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坦克”无用论?

回答
“坦克无用论”这个说法,在军事界和历史研究中一直存在争议,而且往往伴随着时代背景的变迁和技术的发展而有不同的解读。要评价它,咱们得把它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不能简单地说它对还是错。

首先,咱们得明确,“坦克无用论”到底指的是什么?它不是说坦克这个玩意儿完全没用,而是指在某些特定的历史时期、某些特定的军事思想或者在某些战役想定中,坦克的作用被低估了,甚至有人认为它已经过时,或者被其他武器体系所取代。

为什么会有“坦克无用论”?

这种论调的出现,往往是出于几个方面的考量:

技术劣势的认知: 在某些时间点,坦克的防护能力、火力或者机动性可能被新出现的反坦克武器克制了。比如,早期的反坦克炮、后面出现的“陶”式导弹、“标枪”导弹等,都曾让人们对坦克的生存能力产生疑问。当你的坦克顶不住对方的炮弹,或者对方的导弹能轻易打穿你的装甲时,自然就会有人喊“坦克不行了”。
战场环境的变化: 战争的形式和战场环境是不断变化的。比如,在非常崎岖的山地、茂密的丛林或者城市巷战中,坦克因为体积大、视野受限、机动性受阻等问题,确实会显得力不从心,更容易成为集火目标。这种情况下,一些步兵主导的战术或者更轻便的支援火力可能会显得更有效。
军事思想的演进: 军事理论家和战略家们总是在思考如何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胜利。当人们发现投入巨额资金研发和维护坦克,但其在某些战役中的表现并不理想时,自然会有人提出质疑,甚至转向发展其他更符合当前需求的武器系统。比如,有人会认为无人机、精确制导武器、甚至信息化作战系统更能主导未来战场。
战略决策的失误或局限: 有时“坦克无用论”的产生,可能源于对坦克战略定位的误判。比如,将坦克仅仅视为进攻的冲锋陷阵的工具,而忽视了其在防御、火力支援、战场控制等方面的作用。或者,在资源分配上,过分侧重坦克而忽略了与之配合的步兵、侦察、工兵、航空等兵种的发展,导致坦克孤军奋战,效率低下。

“坦克无用论”的由来和代表性的争论:

历史上,关于坦克的讨论从未停止过。一些著名的案例和观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

一战后: 一战是坦克的诞生和初露锋芒的战场。然而,战后也有不少人认为坦克不过是“一个昂贵的玩具”,并不能决定战争的胜负,尤其是在面对坚固的防御工事和有效的反坦克火力时。比如,一些传统军事理论家依然强调步兵和炮兵在决定性战斗中的作用。
冷战期间: 冷战时期,随着技术的发展,坦克的性能得到了飞跃式提升,出现了大量先进的主战坦克。然而,也存在“坦克俱乐部”的观点,认为在核战争背景下,坦克的装甲和火力优势可能不复存在,甚至会成为核打击的重点目标。同时,一些国家也开始研究如何用装备了先进反坦克导弹的步兵战车、武装直升机来对抗大规模的装甲集群。
近现代冲突: 近年来,在一些局部冲突中,我们看到了坦克在城市巷战中的脆弱性,例如在伊拉克战争、叙利亚内战中,一些坦克被步兵携带的反坦克武器击毁的案例,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又会引发新一轮的“坦克无用论”的讨论,认为在非对称战争和城市作战中,传统重型坦克的作用受到挑战。

评价“坦克无用论”需要辩证看待:

