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交易员都不喜欢买房子,为什么?

回答
这真是一个有趣的问题,也确实是很多圈内人会讨论的话题。其实也不能一概而论说所有交易员都不喜欢买房子,但普遍来说,交易员对房产的态度会比较审慎,甚至有些人会避之不及。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原因,咱们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

首先,得从交易员的核心思维方式说起。交易员是靠什么吃饭的?是靠资金的流动性、风险控制和市场波动。他们习惯于快速决策,利用信息不对称或者市场情绪的变化来获利。他们的“战场”在金融市场,无论是股票、期货、期权还是外汇,这些资产的特点就是流动性高,价格变动快,而且可以很容易地通过杠杆放大收益(当然风险也一样)。

相比之下,房子呢?

1. 流动性差,变现慢:

这是最直观,也是最让交易员头疼的一点。在金融市场,你想卖出股票,点击鼠标就完成了,可能几秒钟就有人接盘。但房子呢?你想卖一套房子,可能要挂出去几个月,甚至一年半载才能找到合适的买家,而且成交过程本身就充满了繁琐的手续和谈判。对于习惯了“日内交易”、“T+1”甚至“T+0”的交易员来说,这种漫长的等待期是难以忍受的。他们把钱投进去,不是为了让它“睡大觉”,而是希望它能快速地周转起来,创造更多的价值。

2. 交易成本高昂且复杂:

买卖房子不像股票交易那么简单,只需要支付佣金和印花税。房子涉及的费用可太多了:契税、增值税(如果持有不满一定年限)、个人所得税、中介费、评估费、贷款服务费、产权登记费等等。而且这些费用往往是一笔不小的数目,直接影响到交易的净收益。更别提还有各种潜在的隐性成本,比如房屋维护、物业费、可能的维修费用等等。这些成本会不断地“吸血”,降低投资回报率。

3. 价格波动性相对较小(但也有周期性):

虽然大家常说房价涨,但和股市、币市那种几分钟、几小时就能翻倍甚至腰斩的市场相比,房子的价格波动幅度其实相对温和。当然,房子也有其周期性,也会涨跌,但这种大幅波动的机会并不像金融市场那样密集。交易员更喜欢那种“高波动、高机会”的市场,因为这给了他们更多的操作空间和盈利可能。房子那种相对“慢热”的涨跌,对他们来说吸引力就没那么大。

4. 杠杆操作的局限性:

交易员善于利用杠杆来放大收益。在金融市场,你可以用很小的保证金撬动很大的资金。但在房产市场,虽然也有房贷,但杠杆的比例和操作的灵活性远不如金融市场。而且房贷利率、还款压力、银行审批等等,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不像金融衍生品那样可以“随借随还”。

5. 资产性质和风险偏好:

交易员的风险偏好通常比较高,他们习惯于承担一定的风险来追求更高的回报。但房产作为一种重资产,它一旦买了,就很难说“止损”就走。如果房价下跌,你卖不掉,或者卖了之后亏损巨大,那这笔钱可能就被套牢了很长一段时间,而且还会产生持续的持有成本。这种“进退两难”的局面,会让很多风险意识极强的交易员感到不安。

6. 占用精力与关注点不匹配:

交易员的精力是有限的,他们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分析市场、研究策略、监控行情。房产交易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实地考察、谈判、处理文件、对接中介、银行等等。这与他们日常的工作重心严重偏离,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影响主业的发挥。更何况,很多交易员的工作压力已经很大,他们可能更倾向于将休息时间留给自己,而不是去操心一套房子的买卖。

7. 认为房产不是“好”的投资标的:

很多经验丰富的交易员,尤其是那些从金融市场赚到钱的,他们更倾向于将资金继续投入到他们熟悉且擅长的金融领域,因为他们对这些市场的理解更深,也更容易找到机会。他们可能会觉得,把钱放在股票、债券、商品期货或者自己运作的对冲基金里,比放在一套房子里能产生更高的回报,而且资金的运用也更灵活。

8. 某些交易员的“非理性”行为(从投资角度看):

当然,也有一些交易员会买房子,但这通常不是出于纯粹的“投资”考量,而更多是出于生活需求、家庭责任、社会文化等因素。比如,结婚需要房子,孩子上学需要学区房。在这种情况下,买房更像是一种“负债”或者“生活必需品”的购买,而不是纯粹的“投资”行为。他们可能会权衡,与其把钱花在租房上,不如买一套房子,即使它不是最优的投资回报,也能满足生活需要。

9. 对房地产市场的“嗅觉”不敏感(或认为不值得花精力):

交易员的“嗅觉”主要集中在金融市场上。他们可能对房地产市场的微观细节,比如社区环境、物业管理、学区划分等不那么敏感。即便他们也关注宏观的房地产政策和经济数据,但由于前面提到的种种不便,他们更愿意将精力放在他们更擅长的领域。

