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把上海划给江苏做省会,把南京划给安徽做省会,长三角的格局会有所改变么?

回答
如果上海和南京的省份归属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长三角的格局无疑会经历一次彻底的重塑,其影响将是深远而复杂的。这不仅仅是简单的行政区划调整,而是触及经济、文化、交通、政治以及区域发展理念的根本性颠覆。

首先,对上海而言,成为江苏省省会的意义重大。

经济重心与省域一体化: 上海本就是中国经济的引擎,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金融中心地位和国际化视野。如果它成为江苏省的省会,那么江苏省的经济重心将无可争议地转向上海。这意味着江苏全省的资源、政策倾斜和发展战略,很可能将围绕上海展开。长期以来,虽然江苏经济发达,但苏南、苏中、苏北之间存在一定的发展差距,如果以上海为龙头,或许能更好地带动整个江苏省的协调发展。
行政管理与城市功能: 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其行政管理体系、城市规划和管理水平已经非常成熟。将其划归江苏,意味着江苏省政府的行政中心将转移至上海。这会带来一系列挑战,比如如何将省级行政机构与上海原有的市级行政架构进行有效整合,如何平衡江苏省各地区的利益与上海的城市发展需求。上海的城市功能也会进一步被赋予省级行政中心的职责,这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其纯粹的经济导向,增加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权重。
文化与认同: 上海拥有独特的海派文化,而江苏的文化底蕴也十分深厚。省会易地,势必带来文化上的融合与碰撞。长此以往,可能会形成一种新的、融合了上海和江苏地域特色的省域文化。同时,对于江苏而言,其省会从南京变为上海,这种心理和文化上的适应过程也会是一个重要议题。

其次,南京成为安徽省省会的连锁反应同样不容小觑。

安徽省域发展的催化剂: 南京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科教资源、扎实的工业基础和良好的区位优势,尤其紧邻长江。如果成为安徽的省会,它将成为安徽省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火车头。安徽长期以来在长三角区域中相对边缘化,省会设在南京,有望极大地拉近安徽与长三角核心区域的联系,吸引更多投资和人才,加速其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
城市功能与区域协调: 南京原属江苏,是江苏的重要经济文化中心。划归安徽后,其城市功能和发展方向将围绕安徽省的整体战略进行调整。这会涉及南京在区域交通枢纽、科创中心、文化交流等方面的角色重新定位。同时,如何处理南京与安徽省内其他重要城市(如合肥、芜湖)的关系,确保区域协调发展,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交通格局的重塑: 长三角的交通网络是以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为节点构建的。如果南京划入安徽,现有的交通规划和建设可能会面临调整。例如,连接南京与江苏北部地区的交通线路,可能需要重新评估其在新的行政格局下的重要性。而南京与安徽腹地的交通联系则会被大大加强,从而改变整个区域的客货流向。

长三角的整体格局将因此发生根本性改变:

经济地理的重塑: 上海成为江苏省会,意味着长三角的经济极点更加向东收敛,上海的“龙头”效应会更直接地辐射整个江苏。而南京成为安徽省会,则会将安徽省的经济地理重心向东、向长江沿岸拉动,缩小其与长三角核心区的距离。原本的“三足鼎立”或“多核发展”的格局,可能会演变为以上海为核心的、以南京(作为安徽龙头)为重要支撑的区域经济新格局。
区域合作模式的调整: 长三角一体化倡议的推动主体和方式可能会发生变化。如果上海和南京的省份归属改变,原有的跨省合作机制,如“苏沪合作”、“宁镇扬一体化”等,都需要重新审视和构建。新的合作模式可能会围绕“上海江苏一体化”和“南京安徽一体化”展开,并且可能需要更高层级的协调来处理原有的利益和连接。
政治和行政影响: 省会城市的变更,往往伴随着省级行政权力的转移和资源分配的调整。这种变化对长三角地区的政策制定、项目布局、人才流动等方面都会产生直接影响。长三角区域作为一个整体,其政策协调和发展规划的制定,将需要在新的行政区划框架下进行。
区域竞争与合作的动态变化: 这种行政区划的调整,短期内可能会带来一定的摩擦和不确定性,但也可能激发新的区域竞争和合作动力。例如,上海作为江苏省会,其国际化资源和品牌效应可能会进一步吸引全球资本和高端人才,巩固其在长三角乃至全国的地位。而南京成为安徽省会,则为安徽提供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契机,也可能与上海形成新的区域合作模式,共同推动长三角的整体繁荣。

