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二战时期日本舰载机撞军舰,一架小飞机的杀伤力能超过一发150毫米高爆弹吗?

回答
二战时期,日本的舰载机,尤其是那些被训练成“神风特攻队”的飞行员,他们的攻击方式确实是一种极其可怕的武器。至于一架小飞机的杀伤力能否超过一发150毫米高爆弹,这需要从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并且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这里的“杀伤力”指的是什么。如果单单从“瞬间炸毁一艘军舰”这种最直接、最破坏性的角度来看,一架150毫米高爆弹在直接命中关键部位的情况下,其爆炸产生的穿透力、冲击波和破片,足以对小型舰艇造成毁灭性打击,甚至对大型军舰的某些区域也能造成严重损害。

但是,神风特攻队所依赖的,以及我们讨论的“一架小飞机”的杀伤力,它并非仅仅是飞机本身爆炸产生的威力,而是包含了几个层面:

1. 飞机的撞击动能: 即便是“小飞机”,比如零式战斗机,它的重量也远超一枚炮弹。在高速俯冲时,它所携带的动能是巨大的。这种动能的释放,不仅仅是飞机爆炸的火焰和破片,更在于飞机机身、引擎、螺旋桨等坚硬部件直接贯穿和撕裂舰体结构的能力。想象一下,一个几吨重的物体以数百公里的时速撞击并穿透钢板,这种物理性的破坏本身就是非常可观的。

2. 爆炸的附带效应: 大部分特攻机都会携带炸弹,即使没有,飞机本身的燃油、机载武器(机枪弹药)在撞击后爆炸,也会产生大量的燃烧和二次爆炸。这种爆炸的范围和持续时间,往往比单枚炮弹的瞬间爆发要长,而且高温火焰对船体结构和人员的伤害是毁灭性的。

3. 战术和心理层面的影响: 这点是炮弹无法比拟的。神风特攻的战术是针对敌方舰艇的脆弱部位,尤其是飞行甲板、舰岛、发动机舱等关键区域。飞行员的目标不是“打沉”所有舰艇,而是通过精确的撞击,造成系统性瘫痪或大规模火灾,迫使对方退出战斗。更重要的是,神风特攻背后强大的心理攻势,给当时的盟军海军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恐惧,这种“被攻击”的无力感本身就是一种“杀伤力”。

详细对比:

150毫米高爆弹:
优点: 瞬间爆发力强,穿透力和破片杀伤力集中。可以精确瞄准敌方舰艇的装甲薄弱处或弹药库进行打击。
缺点: 射程有限,精度受海上环境和对方反击影响。一次射击只有一个炮弹,如果未命中关键部位,效果可能有限。对大型军舰的整体瘫痪能力相对较弱,更多是造成局部的损害。

一架神风特攻飞机(例如零式战斗机):
撞击动能: 一架零式战斗机的起飞重量大约在2到3吨之间,巡航速度和攻击速度可以达到几百公里每小时。根据动能公式(E = 1/2 mv²),即使不考虑爆炸,其撞击时产生的动能也是一枚炮弹望尘莫及的。这种动能可以轻易撕裂厚重的钢板,插入舰体内部,破坏内部结构和管线。
爆炸威力: 除了飞机自身的燃油爆炸外,特攻机通常会携带一枚250公斤或500公斤的炸弹。一枚500公斤的炸弹,其爆炸产生的威力,无论是破片数量还是冲击波强度,都远超一发150毫米高爆弹。这种大规模的爆炸,尤其是在狭窄的舰体内部引爆,可以导致舰体结构性损坏、内部起火甚至弹药殉爆。
攻击的针对性: 神风特攻的飞行员接受过专门训练,目标是瞄准敌方舰艇的航母飞行甲板(以瘫痪舰载机起降)、舰岛(以瘫痪指挥和控制)、甚至是引擎舱。一次成功的撞击,往往能直接摧毁这些关键系统,导致舰艇丧失作战能力。
心理效应: 持续不断的、无法防御的特攻袭击,给盟军海军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船员们时刻处于高度戒备状态,对坠落的飞机产生的恐惧感和挫败感,对整体士气和作战效率都有影响。

