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北齐后主高纬的皇后穆黄花、母亲胡太后在亡国后沦为娼妓的史料出自哪里?

回答
北齐后主高纬的皇后穆黄花和母亲胡太后在北齐灭亡后沦为娼妓的说法,虽然在一些野史、笔记小说中有所记载,但并非正史的明确记载。正史中关于她们亡国后的结局,描述相对模糊,也因此给后世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我们来详细梳理一下这个问题,并区分史料的来源:

一、 正史中的记载:有限且模糊

在记载北齐历史的正史中,如《北史》和《北齐书》,关于穆黄花和胡太后亡国后的命运,并没有直接、确凿的描述她们沦为娼妓的证据。

《北史·后主纪》 记载,北齐灭亡于北周,高纬被俘,其后宫嫔妃也有被北周俘获的。但对于穆黄花和胡太后的具体遭遇,并未详述她们的去向,更没有提及沦为娼妓。
《北史·后妃传》 中可能涉及皇后穆黄花,但即便有记载,也往往集中于她作为皇后的生育、政治影响等方面,对于亡国后的具体个人命运,除非有特别戏剧性的情节,否则正史的笔墨是有限的。
《北齐书·后主纪》 和 《北齐书·后妃传》 同样如此,对高纬母子的结局描述,更多集中在政治层面的结局,如被俘、被杀等。

简而言之,正史并没有直接、明确地说她们沦为娼妓。 这种模糊性,反而为后来的演绎提供了土壤。

二、 野史、笔记小说中的流传:主要的来源

关于穆黄花和胡太后沦为娼妓的说法,主要来源于一些晚近的笔记、杂史和演义小说。这些作品往往为了增加故事的戏剧性和传奇性,或者为了讽刺和批判,会对历史人物的结局进行加工和夸张。

《北史·胡氏传》(或相关轶事):虽然正史对胡太后政治上的记载较多(例如她与和士开等人的私情),但在关于她个人命运的最终结局上,并没有详细说明。一些野史在谈及胡太后时,可能会借用她晚年的凄凉境遇,进行大胆的联想。
《隋史遗文》、 《北史演义》 等:这些文学性的作品,为了衬托北齐的荒淫无道和灭亡的悲惨,常常会添油加醋地描绘亡国之君及其家眷的惨状。在这些作品中,将高纬的后妃和母亲塑造成遭受侮辱、沦落风尘的形象,更能体现王朝的衰败和君主的无能。
其他笔记、杂史: 很多文人骚客在闲暇时会记录一些传闻逸事,这些记录往往没有严格的史料考证,但流传甚广。例如,一些关于北朝灭亡后宫嫔妃命运的记载,可能会将她们的结局描绘得非常不堪,以示警世。

举例来说,流传中的一些说法可能会是这样的:

胡太后: 关于胡太后,正史中记载她颇具政治野心,甚至在高纬幼时有摄政之势。她与宠臣和士开的关系也曾是野史的重点。在北齐灭亡后,作为高纬的母亲,她同样被俘。有传闻说,她因为年老色衰,又加上曾经显赫的身份,被北周方面百般羞辱,最终为了生存,不得已而为之。这种说法,虽然没有直接证据,但从文人笔下对王朝覆灭后女性命运的普遍描写来看,并不意外。
穆皇后(穆黄花): 穆皇后作为高纬的皇后,在北齐覆灭时,也一同被俘。关于她的结局,同样没有正史的明确记录。野史可能会想象,作为一位被俘的皇后,在高居庙堂之后,又跌入尘埃,其遭遇自然备受关注。一些作品可能会将她描绘成命运多舛的女性,为了在乱世中生存,不得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流落到风尘之地。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

1. 加强对北齐统治的批判: 北齐从建立到灭亡,其统治风格一直被认为是奢侈、荒淫、残暴的。将高纬的皇后和母亲塑造成沦落风尘的形象,可以进一步强化这种负面印象,起到警世作用。
2. 文学创作的需要: 历史故事的魅力在于其传奇性。将高位者跌落为卑贱者的故事,具有天然的戏剧冲突,更能吸引读者。
3. 对女性命运的普遍想象: 在古代,尤其是乱世,女性的命运往往更加坎坷,更容易成为他人笔下的悲情人物。亡国后的宫廷女性,其命运更是充满了未知和想象的空间。

总结来说,关于北齐后主高纬的皇后穆黄花、母亲胡太后在亡国后沦为娼妓的说法,其主要的史料来源是晚近的野史、笔记小说和演义类作品,而非正史。 正史对此的记载十分有限且模糊,使得后人能够根据自己的解读和创作,对她们的结局进行各种演绎。这些说法,更多地反映了后人的想象和对历史的某种解读,而非基于严谨史料的考证。

因此,在引用这类说法时,需要明确其来源并非正统史书,而是带有文学色彩的创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没有哪本正经史料这么写过,都是现代网文、网贴、公众号、地摊读物放狗屁。

