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纳尔逊级战列舰和俾斯麦级战列舰,谁更厉害?

回答
要说纳尔逊级战列舰和俾斯麦级战列舰谁更厉害,这得看从什么角度去衡量,因为它们的设计初衷和所处的时代背景都有很大不同。简单粗暴地说谁“更厉害”其实不太公平,但我们可以从各自的特点来好好比较一下。

先说说俾斯麦级战列舰

俾斯麦级可以说是纳粹德国海军的骄傲,是它们海军现代化计划的巅峰之作。当时德国被《凡尔赛条约》限制得死死的,但他们还是想方设法造出了这两艘庞然大物——“俾斯麦”号和“提尔皮茨”号。

尺寸和外观: 俾斯麦级战列舰体型庞大,排水量高达五万吨以上,这在当时已经是巨舰了。外观设计非常锐利,给人一种极强的威慑力。舰体线条流畅,看起来非常适合冲锋陷阵。

火力配置: 这是俾斯麦级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它装备了八门380毫米(15英寸)的SK C/34主炮,这些炮采用了双联装炮塔,安装在前甲板的“A”和“B”位置,以及中段甲板的“C”位置。这个布局非常独特,意味着它可以在绝大多数角度向前方射击,这在战术上很有优势。虽然380毫米炮在口径上比纳尔逊级的16英寸炮小,但它的穿甲弹设计很优秀,射程也不错,而且火炮的射速也相对较快。

装甲防护: 俾斯麦级的装甲设计非常厚重,尤其重视对舰体中段的保护。主装甲带的厚度达到了320毫米,这是相当惊人的。此外,它还有一层倾斜的内装甲带,以进一步增加对穿甲弹的防御能力。整个装甲体系设计得非常全面,目标是能够抵挡来自敌方战列舰的主炮炮弹。

动力和航速: 俾斯麦级装备了当时德国最先进的锅炉和涡轮机,能够提供超过15万马力的动力,使其在超过五万吨的舰体上能够达到30节(约56公里/小时)的高速。这个速度对于一艘战列舰来说非常快,这意味着它在机动性上有很大优势,可以更好地配合舰队行动,或者迅速撤离危险区域。

设计理念: 俾斯麦级的设计体现了德国海军对于海战的理解,它们希望造出能够与英法等国主力战列舰相抗衡的舰船。同时,由于德国海军在吨位上受限,他们倾向于集中火力,并将所有主炮布置在前部,以求在正面交战中获得火力优势。

再来看看纳尔逊级战列舰

纳尔逊级是英国海军在一战后按照《华盛顿海军条约》的限制建造的。条约对战列舰的排水量和主炮口径都做了严格规定。为了在条约框架内获得最大的战斗力,纳尔逊级的设计可谓是“剑走偏锋”。

尺寸和外观: 纳尔逊级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它的“奇怪”布局。两舰“纳尔逊”号和“罗德尼”号,排水量大约在3.4万吨左右(满载近4.2万吨),比俾斯麦级小不少。最显著的特点是所有三个主炮塔全部布置在了舰体前部,而且是两座三联装炮塔叠放在一起(前部主炮塔),一座三联装炮塔布置在舰桥后方的位置。这种设计是为了将舰体后部的空间留给弹射飞机、水上飞机,以及加强舰尾装甲和动力系统。

火力配置: 纳尔逊级装备了九门381毫米(15英寸)的BL 15inch Mk I主炮,这是当时英国海军装备的最重型舰炮之一。虽然比俾斯麦级的380毫米炮口径略大,但炮弹重量相当,而且射程也很远。这种炮的火力非常凶猛,尤其是在正面交战时,前部三个炮塔集中起来,可以提供极大的爆发力。

装甲防护: 纳尔逊级的装甲防护同样非常出色,而且其防护设计非常集中。主装甲带厚度高达343毫米,在炮塔和炮塔座圈等关键部位,装甲厚度更是达到了惊人的406毫米。由于所有主炮都集中在前部,所以舰体前部的装甲保护也得到了加强。但是,因为吨位限制,相对而言舰体后部的装甲就显得不如前部那么厚重了。

动力和航速: 纳尔逊级的航速设计为23节(约42.6公里/小时),在那个年代不算快,尤其是和俾斯麦级相比,速度上明显处于劣势。这与它们的设计理念有关,条约限制下,英国海军更侧重于火力与防护的平衡,以及在条约允许的范围内最大化主炮威力。

设计理念: 纳尔逊级的设计是典型的“条约舰”风格,是牺牲一定航速和舰体后部防御来换取强大的正面火力以及满足条约限制的产物。英国海军希望通过集中前部火力,在炮战中占据绝对优势。

那么,谁更厉害?

