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现在很多快递员擅自不送货上门(包含不询问、不告知,且无故多次)?

回答
现在的快递员不送货上门的问题,确实是个让人头疼的事情。我身边就有不少朋友,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我自己有时候也会碰到。这已经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挺普遍的一个问题了。

最让人恼火的是那种“一刀切”的做法,就是你下单的时候写得清清楚楚“送货上门”,结果到头来,你手机上就收到一条“您的快递已送达,请到XX取件”的信息。有时候就发个短信,更离谱的是直接给你扔到菜鸟驿站,或者小区门口的快递柜,连个电话都不打。就好像他们觉得,把东西送到一个离你家不太远的地方,就算完成任务了。

更过分的是,有些快递员不仅不送货上门,还完全不跟你打招呼。我记得有一次,我等一个很重要的文件,特意选了能送货上门的快递公司。结果到了,我啥消息没收到,就接到一个电话,问我东西在哪儿,我说我不是在家等你送吗?他直接说,我现在不方便送上门,你自己在楼下拿。我当时真的很无语,我都支付了相应的费用,怎么就能这样呢?

还有些是反复出现这种情况的。你跟他说,下次不能这样,他说知道了。结果下次还是老样子。问他为什么,有的说“我送不过来”,有的干脆不接电话,或者就是敷衍几句。感觉他们就把不送货上门当成了一种默认的潜规则,反正总有办法让你去取件。

为啥会出现这种情况?我觉得原因挺复杂的:

“内卷”的压力太大了。 现在快递行业竞争非常激烈,时效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个快递员一天要派送几百个包裹,如果每个包裹都要爬楼梯、敲门、等候,这工作量是巨大的。为了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一些快递员就会选择最“高效”的方式,也就是集中投递到驿站或快递柜。
“派费”的不足。 很多人都觉得快递员的收入很高,但其实他们到手的不一定那么多。尤其是底薪不高,大部分收入都靠派件费。如果送货上门的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不能得到有效的补偿,他们自然就更倾向于选择省事的方式。特别是那些偏远地区、老旧小区、高层楼栋,送货上门的成本就更高。
用户体验与平台规则的冲突。 快递平台为了吸引客户,承诺送货上门。但实际执行中,平台给到快递员的派送费是否真的能覆盖到“送货上门”这个环节的成本,就很难说了。很多时候,平台似乎更看重“件量”和“时效”,而不是用户真正拿到包裹时的体验。
管理上的漏洞。 很多快递公司对旗下快递员的管理也存在问题。即使有用户投诉,很多时候处理力度不够,或者投诉渠道不畅通。快递员觉得即使被投诉了,可能也就是罚点小钱,影响不大,所以屡禁不止。
责任的模糊化。 有时候你会发现,快递员就是外包的,他们是某个团队的成员,而不是公司直接管理的员工。这样一来,一旦出现问题,责任就很难界定,公司这边也乐得推诿。
消费者维权的成本高。 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因为一个包裹没有送货上门就去投诉、维权,耗时耗力,而且最后的结果也未必能令我们满意。很多时候,为了省事,大家也就忍了。但这种忍耐,恰恰助长了不送货上门的风气。

那么,这给消费者带来了什么影响呢?

首先就是不方便。特别是对于家里有老人、小孩,或者行动不便的人来说,自己去取快递是很困难的。很多时候,我们选择快递服务,就是看中了它的便利性,现在这个便利性都没了。

其次是潜在的损失。有些贵重物品或者易碎品,如果放在小区门口或者快递柜,很容易丢失或者损坏。而且,快递员不告知就扔到驿站,我们也不知道包裹什么时候到了,万一被别人拿走了呢?

