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测爆炸原因是:热密封失效。
首先这玩意,上面长着一对鸭翼,我当是干鸡婆用的。看了视频后才明白是滑行用的。
这玩意,看来只是第一级;实验成功后上面可能会接上二级、三级。
一级速度比较慢,加装一对鸭翼后上升阻力的增加可能不明显。所以才可以这么粗暴地装上这一对鸭翼。
一级燃烧后分离时会留下少量燃料,等到滑坠到预定地点后点火反推、减速。
滑行时,上下两对翅膀向上摆翘,重心自然在下,是自然的稳定状态。通过控制摆翘的角度,调节空气阻力进而控制滑行轨迹。有点像滑行机。这些应该都是成熟技术。
主要技术难点可能在于这个二次点火。那么大的火箭发动机经过上升段的高温后,需要熄火,并把燃料舱重新密封住,对材料、热密封的考验不小。
这一次通报也说是有燃料泄漏。说明热密封还有点问题。
什么是热密封?通常我们密封用的是硅橡胶。但硅橡胶能够承受的温度有限。正常工作时,低温燃料喷出来,经过导管到燃烧室燃烧,这里有一个温度从零下到几千度的热梯度空间。但是平常这个空间是不需要密封的。烧完燃料就没了,整个发动机也报废了。
SN10呢,一次燃烧后,要关机。封存住一部分燃料。但是呢,前面紧连着的燃烧室几千度高温。这个温度必然会传递到燃料舱的密封处。所以,这就有一个热密封的问题,即在高温下的密封。
如果密封处与燃烧室拉开距离,这样密封处的温度就没有那么高了,是不是就完美地解决了问题呢?不行。距离越远,这段空间里残存燃料的可能性就会越大。熄火后保存的燃料可能还会继续燃烧。并从而破坏密封处。
(这里我会补充一个图)
个人目测SN10熄火后又起火爆炸可能就是这个问题。
前期姿态控制问题不大。
这个热密封说难不难,说简单不简单。当初哥伦比亚号以及后来的航天飞机都是因为隔热瓦脱落导致热密封失效。然后内部结构被损坏,最终解体。
另外,高超音速飞行器也存在热密封问题。美国高超音速武器三次实验全部爆炸、失败,项目已经停止。具体原因没有公布。但外界推测很可能是热密封问题(飞控问题会先发生翻转,而不是爆炸)。而美国发动机技术出问题可能性较小。
诸如此般,是不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美国的热密封技术没有过关?
个人估计:倾斜着陆,撞击负荷过大导致内部变形,内部变形导致燃料罐管开裂或剪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