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给你们说说实际发生的。
1、每次在校友群说到工作,所有的学长都会说,女孩子何必这么卖力,找个男人嫁了。
2、我表姐高中生,嫁了个下海经商的官员,给弟弟买房。
3、有次在办公室换桶装水,xx部门男领导看见我就说他来换,结果他那小身板真的不如我。
很多时候女孩子可以多多少少逃避一些事情,比如买单,比如体力活,比如理工科,比如职场,比如艰苦一点的工作,然而接受这种潜规则意味着你会渐渐失去更大的空间,你慢慢就真的变成人被预设的弱者角色。
很多人说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命运,然而大学时候同学就在抱怨婚姻对女人的不公,因为我们都很清楚什么白雪公主的梦不现实,我们也没有。
我曾经喜欢一个学长,我上学他工作,然而我没有办法跑到他的城市,如果我也工作了且收入颇高则拥有更多的可能,就算追不到也会努力过没有遗憾,然而还是成了永远的遗憾。
在成长路上,有很多年长的男性给过我帮助,甚至让人觉得可以依靠一辈子,代替缺少的父爱母爱。然而实际上种种事实说明,只有在自己手上的一切才是可以保证的幸福。我讨厌日复一日的等待,我渴望掌握自己的命运。这是我作为农民的父母教给我最有用的事情。依赖别人是容易的,谁都有不被满足的婴儿时期的安全感,然而依赖别人充满着了痛苦和无奈。不信你试试一直粘着别人,能维持多久的关系,就是靠脸吃饭估计也有老的不耐烦的一天。正如有个男孩子说,做男人很累但是再选择还是会做男人。这个“男人”就是波伏娃说的主体性,是为人最基本的东西。
举个例子吧:
考驾照时,业务员反复建议我报考“女士白领保过班”,一种无限次补考的套餐,并且告诉我这个套餐非常受欢迎,是萌妹子的首选…我当时很懵逼,我想作为一个成年女性,从小到大也算是活泼好动,实习都是野外各种攀爬,出差可以今天广东明天福建,怎么考个驾照怎么还能来补考个三次以上吗?…我是谁,我怎么了,我是生活在现代社会吗…
我拒绝了他的建议,选了男女通用的套餐。可是在整个学习中,这种“男女差异”更像一场社会化的催眠。
教练上理论时,会自以为是的讲女性学员的糗事,比如刹车油门,高跟鞋,胆小,作为调节气氛的段子,而男性学员和女性学员竟然都笑得很high,真是“空气中充满了轻快的笑声”。
等到练车时,一些女性已经认为自己的“弱”,表现出一种“卖萌”的方式,她们好像被催眠了,不肯拿出能量爆发的状态来,而是在用一些列“伪女性特质的(这里指娇滴滴的,幼稚的,单纯的)态度来面对学习和训练。为什么呢?
1.她们已经选了保过班,总好像不多考几次对不起报名费一样。
2.理论课上的认知,男性和女性都默认了女生表现得扭扭捏捏是正常的。
3.环境对女性的这种行为很宽容,觉得这样很cute,没有攻击性,惹人爱怜。
总之,我看到的是强势的驾校:其实保过班多收的费用是默认要多考几次以上,并不划算。不觉醒的社会:教练用女性做段子逗男性为主的学员发笑非常粗鲁,却丝毫不自知。被驯化的女性:女性学员在教练前用“示弱”的方式与教练沟通,试图吸引周围关注,是心理不成熟的表现。
总之,在这种默默的观察里,我考完了驾照,教练说哎呦厉害嘛。我有点难过,因为我觉得班上很多女性原本可以表现得更好些。