最后,也损害了整个行业的信任度。当消费者对“送货上门”这个承诺越来越失望时,会对整个快递行业产生怀疑。长此以往,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会侵蚀掉消费者对行业的信任。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平台方要真正落实承诺。 快递平台应该重新评估派费标准,确保派费能够覆盖到“送货上门”的合理成本。同时,要加强对快递员的监管和考核,对不履行送货上门义务的行为进行严惩,而不是仅仅象征性地罚款。
完善投诉和维权机制。 建立更便捷、有效的投诉渠道,让消费者能够轻松反映问题,并且得到及时的解决。如果消费者投诉属实,应该有更重的处罚措施,比如暂时停派甚至取消其派送资格。
细化服务标准。 对于一些特殊情况,比如高层楼栋、没有电梯的区域,平台可以设置“上门附加费”,让消费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支付额外费用以换取更优质的上门服务。
提升快递员的职业尊严和收入。 只有让快递员的付出得到应有的回报,并且有一个相对稳定、有保障的工作环境,他们才更有动力去提供更好的服务。
消费者也要理性维权。 在遇到不送货上门的情况时,要积极通过正规渠道表达自己的诉求,而不是默默忍受。你的每一次合理维权,都在为行业进步贡献力量。

总而言之,快递不送货上门的问题,不是简单一个快递员的责任,而是整个行业生态链上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希望随着关注度的提高和各方的努力,这个问题能得到逐步的改善,让“送货上门”这个最基本的承诺,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送货上门就是个概念,快递员离不开配送车我可以到楼下来取;我不在收货地址时快递员可以将快递放到快递柜……但是重点是用户有选择收货方式的权利!用户没有选择代收快递员就无权擅自存放!

其實,现在快递员与收件人之间的利益矛盾都是菜鸟网络的水军搞出来的!快递行业真正的利益矛盾主体就是菜鸟联盟的快递公司、菜鸟各级运营商和各级快递加盟商!他们才是既得利益者!这背后最大的利益体就是阿里菜鸟!

“解决最后一公里”?再鲜艳的旗帜插在沙堆上也是立不住的!所谓“最后一公里”还不是在用户身上“薅羊毛”吗!

针对不经用户同意擅自存放菜鸟驿站的快递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坚决不使用菜鸟裹裹,也就没有了什么所谓白名单或黑名单。

收货地址备注:拒绝菜鸟驿站代收!有快递员胆敢擅自存放菜鸟,菜鸟短信视为垃圾短信、菜鸟电话视为骚扰电话、第一时间找卖家处理(24小时不能送达马上退款)!还可以投诉快递员、72小时不能满意解决打12305邮政申诉!此间快递员胆敢电话威胁⚠️录音报警备案!被连续三次投诉的快递员直接下岗!

如果想整治你社区里令人厌恶的菜鸟驿站更简单了:打电话96119 ⚠️向当地公安消防热线举报!所有社区内的菜鸟驿站消防安全一定有问题!

别说快递员不容易!谁的工作都不容易,单方面要求别人同情理解的就是耍流氓!

别说你喜欢被菜鸟驿站代收!你喜欢是你的事,人家不同意是人家的权力!

别说什么一块钱一个件、花一块不能享受20块的服务!关于快递费不论多少都是快递公司的定价,做不到还承诺就是欺诈!

别说快递员的派件费低派单量大送不了!那是你的快递公司制度不合理、没有基本的劳动保障!

别说什么大势所趋、顺势而为!那都是资本市场的垄断资本家鼓吹欺骗民众的洗脑!

别说什么三通一达都得听菜鸟的!哪个快递公司都要遵规守法,违反了“邮政法”和“快递暂行条例”即使你们上面有关系,邮政总局不管不问,但是每一个收件人都有权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user avatar

快递员不送货上门的,我基本都是投诉,而且不是投诉就不管了,是一直投诉到送货上门为止。

下次不送,继续投诉。

经过我不懈努力,我们公司这一栋楼的申通和韵达都已经默认送货上门再也不放驿站了。

并且2家快递配送点的客服都单独加了我微信,好言好语说有事直接给他们微信说,保证处理的让我满意。

自己的权利,自己都不去维护,就更别指望别人来给你维护了。其实,维权的成本真没有你想的那么高。

当然,如果你自己经常不在家,非要别人按照你的时间来送货上门,那就是你自己的问题了。

我这里针对的投诉前提是

1.我留的地址我收货时一定会有人。

2.快递员没有经过我同意没有联系默认直接放自提柜或者驿站。

-------------------------------

另外给大家说一下,给菜鸟裹裹客服打电话,让他们把你的淘宝账号和手机号设置成禁止驿站代收,一般这样设置后会好很多。但是也不排除还会丢驿站,那么丢了你就再打菜鸟裹裹投诉。

