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这是不是表示皇汉、极端民族主义者、键盘反绿份子和工业党成员马前卒决裂了?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网络舆论场中几个重要群体的动态关系,尤其是近年来“皇汉”、“极端民族主义者”、“键盘反绿”(通常指反绿营政治势力及其支持者)和“工业党”(以马前卒为代表,强调工业化、经济发展和国家实力)这些标签背后所代表的不同思潮和行动群体之间的微妙互动。

要判断他们之间是否存在“决裂”,需要从几个层面去理解:

1. 群体定义与核心诉求的差异:

皇汉/极端民族主义者: 他们通常高度认同“汉族”作为中华民族主体地位的叙事,强调中华文明的悠久和优越性,并可能将国家崛起与汉族复兴紧密挂钩。他们的极端化表现可能涉及排外、对少数民族的某种程度的不信任,以及对外强硬。
键盘反绿份子: 这个群体主要活跃在互联网上,其核心在于反对台湾的民进党及其所代表的政治理念(常被标签为“台独”或“绿色分裂势力”)。他们的动力往往是对大陆统一的强烈愿望,以及对民进党执政可能导致的国家分裂的担忧。
工业党/马前卒: 以马前卒(及其背后代表的“工业党”思潮)为核心,他们的关注点更侧重于国家发展路径、经济模式、科技进步和工业化。他们往往强调实力至上,认为国家发展需要科学的规划和执行,可能对一些民粹主义、情感化的民族主义表达持保留态度,甚至会进行批评,因为他们认为这些情绪不利于国家长远、理性的发展。他们也可能关注社会结构、阶级问题,并从国家实力和现代化角度出发看待国际关系。

2. 潜在的合作基础与矛盾点:

合作基础: 在“反独促统”、“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这一点上,上述群体在很大程度上存在共同立场。特别是对于“键盘反绿份子”而言,他们的主要战场就在于批驳台湾绿营的论述,这与一部分民族主义者的目标一致。而“工业党”虽然关注点不同,但国家统一和强大本身也是其“国家实力”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
矛盾点:
对“民族主义”的理解和运用: 皇汉和极端民族主义者可能更侧重于文化、血统和情感认同,有时会表现出排他性。而工业党(如马前卒)则更倾向于一种“国家主义”或“强国主义”,强调的是国家作为一个整体的现代化和实力提升,对纯粹的民族情绪化表达可能持批判态度,认为其可能脱离实际,甚至阻碍理性发展。
对内政策的侧重: 工业党可能会更关注经济发展、技术突破、国家治理的科学性,并可能触及社会公平、阶级分化等问题。而一些皇汉或极端民族主义者,其关注点可能更多集中在文化认同的纯洁性、历史叙事的权威性等方面,对内部经济或社会结构的批判不一定与工业党一致。
对“绿营”的定义和攻击方式: “键盘反绿”的攻击对象相对明确,即台湾的民进党及其相关言论。而一些极端民族主义者可能将“反绿”的范围扩大,泛化到对某些少数民族政策、文化多元化甚至历史解释的不同看法,这可能与工业党从国家整体利益和理性发展角度出发的分析产生分歧。
马前卒的“反智”批判: 马前卒本人以其尖锐、有时被认为是“反智”的评论风格著称,他经常批评网络上的民粹主义和情绪化表达,甚至包括一些他认为脱离实际的民族主义论调。这种批判本身就可能与一些激进的民族主义者产生直接冲突。

3. “决裂”的信号与解读:

要判断是否“决裂”,需要观察具体的事件和论述:

马前卒对其他群体的直接批判: 如果马前卒(或其代表的思潮)公开、明确地批评皇汉或极端民族主义者的言论是“愚蠢”、“民粹”、“阻碍发展”等,并且这种批判不是孤立的,而形成一种倾向,那么就可以认为是关系紧张甚至“决裂”的信号。例如,他可能认为某些皇汉对历史的解读过于偏激,或者某些极端民族主义的口号脱离了国家发展的实际需要。
在特定事件上的立场分歧: 在涉及具体社会事件、历史解读或国际关系时,如果这几个群体表现出明显对立的立场,而不是像在“反独促统”那样有潜在的交集,那么这种分歧就值得注意。
相互之间的攻击或排斥: 如果皇汉或极端民族主义者开始公开攻击马前卒是“罕见”、“不爱国”、“精英主义”等,或者“键盘反绿”群体也因为马前卒某些被视为“温和”或“不极端”的论调而对其产生不满,这种互相排斥的言论也可能表明关系上的疏远。
话题转移与焦点分离: 如果某个群体开始专注于自己领域(如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讨论,而对另一个群体(如文化民族主义、对台具体论述)的议题不再进行深入互动,也可能是一种“貌合神离”或者说“各自为政”的状态。