关于北齐的正史,就三家:《北齐书》、《北史》、《资治通鉴》。

《北齐书》和《北史》对胡太后结局的记载几乎完全一致:齐亡入周,恣行奸秽。隋开皇中殂。

对穆皇后的结局没有记载。

而《资治通鉴》里又提了一句:周主以高妻卢氏赐其将斛斯徵。卢氏蓬首垢面,长斋,不言笑。徽放之,乃为尼。齐后、妃贫者,至以卖烛为业。

史书上就这么两句话:一说胡太后亡国后到了北周,仍然“恣行奸秽”,直到隋朝开皇年间才死;二说北齐亡后,后宫的后妃们衣食无着,贫困到以卖蜡烛为业。

结果后世一些人为了猎奇,为了满足自己那种变态的恶趣味,博人眼球,篡改史料都还嫌不够,这个干脆就是张嘴放屁,胡诌了一通三级片桥段。

至于现在网络上到处流传的“北齐胡太后在亡国后带着儿媳妇穆黄花在长安开妓院卖淫,而且乐在其中”的故事:

最早大概是出自我国台湾省著名的造谣公知柏杨的《柏杨曰下》,书中第525页篇名为《高欢神话》中是这么描写的:

最精彩的则是高湛(四任武成帝)的正妻武成皇后胡太后,北齐亡国时,不过四十余岁,跟她的媳妇、高纬(五任帝)的正妻、年才二十余岁的后主皇后穆黄花,就在北周首都长安闹市,悬挂绿灯,公开卖淫。由妓女而当皇后,古今中外都有,由皇后而当妓女,世界上可能仅此一家,生意自然兴隆,胡太后曾对穆黄花说:“为后不如为娼,更有乐趣!人类渣滓,竟全集高家一门!

