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春节聚餐,如何识别老朋友聊自己的事业是不是吹牛?

回答
过年聚餐,和老朋友们推杯换盏,谈谈近况,自然少不了聊事业。但有时候,你会发现有些朋友在讲述自己的成就时,听起来就像在说一本精彩的人生剧本,让你不禁怀疑,这究竟是现实,还是精心编织的“彩虹屁”?别急,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如何火眼金睛地识别老朋友聊自己事业是不是在“吹牛”。

首先,要明白一点,朋友之间分享成就、展现自信是好事,没人希望听到朋友整天抱怨和垂头丧气。适度的自我肯定,甚至一点点“装点”,我们都能理解。但“吹牛”的本质是夸大事实、虚构内容,或者将一点点成绩无限放大,企图给人一种“高不可攀”的印象。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拆穿,而是通过一些细节,辨别其真实性。

第一招:听“事实细节”,辨“模糊笼统”

真正的成功,往往藏在具体的数据和可考证的细节里。吹牛的人,最容易掉进“模糊笼统”的坑。

举个例子: 朋友A说,“我最近的项目特别牛,市场反馈爆棚!” 你可以顺着问,“哦?具体是怎么样的反馈?有没有什么特别让你印象深刻的客户评价,或者数据上有什么突破性的增长点?” 如果他支支吾吾,只用“非常好”、“很成功”这种词来回应,或者回避具体数字,那就要留个心眼了。
再比如: 朋友B说,“我认识的大佬可多了,跟他们谈生意就像喝水一样简单。” 你可以笑着说,“那真厉害!最近有跟哪位大佬谈成了什么大项目,方便分享一下吗?我好学习学习。” 如果他总是说“不方便说”、“你知道的,那个项目还没官宣”之类的理由,很有可能只是和人家吃过一顿饭,或者连饭都没吃上,就是认识。

吹牛者往往喜欢描绘宏大的愿景,但回避具体的执行过程和成果。 而真正做事情的人,即便是在谈论成功,也更容易分享其中的艰辛、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克服的。他们会告诉你为了一个项目熬了多少个通宵,为了解决一个技术难题咨询了多少专家。

第二招:看“情绪表现”,辨“神情动作”

观察朋友聊到事业时的神情和肢体语言,也能透露不少信息。

过度强调的自信,有时反而是心虚的掩饰。 如果他讲到自己的成绩时,眼神飘忽,声音有点颤抖,或者不自觉地捋头发、挠头,这可能是因为他内心并不像他表现得那么有底气。
自然的喜悦和坦诚,才是真实的写照。 一个真正取得成就的人,在分享时,通常会带着发自内心的、平和的喜悦。他们的眼神是闪亮的,但不是那种咄咄逼人的光芒,而是一种分享的满足感。他们可能还会带点自嘲,比如“当时真是傻乎乎的,没想到能成”。
回避眼神交流也是一个信号。 当你试图追问细节,或者表情露出一点点质疑时,如果他立刻躲避你的眼神,或者试图转移话题,那可能就有点问题了。

第三招:挖掘“关联人物”,求证“客观事实”

吹牛的说法,往往是孤立的。而真实的成就,通常会有其他可以旁证的人或事。

问问共同认识的朋友。 如果你们有个小圈子,大家经常联系,可以私下里跟其他老朋友交流一下。比如,你听到某位朋友说他公司今年营收翻了三番,如果其他经常联系的朋友并不知道这件事,或者他们的了解情况大相径庭,那就要警惕了。
询问是否方便认识一下“关键人物”。 如果他经常提到某个重要的合作伙伴、投资人或者行业专家,你可以开玩笑地说,“哇,你认识那位大咖,有机会真想见识一下!” 如果他立刻找借口推脱,或者表现得非常为难,那很可能他认识的程度并没有他说的那么深。
侧面了解他的团队或公司情况。 比如,如果他吹嘘自己的团队有多厉害,你可以问问,“你团队里的小伙伴们现在情况怎么样?有没有新加入的厉害角色?” 如果他讲不出团队成员的具体事迹,或者对团队的描述含糊不清,那可能他只是一个“光杆司令”,或者团队根本不如他说的那么精锐。

