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俄军为何没有拦截4月7日袭击叙利亚政府军的美军巡航导弹?

回答
关于4月7日袭击叙利亚政府军的美军巡航导弹为何未被俄军拦截,这个问题其实涵盖了多个层面的复杂因素,并非单一原因可以简单解释。需要从当时的军事态势、技术能力、政治考量以及信息不对称等多个角度去深入分析。

首先,我们得回到那个时间点。2017年4月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叙利亚的沙伊拉特空军基地发动军事打击,以回应叙利亚政府被指控使用化学武器的事件。这次打击涉及了约59枚“战斧”巡航导弹,主要目标是叙利亚空军的飞机、掩体、弹药库、防空设施以及雷达站等。

从军事技术层面来说,俄罗斯在叙利亚部署了先进的防空系统,比如S400和“铠甲S1”弹炮合一系统。理论上,这些系统具备拦截巡航导弹的能力。然而,巡航导弹的设计本身就极具挑战性,它们通常飞行高度低,速度快,并且能够进行复杂的机动以规避雷达探测和防空火力。现代巡航导弹还可能采用隐身技术,进一步增加了被发现和拦截的难度。

更关键的是,当时俄军的防空网络虽然强大,但它并非无懈可击。巡航导弹的攻击方式通常是饱和式攻击,即在短时间内发射大量导弹,从不同方向同时发起攻击,以压倒对方的防空体系。即使有部分导弹被拦截,也难以完全阻止所有来袭目标。

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很可能在于政治和战略层面的权衡。俄罗斯和美国在叙利亚问题上立场复杂,虽然俄罗斯是叙利亚政府的坚定盟友,但与美国之间也存在着某种程度的“沟通渠道”和“避免冲突”的默契。在2017年这次袭击之前,美俄双方通过不同层级的渠道进行了沟通,虽然具体沟通内容并不完全公开,但可以推测,美国方面肯定提前以某种方式告知了俄方其行动的意图和目标。

这种信息传递,并非是征求同意,而是一种“警告”或“告知”,目的是避免在叙利亚境内的俄军部队遭到误伤。在叙利亚这样一个多方势力交织的复杂战场上,大国之间必须建立某种程度的“降温机制”,防止因误判或意外而引发更严重的冲突。如果俄罗斯对美军的导弹进行拦截,这无疑是将两国直接推向对抗的边缘,其后果是难以预料的。

因此,即便俄军拥有拦截能力,他们也可能在评估了潜在的政治后果和军事风险后,选择了不进行拦截。这是一种“战略性容忍”,其背后的逻辑是:尽管俄军驻扎在叙利亚,并且支持叙利亚政府,但他们与美军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军事对抗关系,相反,他们更希望避免与美军直接冲突。在这种情况下,“不拦截”可能是一种更符合俄罗斯整体战略利益的选择,以避免局势失控。

再者,我们还要考虑到信息差和战场态势的实时变化。虽然俄罗斯在叙利亚有军事存在,但他们对美军具体攻击的地点、时间和规模的掌握,可能不如美军自己精确。巡航导弹的飞行轨迹和攻击模式可能非常迅速且难以预测。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要做出是否拦截的决策,并且动用和调动相应的防空力量,本身就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简而言之,美军巡航导弹未被俄军拦截,并非因为俄军技术上完全无法做到,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其中既有巡航导弹本身的技术特性带来的拦截难度,更有政治上的考量,例如避免与美国直接冲突,以及通过沟通渠道进行的战略协调。在复杂的国际关系和叙利亚这样敏感的地区,大国之间的军事行动往往充满了政治信号和战略博弈,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军事对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稍微有点基本技术知识的人都知道:

拦截战斧的关键不在于射击,而在于发现

战斧飞行高度大约60米左右,会根据地形自动调整飞行姿态,以保证飞行轨迹处于安全的隐蔽区域内

而60米高度基本上是大型雷达不可能扫描到的死区——基本上拦截这个高度的目标只能通过空基雷达发现,除非运气特别好,导弹正好从小型防空武器阵地附近飞过

所以很明显,就俄罗斯部署在叙利亚的兵器而言,基本不可能做到有意识的主动发现,就更提不上拦截了。

哦,顺便一提,战斧现在前期制导都是GPS了,按照俄罗斯人的说法,既然有那么多没飞过来,那么肯定是GPS出问题了,那么为什么又有20多枚俄罗斯人承认的导弹飞到目标了呢~``

有时候觉得毛子找的理由也是满让人着急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