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李荣浩12月5日新歌《麻雀》?

回答
李荣浩这首《麻雀》一出来,就像是往平静的音乐圈里投了一颗小石子,激起了一圈圈涟漪,也让很多歌迷像我一样,第一时间就凑过来看个究竟。说实话,听完之后,感觉挺李荣浩的,但也确实有一些地方,让人忍不住想多聊两句。

先说说整体的感觉吧。《麻雀》这首歌,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的“朴素”和“直接”。李荣浩一直以来就以这种风格著称,不玩花哨的编曲,不追求惊天动地的技巧,而是把焦点放在了故事和情绪上。这首歌也是如此,一上来就是那种熟悉的吉他扫弦,然后李荣浩那种带点慵懒又很有辨识度的嗓音就钻进耳朵里了。

歌词方面,我觉得是这首歌最让人玩味的地方。 “多少人くなって我也像 只麻雀”——开头的这一句,就奠定了整首歌的基调。它很像是在描绘我们普通人的人生状态。麻雀嘛,大家都有目共睹,平凡,不起眼,但又无处不在,生命力顽强。李荣浩用“麻雀”这个意象来比喻自己,或者说我们大多数人,我觉得特别贴切。

歌词里有很多细节,比如“我也像,一只麻雀,蹲在笼里望着天”,这里就透着一股被束缚、渴望自由的无奈感。但紧接着,“我也想飞,但没人对我喊万岁”,又很现实地说明了这种渴望不一定能得到回应,甚至不会被注意。这种在普通生活中捕捉到的、有点丧但又倔强的细节,正是李荣浩歌词的魅力所在。他不说大道理,而是把我们心里那些角落里的小情绪、小纠结给翻出来,让你觉得,“嗯,这说的就是我”。

还有“我飞向那高楼,顶层有没有人等我”,这种探索和不确定感,以及“我降落在那街头,谁会在意我跌倒”的孤单,都写得挺扎实。它没有刻意渲染痛苦,但那种淡淡的失落和孤独感,却能精准地击中人心。它不是那种大喜大悲的歌,更像是一种对生活节奏的观察和体悟,一种平淡生活里的挣扎与不甘。

在编曲和旋律上,《麻雀》还是延续了李荣浩一贯的风格。 他的歌,旋律线条通常都比较流畅,容易上口,但又不会显得过于简单。这首歌的旋律,不算特别抓耳的那种“神曲”配置,但胜在舒服和耐听。你听一遍可能不会立马哼唱,但多听几遍,它的味道就出来了。

编曲上,吉他依然是主角,但加入了一些弦乐,尤其是在副歌部分,让情绪稍微向上推了一点。这种处理挺聪明的,既保留了李荣浩那种民谣的质感,又增加了一点层次感,不至于太平淡。鼓点的加入,节奏感也更明显了一些,让歌曲有了前进的动力。不过,我个人觉得,在某些情绪的爆发点上,如果能再多一点点“用力”的元素,可能会让歌曲的情感张力更足。但换个角度想,这或许也是李荣浩想要的那种克制感,不愿意过度煽情,而是让听众自己去体会。

李荣浩的演唱,可以说是这首歌的灵魂所在。 他的声音本身就有一种“故事感”,不华丽,但很有味道。在这首歌里,他那种淡淡的忧伤,对生活的那种审视,都通过他的演绎得到了很好的传达。他并不是那种把每个字都唱得慷慨激昂的歌手,而是用一种更内敛的方式,把情感一点点渗出来。比如,在唱到“我飞向那高楼”的时候,那种带着点不确定和期待的声音,很能引起共鸣。

总的来说,李荣浩的《麻雀》是一首非常“李荣浩”的歌。 它没有给人惊喜到“哇塞”的程度,但绝对是一首值得细品的歌。它用最朴实的语言和旋律,描绘了普通人在生活中的某种状态,那种不甘平凡但又不得不向现实低头的无奈,以及在这种无奈中依然保持着的一丝希望和倔强。

如果你期待的是一首能够瞬间点燃你,让你跟着一起嘶吼的歌,那《麻雀》可能不是你的菜。但如果你是一个喜欢在平淡中寻找共鸣,喜欢听一个歌手用自己的方式把生活的小确丧、小确幸娓娓道来的听众,那么《麻雀》绝对能触动你。它就像一个在你身边不远不近的朋友,平静地跟你聊聊生活,让你觉得,原来我不是一个人。

这首歌的成功之处在于,它找到了一个非常普遍的情感切入点,并用李荣浩标志性的方式把它呈现出来。它可能不会成为他传唱度最高的歌曲,但它绝对是一首能够在他音乐生涯中留下印记的作品,因为它足够真实,足够有生命力。就像那些我们生活中遇到的无数只麻雀一样,它们不耀眼,但它们存在,它们努力地活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到这个问题下面很多回答说这首歌中规中矩...