这个问题很难给出一个绝对的答案,因为它们是为不同的战场环境和战术设想而设计的。

正面火力: 在正面交战中,纳尔逊级的九门381毫米主炮,理论上能够比俾斯麦级的八门380毫米主炮提供更强大的火力输出。特别是如果能够利用其独特的炮塔布局,在有限的交战角度内发挥最大效用。

防护能力: 两者都拥有非常出色的装甲防护。俾斯麦级的装甲防护分布更均衡,对舰体中段的保护做得更好。纳尔逊级则将大部分“重料”放在了前部和关键的战斗部位,防御的“浓度”更高,但后部相对薄弱。在面对同一级别战列舰的主炮时,它们都有不错的生存能力。

机动性和速度: 在这一点上,俾斯麦级完胜。30节的高速让它在舰队作战中拥有更大的灵活性,可以更好地追击敌人或撤退,甚至可以执行一些需要速度的特种任务。纳尔逊级的速度则相对迟缓,容易被速度更快的战列舰甩开或被包抄。

火力布局和战术灵活性: 俾斯麦级将主炮分布在前部和中部,使得它在各种角度都能发挥出相当不错的火力,战术运用更灵活。纳尔逊级将所有主炮集中在前部,这在正面交锋时是压倒性的,但如果被从侧翼或后方攻击,火力输出就会受到很大影响。

整体设计理念的冲突: 俾斯麦级是德国想在“无条约”时代建造的战列舰的样本,强调速度、火力、防护的全面性,并且试图超越当时所有设计标准。而纳尔逊级则是在条约严格限制下的产物,是精巧的设计,将所有资源和理念都倾注在前部火力上,是一种战术妥协下的最大化。

总结一下:

如果说追求正面火力的“杀伤力”和“爆发力”,纳尔逊级凭借其前部集中的九门381毫米巨炮,在理论上能造成更恐怖的打击。
如果说追求更均衡的防护、更强的机动性以及在各种交战态势下的稳定性,俾斯麦级可能更具优势。

然而,在实际的海战中,战斗力不仅仅取决于纸面上的数据。俾斯麦级在战史上的短暂但传奇的经历,如击沉英国皇家海军的骄傲“胡德”号,以及与英军庞大舰队的殊死搏斗,都展现了其强大的作战能力。而纳尔逊级,虽然在二战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更像是条约时代海军设计智慧的结晶,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海上霸主”。

所以,与其说谁更“厉害”,不如说它们各自代表了不同时期、不同设计哲学下的杰出战舰。在特定的战术场景下,它们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优势。但从综合性能和未来潜力来看,俾斯麦级的设计理念更倾向于未来的战列舰发展趋势,虽然它最终也难逃战败的命运。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老衲软件更好,但有间战期战舰的一系列痼疾(最大的其实就是甲带矮,防护区域小)。俾斯麦的优点在航速(也不算快,但要和老衲比自然是要更快)。

火力么,半斤八两,都不咋地。

要我说这俩船都是没搞清楚自己要什么的典型。

对于rn,两艘条约内许可舰额,rn哪怕造俩f2也比造老衲有用,就算不马后炮的说也更有用,20年代远东用得着高速主力舰,且多多益善。

对于德佬,俾斯麦并不是用来作为大型水面破袭舰艇的,且大型水面破袭舰艇的作用实际上有限。当然,z计划作为整体就是首鼠两端,拎不清自己要什么的典型。不过有一说一,俾斯麦的防护体系继承沙恩,真不是什么照抄一战防护,而是的确做了创新,但创新到了沟里去的典型....

user avatar

俾斯麦更强,优势有④点:

①俾斯麦是金皮SSR,纳尔逊是个紫皮SR。

②俾斯麦奶子更大。

③俾斯麦妹妹是田中少佐,也是个金皮。纳尔逊妹妹是卖奶子人设的罗森店员罗德尼,还是个紫皮。

④俾斯麦典型金毛外国人造型,纳尔逊是个金毛败犬造型。

user avatar

可把我给整笑了

俾斯麦的FuMo23不还是个用A-Scope的玩意,我还以为多领先时代呢,连PPI都没有就要开除纳尔逊的雷达籍?