但是这社会竟然反复骗她们说:你们是女生,不用更聪明,那样就不可爱了。
悲哀的是,好多女人,竟然真信了。她们竟然忘了这世界只认强者,刻薄得谁都不会放过。她们觉得弱能让对方觉得安全,不惜把自己变成了手无寸铁的甘蔗,结果却被嚼成渣,给吐了。
伏波娃所谓“不可抗拒的诱惑”其实就是女性吃到的性别红利
举个例子,很多单位上只要性别为女就可以不用值夜班;同一个单位中,女性可以用“我是女人”这个理由拒绝去一切重体力、相对“恶劣”环境的工作:比如在办公室里,有工作需要几个人去室外完成的时候,同一个办公室里的女性可以理所应当地让男性去;如果是去荒山、农田、树林、乱葬岗……女性可以用各种理由推脱而男性不行(别说什么危险不危险,男人去了照样有危险)
这种“可以优先呆在舒适区”的权力就是伏波娃所说的包围女性的不可抗拒的诱惑之一
而与之相对的代价就是伏波娃所说的“不幸”:永远呆在舒适区会造成人的社会职能下降——失去面对危险、困难的能力,只能依附于其他人
伏波娃这句话的问题在于,她把经不住诱惑的人和能够抵抗诱惑的人故意加上了性别的前缀,我不知道是翻译有问题还是她本人就是这个意思,总之不是坏就是蠢,这段话里刻意把“经受住诱惑的男性”和“经受不住诱惑的女性”放在一块对比,然后得出一个“女性不幸”的结论,我对此是表示?的,而且我不明白为什么伏波娃要鼓吹女性是“被鼓励着滑下去”,明明是男性被剥夺了呆在舒适区的权力,女性所谓“被诱惑包围”其实是这些诱惑不接受男性享用
奴隶主天天大鱼大肉胡吃海塞吃出了心脏病,结果奴隶主倒是责怪奴隶“你们一个个都粗茶淡饭,也不知道提醒我”
奴隶们连选择好吃好喝的权力都没有,回头还要为奴隶主的病背锅
无需战斗,不用丑陋的诱惑。
哪怕是姿色平平的女人,都会被这个童话诱惑。就是只要没什么野心,心地善良,与世无争,就可以获得一份平平淡淡的生活。
仿佛享受平淡生活这个事情,对于女人来说,简单的不值一提。
如果一个男人从小就觉得,我不会和任何人争,我只要善良,简单,老天自然会嘉奖我一份平淡生活,那旁边的人就会告诉他你会被这个社会吃的渣都不剩,但是到女人这里,这种思维模式就被大加赞赏。
青春期的女孩子,默认是纯真的,被保护的,其他人,都是大灰狼。
致命的诱惑不是来自于大灰狼,致命的诱惑是女人不用去做大灰狼,还能活的比大灰狼心满意足。这事太扯了,似乎大灰狼满足自己反而很痛苦,小绵羊不满足自己,只是被大灰狼或者小公羊满足就会变得很幸福。
不用满足欲望,也可以幸福的傻白甜洗脑,才是无孔不入的诱惑。
摒弃自身的欲望获得生命的大和谐,这条悟道之路是多么的艰难,不是天生性别女,就每个人都可以轻轻松松做到了。大部分红尘儿女,谁都逃不掉为了欲望去争夺,嫉妒,痛苦。
既然争夺,嫉妒,痛苦逃不掉,当日是越年轻,越身强力壮的时候去经历,去失败,去反省才对。赚自己想要的钱,追自己想要的男人,说自己想说的话,打自己想打的人,去品尝成功的快乐,去咀嚼失败的耻辱——女人也可以犯错误,可以为色,为财,为虚荣心,为权力欲去犯各种各样愚蠢的错误,变得丑陋,有些人洗的白,有些人洗不白,追求欲望是很危险的,但是生活的危险,你不找它,他也会来找你。
那些杀不死你的,就会让你更加强大。
我重复一遍,那些杀不死你但是能搞脏女人的丑陋,就和那些杀不死男人但搞脏男人的丑陋一样,可以让人更强大。
看不得女人被搞脏,告诉女人你们只要乖巧安分就不会被搞脏,这才是需要戳破的诱惑果实。
