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跟自信没关系,上班久了以后,就理解了。
打个比方,比如在单位里碰到马化腾这种大领导。叫马总么太官僚,直接叫名字么显得不尊重,叫老马么人家估计也不开心,叫马先生搞的我好像服务员,难道跟着社会上的人叫小马哥?所以碰到这种情况,我一般叫马老师。但是也总是觉得很奇怪,人家又不是真的老师,万一跟阿里巴巴那个马老师混淆了也不好。更不用说什么姓付的正局长或者姓郑的副局长这种奇奇怪怪的情况了。
碰到相熟的同事,一般就省略姓叫了,比如小明啥的。但是碰到不熟的同事也有同样问题,直呼其名感觉不尊重,叫小张小王显得我倚老卖老,叫老张老王人家也不开心,省了姓叫名字人家觉得跟你有那么熟吗? 有时候真就不知道该怎么叫好了。所以古人往往起个“字”,但是现代人也没有,也很麻烦
后来我到了外企,发现这压根不是问题,叫英文名就好了。比如我们ceo就叫Wilson,CTO就叫Ken,全公司都这么叫,不带任何title,没有任何问题。
题外话,我一直觉得中小学里面什么Teacher Wang之类的真的是蛮搞笑的说法。人家最多说句Mrs Wang,除了Doctor以外,其他称呼基本都不会带职业的(谢评论区指正,这点并不绝对,例如Professor或者Master啥的。但是外国人我觉得至少没有国内那么强的等级观念)
互联网大厂员工在公开场合只用英文名的原因是这些人是别的大厂背着竞业协议跳出来的,等竞业协议完了后才敢恢复本名。
琪宝你好,不知这次你是真琪还是K琪?
文化自信这东西是这样的:不限制员工的昵称表现形式才是文化自信。
实际上员工昵称有的是中文有的是英文,前几次前瞻直播就是中文昵称的居多。比方说大伟哥就是带头使用中文昵称的。员工中典型的中文昵称还有小螺号。
那么米哈游能不能规定:但凡昵称是英文的员工,都不允许参与前瞻直播?
这样规定貌似也没啥问题,但米哈游选择并不进行这种规定。原因并不明确,但应该与民族自信关系不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