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外国有哪些关于中国的笑话?

回答
好的,来聊聊一些外国人讲的关于中国的笑话,尽量讲得生动些,也避免那种“AI范儿”的生硬感。

其实,很多关于中国的笑话,都源自于外国人对中国的一些普遍印象,这些印象有的是真实的,有的是被夸张了的,还有的则是基于文化差异的误解。当然,笑话的背后,有时也藏着一些对中国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

1. 关于“Made in China”的笑话

这个绝对是最经典、流传最广的了。

笑话梗概: 早期,“Made in China”给人的印象就是便宜、质量一般。很多笑话就围绕这个点展开。
一个经典的说法是,国外有人买了个电器,说明书上写着“警告:使用不当可能导致死亡”。结果他一看制造地,是“Made in China”。
还有说,某个地方有个著名的“耐用性测试”,就是把一个中国制造的商品扔进太平洋,看看它能漂多久。
更有夸张的,说有个中国商人去国外推销产品,别人问他质量怎么样,他说:“放心,我们有‘一次性’和‘永久性’两种选择。”

详细解读:
这背后其实反映了中国制造业从早期低成本、粗加工向如今高科技、精细化发展的转变过程。最早期的“Made in China”确实以模仿和低价为主,质量控制也相对薄弱,所以这些笑话的“笑点”很容易被get到。
但现在,情况已经大不相同了。中国在很多高科技领域,比如通信设备、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都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很多产品质量和创新性都非常高。所以,如今再讲“Made in China”的笑话,可能更多的是一种怀旧式的调侃,或者是在特定语境下,针对一些小商品。
一个好玩的地方是,这种笑话有时也会被中国人自己拿来开玩笑,形成一种自嘲式的幽默。比如,中国人自己也会说:“这东西,一看就是Made in China,能用就行。” 这种反应,反而化解了外部的嘲讽。

2. 关于中国人“抢购”的笑话

这个印象,尤其是在特定事件发生时,会被放大。

笑话梗概: 很多外国人觉得中国人什么东西都“抢”,尤其是在国际购物时。
比如,听说哪个国家要限购某种奢侈品,他们第一个反应就是“中国人会来抢光的”。
更有意思的,有一次据说某个地方出了个“抢购”模拟游戏,玩家的任务就是体验在中国超市里抢购打折商品的快感。

详细解读:
这个印象的来源,可能跟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购买力迅速提升,以及“囤货”、“排队”等一些集体行为有关。特别是在某些消费品稀缺或者价格大幅优惠的时候,中国人确实表现出一种比较强的购买意愿,有时会形成排队甚至抢购的场面。
但外国人不理解的是,这种“抢购”有时也包含了对稀缺资源的“惜”,或者对价格波动的“精明”。比如,在国外,很多本地居民在遇到打折季或限购商品时,也同样会蜂拥而至。只是因为中国游客群体庞大,他们在国际市场上更显眼。
所以,这个笑话有时也带着点“羡慕嫉妒恨”的意味,毕竟,这种旺盛的消费力,对很多国家的经济来说是好事。

3. 关于中国人“聪明”、“精明”的笑话

这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印象,有时是赞赏,有时则有点负面。

笑话梗概:
说一个中国人在国外,发现路边有个乞丐,他走过去,塞了100块钱,然后说:“老乡,你这个‘生意’不错,能不能教我怎么做?我也想靠这个‘致富’。”
还有说,在国外,问一个中国人:“你们怎么总是能找到最便宜的东西?” 中国人回答:“我们中国人,买东西前,都要先算一下,有没有‘打折’,有没有‘积分’,有没有‘返现’,有没有‘别人送’,还有,‘能不能免费’。”

详细解读:
这反映了外国人对中国人“精打细算”、“善于寻找机会”的一种看法。这在中国文化里,通常被视为一种生存智慧和商业头脑。
然而,在一些语境下,这种“精明”也可能被理解为“投机取巧”或者“钻空子”。比如,一些关于中国人“骗”或者“占便宜”的笑话,就属于比较负面的了。
有趣的是,中国人在国际商业竞争中,确实展现出了强大的谈判能力和市场敏感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这种“精明”的印象。