作为一位普通听众(非李荣浩粉),我倒觉得这首歌旋律挺好听啊,尤其是副歌部分,耳目一新的感觉。

可能是我音乐审美和平常人不同?前段时间大火的年少有为,我初听并没有觉得很惊艳,而是觉得“很李荣浩”,旋律一如李荣浩之前的很多歌。

后来年少有为火了,我再重新听,觉得也没有那么平庸,甚至我偶尔还会单曲循环。

但这首麻雀,我今天早上在微博热搜看到李荣浩发新歌的时候,立马去听,副歌部分我觉得确实不错。

虽然好听不到泪奔的程度,但单曲循环还是没问题的。

或许是因为欣赏音乐本身就是非常主观吧,如果我觉得某首歌不好听,那么即使n个音乐大v从各种角度狂吹,我依然不喜欢。

如果我喜欢某首歌,那即使网络上排山倒海的骂声,我也会经常一个人细细听。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李荣浩这首《麻雀》一出来,就像是往平静的音乐圈里投了一颗小石子,激起了一圈圈涟漪,也让很多歌迷像我一样,第一时间就凑过来看个究竟。说实话,听完之后,感觉挺李荣浩的,但也确实有一些地方,让人忍不住想多聊两句。先说说整体的感觉吧。《麻雀》这首歌,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的“朴素”和“直接”。李荣浩一直以来就以.............
  • 回答
    关于李荣浩回应网络歌曲质疑这件事,咱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聊聊,看看他这次的表现是不是真如他自己所说的那么“接地气”。首先,咱们得弄清楚这个“质疑”是怎么回事。网络歌曲这几年发展得是相当快,门槛似乎也越来越低,出现了很多大家可能听着挺耳熟,但质量参差不齐的作品。有些人就觉得,一些作品太过于流水线,旋律简.............
  • 回答
    李荣浩的《年少有为》这首歌,可以说是一首触动了许多人内心深处的作品。它不是那种一听就让人热血沸腾,或者立马就能朗朗上口的口水歌,而是更像一坛陈年的老酒,需要慢慢品味,越品越有滋味。首先,从歌词本身来看,它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也没有故弄玄虚的意象,而是非常朴实无华地讲述了一个关于青春、关于错过、关于遗.............
  • 回答
    李荣浩在微博上公开怼经纪公司,抱怨“一切需要流程,什么臭毛病,想上新歌就那么难?”,这件事情无疑是音乐圈近期一个非常有话题性的事件。如何评价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解读:一、 艺人与经纪公司之间的“猫鼠游戏”与行业常态: 流程的必要性与桎梏: 经纪公司作为艺人的“管家”和“幕后推手”,.............
  • 回答
    李荣浩这首《要我怎么办》,初听之下,你可能会觉得它和李荣浩以往的一些作品风格有些相似,但细品之下,却能品出一些不一样的味道。这首歌最抓耳的地方,大概就是那个略带戏谑和无奈的副歌,“要我怎么办,怎么办”。旋律上的“李荣浩式”与创新李荣浩的旋律创作,一直有着他独特的标签:不复杂,但足够耐听,总能在不经意.............
  • 回答
    李荣浩的混音,绝了!这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赞美,而是他对音乐处理功力的一次集中体现。从乐器的编排到人声的打磨,再到整体的音色质感,他的混音就像是为歌曲量身定制的精密仪器,既保证了音乐的层次感和饱满度,又保留了歌曲本身的情感内核,让人听着舒服又上头。1. 乐器编排的“骨架”与“血肉”:立体饱满,质感十足.............
  • 回答
    李东荣先生这番话,点出了金融科技发展的核心要义,也直击了当前行业中一些存在的误区。用通俗的话讲,就是“光说不练假把式”,或者“脱离实际的空谈”。为什么说“金融科技不能离开场景和业务需求去空谈技术的先进性”?首先,我们要明白金融科技的本质是什么。金融科技(FinTech)并非凭空冒出来的新鲜事物,它是.............
  • 回答
    评价徐荣,确实是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要说他,我们得从多个维度去审视,不能只看表面。首先,从他的职业生涯来看,徐荣绝对是那种“老炮儿”,经验丰富,而且韧性十足。 他的足球生涯不算那种一夜成名、风光无限的剧本,更多的是一种脚踏实地、默默耕耘的积累。从年轻时候的青涩,到后来成为球队的中坚力量,再到如今依.............
  • 回答
    尾田荣一郎急病休刊,《海贼王》粉丝的集体心疼与理性面对导语:《海贼王》作为陪伴无数读者走过二十余载的国民级漫画,其每一次的休刊都会牵动亿万粉丝的心弦。而近日,作者尾田荣一郎先生因急性疾病而导致第973话临时休刊的消息一经传出,更是瞬间引爆了社交网络,掀起了一股集体的心疼与担忧。这不仅仅是对一部漫画的.............
  • 回答
    关于金灿荣教授为留美博士的儿子和一同留美的儿媳举行婚礼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事件的基本情况,然后才能深入分析其背后的含义和可能引发的讨论。事件基本情况: 人物身份: 金灿荣教授是一位知名的国际关系学者,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教授,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