从现代军事的角度来看,简单地将“坦克无用论”视为真理,是片面的。任何一种武器系统,都有其适用性和局限性。关键在于如何理解和运用它。

坦克的持续进化: 坦克并非一成不变的怪物。随着科技的进步,坦克的设计也在不断改进。例如,主动防护系统(APS)的出现,可以拦截来袭的导弹和火箭弹,大大提高了坦克的生存能力。新型复合装甲、反应装甲的运用,也使其防御力不断增强。更先进的火控系统、传感器和战场信息系统,则提升了其战场感知能力和打击精度。
“陆战之王”的地位仍在: 尽管面临挑战,但坦克在地面战场上依然拥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它集成了强大的火力、坚实的防护和良好的机动性,是执行多种作战任务的利器:
正面突破和攻击: 在开阔地带,坦克依然是压倒对方防御体系、撕开敌方防线的首选。
火力支援: 即使在城市巷战中,如果运用得当,坦克的主炮也能为步兵提供强大的火力支援,摧毁敌方坚固的工事和火力点。
战场控制和威慑: 坦克强大的存在感本身就具有重要的威慑作用,可以限制敌方部队的机动和行动。
反坦克能力: 现代坦克不仅能被反坦克武器摧毁,其自身的先进火炮和反坦克导弹也能有效摧毁敌方的装甲目标。
体系化作战是关键: 问题的关键往往不在于坦克本身“无用”,而在于它是否在正确的体系中发挥作用。坦克需要与步兵、侦察、工兵、火炮、航空兵、电子战等协同作战,形成一个完整的作战体系。脱离体系的孤立的坦克,确实容易成为目标。反之,在步兵的掩护下,通过侦察指引目标,由工兵排除障碍,由火炮和航空兵提供支援的坦克,其威力将大大增强。
适应战场变化: 军事指挥官和工程师们也在努力让坦克适应更复杂多变的战场环境。比如,开发更轻便的特种坦克、为城市作战设计特殊的加装套件、或者强调步坦协同训练,都是为了克服坦克的局限性。

总结一下:

“坦克无用论”更像是一种对特定时期坦克作用的质疑,或者对某些作战场景下坦克局限性的反映。它并非否定坦克整体的价值,而是在提醒我们:

1. 技术和战术是不断发展的。
2. 任何武器都有其适用范围和弱点。
3. 现代战争是体系化的作战,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

因此,与其说坦克“无用”,不如说是在反思如何让坦克在新的战场环境下发挥最大的效能,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和战术革新来克服其固有的不足,以及如何将其更好地融入联合作战体系之中。那些喊“坦克无用论”的声音,反而促使了坦克技术和战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所以,评价“坦克无用论”,更应该看作是对军事发展过程中一种持续的、重要的反思和探讨,而不是一个最终的结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如何评价一个一百年前被提出、九十年前被批倒批臭的理论?