经历了彼此都脏兮兮的战斗还有什么好处?是学会认输,不是被动认输,是主动认输。许多女人从来没有经历过主动认输的屈辱,我不行了,我输了,我得不到,我先撤了,这也是坦坦荡荡的人性必经之路。只有学会如何培养主动结束战斗的勇气,敢于结束,才会在下一次敢于开始。
不敢结束,当然就不会开始。当知道这场战斗快输了的时候,放弃了最佳认输时间,白白消耗到最后一秒,从此丧失了再次开始的勇气,这是许多中年女性追求平淡生活而不得的写照。
生活就像考试一样,普通人尽自己最大努力,有可能也就是及格或者中游,如果只按照60分的考纲复习,那是会不及格的。
好好学习好好工作就可以经济独立了么?你还要学会怎么获得老板信任哪怕是拍马屁,说出自己的业绩哪怕有吹牛逼。
丈夫出轨自己马上离婚带个孩子就可以了么?你还要学会怎么迅速转移家庭财产,要孩子抢孩子,各种利益先下手为强,嘴上都是主义,心里要有生意。
礼貌待人,亲切友好就有好人缘么?与人为善的同时,也要学会谁先背叛,那么我就以牙还牙的冷酷和愤怒。
不要过早相信自己可以过上平平淡淡的生活,女人和男人一样,年轻时候太过松懈,那么离悲惨也就一步之遥。不怕脏不怕累啊,既然男人成长路上可能会被人利用,会吃亏,被迷茫,会痛苦,女人成长路上被人利用,吃亏,迷茫,痛苦也没啥过不去的——承认失败,然后接受下一次挑战。打仗么,借助知识,也借助兽性,利用恐惧,也利用虚荣,一次次地和欲望对扇耳光,然后才能不惧长大,不惧皮囊美丑,变成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兵。
然后才有安心享受战斗间隙的平淡生活。
有战斗才有平淡,妄图永远逃避战斗的,心里很容易被麻木和恐惧占领,就是我们说的,没有安全感——只能在一场场战斗里选择失败的屈辱,和胜利的安全感,只能在一场场战斗的间隙喘口平淡的气,这宿命谁也逃不掉,性别男逃不掉,性别女也一样滴。
这是一句屁话。
波伏娃说:男人的极大幸运在于,他不论在成年还是在小时候,必须踏上一条极为艰苦的道路,不过这是一条最可靠的道路;
不谈论别的,单纯讨论这句话,就是个屁。
马云跟你说,今天中国BAT这些公司能够996,我认为是我们这些人修来的福报。你恨不得把他挫骨扬灰吊路灯。
伏波娃跟你说,艰苦的道路是幸运。你觉得它说的有道理。
伏波娃是个什么玩意,它为世界带来了什么变化?它是扫盲了还是支教了?上下嘴皮子一碰,艰苦的道路就成了幸运了?
它要是有空,那还是多帮它老公找几个情人,让他老公三人对唱,两个婆娘来嫁我,三人同上一张床吧。云南山歌这么唱,那叫一个俗哦,人家伏波娃可是身体力行的做呢。
伏波娃的这句话就好比跟你说,丹麦那些北欧国家的幸福生活其实都是虚的,假的,只有你天天996努力工作,赚到哪点钱养活自己才是真的。
归谬法,又叫引申论证。也就是先假设对方的观点正确,加以引申推导,最后得到一个极其荒谬的结论。归谬如下。
波伏娃说:中国人的极大幸运在于,他不论在成年还是在小时候,必须踏上一条极为艰苦的道路,不过这是一条最可靠的道路;丹麦人的不幸则在于被几乎不可抗拒的诱惑包围着;她不被要求奋发向上,只被鼓励滑下去到达极乐。当她发觉自己被海市蜃楼愚弄时,已经为时太晚,她的力量在失败的冒险中已被耗尽。
麻烦帮个忙,能不能把我转成丹麦国籍,我也想做丹麦人。沉迷女色我愿意.jpg
这也值得讨论吗?