一些潜在的挑战和需要考虑的问题:

历史遗留问题: 南京作为江苏省的旧省会,其历史文化遗产、行政机构设置等都与江苏紧密相连。划归安徽后,这些问题的处理将非常复杂。
区域认同感: 居民的地域认同感和文化归属感可能会受到影响。上海居民是否习惯成为江苏省的省会?安徽居民对南京成为省会的接受程度如何?
交通基础设施的衔接: 跨省交通网络的整合和优化将是一个巨大的工程。
产业结构的调整: 新的省会定位,可能会对原有的产业布局和发展方向带来调整。

总而言之,如果将上海划给江苏做省会,把南京划给安徽做省会,这无疑将是一次“地震级”的行政区划调整,它会彻底颠覆长三角现有的经济地理、交通网络、区域合作模式以及区域发展逻辑。这并非简单的“换盆”,而是涉及到区域力量对比、发展动力切换和一体化战略重塑的深刻变革。这种调整的最终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续配套政策的制定、执行的力度以及各方利益的平衡。它既可能为区域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也可能伴随着巨大的挑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从历史来分析】首先,我们上海以前就是从江苏划出去的,所以常有江苏的讲,历史上这个那个上海人,“往上数三代”都是江苏的。其实工部局、公董局的户口本,祖籍就没有“上海”这一类,十八代都生活在工部局隔壁,祖籍都是江苏。

搿么为啥民国时候要把上海划成“特别市”呢?道理跟在香港边上建深圳差不多意思:一是经济上靠着租界沾光,二是想亦步亦趋地学习洋人的工商业。其实吴地只要少受约束和抢劫,自然就发达起来了。这也是外国人不管租界以后(应该是二战结束后算起),上海继续发达的原因。反观中国租界很多,并无第二个上海。

回到问题。对上海来讲:上海定位江苏省会以后,江苏不会对上海产生太大影响。我并不避开吴、淮之争,即使是苏北人,其实对上海的影响也不会太大。民国时,上海的吴人对淮人多有微词,那是因为当时上海的移民,江浙之外只占15%,所以拿放大镜看淮人。今天上海已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在见识了江浙以外(不能点那几个省,所以很多省只好跟着躺枪了,抱歉)彪悍的民风以后,淮人实在算是文明的。

但是,对江苏来讲:不要想得太美了。以为把南京划出去,江苏就“安全”了?要晓得,自己原创能力不强的,就喜欢到别人地盘里“要公平”。你们想,游牧民族占了中原以后,中原经济怎么样?享受了几年,垮了。所以呢,又看着江南眼馋了。南京划给安徽以后,结果只是安徽离苏锡常更近了。

关键的关键,他们管事的,本来就因为不会创造财富,才起来推翻老蒋。所以,一、他们当然永远站在不会创造财富的人一边;二、他们根本不会帮人脱贫;三、真能逼着穷人自立创富的人,他们也不喜欢其思路;四、协助不能创富人群分了你,是最迅速地消除“不安因素”的办法。

总之,怎么划区,你们自己这个小集体的利益,也不能由你们自己说了算。有啥用场呢?