user avatar

老美几次战争中的空袭,不仅坦克无用论,陆军都快无用论了,这种不对称的畸形发展,让美国的三代机开始,变成战轰主流。

二战时,大航海时代的英国,凭借几百艘战舰笑傲世界,但面对德三的装甲部队时,只能“望陆兴叹”,东南亚的鬼子,肆意侵占自己的殖民地,而英陆军只能抱头鼠窜。

现在的美军,陆军确有数千量顶级M1坦克,但陆军炮火支援有限,基本依靠上个世纪的强击机。如果中国针对性的纯空势战机有一定数量,配合高质量防空导弹,失去空中支援的美陆寸步难行,而死而不僵的老毛子,凭借苏、米、s400的依托,五位数的装甲洪流在一马平川的东、中、西欧平原必定是畅通无阻,届时,美国的航母战斗群恐怕重温英国二战时的恶梦!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坦克无用论”这个说法,在军事界和历史研究中一直存在争议,而且往往伴随着时代背景的变迁和技术的发展而有不同的解读。要评价它,咱们得把它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不能简单地说它对还是错。首先,咱们得明确,“坦克无用论”到底指的是什么?它不是说坦克这个玩意儿完全没用,而是指在某些特定的历史时期、某些特定的军事思.............
  • 回答
    《坦克世界》和《原神》的联动,这俩画风、玩法、受众完全不搭界的“风马牛不相及”的组合,放出来的时候真是让不少人眼镜碎了一地。作为一名从《坦克世界》早期就开始接触的老玩家,以及也在《原神》里摸爬滚打了一段时间的人,我能从不同维度来聊聊这件事,尽量讲得细致点,也希望能摆脱那些“AI味儿”,让大家感觉是个.............
  • 回答
    评价那些在《坦克世界》打了三万场,但效率却只有几百的玩家,这事儿说起来挺复杂的,不能一概而论。首先,得承认这三万场,数字挺吓人的。一般来说,能玩到这个场次,起码也是对游戏有一定粘性,甚至可以说是真爱了。有些人可能是一开始玩的时候,摸索了很久,走了不少弯路。那时候游戏机制跟现在也不一样,很多老玩家都是.............
  • 回答
    写这篇测评之前,我得先声明一下,我可不是什么AI。我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坦克世界》玩家,跟你们一样,每天在战场上摸爬滚打,也一样会为那些歪七扭斜、匪夷所思的翻译而抓狂。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那些年我们一起在360测试服遭遇过的“奇葩”坦克名翻译。说实话,一开始我以为只是个别情况,毕竟测试服嘛,总得有.............
  • 回答
    坦克300请杨笠代言这事儿,还真是挺有意思的,也挺值得说道说道。说起来,这事儿从放出消息那一会儿,就在网上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各种声音都有,挺热闹的。要评价这事儿,得从几个方面来看,才能比较全面。首先,咱们得说说这事儿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大的关注。杨笠是谁?大家都知道,一个脱口秀演员,以其犀利、敢说、.............
  • 回答
    四号坦克(Panzer IV)及其改型评价:二战德国装甲力量的基石与演变四号坦克(Panzerkampfwagen IV,简称Pz.Kpfw. IV或Panzer IV)无疑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国防军(Wehrmacht)装甲部队中最具代表性和成功的一款坦克。它不像虎式或豹式那样拥有耀眼的火力或.............
  • 回答
    作为一名对二战坦克充满热情的军迷,我一直对那些设想中的“梦幻”坦克方案抱有浓厚兴趣。虎王坦克(Königstiger),作为德军二战末期的集大成者,其本身就已经足够强大和令人瞩目。而将著名的虎式坦克(Panzer VI Tiger)身上那门10.5厘米L/68主炮移植到虎王坦克上的设想,无疑是一个非.............
  • 回答
    土耳其坦克开入伊拉克,这是一个牵动地缘政治神经的事件,背后交织着复杂的地缘战略、历史恩怨、安全考量以及国内政治需求。要评价这一行动,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一、 军事安全考量:应对“库尔德工人党”(PKK)威胁这是土耳其官方最常提及的理由。土耳其将PKK视为对其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的恐怖组织,P.............
  • 回答
    谈到二战中英军的标志性陆战武器,克伦威尔(Cromwell)坦克绝对是绕不开的名字。它不仅仅是一款坦克,更是英国陆军在战场上的一股重要力量,承载着那个时代英国对战场机动性和火力的新期望。克伦威尔坦克,它的正式名称是“A27M战车”,名字的由来是为了纪念英国内战时期的重要人物奥利弗·克伦威尔。在战争的.............
  • 回答