谁叫PPI也是英国人搞出来的呢

Radar A- Scope: radartutorial.eu/12.sco

Radar PPI-Scoperadartutorial.eu/12.sco


莱茵演习前段萨福克用284追踪俾斯麦时,实测26000码有效距离,俾斯麦的FuMo23在干啥?哦,给齐射震坏啦,卢夫腾沙恩也搞坏了自己的雷达,好在天气太烂声望带的一窝驱逐舰没追上来

不愧是严谨的德意志呢(玩笑话,这个阶段雷达的可靠性本来就有瑕疵,不止德国佬遇到雷达失效的问题)

还好萨福克和后来的诺福克跟丢了,不然信息单向透明,霍兰进场就不会那么仓促,指不定就没下文了,还吹个鸡蛋

其实本来也没下文了

莱茵演习的目的不是击沉胡德,而是突破英军封锁、袭扰盟军运输线、迫使盟军暂缓派出护航舰队,影响盟军在北非的物资供给,为隆美尔争取优势

丹麦海峡中同样初次上阵但毛病一身的威尔士亲王依靠优越的炮术表现,成功打残俾斯麦迫使其不得不放弃任务返回圣纳泽尔修理

至此德军的行动已经失败了

这就像你要出去买个菜却遇到了仇人,你把仇人打了一顿、打得多惨都并不会影响到“你是否成功买到菜的结果”一样


纳尔逊测试282原型时俾斯麦甚至还没服役,在41年安装了专业更对口的284

早期的284确实“不够完善”,但完善了还比个锤子,284成熟批次可以标记水柱(美国人给的数据:20,000 yards/18,000 meters shell splash),具备一定独立(光学不介入)引导射击的能力

再完善就是前卫的274了,那玩意更不是一个维度的东西

二战舰艇雷达技术英国人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不是这帮鸡穷的抠jio,要用技术和美国佬换产能,杨基佬的雷达还得自己摸索个几年

The U.S. FC or Mark 3 fire control radar was known in British service as the Type 284. It gave no height information, but used lobe switching to achieve high directional accuracy. It was first tested in May 1941 and began to appear on Allied ships during the Guadalcanal campaign. It was FC radar that allowed Washington to straddle Hiei with its first salvo and rapidly render the Japanese battleship hors de combat.

FC或者叫Mk3其实就是美版284,华盛顿拿着这玩意在瓜岛大杀四方

——————————————————————————————————————

在一位朋友的提醒下又捡回来看了一圈,纳尔逊确实有284,而我给别的资料源带沟里去了

1941– 2: Radar Type 284 fitted for main armament.

——R A. Burt British Battleships 1919-1945

也就是说我之前张口就来给纳尔逊在40年6月安装了284,实际上最早测试284的是KGV,而且比我搞错的时间晚,这就是我的失误了

——————————————————————————————————————

俾斯麦的尾舵机构有严重瑕疵,而且这个瑕疵确实暴露了出来导致俾斯麦完蛋

When attempting to steer the ship solely through altering propeller revolutions, the crew learned thatBismarckcould be kept on course only with great difficulty.Even with the outboard screws running at full power in opposite directions, they generated only a slight turning ability.