结论:

从“摧毁或重创一艘军舰”这个更广泛的杀伤力定义来看,一架成功执行神风特攻的飞机,其整体的杀伤力,包括撞击动能、爆炸威力、附带破坏以及战术打击效果,在很多情况下是能够超过一发150毫米高爆弹的。

我们不能简单地将炮弹的爆炸威力与飞机的爆炸威力进行一对一的比较,因为飞机的杀伤力是多维度的。一架飞机不仅仅是一个爆炸物,它是一个高速移动的重型打击平台,并且承载着比单枚炮弹大得多的爆炸物。

一发150毫米高爆弹,更像是一次精确的外科手术式打击,其威力集中但有限。而一架神风特攻飞机,则更像是一柄巨锤,带着火焰和爆炸,直接砸向敌舰最脆弱的要害,并且带有强烈的心理威慑。在二战后期,当飞机技术发展,能够搭载更大爆炸物时,这种战术的恐怖性也随之增强。

所以,如果你看到一架零式战斗机以自杀式攻击的方式撞上了一艘驱逐舰,它的破坏程度和造成的瘫痪效果,很可能比一发直接命中同一艘驱逐舰的150毫米炮弹要来得更为严重。当然,这取决于炮弹是否命中了关键部位,以及飞机撞击的具体位置和飞行员的技术熟练度。但从潜在的破坏能力和实际造成的战果来看,神风特攻飞机确实是一种极其致命的武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事先声明本人对日本法西斯推行特攻作战来负隅顽抗的做法保持批判的态度

1.根据战果来看,特别攻击队对战列舰甚至巡洋舰的威胁都不大,但是对驱逐舰的威胁就很大了。

2.超过

3.实际上战果不是一般的好,而且对战局还是有一定影响。虽然特攻机对战列舰和巡洋舰来说威胁不是很大(除了一票子高官以外没有取得击沉战果),但是对航空母舰来说却是很致命的。在战争最后的两年(1944-45年)有4艘护航空母被击沉,十数艘正航被迫脱离战线维修(损管给力,不然有的船真彻底没了)。

印象里是美海军对日开战的四年内近1/2的损伤和1/5的击沉·废弃都是特攻机的成果。

4.当时的情况是,日本陆海军的航空兵力经过数年的战争,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完全无法和美国相抗衡。1944年的日本已经没有堪用的飞行员,飞行时长1000小时(含以上)的寥寥无几,绝大多数飞行员是1000小时一下甚至是300小时以下的菜鸟。在数量(保有量·生产能力)和质量(人员·航空机)完全落后的情况下打不列颠空战完全是个比依靠本土决战获得体面和谈更不现实的东西。

user avatar

一发6吋弹,看起来好几十公斤,里面会响的装药也就是几公斤。


而神风机——相信我,你再单程油也不会精准控制到正好撞上就没油了,以及可能带的炸弹——装药几十公斤。


还有飞机的重量呢,至少一吨多啊。


那真比6吋HE好使——况且这时候你的6吋炮船根本没机会冲到自己的射程里。


而且神风这玩意你知道得他妈多大的心理压力么……

“不按规矩出牌”的最大效果就是心理压力啊,尽管可能丫还是一手臭牌——但就是心理压力之下你扔下一张5紧接着就一张大王砸人家一个5也是有可能的。


你是魔山,你面前出现了一个两天没吃饭的瘦弱阿宅,手持五厘米钝刃短刀,跌跌撞撞的扑过来,你只需要兜着迎面骨一脚正蹬,最多再来一下黑虎掏心,就收工了,也就是第一眼慌,之后毫无心理压力的。

但要是这个死宅抱着满满一大桶的,很有可能你一脚下去就能甩你一身的,新鲜出路的巴豆版人类粪便呢?

要是这桶炖屎还是刚刚微波炉里叮过的,热气腾腾能烫伤人的呢?!