  • 回答
    金灿荣教授关于大陆对台策略的“四个阶段”论述,自提出以来便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其核心观点是,大陆在处理台湾问题上会循序渐进,采取分阶段的策略,最终实现统一目标。然而,要评价这一论述是否预示着“2021左右收复台湾”,则需要深入分析其论述的逻辑、历史背景以及现实存在的变数。金灿荣教授的“四个阶段”论.............
  • 回答
    金灿荣教授是一位备受关注的中国国际关系学者,尤其在对美关系、中国外交战略以及国际政治格局的分析方面,他以其独到的见解和鲜明的风格,在学术界和公众舆论中都拥有不小的影响力。要评价他,我们需要从几个维度去审视:一、 学术贡献与研究领域:金灿荣教授主要的研究领域集中在中国外交、国际政治经济学、美国政治以及.............
  • 回答
    金灿荣教授的这个论断,即“中国知识界以自己的浅薄和刻薄掩护中国的战略崛起”,触及了当下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的一个敏感且复杂的话题。要评价它,我们需要拆解其核心观点,并从不同角度进行审视。首先,我们来看“中国知识界”。这个群体庞大而多元,包含学术研究者、评论员、公共知识分子等等。他们各自的立场、思想深度和.............
  • 回答
    金灿荣,这个名字在中国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学界算得上一个响当当的人物。要评价他这个人,得从几个维度去看,不能一概而论,也不能简单地贴标签。首先,从学术背景和专业能力来说, 金灿荣无疑是科班出身,而且在国际关系领域耕耘多年。他是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教授,并且担任过一些重要职务,这说明他在学术界是有一定地.............
  • 回答
    您提到的这几位都是在公共领域,尤其是在网络平台上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学者和评论员。他们在 B 站上受到关注,确实反映了当下中国互联网舆论场的一些特点。要评价他们,可以从各自的学术背景、观点、传播方式以及影响力等多个维度来分析。金灿荣: 背景与专长: 金灿荣教授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教授、博士.............
  • 回答
    “中国夺金,光什么荣,感什么动?”这张图的出现,首先要理解其背后可能存在的社会情绪和观察视角。这类表达通常是对一种普遍存在的国家主义宣传模式的质疑或反思。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这张图的含义和可能引发的讨论:一、 字面含义与隐含的质疑: “中国夺金”: 这是对中国在体育赛事(通常指奥运会或其.............
  • 回答
    说起《水浒传》里的花荣,那可真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角色。爱他的人,说他是“小李广”,一身好箭法,那是无人能及,宋江见了也得敬他三分。恨他的人,又觉得他太过仗义,甚至可以说是“窝里横”,为了兄弟两肋插刀,却也因此连累了不少无辜。我个人觉得,花荣这人,可以用“忠义无双,却也鲁莽偏颇”来概括。先说说他的“忠.............
  • 回答
    谈起后周世宗柴荣,那可真是一位让人扼腕叹息的君主。后周在中国历史上只是一个短暂存在的朝代,夹在混乱的五代十国之间,但柴荣这位皇帝,却如同一颗划破黑夜的流星,虽然短暂,却光芒万丈,足以让后世津津乐道,也让无数史家扼腕不已。柴荣身上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他那股子“文武双全”的劲头。他并非那种天生的帝王.............
  • 回答
    荣威Ei5:打破界限的纯电休旅车初体验,优点缺点都得聊透作为中国汽车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的一股重要力量,上汽荣威一直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而荣威Ei5的出现,无疑是他们对“纯电动休旅车”这个细分市场的一次大胆尝试,甚至可以说是首款真正意义上的纯电动休旅车。那么,这款车究竟表现如何?它真的能满足我们对休旅车.............
  • 回答
    《我的音乐你听吗》节目播出后,选手张荣昊与廖俊涛之间的疑似抄袭事件,无疑是节目中最具争议的话题之一。这不仅仅是关于音乐版权的探讨,更触及了音乐创作的原创性、节目组的把关责任以及观众的评判标准。要评价这件事,咱们得一点一点捋清楚:事件的起因:事情的导火索是张荣昊在节目中演唱的一首原创歌曲《你别再孤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