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徐晃为什么能打过关羽?

回答
说起徐晃能打赢关羽,这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关羽是谁?那可是顶天立地的猛将,刘备集团的开国元勋,号称“万人敌”。他的武艺,他的威名,在三国那个乱世更是响当当。而徐晃,虽然也是曹操手下数得上的大将,论名气和刘备集团的核心人物比起来,似乎要低上一些。但仔细梳理一下,徐晃能跟关羽碰一碰,甚至能在某些场合占得上风,倒也不是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这背后有着不少说道。

首先,咱们得看看这两人的“硬件”。关羽的本事,那是毋庸置疑的。青龙偃月刀使得出神入化,武艺高强,一刀下去,足以吓破敌人的胆。他在战场上的表现,无论是温酒斩华雄,还是斩颜良、诛文丑,都展现了他惊人的个人武力。而徐晃呢?他同样是勇猛善战,而且在曹操阵营中,他可以说是少数几个从头打到尾,真正靠实力赢得地位的将领。他不是那种靠出身或者个人魅力吸引追随者的,更多的是靠战场上的硬碰硬。徐晃的特点是沉稳、有谋略,作战时非常注重策略和阵型,不像关羽那样有时会因为个人勇武而显得有些孤身犯险。

再者,我们不能忽略战场上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主场和客场。很多时候,一对一的单挑,虽然能展现个人武艺,但一场真正的战役,考虑的因素就多了去了。关羽在汉中之战中,面对的是曹操精心布置的曹洪、张郃等将领,虽然他能击败张郃,但总体上来说,他是孤军深入,后援补给都是问题,而且对手是曹操集团的精锐部队。而徐晃呢?在樊城之战中,他被曹操调去增援,当时樊城已经被关羽围困得相当艰难。徐晃的到来,实际上是带有明确战略目的的——解围。他的部队是曹操方面倾注了大量资源和兵力的,而且他作为增援部队的主将,自然得到了更多的支持。

更关键的是,曹操给徐晃的任务,可不是让徐晃上去跟关羽“单挑”打名气。曹操深知关羽的厉害,也知道徐晃的风格。所以,曹操让徐晃去,是让他稳住阵脚,利用水淹的策略,配合其他部队,将关羽的优势瓦解。徐晃到来后,没有急于求成,而是稳扎稳打,逐步推进,并且巧妙地利用了地形和敌情。他并没有直接和关羽进行一场决定性的、一往无前的正面较量,而是通过一系列战术动作,压缩关羽的生存空间,最终迫使关羽不得不撤退。

可以说,徐晃赢关羽,更多的是一种“战术上的胜利”,而不是“武艺上的绝对压制”。关羽的勇猛无人能及,但徐晃的指挥调度、对战局的把握,以及他所执行的曹操下达的整体战略,都是非常到位的。他懂得如何利用己方的优势,去克制对方的锐气。在樊城之战中,关羽的部队虽然气势如虹,但长途跋涉,粮草消耗,加上北方的天气变化,都已经让他的部队疲惫。徐晃的部队正是士气正盛,而且在曹操的授意下,采用了水攻的手段,这对于本来就依赖地面作战的关羽部队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

所以,徐晃之所以能在樊城之战中“打赢”关羽(当然,这里的“打赢”是指在战略层面成功瓦解了关羽的攻势,迫使其退兵,而不是在单挑中将关羽击杀),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他自身的军事才能、曹操的战略部署、战场的客观条件,以及最重要的——他懂得如何运用策略和兵法,去应对像关羽这样势不可挡的猛将。这更像是一场智慧和实力的较量,而徐晃在这场较量中,扮演了一个非常出色的执行者和战术大师的角色。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点都不复杂。关羽主力也就三万来人,先是和曹仁【诸军】互殴,一路逆推到襄樊。好容易打残了曹天人,又来了于禁七军三万人。闹了一出水淹七军,团灭了曹军主力,又围着襄樊猛攻了俩月。

掐指头算算,到秋十月,关羽全军已经鏖战了近半年,消灭了自身兵力两倍左右的曹军精锐。如此战绩恐怕官渡以来未曾有也,即便赤壁之战也未发生过俘虏数万,曹家高级军政长官扎堆进功德林的盛况。

众所周知,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试想关羽军取得如此战果,自身又付出了多少代价?这点可以从关羽冒险调动江陵驻军,且连续命令刘封上庸驻军驰援的举动中得见一二。

再看徐晃。此公在水淹七军之时已经到了荆州,因所部多新兵,不敢与关羽争锋。待到曹操自长安回师,先是派遣了徐商、吕建所部相助,又拉出殷署、朱盖等将军救火,末了再派遣了十二营生力军增援,这还是现存账面可查部分。