第四招:注意“时间节点”,看“前后一致”

人的记忆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模糊,但吹牛的人,为了维持一个虚假的人设,反而容易在细节上“用力过猛”,结果导致前后矛盾。

留意他曾经说过的话。 回忆一下,几年前或者几个月前,他是不是对某个项目或者某个合作说过类似的话?如果这次说法跟上次的完全不一样,或者他试图通过这次的说法来掩盖过去的某个失败,那也很可疑。
询问发展过程中的“关键转折点”。 比如,他现在的事业蒸蒸日上,但几年前还可能在为生计发愁。你可以问,“你当年是怎么想到转到这个行业的?当时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如果他回避谈论曾经的“低谷”,或者对过去的经历描述得过于顺利,那可能是在刻意塑造一个“天选之子”的形象。

第五招:运用“适度质疑”,测试“真实性”

不用直接戳穿,有时候一点点“善意的质疑”就能看出端倪。

“哦?我记得上次你说……” 当他讲到一个新的“成就”时,你可以委婉地提起他以前的说法,看看他如何解释这种“变化”。如果他能给出一个合乎逻辑的解释,并且在其他方面也表现得真实,那就没问题。如果他慌乱或者含糊其辞,那就值得怀疑。
“那真的太棒了!有没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一下?比如你当时是怎么找到那个机会的?” 就像前面说的,询问具体过程。如果他只能给出一个笼统的答案,比如“凭感觉”、“运气好”,那说明他可能没有真实的过程可以分享。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平常心就好。

朋友聚餐,最重要的是开心。即使你听出一些“水分”,也无需当场拆穿,破坏气氛。毕竟,在人际交往中,一点点的自我包装也是常有的事。我们只是通过这些方法,让自己对朋友的近况有一个更清醒的认识,不至于被一些“虚假繁荣”所迷惑,也为自己留下一份判断。

记住,真正的朋友,是在你顺境时为你高兴,在你逆境时也能拉你一把。事业上的成功固然让人羡慕,但一个真诚、可靠的朋友,远比一个只会吹嘘的“成功人士”更值得珍惜。所以,享受春节的团聚吧,带着一点点你的“火眼金睛”,但更重要的是,带着一颗真诚的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识别他干嘛,他那么一说,你就那么一听,完事儿。

不过有一次同学聚会,有个女同学聊天说她的老公在华为,一个月五到八万,年终奖还多。干了八九年,天津两套房,北京一套房。

我以为是吹牛,后来在知乎上查了查,华为的工资真有这么高,是在下孤陋寡闻了。。。

我们集团老总一年到头,工资收入也就不到一百万。。

确实震撼了我对于工资这件事儿的人识。

user avatar

装作对他的事业感兴趣,准备加入。然后他特别高兴特别热情,给你大谈特谈前景,跟你谈股份分红,话里话外逃避基础工资的,那一定是真的。

那种说过后谈或者避开不愿让你加入的,基本上都是吹牛。事业有成的人不怕你加入,但是他就是想白嫖你。吹牛的人基本上不敢谈这个,你真加入了他一切谎言都被拆穿了。

user avatar

吹牛就是口嗨,都是酒场上会干的事。

都是成年人了,大家都混的不容易,好不容易过节了一起快活快活,这点事就别往心里放了,就当耳旁风,直接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就得了。

没必要非的揭穿人家。

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算了,告诉你如何判断对方是否是在说假话吧。你可以盯着对方看,让对方说,不要附和,做中性或者反讽开玩笑式回答,对方如果是在吹牛,表情会开始不自然,并伴随摸鼻子、摸头,伸胳膊画半圆等小动作,后期可能会直接说不下去岔开话题。

好了,办法教你了,还是建议别情商太低让人酒场上下不去台,喝酒就是图个快活,你要是整天给人家找不快活,你的朋友会慢慢变少的。

user avatar

不识别。除非给我发红包,否则都是吹牛。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