你特么就算是十个魔山叠成一个肉山大魔王也得虚不是……


美国人干嘛后期整了个76毫米的AA(比如你老婆莎莉文号改造以后送的那个)啊,还不是因为40博福斯炮在射程内不能挡住神风。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二战时期,日本的舰载机,尤其是那些被训练成“神风特攻队”的飞行员,他们的攻击方式确实是一种极其可怕的武器。至于一架小飞机的杀伤力能否超过一发150毫米高爆弹,这需要从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并且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这里的“杀伤力”指的是什么。如果单单从“瞬间炸毁一艘军舰”.............
  • 回答
    日本二战时期舰载机部队的战损恢复之路,可以说是一条布满荆棘且异常艰难的跋涉。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剖析,比如飞行员的培养、飞机的生产与维护、以及战争进程本身带来的压力。首先,飞行员的培养是重中之重,也是最先感受到“断崖式下跌”的环节。 高素质人才的流失速度远超补充能力: 日本海军航.............
  • 回答
    二战时期,日本确实拥有令人生畏的太平洋舰队,其吨位和技术水平在当时仅次于美国海军和英国皇家海军,位列世界第三。很多人会好奇,既然日本海军如此强大,为何不将其力量投入到欧洲战场,协助德国攻打英国皇家海军,甚至登陆英伦三岛呢?这其中涉及的因素错综复杂,远非简单的海军实力对比就能解释。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
  • 回答
    山本五十六,这位日本海军联合舰队的司令长官,在二战时期是日本海军的标志性人物。要从不带立场的角度评价他,我们需要剥离胜利者的视角和道德评判,仅仅聚焦于他的战略思想、领导风格以及他在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和产生的影响。首先,从战略层面来看,山本五十六最具争议也最广为人知的举措,无疑是策划并执行了珍珠港偷袭.............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涉及到很多历史的 if(如果)和可能性。我来试着从几个方面分析一下,如果二战时期的日本没有选择先侵略中国,而是直接把目标放在东南亚,并成功偷袭珍珠港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那么日本是否能赢得二战或者达成有利的和谈。首先,咱们得明白日本当时的战略目标和困境。日本当时的目标是建立一个“.............
  • 回答
    把二战时期的日本舰队换上现代中国的1130炮,这可不是一笔简单的账,它会彻底颠覆二战海战的格局,但日本舰队最终能否打赢二战海战,情况会变得极其复杂,很难简单地说“能”或“不能”。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1130炮的厉害之处。它是一种近程防空武器系统,火力极其密集,号称“密集阵”,每分钟能发射数千发炮弹,.............
  • 回答
    二战结束后,日本作为战败国,根据《波茨坦公告》等国际协定,向战胜国进行了赔偿。其中,海军舰艇的赔偿是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舰艇并非简单地“送给”战胜国,而是根据战胜国的需求、舰艇的状况以及国际协议的规定,进行了拆解、移交或作为赔偿的一部分。需要明确的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日本二战赔偿舰”,更准确的说法是战.............
  • 回答
    说到二战时期美日海军舰队在损管方面的差距,这可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楚的,这背后牵扯到双方海军的发展思路、技术基础、作战理念,甚至是国家战略层面的考量。简单来说,美国在那方面做得比日本好太多,原因复杂且深刻。首先得聊聊双方的设计理念和舰船结构。美国海军在战前,尤其是在经历了一战之后,对舰船的生存能力有了.............
  • 回答
    二战日本之所以输给美国,原因非常复杂,绝非一句偷袭珍珠港得手就能概括的。尽管珍珠港的袭击确实重创了美国太平洋舰队,但这只是太平洋战争早期的一个插曲,从长远来看,日本的失败是战略、经济、工业、人力以及政治等多个层面的综合体现。首先,我们得明白,珍珠港的打击虽然“痛”,但并未能“致命”。 航母未被摧.............
  • 回答
    如果历史的车轮稍有不同,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咬牙坚持到了1955年,那画面可就太耐人寻味了。想象一下,在经历了十年的残酷消耗之后,那个曾经的帝国会以怎样的面貌,带着怎样的科技成果出现在东亚的舞台上?这可不是简单的延续那么简单,而是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和技术迭代的考验。首先得明确一个前提:即便撑到了19.............