据说设置禁止驿站代收的如果驿站还收,驿站要扣钱的。

----------------------------------

ps:杠精就不要在我下面评论了,我开的评论筛选显示,何必呢?

什么快递员不容易,不容易你可以不做,剥削你的是你公司不是我,别给我上价值玩道德绑架。

国家邮政总局严令禁止未经收件人同意不得擅自放自提点自提柜驿站,不要把所谓“道德”凌驾于法律规则之上!

最后给个链接给杠精们科普一下:

第二十五条
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应当将快件投递到约定的收件地址、收件人或者收件人指定的代收人,并告知收件人或者代收人当面验收。收件人或者代收人有权当面验收。

什么叫约定的收件地址?是快递单上的地址,不是默认驿站,能看懂中文吗?

别跟我说什么成本高,价格低,快递员不好招。什么时候这些东西能凌驾于法规之上?

另外还有杠精要我加钱用顺丰的,你怎么知道我平时不用顺丰?我自己邮寄东西我只用顺丰

但是我淘宝买东西,是包邮,我没有必要用顺丰,因为东西不送货上门,我都不用自己去跟快递打交道,直接找卖家就能解决,明白吗?你们快递爱送不送,不送上门我退货就完了,我一分钱不损失,你们跟我杠什么东西?

脑子是个好东西,真的希望你们都健全。

user avatar

想起一个笑话:
快递员:下楼取一下快递。
我:不方便,麻烦你送上来。
快递员:你一男的有什么不方便。
我:我的快递是不是个大件?
快递员:是啊,怎么了?
我:上面是不是写着“轮椅”?
快递员:对啊。
我:那你猜我为什么买轮椅?
-
我曾经也为快递不上楼头疼过,简直是斗智斗勇。
我经常网购,连日用品都懒得出门买,于是经常要收快递。
可快递员总是说“你快递到了,下楼取一下”。
刚开始是想:算了,快递员也不容易,就下楼取吧。
等我蓬头垢面的穿着睡衣拖鞋下了楼,楼下居然没人,往往要等两分钟以上快递员才到。
感觉来往的路人都用奇怪的眼神看着我,“奇怪的眼神”也许是心理作用,但是路人的确要盯着我看几秒。
于是之后再接电话,我都要多问一句“你确定到楼下了?”
还有时快递员在马路对面等我过去,因为对面有个超市,方便他把件送过去。
再接到电话说“你快递到了,下楼取一下”,我就会问“能不能送上来”。
这时快递员会说快递放在车里怕丢。
确实,快递员都骑着三轮车,快递都摆在外面,我就只好下楼了。
后来我发现有一家的快递,他会站在楼道口等我,这挺不寻常,以前快递都是坐在三轮车上等我过去。而且,当我上楼总能看到一辆面包车开走。
经过观察我发现这人明明是坐面包车来的,跟我说不能上楼是因为怕丢?
再接到他的电话我就说了,你开的面包车,我看到了。
于是这人乖乖的把件送上楼了。
再之后,快递员又有了新的理由:今天太忙了,送不了。
然后我养成了做笔记的习惯,把每个快递是否上楼和以什么理由拒绝都记了下来,我发现某两家的快递每次都说太忙了送不了,某一家快递直接一句放超市了就挂断了,某两家快递会送上楼。
所谓的放超市,就是放在对面的小超市里,我是很不喜欢这个选项,因为对面超市又不是代收点,我们放快递取快递,超市是一分不赚的。
我又脸皮薄,每次去取快递都要买点东西。
有一次在小超市买东西,进来个快递员把件扔地上就走了。