这个话题很大。
首先我要说的是,波伏娃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她虽然试图去为女性寻求一个出路,但是她提出的这个结论本身却是错误的。
错误在于,她依然将错误抛给了别人,抛给了社会。
不错,我毫不否认社会上有种种毒药和诱惑,但是怎么办呢?你不能要求社会因你而改变,你只能要求自己改变。当这个环境不适合我的时候,我需要鼓起勇气,奋力的挥动我的手臂去反击这环境,去改造这个世界,这是唯一的办法。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不是说天地很坏,而是说这个世界本来是不带感情的。人类能够依靠的只有自己。
古时候发洪水,对于刚走下树的人类来说是很悲惨的事情。但是怎么办呢?你天天哀号,能让天地动容从此不发洪水吗?人类怕洪水,但是如果没有了洪水,可能生物都难以从海底走上岸,不可能进化出这么形形色色的生物来,到底是发洪水好还是不发洪水好呢?天地是不会管这种事情的,没有什么神仙上帝,就算真的有,也不能因为人类短视的哀号就满足人类。
平原地区食物多,水源多,易居,这是诱惑。但是又有洪水,这是毒药。人类只有靠自己,想办法去战胜洪水。在战胜洪水的过程中,人类反而得到了进步,人类文明的发展,可能有很大的原因是来自对抗大自然的“毒药和诱惑”。而那些因为害怕各种未知而留在树上的同类,他们只是猩猩。那些因为害怕洪水而留在山区的同类,他们则变得落后。
请注意,人类的进步是来自于自己的奋斗和努力,通过战胜毒药,改造世界才获得的进步。如果去掉了奋斗和努力,去掉了流血和汗水,则不可能战胜毒药,也不会因此而进步。
这个世界对女人有诱惑,有毒药,对男人难道就没有吗?这就好比人们总是去关注对女性的犯罪,却忽视了男性作为犯罪目标的几率比女性还大得多。这是一种从结果去倒推原因的做法:因为女性是弱势群体,所以罪犯一定是欺负女性了。因为女性是弱势群体,所以社会对女性的诱惑一定更大。
这种结论的因果被颠倒了。正确的结论应该是,因为女性不愿去奋斗,不愿去与这个世界上对她们不利的环境去抗争,因为她们抗争失败了,所以这个世界的环境对她们变得更险恶了。
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才能取得胜利。男性如果说什么地方比女性更强,就在于男性需要依靠自己,而女性则随便找了一个什么理由就抛弃了这条看上去艰辛而危险的道路。
多少男性在这条道路上折戟沉沙,多少男性在这条道路上尸骨无存。这条路并不容易,但只有冲过去,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女性的生存策略是尽可能让自己安全,尽可能稳健的获取资源。她们已经获得了她们这条策略给予她们的各种优势。如果她们依然希望更进一步,那就需要完全抛弃这条策略,需要抛弃已经到手的利益,去走 一条披荆斩棘的道路。
如果你愿意走这条路,你管其他人的看法干什么?当第一个人开始直立行走的时候,其他猴子肯定是用看怪胎的眼光来看他的。有什么关系呢?努力抗争的第一步就是冲破世俗眼光,这很难,但是什么又不难呢?落后了就要奋起直追,你不能要求别人等着你。你觉得难的事情,其实男性也觉得难,区别仅仅是谁愿意坚持到最后一步。
请不要无视成本只看利益!
波伏娃是个浅薄的女人,都是浮于表面的感性思考。
女性被包裹的诱惑在于资本规则主导下的阶级社会和贫富分化。当资本集中,把劳动力价格压到足够低,尤其是女性劳动力价格压的足够低,低到女性发现原来自己出卖肉体(或者软热情)获得的报酬远高于自己可从事的95%以上的工作时。
比如她们发现自己做一些整容之类的小投资,一次卖可以赚1000,一天四个,每月工作20天,一个月8万还不纳税时。然后比较下,什么出卖劳动力的工资,可以一个月赚8万。———这便是包裹女性的诱惑。其本质是资本规则主导,对劳动力的价格无限下压,而靠资本增值的少数食利者,可以消费那些放弃出卖劳动力的女性的肉体。
是资本主义,把女性沦为了商品。波伏娃被西方资产阶级左翼(白左)追捧,原因就是波伏娃不反资本主义,反而支持资本主义。所以波伏娃的女权是无根之水,一个支持资产主义的女权,必然变成资本的帮凶。波伏娃就是资本的帮凶,表面上大喊女权,内里是用女权破坏传统的家庭,把男人沦为无责任的红药丸和嫖客,把女人沦为被资本异化的物品。
白左从来都是避重就轻,装作正派,面带笑容,外表是女权糖衣,内里是推女性进火坑的毒药。———我说的就是你,波伏娃,你就是一个拆散家庭的女巫,你看看现在的法兰西,白人的低生育率,被中东北非劣质难民进行人种替换。
资本主义导致的女性卖淫:
波伏娃维护的正是那个逼良为娼的制度。
继续者张付:女生到了一定年纪还穿很便宜的衣服会不会显得很low?
写《1984》的奥威尔也是挑拨劳动力阶层内部矛盾的高手。这本书的走红,推手就是美国大资本财阀的走狗美国中央情报局,他的《1984》同名电影也是美国中央情报局反对劳动力阶层的改编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