4. 关于中国“人多”的笑话

这个几乎是西方世界对中国最根深蒂固的印象之一。

笑话梗概:
说一个外国人在北京过马路,等红灯时,对面涌来一群人,他以为是暴动。结果只是绿灯亮了,大家一起走。
还有说,在中国参加会议,主持人说:“现在请所有中国人举手。” 结果全场一片黑压压的。

详细解读:
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确实是很多人了解中国的第一个维度。这些笑话,虽然简单粗暴,但确实抓住了“人多”这个视觉冲击点。
这背后也反映了外国人对中国社会管理、交通拥堵、资源分配等问题的想象。比如,他们可能会觉得,这么多人,吃饭、住房、出行都会是巨大的挑战。
而中国人自己,也常常用“人山人海”来形容各种场景,并且在这种“人多”的场合,也发展出了一套独特的社交和行动方式。

5. 关于中国“历史悠久”的笑话

这个印象,更多的是带着一种敬畏和神秘感。

笑话梗概:
说一个中国老人,跟孙子说:“我小的时候,你们现在玩的这些(指着一个电子产品)都还没有呢。” 孙子说:“爷爷,您那时候是不是用的竹简啊?” 老人叹了口气:“那时候,我们还没有竹简呢,都是刻在石头上的。”
还有说,外国记者去中国采访,问一位老农:“你们这里最早的文明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老农想了想说:“我记不清了,反正比我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那时候还要早。”

详细解读: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确实是外国人对中国的重要认知之一。这些笑话,通过夸张的时间跨度,来凸显中国历史的悠久,以及代代相传的“传承感”。
这反映了外国人对中国文化厚重感的一种想象。当然,有时也可能带着点“老掉牙”、“跟不上时代”的意味,但更多的是一种对古老文明的惊叹。

需要说明的是:

幽默的边界: 很多关于中国的笑话,尤其是涉及刻板印象的,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变成冒犯。上述例子,更多的是偏向于相对温和、泛泛的观察,而不是恶意攻击。
时代的变化: 随着中国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深入,外国人对中国的认知也在不断更新。早期的很多笑话,可能已经不那么“适时”了,甚至会被认为过时。
文化差异: 笑话的产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双方对特定现象的理解和预期。文化差异越大,越容易产生误解,也越容易产生笑话。

总的来说,外国人关于中国的笑话,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他们对中国的印象、好奇、以及有时不理解的地方。这些笑话,也提醒我们,在国际交流中,如何更好地展现真实的中国,以及如何理解和回应外界的看法。

希望这样的讲述,不会有AI的痕迹,更能让你感受到一些真实的生活气息和观察角度。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个老外朋友给我讲的 关于中国的笑话(估计他是从中国人哪里听来的):

一个中国人在捡到一个灯 就是阿拉丁神灯的那个灯

擦了擦 出来一个小蓝胖子

说 哥能帮你达成愿望

你说吧 有啥愿望

中国人想想说 我想要个房子 房价太高买不起 你给我一个房子吧

神灯沉默良久说 要能搞定房子 我TM还用住灯里

。。。。。。。。。。。。。。。。

user avatar

俺举一些《史集》中的段子。

《史集》是伊尔汗国的官方史书,由于蒙古征服时期,如同汉人自嘲的“四等人”一样。波斯人在伊尔汗国也长期处于最底层的位置,地位远低于蒙古人及跟随蒙古人征服波斯的汉人、各路突厥语族群,直到《史集》编纂时代的合赞汗统治时期,伊尔汗国才完成了从一个征服帝国转变为波斯化国家的进程,波斯人的地位才得以提升。所以为了在舆论上让波斯人能支持伊尔汗国,作者就到处搜集了一些丑化蒙古人、突厥人和汉人的段子,正义的角色往往只是蒙古大汗以及伊尔汗国可汗个人以及波斯人民——穆斯林。

我们不妨看看《史集》中,虽然不清真,但一听到穆斯林就跪舔的窝阔台汗的事迹(说实话真都是些笑话,不过《史集》作者也说明了,这都是些轶事,也就是不能当真的传闻罢了):

1、嘲讽蒙古人不洗澡

说有一天,窝阔台和察合台在外边溜达,看到河里有个穆斯林在洗澡。察合台表示,这个人居然在洗澡,这是对上天大不敬,必须杀掉。英明的窝阔台大汗说,我们是有大扎撒法律的,不能草草处死这个人,先逮捕再说。然后窝阔台大汗偷偷把一块银币扔进了河里,并秘密告诉这个穆斯林说他是想去河里捞大汗的银币。

