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得看你啥时候创作。
短时间内可能出现的,大多都是些比较严肃的纪实片和故事片,即使轻松一些的,无非是反应一家人在隔离期间故事这种欢笑透着无奈的情景剧。
疫情过去10年以上时,人们会好了伤疤忘了疼,把疫情作为2020年的历史性事件放入各种电影作为时间坐标。
参考2003年非典,大量校园爱情片都有帮着情侣逃离隔离区或者跑到隔离区相会的情景,但在今天我们也能看出来,短时间内推出这种电影的确不合时宜。
等到搞清楚了这次疫情的来龙去脉(不一定能搞清楚),可能会推出纪录片和科教片。譬如国家做出的努力,在疫情期间网络、医疗等科技进步给予的帮助,各行各业所受影响等等。
最后,因为数码影像相比2003年已经成熟太多,能够留下的第一手影像资料比起当年也是爆炸式增长的,因此在创作上可以参考的素材也多了很多,整体上艺术创作的空间比2003年更大,理所应当是一些黑色幽默和反乌托邦题材的创作沃土,只不过在中国的确。。。emmm而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