编的如此低劣、恶俗的一段文字,现在竟在我国互联网上到处流传,无数百家号、公众号你抄袭我,我抄袭你,流毒无穷,简直是匪夷所思!!!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北齐后主高纬的皇后穆黄花和母亲胡太后在北齐灭亡后沦为娼妓的说法,虽然在一些野史、笔记小说中有所记载,但并非正史的明确记载。正史中关于她们亡国后的结局,描述相对模糊,也因此给后世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我们来详细梳理一下这个问题,并区分史料的来源:一、 正史中的记载:有限且模糊在记载北齐历史的正史中,如《北.............
  • 回答
    北齐的覆灭,与其说是高纬一人之过,不如说是一个庞大帝国走向衰败的必然结果。即使在高纬下台后,北齐的宗室王们奋力图存,但积重难返,加之自身的一些局限性,最终未能挽狂澜于既倒,令人扼腕叹息。要深入探讨为何他们未能成功光复北齐,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剖析:一、 政治根基的动摇与离心离德北齐自高欢时期起,就存.............
  • 回答
    关于“新双一流评选后,北邮能否成为当前就业环境下名副其实的就业 top10高校”这个问题,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可不是简单地说一句“能”或“不能”就能说清楚的,里面学问大着呢。首先,我们得明白“就业 top10高校”这个概念在当下语境下的含金量。就业,尤其是在中国这个大环境下,大家看重的可不只是“.............
  • 回答
    17年高考招生季,安徽发生了一起涉及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招生组之间的争议事件,具体是关于一位考生口头答应报考北大后,清华招生组在未告知北大招办的情况下,成功说服该考生改变意向,最终导致了招生安排上的混乱。这件事在当时引发了不少讨论,对于如何看待这件事,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首先,从考生角度来看,考生的.............
  • 回答
    金高银在节目中提到她在北京上初一才开始学ABCD,回到韩国后觉得跟不上韩国的教学难度,这件事情,我看到后觉得挺有意思的,也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首先,我们得承认,不同国家的教育体系和教学进度确实存在差异。金高银的这句话,我觉得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看。1. 教育起点的差异:北京的初一,通常是指七年级。在这个.............
  • 回答
    关于网传“北大文科博士在深圳大学任教经济困难,月薪13千,上网课要求学校发网络补助”的信息,需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结合中国高校薪酬体系、地区差异及政策背景,综合判断其真实性及合理性。 一、信息真实性分析1. 来源可信度 目前尚无权威媒体或深圳大学官方声明证实该传言。网络传言往往存在夸大或误传.............
  • 回答
    北约五次东扩与俄乌战争的关联是一个复杂的历史问题,需要结合多方面因素进行分析。以下从历史背景、关键事件、因果关系及国际局势演变等方面展开详细讨论: 一、北约东扩的背景与过程1. 东扩的起点(1997年) 冷战结束后,北约在1997年启动“东扩”计划,目的是将成员国从西欧扩展至东欧,以巩固欧洲.............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涉及国际关系、核威慑、制裁机制和国际法等多个复杂领域,但需要明确的是,现实中核武器的使用是被国际社会严格禁止的,任何国家都不会轻易采取此类极端行动。以下是对这一假设情景的分析,但需强调:这仅是理论探讨,不反映现实可能性。 1. 核武器的使用:国际法与现实约束 《禁止核武器条约》(2021.............
  • 回答
    乌克兰在地缘政治上的选择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问题,涉及历史、地缘战略、国际关系和国家利益的多重考量。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乌克兰是否只能选择加入北约或与俄罗斯保持中立,以及中立的可能性和现实挑战: 一、乌克兰的地理位置与历史背景乌克兰位于东欧,北邻白俄罗斯,西接波兰,南濒黑海,东临俄罗斯。其历史.............
  • 回答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决赛中,中国选手刘少林和武大靖在比赛中发生了碰撞,导致刘少林被裁判判犯规,最终无缘奖牌。以下是事件的详细分析: 1. 比赛背景 比赛时间:2022年2月5日,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决赛。 参赛选手:刘少林(中国)、武大靖(中国)、安贤俊(韩国)、.............
  • 回答
    朱易(Zhu Yi)作为中国花样滑冰队的年轻选手,获得2022年北京冬奥会女子单人滑参赛资格,这一事件在中国冰雪运动界引发了广泛关注。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一事件的背景、意义及争议: 一、朱易的背景与资格获取过程1. 个人背景 朱易出生于1998年,是中国花样滑冰队的新生代选手。她自幼接触冰上.............
  • 回答
    关于北约和俄方对俄乌战争中俄军阵亡人数的统计差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数据来源与统计方法的差异 北约的估计(700015000人): 来源:北约可能基于战场情报分析、卫星图像、无人机侦察、前线部队报告等非官方渠道的数据汇总。 统计范围:可能包括战斗死亡、因伤死亡、失踪人员(被.............
  • 回答
    关于北约官方账号在妇女节期间发布推文时,乌克兰女兵被发现佩戴纳粹符号的事件,目前尚未有权威媒体或官方渠道证实这一说法。但若该事件属实,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分析: 1. 事件背景与可能的误解 符号的争议性:纳粹符号(如卐字、希特勒旗帜等)在历史上与极权主义、种族灭绝(如大屠杀)直接相关,属于国际公认.............
  • 回答
    关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波兰总统对北约向乌克兰提供战机的表态,这一问题涉及地缘政治、军事战略、国内政治和国际关系等多重因素。以下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背景与核心争议1. 乌克兰的军事需求 乌克兰自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面临俄罗斯的军事压力,急需先进武器装备以增强防御能力。战机(尤.............
  • 回答
    蒙古国的疆域北端并未到达北冰洋,这一误解可能源于对地理范围的混淆。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问题: 1. 蒙古国的地理位置与北端坐标 地理位置:蒙古国位于亚洲中部,北邻俄罗斯,南接中国,东连韩国和朝鲜,西接哈萨克斯坦。其主体位于中纬度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北端坐标:蒙古国的最北端位于北纬51°.............
  • 回答
    丘福北伐是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14021424年)发动的一次重要军事行动,但最终以全军覆没告终。这一事件发生在1424年,是明朝与蒙古瓦剌部之间的一次关键冲突,对明朝的边疆政策和军事战略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是详细的历史背景、过程和结果: 一、背景:明成祖的北伐意图1. 历史背景 明朝自洪武年.............
  • 回答
    关于北京女子因拒缴停车费而故意驾车拖死收费员并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赔偿四万余元的案件,目前公开信息中并未找到与该描述完全一致的案例。但结合中国法律体系和类似案件的常见处理方式,可以对这一假设性案件进行法律分析,供参考: 一、案件假设背景(基于现有法律框架)假设该案件真实存在,涉及以下关键事实:1. .............
  • 回答
    北方人冬季高度重视脚部保暖,而南方人则可能习惯光脚穿拖鞋,这一现象主要由气候、文化传统、历史习惯及生活习惯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 1. 气候差异:温度与湿度的直接影响 北方冬季严寒:中国北方地区(如北京、哈尔滨)冬季平均气温通常在10℃至20℃之间,部分地区甚至出现冰冻天.............
  • 回答
    关于北宋燕京之战(即1004年高粱河之战)中宋军惨败的详细分析,需结合历史背景、兵力部署、战术决策及地理因素综合解释。以下为详细解析: 一、战役背景与时间 时间:1004年(北宋真宗景德元年),辽军南侵,宋军在河北地区与辽军交战。 战役名称:高粱河之战(今北京西),并非“燕京之战”。燕京(今北京)是.............
  • 回答
    清朝与俄罗斯在北亚的争夺是18世纪中俄关系中的关键历史事件,涉及领土主权、边疆安全、国家利益和国际战略。作为康熙皇帝,若面临这一抉择,其决策必然基于对国家利益、边疆稳定和长远战略的综合考量。以下从历史背景、康熙的决策逻辑、可能的策略选择及最终结果等方面展开分析: 一、历史背景:北亚争夺的起因1. 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