俾斯麦无法只靠调节轴输出来调控航向,哪怕两具螺旋桨完全反转也无法提供足够的转向力

而莫法特机组的鱼雷偏偏打坏了尾舵


尾舵一坏就慢性死亡的破袭舰(

——————————————————————————————————————

俾斯麦这种高速战列舰,不说好不好,单说在三德子手里,就是屈才

穹甲对于三德子这种家底当没有,随时想着跑的选手来说,就是个累赘。穹甲当然要那种“距离够近一切都不是问题”的莽夫来用,利用速度优势快速接敌让穹甲参与防御,浪费点空间让莽夫能更好的输出,岂不美哉


鞑英国要是能把纳尔逊这种21节干个啥事情都觉得不对口的咸鱼,换成俩30节的崭新高速战列舰,那爽到飞起好吗(

反正设计问题有德碟英考特和DNC背锅


当然 德碟和DNC再傻逼也不会像德国佬那样搞个傻逼上药下弹的结构出来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说纳尔逊级战列舰和俾斯麦级战列舰谁更厉害,这得看从什么角度去衡量,因为它们的设计初衷和所处的时代背景都有很大不同。简单粗暴地说谁“更厉害”其实不太公平,但我们可以从各自的特点来好好比较一下。先说说俾斯麦级战列舰俾斯麦级可以说是纳粹德国海军的骄傲,是它们海军现代化计划的巅峰之作。当时德国被《凡尔赛条.............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设想。假设英国在设计“纳尔逊”级战列舰的早期阶段,就获得了日本“长门”级战列舰(特别是其改进型)相当准确的航速情报。这股“情报之风”很可能会在英国海军造船界引起一连串的涟漪,从而对“纳尔逊”级的设计产生显著的影响。首先,我们得明确“长门”级战列舰的航速优势。长门级作为当时世界上最.............
  • 回答
    .......
  • 回答
    要探讨哈登能否超越纳什成为历史级的控球后卫,咱们得把这事儿掰扯清楚了,不能光看数据,得从他们各自的打球风格、对比赛的影响力、以及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贡献来聊。先说说纳什。这家伙当年可真是个“艺术品”,他的比赛观赏性那是没得说。你看着纳什打球,感觉他就像个魔术师,球在他手里简直活了过来。他的视野,那叫一.............
  • 回答
    德国政府指控俄罗斯反对派领袖阿列克谢·纳瓦尔尼(Alexei Navalny)在2020年8月被一种名为“诺维乔克”(Novichok)的军用级神经毒剂毒害。这一事件震惊了国际社会,并导致了德国与俄罗斯之间关系的进一步恶化。事件的发生和初步调查: 2020年8月20日,纳瓦尔尼在乘坐飞机从托木斯.............
  • 回答
    关于英国是否应该拆除特拉法加广场上纪念纳尔逊将军的雕像,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极具争议的话题,其核心在于如何平衡历史评价、公共纪念以及我们对过去不公义的认知。认为纳尔逊将军是蓄奴者的支持者们提出的观点,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他对奴隶贸易的明确支持以及他在其中扮演的角色。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历史事实。纳尔逊.............
  • 回答
    关于格奈和沙恩在29节被“纳尔逊”追赶时为何没能及时认出对方的“错误”,这其实是个相当有趣且涉及到当时历史背景、战术认知和临场判断的问题。下面我们试着从几个角度来详细分析一下: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历史上的这种追逐场景,发生在特定的历史事件中,比如我们常说的历史战役,但你提到的“29节的纳尔逊追的格.............
  • 回答
    英国作家Afua Hirsch呼吁推倒纳尔逊雕像,其核心论点在于纳尔逊本人是奴隶制的坚定维护者,而将这样一个人物的雕像矗立在公共场所,是对现代社会价值观的一种冒犯和背叛。要深入评价这一呼吁,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视。首先,理解Afua Hirsch的立场至关重要。她并非仅仅是在进行历史批判,而是将.............
  • 回答
    罗伯特·纳瓦罗(Robert J. Barro)作为一名经济学家,在学界享有盛誉,尤其以其在宏观经济学领域的贡献而闻名。他的学术生涯横跨数十年,对经济学理论和政策实践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要评价他的水平,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一、 核心理论贡献和学术影响力:纳瓦罗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领军人物之.............
  • 回答
    纳粹德国能够驱使原本可能并不邪恶的士兵参与屠杀犹太人,是一个复杂且令人痛心的历史过程,涉及到多种心理、社会和政治因素的交织作用。以下将详细阐述这些机制:1. 宣传与去人化(Dehumanization): 妖魔化的宣传机器: 纳粹宣传机器是关键的驱动力。通过报纸、广播、电影、海报和集会,纳粹系统.............