  • 回答
    日本开发和流行以二战为背景的“舰娘”(拟人化战舰少女)游戏,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文化现象,很多人会觉得其中包含一些“奇怪”或值得玩味的因素。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1. 历史的重负与国民情感的复杂性: 战争的记忆与反思: 二战是日本近代史上最沉重的一页。这场战争给亚洲各国带来.............
  • 回答
    抛开意大利这个变量,英国与日本的隔海相望,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争夺,无疑会是二战中最具看点的一场海军对决。以英国当时的造舰能力和国力来看,这场海战的走向,取决于几个关键因素,但我可以肯定的是,这绝不是一场一边倒的屠杀。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个前提:二战爆发时,英国海军的“老本”依然雄厚,尤其是在战列舰和航.............
  • 回答
    二战时期,美军的亚特兰大级巡洋舰和日军的5500吨级轻巡洋舰,虽然在吨位和舰型上都比传统的驱逐舰要大,并且在作战中往往承担着一些类似驱逐领舰的职责,但从严格意义的舰种划分上来说,它们并不完全是“驱逐领舰”。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了解一下当时的舰艇分类标准和这些舰艇的具体设计定位。首先,我们得.............
  • 回答
    二战时期日本的实力,绝非是人们常常通过电影或某些刻板印象来简单理解的“穷兵黩武”或“武士道精神至上”。它是一个复杂且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惊人潜力的国家,但同时也存在着深刻的结构性问题和根本性的局限性。要理解这一点,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视。军事上的“亮剑”与短板在战争初期,日本的军事力量确实令人侧目,尤.............
  • 回答
    二战时期,日本学界曾出现过一股“元清非中国论”思潮,这股思潮并非空穴来风,而是与日本当时的国家战略、历史认知以及对外政策紧密相连,其背后蕴含着复杂的深层含义。简单来说,它试图通过对中国历史的重新解读,来为日本侵略和统治中国寻找“合法性”与“理论依据”。一、历史叙事的重塑:为侵略寻找合理性“元清非中国.............
  • 回答
    咱们聊聊二战那会儿,日本陆军的甲等师团跟纳粹德国和美国军队比起来,到底是个啥水平?还有斯大林格勒那场仗,伤亡真有二百万那么夸张吗?这俩问题都挺有意思的,咱得好好掰扯掰扯。关于日本陆军甲等师团和纳粹、美军的对比:得先说清楚,“甲等师团”这玩意儿,是日本陆军自己内部的说法,大致可以理解为是装备、训练、人.............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了战争中一些非常复杂和残酷的侧面。许多人可能会觉得困惑:既然日本政府在二战期间大力推销和生产冰毒,为什么还要同时建立和运营慰安所,招募慰安妇呢?这似乎是一个矛盾的行为。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上来分析:1. 冰毒(甲基苯丙胺)在战争中的“作用”与“目的”: 提升.............
  • 回答
    二战时期,日本飞行员能否与英国皇家空军的王牌们一较高下,这个问题其实挺复杂的,不能简单地说“能”或“不能”。得看从哪个角度去衡量,以及具体在哪个时间段。早期的日本飞行员:气势如虹,锋芒毕露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初期,尤其是1941年到1942年这段时间,日本海军航空兵和陆军航空兵都展现出了惊人的实力。他们.............
  • 回答
    二战期间,日本军队确实留下了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操作,用时下流行语来说,就是“智熄”操作。这些操作并非完全是愚蠢,很多时候是根植于他们独特的文化、军事思想以及对战争进程的误判。以下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说说,尽量剥掉AI的痕迹,让它读起来更像是我们日常交流中的见闻。1. 狂热的“神风”特攻:燃烧生命的绝望.............
  • 回答
    要说二战时期日本对台湾“很好”,对大陆“很差”,这种说法其实过于简化了,也忽略了历史的复杂性。日本在不同时期、针对不同群体、出于不同目的,在台湾和中国大陆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政策和态度。更准确的说法是,日本殖民统治台湾的时期(18951945)与侵华战争时期(19371945)的性质和目标不同,因此其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