小超市老板娘挺生气的,跟我抱怨了几句,自己好好的开着店,别人把这里当免费仓库用了。
后来还有一次件丢了,收件人非要老板娘赔,最后结果怎么样我就不知道了。
最后我想到的终极办法,当接到电话我直接说“行,送上来吧”,就挂掉电话。
以前问能不能送,对方就可以有理由不送,现在我不问了,你要是送就送,不送我也可以联系卖家说我没收到快递,由卖家和快递公司沟通,我也省了一堆麻烦事。
我网购不就是为了省事么。
不过后来也不这么做了,新闻看多了,怕了,怕哪天被捅。
-
关于快递该不该送上楼,我不知道快递公司是怎么规定的,上网查了一下,似乎是有个暂行条例。
《快递暂行条例》
第二十五条 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应当将快件投递到约定的收件地址、收件人或者收件人指定的代收人,并告知收件人或者代收人当面验收。收件人或者代收人有权当面验收。
“约定的收件地址”:我似乎写的是“xx小区xx号402”,而不是“xx小区xx号大街上”或者“马路对面”吧。
“当面验收”:把快递扔在小超市,可以,这很当面。验收,这辈子取快递就没现场验过,不是我不想,实在是快递员时间宝贵啊。
-
有人说快递员太辛苦,一个人负责很多楼,如果每个件都送上楼,又费时间,又费体力,又不多赚钱。
这种观点有道理,但是我不支持。
从时间地点人物来说:
时间:曾经快递能送上楼。
地点:(同时间)有的地方快递能送上楼。
人物:(同时间地点)有的快递员能送上楼。
那不同的时间地点人物之间,区别是什么?
我所能想到的,是快递员工作量变高,工资没有相应提高,于是为自己降低工作量。
换句话说,公司给快递员更多的工作量,又不给更多的钱,于是快递员把部分工作量分摊给了收件人。
这就是矛盾的问题所在啊。
如果送上楼,快递员觉得自己做了额外的工作。
如果不送上楼,收件人觉得自己做了额外的工作。
无论哪种情况,快递员和收件人总有人会不满意,而且无论哪种情况,快递员和收件人都不会得到更多利益。
快递公司一边宣传自己价格低廉,一边宣传自己方便快捷。
价格低廉:吸引更多人使用快递,但是快递公司为了节约成本而不提升快递员的工资。
方便快捷:虽然表面承诺送货上门,但实际操作中快递员不愿意上楼,最后演变成快递员和收件人的矛盾,也不会波及到快递公司。
这套路,玩的真6。
所以,要么涨价,乖乖的上楼。要么干脆所有快递就规定不上楼,别有的能上楼有的不能。
至于非要收件人谅解快递员,我想说凭什么?
你减轻工作量,把工作量给我,你会把工资分我么?
也有人说“现在的快递员都是站点老板发工资,不存在一件快递多少钱”,那请问,站点老板的钱是自掏腰包么,不还是用户交的钱。
这就像去饭店吃饭,人太多,服务员觉得自己太忙,工资是经理给,不是收拾一个桌子多少钱,于是就不擦桌子让食客自己擦?
-
更新:
感谢各位。
本来这是个不到十人关注的冷门问题,以为没多少人看,就随手一答,想吐个槽,发个牢骚,没想到这几天多了这么多赞同和评论。
之前回答的时候,我想尽可能的客观,到最后还是不小心激动了些,不好意思哈。
很多人不理解我为什么支持涨价,在这里解释一下。
前面我也说过,如果要我下楼取快递也不是不行,只是我体谅了快递员,可快递员不一定体谅我。