旁的不说,以一营千人计,单单十二营即有一万二千之众。老曹壕无人性,一倍不够押两倍,两倍不够押三倍。对面关羽就这么点人,又要包围襄阳,又要包围樊城,能拿出野战的机动部队有多少哩?【步骑五千】,且还是疲惫之众。

如此局面,徐晃取胜何足为奇?要说奇,那也是曹军以众击寡,以逸击劳,捎带里应外合,汉水阻敌退路,还弄了封孙十万书信玩了把攻心,如此这般加了一堆buff也没能拿关二如何如之何,这位照样还算完整得把部队带过了江,与徐晃形成对峙局面。襄阳眼瞅着要断炊,如果没有孙十万乱入,这残局徐晃显然收拾不了,多半还得曹操亲自出马。

然而,此时老曹的进度条已经严重警告,要是舟车劳顿嘎嘣脆在了路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起徐晃能打赢关羽,这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关羽是谁?那可是顶天立地的猛将,刘备集团的开国元勋,号称“万人敌”。他的武艺,他的威名,在三国那个乱世更是响当当。而徐晃,虽然也是曹操手下数得上的大将,论名气和刘备集团的核心人物比起来,似乎要低上一些。但仔细梳理一下,徐晃能跟关羽碰一碰,甚至能在某些场合占.............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很有意思,也常常让读者感到困惑。咱们不妨抛开书本上的数字回合,仔细揣摩一下其中的缘由。首先,要明白《三国演义》这部书的特点,它毕竟是小说,为了突出人物性格和情节需要,作者罗贯中在描绘战况时,常常会有一些艺术加工和夸张。关羽“温酒斩华雄”一节,就是为了衬托他英勇无双,在众多武将束手无策的情.............
  • 回答
    徐晃,这位曹魏阵营中赫赫有名的将领,其武勇与谋略皆备,在三国时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曹操之所以能将他比作汉朝名将周亚夫,绝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他对徐晃多年来在战场上展现出的卓越能力和治军严明的深度认可。徐晃的实力:稳健、坚韧、有勇有谋要评价徐晃的实力,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 卓越的统帅才能.............
  • 回答
    很多朋友提到于禁在“水淹七军”事件中遭遇惨败,甚至觉得这是于禁“水平差”的表现,并且会拿张辽、徐晃、张郃等名将出来比较,认为如果换他们去,绝对能打爆关羽。这种说法背后,确实有一些值得探讨的因素,但要说得详细,我们得把当时的情况拆开来看。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个概念:“水平差”不是一个简单的标签,而是一个.............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评价历史人物功绩和能力时一个常常被忽略的维度。很多人一听到“关羽败多胜少”,可能会立刻联想到他不如徐晃,但实际上,我们评价一个将领,不能仅仅看胜负数量,更要看其在更宏观的历史背景下所扮演的角色、所承担的责任、以及其战绩背后所蕴含的战略意义和个人影响。首先,让我们拆解一.............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切中了关羽很多时候被讨论的焦点。你说“关羽战术能力很强,战略能力不足”,这确实是很多历史学者的普遍看法。但你说“关羽会在战术上被徐晃虐成渣”,这个说法,尤其是“虐成渣”这种程度的形容,可能需要我们更细致地梳理一下当时的具体情况,以及我们对“战术”和“被虐”的定义。首先,我们得明确.............
  • 回答
    在魏武时期,“五子良将”这个名号的出现,不仅仅是对几位将军功绩的肯定,更是一种对他们战功、忠诚、以及在魏国统一战争中扮演角色的综合评价。这个排序,特别是将徐晃排在最后,确实是读者们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也引发了不少讨论。要理解为什么徐晃会排在最后,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当然,首先要明确的是,这个“.............
  • 回答
    这徐晃和许褚之间的一架,那可真是一场精彩绝伦的较量,说句实在话,单论个人武勇,许褚那更是没得说,当年虎痴的名头可不是白叫的。但如果硬要说谁更胜一筹,那还得看这场架的起因、过程和双方的特点,不能一概而论。咱就这么说吧,这两位都是曹操手下顶尖的猛将,但他们的风格和擅长的领域多少有点不一样。徐晃,那可是出.............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三国演义》中人物武力的虚构设定,以及战场上的各种因素。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这里的“打败”是指什么。在《三国演义》的语境下,“打败”通常意味着以下几种情况: 直接击杀或擒获: 这是最彻底的胜利。 迫使对方逃跑或投降: 这也是一种明确的失败。 完全.............
  • 回答