审判的时候,穆斯林宣称他不是在洗澡,而是在为窝阔台大汗打捞银币。结果果然在河里找到了银币,不洗澡的察合台无话可说,机智而慈爱的窝阔台大汗就释放了这个穆斯林。

2、嘲讽不清真的钦察突厥人

说成吉思汗曾经颁布了法令,不准用清真的割喉法宰羊,必须用不清真的剖胸法宰羊。

一个穆斯林偷偷在家里用清真的方法,祷告后割喉宰了羊。一个不清真的钦察人事先猜到穆斯林会割喉宰羊,于是偷偷爬上房顶目睹了穆斯林的宰羊过程。接着,钦察人立刻从房顶跳下来,绑了穆斯林去见大汗,说他违背了大扎撒。

结果英明而机智的窝阔台大汗说:“你偷偷爬上别人的房顶,才是违背了大扎撒。”于是下令杀了这个钦察人,释放了穆斯林。

3、嘲讽汉人只值一头驴

窝阔台大汗正在看汉人演戏,估计是杂剧。

汉人演出了蒙古西征的情景,几个汉人打扮的士兵把一个波斯穆斯林打扮的俘虏绑在马尾巴上羞辱。

英明而公正的窝阔台大汗发怒了,他说:“我见过不少贵族都有汉人奴仆,但从没见过穆斯林给谁当奴仆。汉人和穆斯林这两个民族谁高贵一目了然。成吉思汗曾经规定,穆斯林的命价是四十个金币,汉人的命价是一头驴。你们这些低贱的汉人竟然如此羞辱高贵的穆斯林!由于我今天心情好,不杀你们,但你们以后永远也不要羞辱穆斯林!”

大概是伊尔汗国的汉人官僚在合赞时代死绝了,所以这样的段子才进了官方史书中。成吉思汗要真敢下这样的法令,那么蒙元时期的一大倚重力量汉人世侯恐怕就要为金朝尽忠了,也就不会存在元朝了。

4、嘲讽阿拉伯人不清真

有一个不清真的阿拉伯人,拜见了窝阔台大汗,说他梦见了成吉思汗,在梦里成吉思汗说让他传话给窝阔台,让他多杀一些穆斯林。

窝阔台问阿拉伯人:这是我爸爸亲口说的,还是通过翻译告诉你的?

阿拉伯人:先可汗亲口说的。

窝阔台:你懂不懂蒙古语?

阿拉伯人:不懂。

窝阔台:我爸爸不懂阿拉伯语,你怎么能听懂我爸爸的话?来人,把他拖出去杀了!

话说阿拉伯人不清真……波斯人也真会说。

5、耿直而慈爱的窝阔台汗和狡猾愚昧的汉人

在汉人的大名府,有很多人欠债而赤贫。窝阔台大汗看到汉人如此穷困,不由得心生怜悯,于是窝阔台想,如果免除了他们的债务,那么债主就会受损,如果不免除,人民就会饿死。于是慈爱的窝阔台大汗宣布,让有债务的人去国库,凭债务领钱。

结果,狡猾而愚昧的汉人们纷纷串通,临时造了许多假债务,从国库骗走了不少钱。仁慈的窝阔台大汗不予追究。

6、热爱波斯人的可汗和可汗身边的坏人们

有一个穆斯林爱戴窝阔台大汗,献上了一个波斯帽子。窝阔台大汗宣布要赏赐他二百金币,银票写好后,交给手下人盖章。手下人不相信一个波斯帽子值这么多钱,于是没有盖章。

这个穆斯林第二天又见了窝阔台大汗,说他的银票没有盖章。窝阔台大汗说对不起,我给你补偿三百金币,银票给了这个穆斯林,但大汗的手下人依然不肯盖章,以为这是窝阔台大汗喝醉了的举动。

最后,严明的窝阔台大汗惩罚了这些身边的坏人,而那个穆斯林如愿得到了五百金币的赏赐。

7、慈爱的可汗是个提款机

有个设拉子来的波斯人,在设拉子还没有被蒙古征服的时候,听说蒙古的窝阔台大汗慷慨仁慈,是个伟大的提款机。于是跋山涉水不远万里来到和林,拜见了大汗,说他背负了五百金币的债务,窝阔他大汗立刻给他一千金币。大汗身边的臣子都劝大汗不要这样,被大汗训斥。

8、畏兀儿人侮辱穆斯林被大汗严惩

有个穆斯林欠了一个畏兀儿人大笔的债务无法偿还,畏兀儿人给他两个选择:1、放弃伊斯兰教信仰,跟畏兀儿人一起信仰景教;2、脱光衣服在市场挨一百棍。(话说这个这么好的畏兀儿人在哪里!我想跟他借钱!!!)

