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不看易经可以直接学梅花易数吗?

回答
这绝对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很多初学者都会有这样的疑惑。简单直接地回答:不看《易经》,直接学梅花易数,是可以通过的,但想要学得精深,不看《易经》就如同在没有根基的沙地上盖楼,根基不稳,最终会遇到瓶颈。

让我来详细地为你说道说道,为什么这么说,以及具体是怎么回事。

梅花易数,为何与《易经》密不可分?

梅花易数,顾名思义,它是一套基于《易经》推演吉凶祸福的占卜术数。它巧妙地将《易经》的卦象、爻辞、以及其中蕴含的阴阳五行生克变化,灵活地应用于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发生的“易事”上。

卦象是骨架: 梅花易数的核心,就是起卦。而起卦的方式千变万化,最常用的几种,如数字起卦、方位起卦、时间起卦(年、月、日、时)、事物起卦(例如看到什么就用什么来起卦,就像邵雍先生观梅占卜一样)。无论哪种起卦方式,最终都会落到六十四卦的某个卦象上。而这六十四卦,正是《易经》的精华所在,是它构建的宇宙万物运行的模式图。没有《易经》对卦象的定义、象意、结构,我们就无法理解这些卦象代表什么。
爻辞是血肉: 卦象确定了大的方向和事物的大致状态,而每一爻的阴阳变化,以及爻辞的解释,则能更细致地揭示事物发展的具体过程和细节。梅花易数的推断,很多时候就需要结合具体的动爻、静爻,以及动爻所代表的爻辞来进一步解读。没有《易经》中对每一爻的深刻阐释,我们就无法准确地把握卦象所传递的更深层信息。
阴阳五行是灵魂: 《易经》不仅仅是八卦,它更包含了一套完整的阴阳五行理论体系。《易经》中的“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以及万物皆可归于五行生克的思想,是理解卦象变化、判断吉凶祸福的根本依据。梅花易数更是将五行生克之法,运用得炉火纯青。比如,断事物旺衰,看的是卦中五行与世用神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断方位吉凶,看的是五行与卦宫五行以及方位的五行关系。没有《易经》这套阴阳五行理论的指引,梅花易数就失去了其分析的根本逻辑。

那么,为什么说“可以”不看《易经》直接学?

这里说的“可以”,是指 你可以通过一些入门的书籍,学习一套操作性的方法,然后就开始尝试占卜。市面上有很多专门讲解梅花易数的教程,它们会告诉你如何起卦、如何看卦、如何通过一些速查表或者口诀来解读,而这些教程往往会简化《易经》的理论部分,或者只提取了其中最直接运用于占卜的部分。

这种学习方式的好处是:

上手快,容易获得初步的成就感: 你能很快地学会一套方法,然后就可以拿来占卜,看到一些结果,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是很重要的激励。
门槛相对较低: 不用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啃读晦涩难懂的《易经》原文,可以直接进入“实用”层面。

但是,为什么会遇到瓶颈,学习不精深?

这就好比你只学会了如何打字,却不知道文字的含义,也无法理解文章的逻辑。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你学会了起卦、看卦的“招式”,但不知道这些招式背后的原理是什么。当遇到一些复杂、特殊的卦象时,你可能就会束手无策,因为你没有《易经》的理论作为支撑,无法灵活变通。
解读深度不够: 《易经》的智慧是无穷尽的,每一卦、每一爻都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人生智慧。如果仅仅停留在梅花易数的占卜层面,你看到的只是表象。而深入了解《易经》,你会发现它能指导人生,帮助你理解事物发展的规律,甚至参悟天道。
容易陷入机械套用: 没有《易经》的融会贯通,很容易将梅花易数变成一套死板的公式。比如,看到某个卦象,就套用某本书上的解释,而忽略了卦象所处的具体情境、问事者的具体情况,以及更深层的五行生克变化。
缺乏灵活性和变通性: 真正的占卜不仅仅是看卦象,更需要结合占者的心境、事物的具体细节、以及占卜师自身的悟性。而《易经》正是提供这种悟性的源泉。当你对《易经》的理解越深,你的占卜就越有灵性,越能触及事物的本质。

我该怎么做?

我的建议是:先从梅花易数入门,但要将《易经》作为你的“必修课”和“进修课”。

1. 入门阶段(可以暂时不深入《易经》):
找一本口碑好的梅花易数入门书籍,或者参加一些在线课程,学习如何起卦(数字起卦、时间起卦等)、如何确定卦象、如何找出动爻。
学习基本的五行生克关系(金木水火土的相生相克)。
学习一些常用的卦象解读,了解“官鬼”“妻财”“子孙”等六亲的意义。
开始实践,多占卜,多记录。