    当然,我们来聊聊豹式坦克和它的子孙们。这可不是什么枯燥的军事报告,而是关于一辆真正改变了冷战时期西德装甲力量面貌的战车的故事。要评价豹式坦克(Leopard 2),我们得先看看它诞生的时代背景。上世纪70年代初,东西方阵营在欧洲剑拔弩张。苏联的T64和T72坦克数量庞大,性能也不容小觑。在这种压力下.............
  • 回答
    关于2017年俄罗斯坦克两项比赛中主办方限制中方车组使用校炮器的行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评价,并尽量详细阐述:一、 事件背景与经过的梳理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在坦克两项比赛中,确保火炮的精度和有效性至关重要。校炮器(或称火炮校准器、火炮膛线测量仪等,具体名称可能因装备而异)是坦克在赛前或赛间进.............
  • 回答
    驾驭江河湖海的钢铁洪流:62式和63式坦克简评中国坦克发展史上的两颗明珠,62式轻型坦克和63式水陆坦克,虽然在设计理念和定位上有所差异,但都为解放军的装甲力量建设贡献了重要力量,尤其在特定作战环境下,它们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让我们深入剖析这两款坦克的特点,理解它们在中国军事史上的位置。 62式.............
  • 回答
    豹2坦克是德国的骄傲,也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主战坦克之一。其防护水平更是其核心优势之一,在设计上就充分考虑了全方位的防护能力,以应对现代战场上的各种威胁。要评价豹2坦克的防护水平,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1. 装甲类型和结构: 复合装甲(Composite Armor): 豹2坦克采用.............
  • 回答
    法国AMX30坦克,在冷战时期,可以说是法兰西工业实力和军事思想的一次独特且令人瞩目的展现。它不像苏联的T54/55系列那样如潮水般涌现,也不像美国的M60那样追求厚重装甲的“移动堡垒”理念,AMX30走的是一条更为灵巧、机动的道路,其设计哲学在当时可谓是独树一帜。说起AMX30,首先映入脑海的便是.............
  • 回答
    要评价斐迪南坦克的电传动设计,我们得先明白它诞生的时代背景和面临的技术挑战。简单来说,斐迪南(Ferdinand)这款重型坦克歼击车的设计,在当时绝对是“技术领先”、“概念超前”,但同时也是“问题多多”、“不切实际”。它的电传动系统,更是其中最具争议也最能体现其特点的部分。为什么会选择电传动?首先,.............
  • 回答
    M60系列坦克:一位迟暮的勇士,在冷战的舞台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M60系列坦克,作为美国在冷战中期至后期的主力作战平台,它的出现象征着那个时代装甲力量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这款坦克并非横空出世,而是承载了M48“巴顿”坦克的经验与教训,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改进。那么,M60系列究竟有着怎样的性.............
  • 回答
    2A82滑膛炮,作为俄罗斯最新一代主战坦克(如T14“阿玛塔”)的核心武器,绝对是军火爱好者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要评价它,咱们得从几个关键点深入聊聊。首先,得说这炮的“出身”就非同一般。2A82不是凭空冒出来的,它是基于俄罗斯在坦克炮研发上长期的积累,特别是对2A46系列滑膛炮的改进和超越。2A46那.............
  • 回答
    聊起T62,那可不是个简单的角色,它在苏联和华约阵营里的地位,得拆开看了,不能一概而论。首先,得知道T62它的“爹妈”是谁。它是T55的升级版,但不是那种翻天覆地的革新,更像是一种“渐进式”的优化。大家伙都在追赶西方坦克的技术,特别是105毫米炮的出现,让T55那门100毫米炮有点捉襟见肘了。所以,.............
  • 回答
    丘吉尔坦克,一个在二战时期的大英帝国坦克设计序列中颇具争议,但又不可忽视的成员。它以那位坚韧不拔的首相命名,本身就带有一种象征性的重量。然而,正如现实中的政治家一样,丘吉尔坦克也绝非完美无瑕,它的评价也如同一枚硬币,有着正反两面。诞生背景与设计理念:一种对坦克的特殊理解丘吉尔坦克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源.............
  • 回答
    “郎森打火机”这个比喻,说实话,对谢尔曼坦克来说,与其说是调侃,不如说是点出了它最核心的优点,也是它最容易被诟病的点:够用、可靠,但缺乏惊喜,有时甚至显得笨拙。要评价谢尔曼坦克,得把它放到它诞生的那个年代和那个战场上去看。二战,特别是太平洋战场和欧洲战场的中后期,美国面临的挑战是巨大的。德国有虎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