以及有的地方可以上楼,有的地方不上楼,有的人上楼,有的人不上楼。那么上楼的快递员有比不上楼的快递员赚更多工资么?如果没有,凭什么把工作量分担给我的快递员,可以拿到与辛勤劳动的快递员同样的工资呢。
那么对我来说,如果明确规定需要下楼取件,所有快递员和所有收件人都一视同仁,我不会有怨言。
或者涨价,送上楼。
当时我想快递员不愿送上楼的原因一是工作量太大,二是工资太低。那么涨价并且涨工资应该会让快递员更愿意送上楼吧。
现在看来确实草率了些,不过具体该怎样操作,我想不出来,毕竟对这个行业并不了解。
至于说投诉,我是从没投诉过,也不想这么做。
听说投诉快递员会导致快递员被扣工资,为了上不上楼的事也没必要闹成这样。
这里还是想吐槽一下:客户如果投诉快递员,快递员会被重罚,于是客户不忍心投诉。
或者像新闻里,投诉,快递员被重罚,快递员报复。
……
又是公司把矛盾推给快递员和客户的套路啊。
-
半年后的更新:
说说最近吧。
我现在住的地方有电梯,有快递柜。
A:打个电话询问在不在家,然后就会送上楼。
B:会快到我家门口的时候打电话,每次固定台词(语调一模一样……)“快递到了”,然后我去开门就能拿到了。有时候我不在家,说一下就会放到快递柜里。快递小哥是个小胖子,每次看起来心情都很好,经常哼着曲子来。
C:打电话询问送上来还是快递柜,都可以,态度很好,有时候在楼下遇上了还会打招呼。
D:从不打电话,直接放快递柜,偶尔发短信通知,有时候不发。我不怎么上微信,经常是快滞留了才看到。
E:曾经有一次打电话问在不在家,我说在,对方说下午送,等了一下午,没来。第二天中午,还是没来,查物流显示已签收,给快递员打电话关机,于是给客服打电话询问,客服说会联系快递员。
还是E:今天下午接到快递员电话,说我举报他了,我忙解释没有举报,就是询问,对方没说什么,就问在不在家,我说在家,这才收到快递。还是这家,上午给我打电话,问我送上来还是放快递柜,我说送上来吧,对方说行,还要等一会,他要给下一个人打完电话才能送。等了一上午,澡不敢洗门不敢出,下午才在微信收到提示,放快递柜了,顺便也看到了D的也放快递柜了,D和E都没电话或者短信通知。
打电话说好了送上来,结果放快递柜了,也不说一声,你的时间就是时间,我的时间就不是了么?
说真的,ABC这三家,他们要是哪天忙,打电话跟我说一下,我下楼取都行。
我不知道是不是BC两家生意少还是赚得多,跟DE的收费是一个水平(A另说),每次见到他们都是拿着好几个快递,DE为什么不行?
为了防止有人杠,我多解释一句。
我夸ABC不是因为他们哼着曲或者跟我打招呼,这些有没有都一样(我比较内向反而不希望有人跟我打招呼),关键在于你把快递交给我,或者我同意了再放快递柜,而不是什么也不说就随意处理了,我填写的收件地址不是“快递柜”。
今天下午遇到的这事,我打算当没看见,不去取,顺便试试快递柜滞留了会怎么样,毕竟你没送上来,也没告诉我你放哪了,我就当不知道。
我想过给快递员打电话,可能掰扯一会他会送上来,可我等一上午怎么算,而且他下次如果还这么做呢。
至于投诉,上次打电话给客服只是询问一下,快递员给我打电话张口就是“你投诉我了?”
投诉?我可不敢。
至于ABCDE都是什么我就不说了,各地情况可能不一样,这里曝出来也没什么用。