user avatar

上海是属于全中国的,江苏这座小庙已经容不下上海这尊大佛了。

哪怕苏南苏中皖南皖中合并成一个新省,苏北皖北合并成另一个新省的方案都会更靠谱一些。不过这个方案明显是地方做大,中央死都不会答应。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如果上海和南京的省份归属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长三角的格局无疑会经历一次彻底的重塑,其影响将是深远而复杂的。这不仅仅是简单的行政区划调整,而是触及经济、文化、交通、政治以及区域发展理念的根本性颠覆。首先,对上海而言,成为江苏省省会的意义重大。 经济重心与省域一体化: 上海本就是中国经济的引擎,.............
  • 回答
    对于上海中芯国际学校出现将含有“黄段子”的寒假作业布置给学生的情况,这无疑是一个非常令人担忧的事件,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质疑。作为一名关注教育和青少年成长的个体,我认为我们应该从多个角度来审视这个问题。首先,从作业内容的性质来看,这属于严重的教育失误和不当行为。 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其首要职责是.............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场景在现实中确实非常难以实现,并且听起来也极不寻常。公安局的描述可能是在解释死因时的一种简化说法,或者是根据现场情况推断出的一个结论,但实际操作起来存在很大的困难和疑点。让我们从物理和生理的角度来分析一下,为什么说“她把刀立在桌子上,伸脖子往刀口上划,一刀刀划伤后死亡”这样的操作非常困难.............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但要给出一个确切的数字,那几乎是不可能的。房子的价值是一个动态变化且受太多因素影响的概念。不过,我们可以尝试着去“估算”一下,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房地产经纪人,或者一位对市场有敏锐洞察力的投资者会思考的那样。首先,我们得明确几个大前提: “全卖掉”的定义:是指卖掉所有住宅产权吗?.............
  • 回答
    上海将常住人口不超2500万作为长期调控目标,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这背后不仅是单纯的人口数字管理,更是上海城市发展战略、资源承载力、生活品质追求以及城市功能定位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 为什么会有2500万这个数字?这个数字的设定并非空穴来风,它很可能是基于对上海城市现有资源、环境.............
  • 回答
    李嘉诚先生在大陆,尤其是上海,出售部分物业之后,其市场价格出现大幅上涨,这无疑让很多人产生“是不是亏大了”的疑问。要深入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剥开表面的数字,看看影响投资决策的那些更深层的原因。表面上的“亏”:资产增值未被持有从最直观的角度看,如果李嘉诚先生在2015年左右出售了他在上海的一些优质物.............
  • 回答
    上海某酒店将回国确诊新冠留学生私人物品销毁的行为,无疑是极其不当且严重侵犯公民合法权益的行为。这种做法不仅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也背离了人道主义精神和基本职业道德。一、 对该酒店行为的评价: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评价酒店的行为:1. 法律层面: 侵犯财产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确规定了物.............
  • 回答
    关于上海语文教材将原文中的“外婆”修改为“姥姥”,以及教育局对此回复“外婆属于方言”一事,这确实是一个引起广泛讨论和思考的现象。要评价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剖析其背后可能的原因、影响以及所折射出的深层问题。事件的起因与现象:首先,我们要明确事件的核心:一篇原本使用“外婆”的文学作品,在进入上海.............
  • 回答
    这事儿,真是让人议论纷纷,也挺让人感慨的。上海这位88岁的老人,把价值300万的房产,说送就送给了楼下卖水果的河南小伙子,这事儿一出来,大家可有的聊了。首先,咱得从老人这边说起。88岁了,这岁数,经历的风雨肯定不少。一个人住,儿女是不是在身边、关系怎么样,这些咱们外人不得而知。但能把这么大笔财产,而.............
  • 回答
