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这个视频把我高兴坏了:
【哈尔滨汉服出行】,不仅在黑吉是划时代的事件,而且重点是,里面没有仙服。
几乎都是明代汉服。当然我的个人观点还是,燕赵/齐鲁/关东的男性可以多选择小袖/窄袖的 曳撒/道袍/直身/贴里/直裰,大袖方巾不适合环渤海的气质。环渤海的汉服可以参考《金瓶梅》,晚明环渤海标准汉服。(《金瓶梅》很多俗语黑话仍在燕赵、齐鲁、关东传承,如沈阳 捣子/老捣子)
黑吉,长期被“不是传统汉地”这样的论断纠缠,但是我们如果把一碗水端平,台湾更不是传统汉地,不是吗?至少汉字早就进入黑吉,而台湾在17世纪之前简直了。辽宁和福建都是汉代设县,黑吉和台湾都是清代大量汉人涌入屯垦开荒,今日台湾98%汉族,黑吉95%汉族。这是绝佳对照组,刚好也是我比较了解的地区。
我们如何看待台湾历史?是郑芝龙、颜思齐、郑成功,对不对?闽南汉人【开台】,这个词汇多么有气魄,多么有主体意识!
一碗水端平,我们如何看待黑吉的历史?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发现,有多少筚路蓝缕的名字,被历史所隐去,那些开松、开嫩的领袖们,那些在松嫩大地上一个个艰难支起的窝棚,那些为了对抗统治者的横征暴敛、被屠杀牺牲的汉人先民,才是我们更应该了解的黑吉脉络。但是有人希望我们忘记,以团结和谐的名义。
推荐《东北生死场》,吉林传奇学者曹保明所著,属于东北汉人自己的史诗。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Qv411r7rK
https://www.zhihu.com/video/1398741397470511104因为它们不是我们
就是这样
普 通 群 众 的 衣 服
他们真觉得这是普通群众的衣服?有点智力都不会这么想。
汉服是虚构的这种说法,不正好暴露了它们吗?一件虚构的衣服都能给它们整破防,急得一边说汉服虚构一边说汉服是民族糟粕、古代底层穿不起汉服这种自相矛盾的话,到底是谁心里有鬼啊
说汉服是民族糟粕那更不值一驳了
如果汉服真有这么不堪,钧正平不会发这张图。如果说汉服只是所谓的小圈子的玩意儿,那么图里还应该有jk和Lolita。但只有汉服出现在上面,我想不必再多解释什么了。
当然,最近反汉服的人恼羞成怒又发明出了“Jun证评fan dong”和“图上的是朝鲜族服装”这种新话术,当个笑话看看得了,多看一眼都算我输。
如果有朋友真想了解,这里附上链接:https://www.zhihu.com/answer/1981859281
我小时候挺喜欢看韩国和日本拍的古装剧的。也没别的,就觉得人家衣服好看。中国那时的那些古装剧,当然现在也基本上是,给我一种粗制滥造的感觉。所以即使韩国古装剧狗血幼稚,日本大河剧无聊,我也看下来了。但是怎么说呢,我当时虽然觉得他们的衣服好看,但总觉得缺点什么,具体缺了啥我到现在也没办法说明。但是当我接触到汉服,尤其是明制汉服的那一刻,我就觉得味儿对了。汉族的审美可能真的刻在了我们的基因里。不过我那时也就是觉得汉服好看、味儿正而已,真正成为皇汉还得是注册了知乎账号、看了知乎上汉服和汉族的相关问题之后。感谢知乎。
以前看到上面那些图我会血压升高,然后会听到什么东西碎裂的声音。现在嘛,之前有个问题是“当皇汉是种什么样的体验”,有个回答大概意思是说感觉到之前那些纠结都是无意义的,有种冲破束缚的感觉。嗯,就是这种感觉,我现在就不纠结,也没再有那种东西碎裂的不适感了。我现在只希望这样的“同胞”能越来越多
皇族的问题
汉服复兴能够带动作为中国主体民族的自豪感,自信心,团结度。对于那些还惦记侵华的人来说,这是最不好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