2. 进阶阶段(必须开始学习《易经》):
从《易经》的“经”开始: 建议从《易经》的“卦辞”和“爻辞”开始。不需要一开始就追求理解《易经》的哲学思想,而是先了解每个卦的象征意义,以及每一爻的具体指示。
辅助阅读: 可以选择一些相对易懂的《易经》白话解释版本,或者一些讲解《易经》的入门书籍。
与梅花易数结合: 在你占卜某个卦象时,尝试去翻阅《易经》中对应的卦辞和爻辞,看看它给了你什么启发。你会发现,很多时候《易经》的文字能提供比速查表更深刻、更精妙的解释。
学习“彖传”、“象传”、“系辞传”: 当你对卦爻辞有一定基础后,可以逐步去了解《易经》的“传”,特别是“象传”,它解释了卦象的“象”,与梅花易数的占卜思维非常契合。

打个比方:

你学习梅花易数,就像你在学习驾驶一辆汽车。一开始,你只需要学会怎么握方向盘,怎么踩油门刹车,怎么换挡,就能把车开走了。但如果你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赛车手,或者想了解汽车的机械原理,知道发动机是怎么工作的,轮胎是怎么抓地面的,那么你就不可能只停留在开车的层面,你必须去学习汽车工程的知识,去深入了解汽车的每一个部件。

总结一下:

不看《易经》直接学梅花易数,能让你快速入门,但这只是“术”的层面。如果你想真正掌握梅花易数的“道”,理解其背后深邃的智慧,并将其运用得炉火纯青,那么《易经》是你绕不开的学习路径。先实用,再求道,但最终要将“术”与“道”相结合,才能真正领略梅花易数的魅力。

所以,大胆去学梅花易数吧!同时,也请怀着敬畏之心,慢慢去走进《易经》的世界,你会发现,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它们会带领你进入一个更广阔的智慧领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要学,