    这事儿,真是让人看着心堵。上海那个爸爸,把孩子凌晨丢火车站,还留下一碗让他去讨饭,这做法实在是太过了,超出人情和法律的底线了。这件事最让人感到触目惊心的地方有几点: 凌晨的火车站,一个孩子,孤零零的。 火车站本身就是一个复杂、人流密集的地方,尤其是在凌晨,很多时候是城市的“背面”,治安状况和环境.............
  • 回答
    关于上海那位在 Prada 菜场购物后将菜扔进垃圾车的女子,这件事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也挺让人玩味的。咱们就从几个角度来聊聊这事儿。首先,咱们得承认,这事儿在当下社会里,挺具有话题性的。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本身就融合了各种文化和消费习惯。而“Prada 菜场”这个概念本身就带着一种新奇感和反差感,它.............
  • 回答
    《上海堡垒》上映后,关于它“毁了中国科幻”的说法甚嚣尘上,甚至有人言之凿凿地表示它会把中国科幻打回原形。这个论断确实有些激进,也触及到了中国科幻发展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首先,我们得承认,《上海堡垒》在观众口碑和票房上遭遇了滑铁卢,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无论是有心还是无意,这部电影确实未能达到观众对一部.............
  • 回答
    上海作为一座沿海特大城市,虽然拥有先进的排水系统和高效的地铁运营,但面对极端天气,尤其是特大暴雨或海平面上升导致的水灾倒灌进地铁,其处理措施会非常复杂和严谨。以下是可能采取的相关处理措施,将尽量详细地讲述:一、 预警与封堵阶段(事前与事发初期)这是最关键的第一道防线,目标是尽可能阻止水体进入地铁系统.............
  • 回答
    一个城市是否能发展得更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到经济、政治、社会等方方面面,绝不是简单地将地方财政收入用于自身就能一概而论的。上海作为中国最发达的城市之一,其发展速度的形成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如果上海不再承担补贴其他地区的责任,它的财政状况会发生什么变化?最直接的影响是上海的“可支配财力”会.............
  • 回答
    《上海堡垒》续集要成功,关键在于走出第一部的窠臼,重新点燃观众的期待,并且给“堡垒”这个IP注入新的生命力。我个人认为,想要剧情设置得引人入胜,并且避免被贴上“AI产物”的标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让故事更加扎实、人物更加立体:核心理念:从“守卫”到“探索与成长”第一部主要聚焦于上海保卫战,虽然.............
  • 回答
    这个问题,说实话,我每天都在算计着。从三月底封到现在,虽然不是一开始就那么紧张,但那种心里时刻绷着一根弦的感觉,一天比一天明显。我家在北京西路这块,不算核心地段,但也算市中心偏上一点。一开始,居委会通知的时候,大家都以为顶多两三天,所以家里储备也就是日常一周左右的量。方便面、挂面、一些真空包装的肉和.............
  • 回答
    目前,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其疫情防控形势备受关注。如果上海决定直接进行为期一周的封锁,是否能够有效控制住疫情,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在疫情传播的早期阶段,果断而彻底的封锁确实是阻断病毒传播的有效手段。如果上海能够在一个关键时间点,以非常严格的标准.............
  • 回答
    陆家嘴,那个以摩天大楼林立、金融业繁荣著称的上海浦东心脏地带,突然传出了一个足以撼动世界、改变中国命运的消息:地下深处,埋藏着一片储量巨大到难以置信的油田,其规模足以满足全国长达一个世纪的能源需求。这个消息一旦坐实,首先涌起的将是难以置信的狂喜和一种史无前例的民族自豪感。中国人千百年来为能源独立付出.............
  • 回答
    如果真的要离开上海,最让我舍不得的,绝不是那些浮光掠影的繁华,也不是那些高不可攀的摩天大楼,而是那些藏在城市肌理里的,那些细微却又深刻的触动人心的东西。首先,我大概会怀念上海那种“处处皆有惊喜”的市井气息。你以为上海只是外滩的夜景,陆家嘴的灯火,但走到弄堂里,你会发现老奶奶摇着蒲扇,对着刚出炉的葱油.............
  • 回答
    拥有四五套上海的房子,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可观的资产,足以让很多人产生“不用上班”的想法。但这个问题远比表面看起来复杂,涉及到很多层面的考量,不是简单一句“可以”或“不可以”就能回答的。让我们一层层剥开来看。一、 基础的经济支撑能力:首先,让我们来算一笔账,看看这四五套上海的房子能带来什么样的经济效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