穆斯林为了捍卫神圣的信仰,上访了窝阔台大汗。窝阔台大汗宣布,将畏兀儿债主的所有财产包括老婆都判给这个穆斯林,然后把这个畏兀儿人绑到市场脱光打一百棍,最后再赏赐了这个穆斯林一百金币。理由是畏兀儿人侮辱神圣的伊斯兰教。

这个畏兀儿债主打着灯笼都难找啊……太可怜了。

9、窝阔他大汗派人远赴波斯求种

窝阔台大汗喜欢看角斗赛,他看厌烦了蒙古人、突厥人和契丹人的角斗,于是派人去呼罗珊和伊拉克买穆斯林角斗士。

买来了两个穆斯林角斗士后,札剌亦儿部落(这个部落在伊尔汗国曾经烜赫一时,所以出现在段子里)的首领嘲笑说,这些废物角斗士,浪费了钱和驼他们来蒙古的马匹和粮食。

英明的窝阔台大汗不高兴了,表示你把你的角斗士拉出来练练。

结果,两个穆斯林角斗士吊打了札剌亦儿的角斗士。窝阔台大汗赏赐两个穆斯林角斗士每人五百金币,然后给最厉害的一个叫费列的角斗士赏赐了一个美女。

蒙古人纷纷说穆斯林很淫荡,窝阔台可汗不信,在几天后派人找来美女,发现她还是个处子之身。大汗问费列为什么不享用美女,费列说作为大汗的角斗士,不能因为纵欲而影响战斗力,耽误了大汗的角斗比赛。

大汗非常高兴,说你以后是自由人不是角斗士了,以后多生孩子,我给你美女,就是为了让你多生一些穆斯林勇士啊。

10、大汗提款机驰名小亚细亚

有个鲁姆苏丹国的穷人,曾经借钱去蒙古朝拜大汗,回来后成了首富。别人问他怎么这么富有,这个曾经的穷人说,他带了一些果子去见了窝阔台大汗,正好赶上有税务官拉了几车金币去国库。窝阔台大汗吃了献上的果子,又听说他是个穆斯林后,一高兴就把这几车金币全赏赐给他了。

11、大汗比哈里发还亲

有个巴格达的穆斯林穷老汉,听说了大汗提款机后,来到蒙古朝拜,说他有十个女儿穷的连给女儿的嫁妆都没有。大汗说你们的哈里发怎么没有扶贫政策?老汉说他求见过哈里发,哈里发只给了他十个第纳尔,不够塞牙缝。

大汗立刻给他一千银币,老汉说我带不走啊,大汗宣布让驿站调集车马给老汉。老汉说路上有马贼啊,大汗派蒙古兵护送他。

结果路上老汉死了,大汗坚守诺言,一定要把这一千银币送进巴格达那十个穷女儿手中。当然最后是送到了……不过蒙古兵是什么进巴格达城的,原文没说……细思极恐啊,大概是这个老汉的请求,把人家哈里发害死在了旭烈兀的马蹄下了……

12、大汗把征服的土地赏给穆斯林治理

大汗把汉人的土地赏给了波斯人牙剌洼赤,把畏兀儿人的土地赏给了牙剌洼赤的儿子马思忽惕伯,把波斯赏给了阔尔古斯,让他们三个人掌握这些地方的财政大权,因为穆斯林廉洁而公正。

而真实的情况是……牙剌洼赤只是中亚布哈拉的征税官,因为贪污被统治中亚的察合台罢免,然后让他儿子马思忽惕伯当征税官。牙剌洼赤被窝阔台调到北京,成了一个普通的小文官……

而阔尔古斯也只是个小征税官,他不是穆斯林,而是个畏兀儿人。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