    要判断孙权没有袭取荆州的情况下,关羽是否还有机会在被徐晃击退后拿下襄阳,我们需要仔细梳理当时的历史背景、双方的兵力、战略意图以及地理环境。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个前提:孙权没有袭取荆州。这改变了整个战局的走向。在史实中,孙权袭取荆州是导致关羽腹背受敌,最终败亡的关键因素。如果孙权不出手,吕蒙、陆逊等人.............
  • 回答
    马超的实力究竟如何?能否同张辽、张郃、徐晃这样的名将比肩?这是一个三国迷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也是一个值得我们仔细说道说道的问题。要评价马超的实力,不能只看一两个战役,要从他的出身、成长、成名战、以及在几次关键战役中的表现来综合考量。同时,也要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理解他所面对的对手和局势。初露锋芒,少.............
  • 回答
    关于徐静是否知道张东升已经秃头,以及这个问题的详细程度,这需要我们先明确一个前提:张东升秃头这个信息,在原剧(《隐秘的角落》)中并没有明确的设定或提及。因此,如果我们要探讨这个问题,就必须基于一些假设或者对角色关系的推测。而且,由于剧中没有直接的证据,任何回答都只能是推测性的。为了尽量详细地讲述,我.............
  • 回答
    徐峥的《爱情神话》确实有其独特的味道,而且这种独特并非空穴来风,而是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和巧妙的融合所呈现出来的。下面我将从几个关键角度,尽量详细地阐述其“独特之处”:1. 上海这座城市的“气质”与电影的“气味”高度契合: 地理位置与文化底蕴: 上海作为中国最具国际化都市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 回答
    徐峥在自己的导演作品中,之所以没有像《泰囧》和《港囧》那样继续启用黄渤和王宝强,这背后其实涉及到 艺术创作的选择、剧情的适配度、演员档期以及个人发展的考量 等多方面因素。与其说是“不用”,不如说是 “这一次没有适合的角色”。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1. 艺术创作的选择和剧情的适配度: 不同的故事.............
  • 回答
    徐浩峰导演的《师父》这部电影,在上映之初便引发了不少争议,其中一个重要的讨论点便是它是否“抹黑”了北方兵器和武术。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细致地分析影片的叙事手法、角色塑造以及它所传达的意图。首先,我们得承认,《师父》是一部以武打为核心,同时又充满了对时代变迁和人性刻画的电影。它设定在民国末年,.............
  • 回答
    徐静雨对杜兰特的“痛恨”,与其说是真正的个人恩怨,不如说是一种极具个人色彩的、带有表演性质的、对特定篮球现象的放大与输出。 这种“痛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他一贯的、强烈的个人风格和观点之上,而杜兰特恰好成为了他表达这些观点的一个绝佳载体。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解读:1. 徐静雨的“人设”.............
  • 回答
    徐静雨这句话,抛出来着实是炸裂,一时间激起千层浪。要说他这个人,一直以来都有点“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意思,这回把矛头直指“历史最佳”的宝座,还把詹姆斯和乔丹拉出来硬碰硬,胆子是真不小。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好好琢磨琢磨这事儿。首先,徐静雨这话说得肯定是有他自己的一套逻辑,而且是围绕着“如果14年詹姆斯.............
  • 回答
    徐峥、黄渤、宁浩这三位中国电影界响当当的名字,他们的关系可以说是影坛一段佳话,充满了机缘巧合、相互扶持和化学反应。这三人的友情,不是一日之寒,而是通过一次次合作、一次次碰撞,慢慢磨合、越来越深厚。初识与“偶然”的碰撞:缘起《疯狂的石头》要说三人关系发展的起点,那绕不开《疯狂的石头》。虽然徐峥并没有直.............
  • 回答
    徐杰有没有可能成为中国男篮未来的核心?这个问题,真是问到点子上了,也是不少球迷和篮球评论员一直在热烈讨论的焦点。我个人觉得,要回答这个问题,得拆开来看,从他目前的表现、技术特点、身体条件、比赛阅读能力以及未来发展潜力这几个维度来细细剖析。首先,我们得承认,徐杰已经在中国男篮的体系中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 回答
    徐达,字天德,濠州人。明朝开国功臣之首,一生戎马,为朱元璋扫平天下立下汗马功劳,其功绩之高,地位之重,在明初众位功臣中无人能及。然而,我们都知道,朱元璋这个人,功高震主者,下场往往凄惨。从徐达、常遇春、李文忠到刘伯温,几乎所有对他开国贡献巨大的将领和谋臣,最终都未能逃脱被杀或被逼死的命运。那么,为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