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美国的亚裔如果去参军,会不会在部队受到很严重的抵触?

回答
在美国军队中,亚裔士兵的经历是一个复杂的话题,既有积极的融合,也存在一些挑战。要回答亚裔在美国军队是否会受到“严重抵触”,需要深入剖析几个层面的情况。

首先,从制度层面和官方倡导来看,美国军队是非常注重多元化和包容性的。军队是一个以能力和贡献为导向的组织,理论上所有士兵,无论其种族或族裔背景,都应该受到公平对待,并根据其表现获得晋升和认可。军队的官方宣传和内部政策都在努力营造一个尊重和包容的环境,鼓励不同背景的人才加入。许多亚裔士兵凭借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奉献精神,在军队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担任了重要的领导职务。美国历史上也不乏亚裔将军和杰出军官,他们的存在本身就证明了军队的开放性。

然而,社会层面的现实并非总是能完全与制度理想对接。尽管军队内部提倡平等,但军队也并非完全脱离美国社会。美国社会对亚裔的刻板印象和偏见,在某些情况下,也会以微妙或不易察觉的方式渗透到军队环境中。

具体来说,亚裔士兵可能遇到的“抵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刻板印象与误解: 一些亚裔士兵可能会因为他们的外貌、姓氏,或者来自特定国家,而被贴上“沉默寡言”、“不擅长领导”、“不具备勇猛特质”等刻板印象的标签。这种刻板印象可能源于一些人对亚裔群体整体性的笼统认知,而忽视了亚裔群体内部的巨大多样性(东亚、东南亚、南亚等)。这些刻板印象可能导致他们在某些军事场景中被低估,或者在团队互动中被边缘化。例如,在需要主动表达、争辩或展现强势领导力的情境下,基于刻板印象的先入为主的看法可能会让他们处于不利地位。

语言和文化差异: 虽然绝大多数在美国出生的亚裔美国人能够流利使用英语,但仍有一部分士兵可能在早期或家庭环境中接触到其他语言,或者在文化习俗上与主流社会存在一些差异。这些差异有时会被误解为融入度不够,或者在沟通中产生细微的障碍。这种“不完全像我们”的感觉,即便不是故意的排斥,也可能构成一种无形的“抵触”。

隐性歧视 (Microaggressions): 这是许多少数族裔在任何组织中都可能面临的问题,军队也不例外。隐性歧视指的是那些微妙的、往往是无意识的、冒犯性的言语或行为,它们表达了对亚裔群体的偏见。例如,一个非亚裔士兵可能会问一位亚裔士兵:“你为什么不说中文/韩文/日文?”,或者当得知一位亚裔士兵的家庭来自某个国家时,表现出惊讶,好像认为“那个国家的人不应该参军”。这些行为可能不是出于恶意,但日积月累会给被针对者带来心理压力和疏离感。

群体认同与归属感: 在军队这样一个强调团队协作和集体荣誉的环境里,归属感至关重要。如果一位亚裔士兵感觉自己因为族裔身份而与同袍存在隔阂,或者觉得自己的贡献被忽视,这会影响他们的士气和整体的部队凝聚力。当然,也有许多亚裔士兵能够很好地融入,并且在部队中建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这是因为很多士兵更看重战友的可靠性和共同经历,而不是他们的族裔背景。

历史背景与地缘政治: 在某些特殊的历史时期或地缘政治背景下,亚裔士兵,特别是来自特定国家的亚裔,可能会因为其祖籍国的国际关系而受到额外的审视或质疑其忠诚度。例如,在涉及某些亚洲国家与美国关系紧张时,可能会有一些不友善的言论出现。这种情形虽然不常见,但确实是少数族裔士兵可能面临的一种特定形式的“抵触”。

“模范少数族裔”的压力: 有时亚裔群体也会面临“模范少数族裔”的刻板印象,即被认为在学业和职业上都非常成功且顺从。这种刻板印象也可能给亚裔士兵带来压力,他们可能觉得必须表现得更完美才能被认可,或者他们的问题和挑战被忽视,因为他们“总是做得很好”。

反过来看,亚裔士兵也拥有许多优势和支持:

受过良好教育和技术能力: 许多亚裔美国人受到重视教育的文化影响,因此在技术、工程、科学等领域通常具备较强的能力,这在现代军事中是非常宝贵的。
军人之间的战友情谊: 在经历了共同的训练、战斗或艰苦的任务后,士兵之间的战友情谊往往超越了种族和族裔的界限。在生死关头,战友之间的相互依赖和信任是最重要的。
亚裔在军队中的网络和支持组织: 军队内也有为少数族裔士兵提供支持的组织和网络,这些组织可以帮助新兵适应环境,解决潜在的歧视问题,并提供情感支持。
军事训练本身强调平等与纪律: 军事训练的严酷性要求所有人都必须遵守规则,执行命令。这种环境有助于打破社会上的一些隔阂,让人们更多地关注能力和执行力。