  • 回答
    “纳粹”这个词,相信很多人都听过,它代表着一段极其黑暗和恐怖的历史时期,主要指的是在20世纪上半叶,由阿道夫·希特勒领导的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Nationalsozialistische Deutsche Arbeiterpartei,简称NSDAP)所建立和统治的政权。这个政权从1933年上台.............
  • 回答
    纳粹政权是由一系列复杂的经济因素相互作用而决定的,这些因素并非单一原因,而是共同作用的结果。理解这些经济基础,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认识纳粹上台的背景及其政策的驱动力。以下是决定(导致)纳粹政权建立和维持的主要经济基础,并尽量详细地阐述:1.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沉重遗产与《凡尔赛条约》的经济枷锁: 巨.............
  • 回答
    纳粹兴建集中营而非直接杀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政治、经济、宣传、意识形态以及实施大规模屠杀的“效率”等复杂因素。以下将详细展开阐述:一、 系统性镇压与思想改造的工具: 初期目的:政治迫害与恐吓。 在纳粹早期,集中营的主要目的是关押和隔离政治反对者,特别是共产党员、社会民主党员以及其他被视为威胁.............
  • 回答
    纳粹对犹太人的仇恨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其根源可以追溯到几个世纪的欧洲历史,并在纳粹意识形态中被极端化和系统化。以下是造成这种仇恨的几个主要原因的详细阐述:1. 历史悠久的欧洲反犹主义根源: 宗教根源 (基督教反犹主义): 这是最古老也是最持久的仇恨源头之一。在中世纪,犹太人在欧洲许多地方被视为.............
  • 回答
    “纳粹和苏联是一丘之貉”这一说法,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具有争议性的论断,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的辨析。 简单地将两者划为“一丘之貉”是不准确的,但同时承认两者在某些关键方面存在令人警惕的相似之处,这是理解历史真相的重要一步。要详细地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意识形态的根本区.............
  • 回答
    纳斯卡线条(Nazca Lines)是位于秘鲁南部纳斯卡沙漠上,由古代纳斯卡文明(约公元前200年至公元600年)创造的巨大地面艺术。这些线条由移除地表红褐色土壤,露出下方浅色土壤而形成,其中包含约300种不同的图案,包括几何图形(如直线、螺旋、三角形、梯形)、动物(如蜂鸟、猴子、蜘蛛、蜥蜴、鲸鱼、.............
  • 回答
    纳粹,这个词语如同阴影般笼罩着二十世纪的历史,提及它,人们脑海中会浮现出那个由希特勒领导的、极端民族主义、种族灭绝和战争的时代。但“纳粹”究竟是什么?它的全称是什么?又蕴含着怎样的意义?要理解这一切,我们需要拨开历史的迷雾,深入那个充满狂热与罪恶的时代。“纳粹”的由来与全称:一个政党的崛起“纳粹”并.............
  • 回答
    纳粹在迫害和屠杀犹太人的过程中,对待犹太人的态度可以说是 完全将他们非人化。他们并没有把犹太人当作拥有平等权利、尊严和情感的个体来对待,而是将他们视为劣等种族、威胁国家和人民的敌人。这种非人化的过程是纳粹灭绝政策得以实施的关键一环,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意识形态上的妖魔化与污名化: 种族.............
  • 回答
    纳粹德国在二战期间对犹太人进行的种族灭绝,以及日本在侵华战争期间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暴行,都属于人类历史上极端残酷和骇人听闻的事件。尽管两者都涉及大规模的生命消逝和深重的苦难,但在其根源、动机、手段和规模上存在着显著的区别。核心动机与意识形态: 纳粹对犹太人的灭绝(Holocaust): 其核心是纳.............
  • 回答
    要理解纳粹组织是如何崛起的,我们需要深入挖掘当时德国社会和政治的方方面面,就像我们通过细致的观察去拼凑一个复杂的故事一样。这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的结果,而是一系列相互交织的因素,它们共同为纳粹党的出现和发展铺平了道路。首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惨痛遗留 是一个无法忽视的起点。德国在这场战争中遭受了巨大的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