-

两年后翻看以前的回答,才发现这个回答没更新……

当时我等到快递在快递柜滞留再去,发现它居然要跟我收滞留的费用,我当然没给,直接关闭了快递柜服务。

从此,我的快递都送上楼了,再也没有放到快递柜这种烂事了。

快递柜真的垃圾。

(当然了,有的人用起来很方便,大家需求不同,对我来说真的垃圾)

现在搬家到了别的地方,这里没有快递柜,却迎来了新的敌人:菜鸟驿站。

前几天还被菜鸟驿站的人莫名其妙威胁了,我把经过讲述做了视频,有兴趣可以看一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现在的快递员不送货上门的问题,确实是个让人头疼的事情。我身边就有不少朋友,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我自己有时候也会碰到。这已经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挺普遍的一个问题了。最让人恼火的是那种“一刀切”的做法,就是你下单的时候写得清清楚楚“送货上门”,结果到头来,你手机上就收到一条“您的快递已送达,请到XX取件”的.............
  • 回答
    作为一个资深的LOL玩家,我当然对“幕刃”这个词耳熟能详,而且最近确实感觉身边不少哥们儿,聊起游戏来,时不时就蹦出这俩字儿。这现象挺有意思的,也挺能反映点游戏现状的,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搞清楚“幕刃”到底是个啥。“幕刃”在英雄联盟里指的就是那件叫做“幽梦之灵”的装备。它最核心的属性就是那.............
  • 回答
    现在中医界出现一种现象,一些曾经或名义上信奉实证主义的中医支持者,在面对西方科学的质疑或要求中医拿出实证证据时,却开始转向否定实证主义的合理性,以此来为中医辩护。这种转变,在我看来,是值得深思的,也反映出当前中医发展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困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转变?这背后有多重原因,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
  • 回答
    现在的校园里,一股“网红梦”的暗流涌动,悄然改变着许多学生的选择和追求。曾经我们热衷于讨论“未来想做什么”,标准答案可能是科学家、工程师、医生、教师。而现在,这道题的答案清单里,高高挂起了一个新名字——网红。这并非什么洪水猛兽,也不是全然的负面现象,但它确实是当下社会文化变迁的一个鲜明注脚,值得我们.............
  • 回答
    现在不少年轻人宁愿咬牙买个豪华品牌的入门级车,也不愿意选择空间更大、配置可能也更实用的普通品牌中级车,这现象确实挺普遍的。这背后其实不是简单的“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多种心理、社会和经济因素在起作用。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个事儿。1. 品牌溢价与身份认同:年轻人,尤其是初入社会、事业刚起步的这批人,.............
  • 回答
    这种现象,在咱们玩游戏的时候,几乎是家常便饭了,尤其是在一些竞技性比较强的游戏里。当一方玩家在游戏里取得了明显的优势,比如装备碾压、等级领先,或者几次关键操作让对手陷入劣势时,就很容易出现嘲讽的行为。怎么看待? 说实话,挺复杂的,得拆开来看。首先,从玩家个人心理层面来说,很多时候这种嘲讽是源于一种“.............
  • 回答
    近些年来,“用纳税人的钱”这句话仿佛成了一句口头禅,无论是在网络评论区,还是在日常的讨论中,都能听到有人振振有词地抛出这句话。这背后折射出的,是对公共资源使用的一种关注,甚至是一种审视。过去,当政府花钱办事,老百姓的反馈往往是沉默的。即便有不满,也未必能找到一个直接的渠道表达。但现在不同了,信息传播.............
  • 回答
    现在的自行车圈子里,你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曾经风光无限的公路车,似乎被一股“死飞”的热潮悄悄盖过了风头,尤其是在年轻一代骑手中。这背后究竟是为什么?这不是简单的喜好转移,里面藏着不少故事和原因。死飞的“酷”在哪里?首先,死飞最直观的吸引力在于它的“极简主义”和“个性化”。公路车虽然帅气,但那一.............
  • 回答
    最近网上出现不少声音,说现在很多年轻球迷不认为姚明很强,甚至觉得他“名不副实”。这事儿挺让我琢磨的,毕竟在我印象里,姚明可是多少人的偶像,是民族英雄一般的存在。怎么才过了这么些年,风向就变了呢?要说为啥会有这种看法,我觉得挺复杂的,得从几个方面掰扯掰扯。首先,可能是大家对“强”的定义变了。想想我们这.............
  • 回答