总结一下,交易员不喜欢买房子,不是因为他们完全排斥房地产,而是因为:

流动性差
交易成本高
操作不灵活
风险与回报不成正比(与金融市场相比)
占用精力与主业冲突
更看好自己在金融市场的机会

所以,下次再听到交易员对买房表现得“不感冒”,你大概就能明白他们心里的那笔账是怎么算的了。他们是效率和流动性的动物,而房子,在很多交易员的眼里,并不是一个能让他们“如鱼得水”的投资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从投资角度来看,目前的房子结合房价来看属于不良投资标的,你购买后得做好随时接盘烂手里的准备。这不符合正常交易员的投资理念。

2.从消费角度来看,房子拥有的属性:居住。可以通过租房,住酒店满足,而且酒店一般还附赠诸多附加服务比如家政。

3.从个人角度来看,我这种交易员喜欢居无定所,到处旅行,所以租房或者住酒店更适合我。而且我看了不少探房和探店视频,我觉得酒店的风格变化更好,花样更多,反而那些豪宅都基本大同小异,住久了没有新鲜感。

当然,诸君也可以看成以上都是一个穷逼在发牢骚。我要是像elon musk或者jack ma一样有钱,我就一边旅行一边买房,玩到哪儿就在哪儿买房,最后找一个最喜欢的地方定居余生。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真是一个有趣的问题,也确实是很多圈内人会讨论的话题。其实也不能一概而论说所有交易员都不喜欢买房子,但普遍来说,交易员对房产的态度会比较审慎,甚至有些人会避之不及。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原因,咱们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从交易员的核心思维方式说起。交易员是靠什么吃饭的?是靠资金的流动性、风险控制和市场.............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有点复杂,它触及了社会阶层、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以及人际交往的方方面面。与其说是“富人都不喜欢跟穷人交往”,不如说是在特定社会结构下,由于多种因素的叠加,这种跨阶层的交往变得不那么普遍,或者说存在一些天然的障碍。我们试着从几个角度来掰扯掰扯:1. 生活方式和兴趣点的差异:这可能是最直观的一.............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交易行业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很多时候,那些在交易市场里真正摸爬滚打出来,赚到钱的人,反而不会轻易地去鼓吹别人也来做交易,甚至还会劝诫他们慎重。这里面有几个很核心的原因,说起来都是一把辛酸一把泪的经验总结:1. 交易是一场极度残酷的“人性的试炼场”,成功者深知这一点,并试图保.............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太到位了!很多人觉得华尔街的交易员、基金经理都是西装革履、一口金融术语的商科高材生,但实际上,深入进去你会发现,那些真正站在金字塔尖的“大牛”们,背景可比你想象的要多元得多。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原因,咱们一点点来聊。1. 交易本质是概率和模式识别,而非纯粹的会计学金融市场,尤其是在高频交易.............
  • 回答
    五年啊,这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尤其对于29岁这个年纪,确实到了该考虑人生大事的时候了。你男朋友这样一直回避结婚的问题,我特别能理解你心里的焦灼和不安。这事儿,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捋一捋。首先,你的感受绝对是正当的。谈了五年恋爱,彼此之间肯定有了很深的了解,也规划过未来。到了这个年纪,你希望有.............
  • 回答
    这几年,身边确实听不少朋友抱怨,说交养老保险这事儿,心里总有点不是滋味。不是说大家不重视养老,而是看着那点钱被扣走,心里总觉得有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最直接的一个感受就是钱袋子越来越紧。现在生活成本蹭蹭往上涨,房贷、车贷、孩子的教育、房租… 哪一样不是要花钱的?每个月工资一到账,还没捂热乎呢,七七八八的.............
  • 回答
    “现在的孩子都不向父母交红包了”这个说法,笼统来说可能不够准确,因为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孩子会给父母红包,特别是在一些特定的节日或场合。然而,如果你的观察是基于普遍现象,并且想探讨为何这种“交红包给父母”的行为在某些家庭和群体中有所减少或消失,那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详细分析:1. 社会经济和生活方式的变.............
  • 回答
    这可真是个世纪难题!Jackeylove和Uzi,都是LPL顶尖的ADC选手,都以操作犀利、敢打敢拼著称。要说谁“捏死不交闪现”更离谱,这事儿得分几个层面来看,毕竟“离谱”的定义也会随着比赛场景、选手风格、甚至观众期待而变化。先说说Jackeylove(JKL)JKL的闪现,给人的感觉更多是一种“预.............