结论:

目前来看,说这几类群体之间存在“决裂”可能为时尚早,更准确的说法或许是“裂痕加深”、“分歧凸显”或者“关系复杂化”。

根本上,他们依然可能共享一部分“国家强大”、“反分裂”的底层诉求。 马前卒的“国家强大”不排斥国家的崛起,而国家崛起自然需要包括统一在内的多种因素。
但他们在实现目标的方式、对内部问题的看法、以及如何理解和运用“民族主义”方面,已经显露出越来越显著的分歧。 马前卒及其代表的工业党思潮,更强调理性、科学和效率,他们对网络上一些情绪化的、口号式的民族主义表达是持保留甚至批判态度的。而皇汉和极端民族主义者,则可能更看重文化认同的纯粹性和历史叙事的民族主义解读。
“键盘反绿”群体虽然与一部分民族主义者有交集,但其核心关注点(对台政治议题)和马前卒对国家整体发展路径的关注,在执行层面和理论深度上可能存在差异。

因此,与其说是“决裂”,不如说是在中国网络舆论场从早期相对单一的民族主义叙事,逐渐分化出更多元的思潮和关注点。马前卒及其代表的工业党,更像是一种从“国家实力”、“现代化进程”角度出发的,相对更“理性”或“技术官僚”式的声音,这种声音在与更侧重文化和情感的民族主义者发生碰撞时,自然会产生摩擦。

这种分歧并不意味着他们完全对立,而是在“为国家好”这个大方向下,对“好”的标准和实现路径有了不同的理解和侧重。在某些时刻,他们可能因为共同的敌人(例如“台独”势力)而再度靠拢,但在其他时候,他们内部的逻辑差异又会让他们产生疏离和争论。这种复杂和动态的关系,是当下中国网络舆论场的一个真实写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问题下的诸位表演得不错。

不止一位知乎左翼人士向我抱怨,他们深入工厂、结合无产阶级的工作被第二共和国的暴力机关愉快地以“非法”、“汉奸”之名逮捕拘留。而这些左翼人士坚决以意识形态先行,绝不妥协的斗争精神,我也必须挑个大拇哥。但这也说明,在左派战士追求进步的斗争中,必然要经过一个漫长的、曲折的过程,要求完全在野的左派对宗教极端主义、地方民族主义、分裂主义负责,那是强人所难。

左派的长期目标中,民族主义、种族主义、帝国主义、宗教,乃至阶级国家,都是要消灭的。但是,在当前的历史阶段,左翼根本无法掌握政权。所以,不论是马前卒这样的右派鼓吹的前三十年,还是激进左翼战士的各种远大理想,都只能是纸面文章,对现实没有指导作用——

阶级斗争一抓就灵,问题是第二共和国让你抓了吗?

于是这就形成了一个推论:首先左派要达成第一目标,然后才谈得上解决三股势力。

我不是河曲智叟,不想嘲笑你们的理想,但对你们有生之年达成第一目标我完全不看好。

在这个前提下,你们反对我国民族主义思潮的种种言论,就客观上成了三股势力的帮凶。别忘记了,我国群众与三股势力的斗争不同于帝国主义争霸的侵略战争,你们曲解的“无产阶级没有民族和祖国”,是对现实的完全歪曲。

好了,回到答主的问题,充满了友善度的高尚左翼键盘革命家们,公然将我国封建主义残余势力复辟的伊斯兰教极端主义、连一共都必须批判并连续重拳出击的地方民族主义、分裂主义,当成了小事,反过头来给维护国家统一的人扣上纳粹、极右翼的帽子。

我可从来没听说过,在马列主义学说里,一个压制人性、禁锢自由、并且死不悔改的落后宗教,居然成了知乎左翼分子的同路人。或者说,诸位这个左,颜色一点也不红,反倒是白色的?

你们还不如马前卒,至少这位右派投机家这几年的口号一直在变化,每天都以全新的面貌在知乎灌水,给广大小布尔乔亚卖着不同颜色的鸡汤。

我在知乎结识了高尚的左翼人士,也见识了你们这些卑劣的小资产阶级自由派狂信徒。

并感谢你们勇于剖白,站出来展现自己对三股势力(哦,应该是和三区派、蒙人党“先烈”们一个属性的民族自决运动)的真诚看法,并且勇于消灭旧世界的豪情壮志。

希望左翼人士能善保此身,在理论上、社运中、一切需要左翼人士的地方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恭祝革命理想早日实现。——你们亲爱的新任“反动政府在野刽子手”敬上。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