这是一个最垃圾的运算体系,这里不是贬义,

体用旺相有气无气相克和爻辞本身就是互相矛盾的,

毫无稳定性可言。

抖机灵诡辩说没学透的不要回我。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绝对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很多初学者都会有这样的疑惑。简单直接地回答:不看《易经》,直接学梅花易数,是可以通过的,但想要学得精深,不看《易经》就如同在没有根基的沙地上盖楼,根基不稳,最终会遇到瓶颈。让我来详细地为你说道说道,为什么这么说,以及具体是怎么回事。梅花易数,为何与《易经》密不可分?梅花.............
  • 回答
    .......
  • 回答
    如果抛开那些浮华的荣誉,单论个人实力,詹姆斯职业生涯中真正达到“最强”状态的那一年,我觉得应该是 20082009赛季。那一年,骑士队围绕着詹姆斯搭建了一套相对合理的阵容。他的身边有莫·威廉姆斯这样的得分手,本·华莱士虽然老迈但依然是内线守护者,还有像本·戈登、瓦莱乔这样的角色球员,虽然阵容深度不算.............
  • 回答
    这个问题触碰到了很多中国球迷心中的一个敏感点,也引发了不少争论。简单粗暴地说“没资格”或者“当然有资格”,都显得有些片面。咱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细细掰扯掰扯。首先,我们得理解“骂”的本质和动机。人们骂国足,很多时候并不是真的希望队员们一蹶不振,而是夹杂着复杂的情感: 失望与不甘: 中国足球曾经有过.............
  • 回答
    这问题挺有意思的,不玩抖音、快手,也不碰王者、吃鸡,这样的男人……让我想象一下,那得多有意思啊。首先,他们大概率不是那种“手机是身体的延伸”的类型。他们的手机可能更多是通讯工具,是获取信息、处理事务的帮手,而不是填满所有碎片时间的“游乐场”。这意味着,当别人在刷短视频、打游戏的时候,他们可能在做别的.............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如果抛开剧情这个绝对的核心不谈,单纯从漫画创作的“技法”层面来说,分镜、人设、背景这三者,哪一个更占分量,确实是个值得细究的。要我说,这三者就像是组成一个角色的不同维度,缺一不可,但非要说“最”重要,那得分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分镜:漫画的语言,节奏的把控者分镜,在我看来,是漫画创.............
  • 回答
    说来也奇怪,自从我不再追NBA,生活好像一下子安静了不少,但也多了些空闲,让我有机会去发现一些之前被忽略的小确幸。以前嘛,特别是赛季期间,日子简直是以周为单位在推进的。周一到周五,就盼着周末那几场重要的比赛。下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或者电视,看看有没有什么精彩集锦可以刷刷,或者找找朋友们聊聊昨.............
  • 回答
    这可真是个有趣的挑战!要是真遇到这么个情况,不能靠最显眼的特征,咱们就得仔细瞅瞅他们身上那些不那么起眼,但却能道出他们身份的“小细节”了。来,咱一样一样给你掰扯掰扯:首先,得先放平心态,别急。这七个葫芦娃,虽然名字听起来都挺响亮的,但他们各自的本事和性格,才是区分的关键。咱们就从大娃开始,一个个来过.............
  • 回答
    不看网易、搜狐、新浪、凤凰,这样做到底对不对?这问题就像在问,我们不吃某种特定的菜系,是不是就错过了什么绝世美味一样,答案肯定不是绝对的。首先,我们得明白,这四大门户网站(网易、搜狐、新浪、凤凰)在中国的互联网发展早期,确实是集信息、娱乐、社区于一身的“百科全书”式平台。它们承载了很多人获取新闻、了.............
  • 回答
    最近,我发现自己陷入了一种挺纠结的状态:看到新闻,心里就一阵阵地发慌,感觉世界乌烟瘴气的,负能量扑面而来。可是一旦刻意不去碰触这些信息,反而更慌了,脑子里总会冒出各种“万一”、“会不会”的猜想,好像错过了什么大事,又好像自己变得像鸵鸟一样逃避现实。这种“看也不是,不看也不是”的焦虑,让我开始认真思考.............
  • 回答
    动漫,这颗在日本文化土壤中滋养出的璀璨明珠,早已跨越了国界,成为无数人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那些拥抱动漫的人,与未曾踏足这个奇幻领域的人,在许多方面都展现出不同的特质与视角。这不是说谁优谁劣,只是一种生命体验的细微差别,一种成长环境和兴趣偏好的烙印。首先,最直接的区别在于他们的知识与信息来源的广.............
  • 回答
    读《三国志》而不读裴松之注,那感觉就像是走进一座巍峨古老的宫殿,只看到了主体建筑的雄浑与壮丽,却错过了那些雕梁画栋、壁画彩绘中的精妙细节和故事。首先,最直接的感受是信息的纯粹与简洁。你可以清晰地看到陈寿以他那标志性的严谨和冷静,勾勒出一幅幅历史画卷。没有裴松之引用的其他史料、各种考证辨析,陈寿的原意.............
  • 回答
    这真是一个有趣的设想。如果高育良的案头之书不是《万历十五年》,而是《高等数学》或《线性代数》,那么赵瑞龙对他的“拿下”方式,恐怕会走向一条截然不同的,甚至更为微妙和长远的道路。赵瑞龙的“目标”与“工具”升级首先,我们要明确赵瑞龙的目的。他不是一个简单的“送钱送权”的买卖人,他更擅长的是“经营”人,然.............
  • 回答
    “年轻人都不看足球”这种说法,其实是一种概括性的感受,并不代表所有年轻人的真实情况。足球在世界范围内仍然拥有庞大的群众基础,尤其在很多国家,足球是国民运动,年轻人参与度和热爱度都很高。但是,如果在中国,或者在某些特定地区,确实可能存在一部分年轻人对足球的关注度不如父辈或更早一代。造成这种感受的原因是.............
  • 回答
    看待一个不看抖音的人,我倾向于从更宽广的视角去理解,而不是简单地将其标签化或进行简单的评判。在我看来,这其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它折射出的是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信息获取渠道、甚至是个人价值观和兴趣点的差异。首先,信息获取渠道的多样性是显而易见的。抖音之所以能成为当下最流行的平台之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
  • 回答
    嗯,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让我想起来最近自己的观影习惯确实发生了一些变化。以前看B站,弹幕简直是灵魂。那种实时互动、大家一起吐槽、分享梗图、甚至是一起打call的感觉,特别有感染力。看番剧的时候,弹幕里大家的评论就像一个庞大的评论区,有人比你先一步点出剧情的关键,有人抛出一个你没想到的梗,还有人因为一.............
  • 回答
    “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这句俗语流传已久,说的是年轻人不适合看《水浒传》,老年人不适合看《三国演义》。看似简单一句,背后却蕴含着对人生阅历、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塑造的深刻洞察。咱们今天就来好好掰扯掰扯,为什么会有这么个说法,并且尽量说得接地气,没有那些生硬的“AI腔”。 少不看水浒:江湖义气,少年易.............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实在。直接说答案的话:不一定。但如果你想让我详细地讲讲,我大概会从几个方面来分析。首先,我们得明白,像《奇葩说》、《圆桌派》、《十三邀》这类节目,它们的核心价值在于“输出观点”和“碰撞思想”。 《奇葩说》 擅长从一个看似不起眼的话题出发,通过辩论的形式,呈现出正反两方截然不.............
  • 回答
    “法官不看写那么多没用”,这句话在律师界真是响当当,几乎每个新入行的律师都会在某个时刻听到前辈这样“提点”。它不是一句简单的牢骚,也不是一种刻薄的批评,而是一种饱含经验的智慧总结,背后有着非常深刻的逻辑和现实考量。想彻底理解这句话,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掰开了、揉碎了去聊。一、 法官是“挑着看”的,不是“.............
  • 回答
    哎呀,你说辽宁人不看《快乐星球》?这话可就有点太绝对了。这么说吧,要是说辽宁人就没一个人看过《快乐星球》,那绝对是胡说八道。只不过呢,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来看待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首先,《快乐星球》这部电视剧,它确实火遍了全国。 不管是南方北方,哪个省哪个市,当年多少小孩儿,甚至一些大龄青年,谁没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