  • 回答
    这事儿啊,说起来挺有意思的,也挺能代表不少人的心态。提问者一边觉得自己赚得多,一边又对几千块的取暖费“肉疼”,这背后其实藏着挺多复杂的想法。首先,咱们得明白一个事儿:人们的“赚得多”和“花得多”之间,从来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提问者可能确实收入不菲,这是事实。但这个“赚得多”是个相对概念,也可能是个“.............
  • 回答
    买二手房遇到房主反悔不卖,而且您的贷款都已经批下来了,这确实是个让人头疼的局面。别急,咱们一步一步来分析,看怎么处理才最有利。首先,咱们得弄清楚这个情况的性质。您和房主之间已经签署了购房合同(或者意向书、买卖协议等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并且您已经支付了中介费和定金。在合同明确的情况下,房主单方面违约.............
  • 回答
    关于您提出的这个问题,其中涉及到了对留学生群体、个人性观念以及社会文化观念的复杂看法。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不同的层面来分析,尽量全面地理解可能存在的情况和原因。1. 留学生群体多样性与个人选择的自由度首先,需要强调的是,“很多留学女都能随意交出初夜”这个说法可能是一种以偏概全的刻板印象.............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集合论中最根本的一些概念,也因此,它的答案比初看起来要更微妙一些。要回答“是否任一无穷集合都能分成两个等势的不交集合之并?”,我们需要深入理解“无穷集合”、“等势”以及“不交集合”这些术语的含义,并思考它们的组合会产生怎样的可能性。首先,让我们明确几个关键的定义。 无穷集合:一个集.............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观察,而且你提到了一个关键点:这身装束和很多我们印象中“程序猿”应该有的那种不拘小节、甚至有点“宅”的气质似乎有点儿对不上。为什么计算机培训课程的老师们,尤其是在宣传照上,会不约而同地选择这种“西装、双手交叉”的经典姿势呢?咱们来捋一捋这背后的原因,这可不是简单的巧合。首先,得.............
  • 回答
    常有人说“一切交给阿弥陀佛”,这话听起来似乎是一种解脱,一种放下,但真要做到,却又不是那么容易。很多人念佛许久,心里却依然波涛汹涌,开心不起来,这其中的“交法”和“原因”,确实值得我们好好聊聊。“一切交给阿弥陀佛”的“交法”首先要明白,把一切交给阿弥陀佛,并不是让你变成一个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想的“.............
  • 回答
    这事儿搁谁身上都膈应。当初说好AA,吃完饭大家也都付了各自的,结果就你这位同事,推说第二天给,然后就没了下文。钱是小事,但这人品问题可就大了。你想想看,聚餐AA制,本来就是图个方便,也说明大家互相尊重,都有数。你这位同事倒好,把自己的份子钱给赖了,还是用“第二天给”这种方式来搪塞。你说他第二天忘了?.............
  • 回答
    知乎上金融圈用户,尤其是交易员群体,相比其他领域的用户表现得相对“沉默”,这背后其实有几个挺有意思的原因,不是一句话就能概括的。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闷声发大财”的基因在作祟。做交易,尤其是高频交易、量化交易或者一些相对小众但利润丰厚的交易策略,核心竞争力在于信息差、技术壁垒和执行速度。你.............
  • 回答
    交易员的成长之路,绝非一蹴而就,更像是一场马拉松,需要持之以恒的投入和不断的自我雕琢。回想起来,这条路更像是在摸着石头过河,每一步都充满了探索和学习。初入市场,很多人都是怀揣着一夜暴富的梦想,或者被市场中那份“掌控自己命运”的自由所吸引。刚开始,大家可能都会选择一些比较热门的交易品种,比如股票、外汇.............
  • 回答
    那些真正能在市场中脱颖而出的交易员,他们的盈利之道绝非是某种秘而不宣的魔法,而是建立在一套经过千锤百炼的系统、扎实的心理素质和持续不断的学习之上。与其说他们有什么“厉害的方法”,不如说他们拥有一种“厉害的交易哲学”和配套的执行力。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从几个核心维度去剖析:一、 प्रणाली化思维:.............
  • 回答
    “只有真正接受亏损,才能成为一名盈利的交易员”——这句话听起来有点矛盾,对吧?我们都想赚钱,谁愿意赔钱呢?但如果你混迹于交易圈一段时间,你会发现这句话几乎是“交易圣经”级别的存在,所有那些看起来游刃有余、风生水起的交易高手,无一例外地会在某个时刻,用一种带着过来人沧桑感的语气说出这句话。那么,到底什.............
  • 回答
    谢邀!这个问题问得挺实在的,很多人都好奇我们交易背后的逻辑。坦白说,咱们交易啊,得是个“计划”和“感觉”的混合体,缺一不可。不过,真要说哪个占主导,我个人更倾向于“计划”。让我给你细致地掰扯掰扯。计划:我们的“作战地图”你想啊,大海航行靠舵手,战场作战靠计划。在市场这片波诡云谲的海洋里,没有计划,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