    老实说,咱们现在这日子,跟好多年前比,简直是天翻地覆。以前想当年,很多人嘴里挂着的都是什么苦日子、摸索着过日子。但现在,你想想看,这变化有多大?感觉像是活在了另一个时代一样。就拿信息传播来说吧。以前,消息传递得有多慢?一封信,要走好多天才能到。电视机还没普及的年代,获取新闻,主要靠报纸,或者广播里断.............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联合国发展战略、农业发展模式的辩论以及中国知乎用户群体中存在的观点。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来剖析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理解联合国提倡“家庭农业”的背景和目的。联合国,特别是其下属的机构如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之所以近年来越来越重视“家庭农业”,.............
  • 回答
    看到如今一些女大学生在处理感情时表现出的“现实”,这确实是个值得细细品味的话题。说她们“现实”,并不是一句简单的标签,它背后藏着许多我们不得不去理解的时代变迁和个体经历。首先,咱们得承认,现在这个社会跟她们的父辈、祖辈那时候比,信息爆炸,选择多了去了。以前大家接触的圈子可能相对封闭,婚恋观很大程度上.............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普遍且值得深思的现象。穷人的子女,尤其是在成长过程中亲身经历过物质匮乏和生活艰辛的那些人,往往会觉得自己父母付出了非常非常多。这种感受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他们从小到大最直观的体验。首先,我们要理解“付出”在不同经济条件下的含义是不同的。对于富裕家庭的孩子来说,父母的“付出”可能更多体现.............
  • 回答
    这事儿,上海公交这“换乘优惠”啊,真是个有意思的社会现象,也挺让人琢磨的。我有个朋友,就住虹口那边,以前上班在浦东,每天都要挤好几趟公交。刚开始,他都是老老实实买票,两趟车下来,一天光车费就得七八块。后来他发现,只要你在规定的两小时内,换乘公交车,就能省一块钱。这一下,他脑子里就有了个“小算盘”。最.............
  • 回答
    温铁军先生对当下某些高校内部“没出国留学就很丢人”的文化提出批评,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这种现象背后反映了复杂的社会心态、教育观念以及时代变迁等多重因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 一、 温铁军批评的出发点与核心关切温铁军先生作为一位知名的“三农”问题专家,其关注点往往落在国家发展.............
  • 回答
    这事儿啊,还真挺普遍的。你走在街上,或者刷刷手机,总能瞅见一些男生,他们用的头像,嘿,不是真人照片,而是清一色的动画或者漫画里的妹子。而且,这可不是一两个人,感觉成了一种“潮流”或者说一种“常态”。为啥会这样?这事儿吧,得从几个方面掰扯掰扯。首先,美学上的追求。咱们得承认,日本的动画和漫画,在人物设.............
  • 回答
    网络上不少女性表达对婚后生活的不满,这确实是个值得深思的现象,而且也不是空穴来风。它不是个例,也不是单一原因就能解释的,而是多种社会、文化和个人因素交织在一起的复杂图景。首先,我们得承认,信息传播的便捷性放大了这些声音。以前,女性可能在私下里抱怨,但现在,网络平台让她们更容易找到同伴,分享经验,形成.............
  • 回答
    “很多老人去了养老院才懂,养老院其实和想象的不一样”——这句话一出来,就能勾起好多人的共鸣。这不光是老人们自己的经历,也是很多子女在送老人去养老院之前,或者送去之后,心头压着的一块石头。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落差?这里面的门道,说起来可就复杂了。首先,我们要想想,“想象中的养老院”是什么样的?很多时候,.............
  • 回答
    关于“进击的巨人吧”里一些人替日本现代“洗地”的现象,并强调“祖宗之罪不应该由不了解过去的当代年轻人来承担”的观点,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社会文化现象。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 “进击的巨人”本身与历史、战争的反思主题首先,“进击的巨人”这部作品本身就带有浓厚的反思历史.............
  • 回答
    马云关于“年轻人压力大”的论述,特别是“现在的时代每个人压力都很大,年轻人还怕的话那就白活了”这句话,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解读。这句话既有对时代共性的深刻洞察,也可能带有企业家特有的激励甚至是一种“敲打”的意味。理解这句话,需要结合马云的个人经历、时代背景以及年轻人普遍面临的现实情况。以下是我对这句话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