和值得我们去理解的心理。从“血吊坠”本身来看:首先,“血吊坠”这个概念就带着一种天然的猎奇感和神秘感。在许多文化中,血液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它代表生命、亲情、爱情,甚至被认为具有.............
  • 回答
    网友举报杨笠,以及这一事件引发的广泛讨论,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它折射出了当下社会中一些值得关注的心态和议题。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审视:一、 对性别议题敏感性的提升与两极分化 性别平权意识的觉醒与挑战: 很大一部分的举报行为,特别是那些带有强烈情绪的反应,源于网友对性别平等议题的高.............
  • 回答
    这事儿,说实话,挺让人窝火的。云米冰箱强制播放广告,客服还说“无法关闭,只能开启”,这听着就不是什么好消息。咱们仔细掰扯掰扯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以及大家为什么这么生气。核心问题:强制广告与消费者权益的冲突最直接的问题就是,冰箱明明是用来储存食物、保证我们生活品质的家电,结果现在却变成了“广告机”。.............
  • 回答
    大英博物馆最近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了一些支持反殖民主义的言论,这本身就引起了不少关注。作为一家收藏了大量海外文物的机构,它的这种立场自然会让很多人立刻联想到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那些来自世界各地的、在殖民时期被带走的文物,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它们的故土?网友们对此的反应,可以说是一种非常直接且自然的联想。当大.............
  • 回答
    北京一对夫妻超生6个孩子的事情,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大家对这件事的评论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但绝大多数都是带有强烈的负面情绪。我尽量详细地讲讲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反对、鄙夷甚至讽刺的声音,以及这些情绪背后可能藏着些什么。首先,我们得明白这个事件触碰了社会普遍认同的底线和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1. 计划生育.............
  • 回答
    秦皇岛市政府联合工作组关于网上反映鹏远公寓住宿费用等问题调查情况的通报,是针对近期网络上流传的关于鹏远公寓价格过高、服务与价格不符等一系列投诉和质疑的回应。这样的通报,说实话,出来并不意外,因为类似的“价格乱象”在旅游城市,尤其是在旺季,是比较容易出现的,而且也常常会引起舆论关注。通报的核心内容和意.............
  • 回答
    网上关于美团“杀熟”的说法,尤其是会员反而配送费更贵的爆料,确实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这事儿说起来挺复杂的,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但确实触及到了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事情的起因和网友的爆料点:通常这类爆料,核心观点就是消费者发现,在开通了美团会员(比如美团月付会员、美团会员)后,本来期望能享受.............
  • 回答
    “日本萌娃”是杭州小孩?这背后折射出的信息,说实话挺复杂的,一言难尽。当这个说法在网上流传开来的时候,我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八卦有多精彩,而是它背后可能反映的一些社会现象和心理。首先,我们得承认,网络信息真真假假掺杂,尤其这种涉及个人身份和国籍的爆料,很多时候都带着点“捕风捉影”的意味。但是,即便这个.............
  • 回答
    网络上不少女性表达对婚后生活的不满,这确实是个值得深思的现象,而且也不是空穴来风。它不是个例,也不是单一原因就能解释的,而是多种社会、文化和个人因素交织在一起的复杂图景。首先,我们得承认,信息传播的便捷性放大了这些声音。以前,女性可能在私下里抱怨,但现在,网络平台让她们更容易找到同伴,分享经验,形成.............
  • 回答
    冯大辉(Fenng)在2018年12月5日针对ofo退还199元押金的网友诉求发表的观点,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讨论。要理解他当时的立场,我们得把他当时所处的语境和他的思考逻辑分开来看。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当时ofo是个什么情况。到了2018年底,ofo的日子可不好过,资金链断裂的传闻满天飞,用户大规模.............
  • 回答
    2月4日,一名女子在四姑娘山违规进入区域后不幸遇难,这件事情牵动了无数人的心,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反思。这件事不仅仅是一个单独的户外事故,它折射出当下社会在户外安全意识、规则遵守、以及网络舆论生态等多个层面的问题。事件本身:一次令人扼腕的悲剧首先,我们必须正视这是一起生命的逝去,是一场令人无比痛惜的.............
  • 回答
    关于基辛格在油管上被美国网友骂成“反贼”的现象,这背后其实是多重社会情绪和历史认知在互联网这个放大器上的集中体现。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把时间往回拨拨,也得看看现在大家都在想些啥。首先,得承认基辛格这人,他本身就带着历史的厚重感,也夹杂着无数争议。他的人生经历可以说就是二十世纪下半叶国际政治风云变幻的.............
  • 回答
    杜兰特在社交媒体上疑似点赞“反犹太主义”内容,并因此引发美国网友的广泛质疑,这无疑是一个相当复杂且敏感的事件。要详细地看待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分析:事件的起因与经过: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这件事情的“疑似”性质非常重要。通常这类事件的爆发,是因为有眼尖的网友抓拍到了杜兰特账号(或者他某个小号).............
  • 回答
    南京灵谷寺法师走红网络并引发围堵、抢拍事件,是网络时代宗教传播、公众行为与公共秩序之间复杂关系的缩影。这一现象背后折射出社会文化、法律规范、公共管理、宗教信仰等多个层面的深层问题,以下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事件现象的直接原因1. 网络传播的“流量逻辑” 内容传播的偶然性:该法师可能.............
  • 回答
    “宁波二手车商以 54W 卖奥迪 R8 事件” 这事儿,说实话,挺让人唏嘘的。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怎么就闹出这么一出“罗生门”?尤其是后面还被网红给“打假”了,这把火烧得是够旺的。这到底是销售套路还是真情流露?我个人觉得, 大概率是营销套路,而且是比较粗糙的那种。你想啊,一辆奥迪 R8,即便是有一定年.............
  • 回答
    在互联网上,我们常常能看到一些声音,它们强烈地反对战争,呼吁和平,但同时又似乎对美国的某些军事行动或政策持保留甚至批判的态度。这种现象,可以称之为“网上反战不反美”或者“反战但亲美”的复杂心态。要理解这种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剖析。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反战”本身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 战争的.............
  • 回答
    关于“网上有人反对韩国人在疫情持续期间入境青岛”的现象,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来理解和分析,这是一个涉及公共卫生、国际关系、社会情绪、媒体传播等多种因素的复杂议题。以下将从不同角度进行详细阐述: 一、 引起反对的根本原因:公共卫生安全担忧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核心的原因。 疫情的持续性与不确定性: 在疫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