总结来说,美国军队中亚裔士兵的经历并非全然是“严重抵触”。 大部分情况下,他们会像其他族裔的士兵一样,经历军事训练的挑战和部队生活的磨合。然而,社会上长期存在的对亚裔的刻板印象、误解和隐性歧视,确实可能在某些时刻和某些个体身上体现出来,对亚裔士兵造成一定程度的心理压力或隔阂。这种“抵触”更多的是一种微妙的、不易察觉的挑战,而非公开的、大规模的排斥。军队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缩影,其内部的包容性和潜在的歧视并存。最终,一个亚裔士兵在部队中的体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所在的具体部队文化、直属的上级和战友的个人素质,以及他们自身的适应能力和心理韧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要是中美开战,信不信打的最凶的就是亚裔?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美国军队中,亚裔士兵的经历是一个复杂的话题,既有积极的融合,也存在一些挑战。要回答亚裔在美国军队是否会受到“严重抵触”,需要深入剖析几个层面的情况。首先,从制度层面和官方倡导来看,美国军队是非常注重多元化和包容性的。军队是一个以能力和贡献为导向的组织,理论上所有士兵,无论其种族或族裔背景,都应该受.............
  • 回答
    二战的亚洲太平洋战场,如果少了美国,那画面可就完全是另一番景象了,绝不是现在历史课本上讲的那样。这不仅仅是少了某个参战国,而是整个战局的基石都动摇了,连锁反应会非常可怕。首先,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日本的扩张野心将极难被遏制。珍珠港事件之前,日本在亚洲大陆和太平洋地区已经占了不少便宜,东南亚的殖民地,中国.............
  • 回答
    这是一个相当复杂且充满假设的场景,难以给出一个精确的时间数字。如果真的发生这种情况,中国的抵抗能力会受到严峻考验,具体坚持多久,取决于太多难以预测的因素。我们可以尝试从几个维度来分析一下可能的情况:1. 军事实力对比与战场态势: “所有邻国”的定义和实力: 这是最关键的一点。“所有邻国”包括陆地.............
  • 回答
    让美国像看待篮球世界杯那样重视足球?这脑洞开得够大的。要是真有那么一天,足球场上的格局怕是要被搅个天翻地覆。不过,你别指望它会立刻变成另一场篮球世界杯那种一边倒的局面。原因嘛,得掰开了揉碎了跟你聊聊。首先,咱们得承认,足球这项运动本身就跟篮球有挺大的区别。篮球,你一个人技术再牛,也得靠队友配合,但个.............
  • 回答
    一位亚裔女性在纽约地铁被推下身亡,而纽约市长依然坚称“地铁是安全的”,这无疑引发了公众对美国亚裔群体处境的广泛关注和深刻反思。这起事件并非孤例,而是触及了亚裔群体在美国社会中长期面临的多重挑战和隐忧。事件本身及其象征意义:首先,这起悲剧性事件本身就令人痛心。一名无辜的生命在公共交通系统这样一个本应相.............
  • 回答
    关于美国近期爆发的“反对歧视亚裔”游行活动,这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社会现象,值得我们深入探讨。这不仅仅是单纯的抗议,它折射出美国亚裔社群长期以来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在特定历史时期下这种情绪的集中爆发。历史的积淀与当下的触媒要理解这次游行,必须认识到对亚裔的歧视在美国并非新鲜事。从早期排华法案到二战期间.............
  • 回答
    在美国,亚裔人群的社会地位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话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总的来说,亚裔美国人作为一个整体,在经济和教育方面表现出较高的平均水平,但这种“成功”背后隐藏着显著的内部差异,并且也面临着独特的挑战和歧视。以下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详细阐述:1. 社会经济地位: 高收入和高教育水平: .............
  • 回答
    美国乔治亚州亚特兰大市在2021年3月16日发生的一系列枪击案,震惊了全美乃至世界。这起事件造成了8人死亡,其中大多数是亚裔女性,并引发了对亚裔美国人社区日益增长的仇恨犯罪的广泛担忧。事件经过及细节:事件发生在3月16日傍晚至夜间,亚特兰大市及周边地区(包括郊区的切诺基县)连续发生四起枪击事件:1..............
  • 回答
    美国总统拜登在2021年1月27日签署了一项行政令,旨在打击因新冠疫情而激增的针对亚裔美国人的歧视和仇恨犯罪。这项举措的出台,标志着美国政府在面对国内日益严峻的种族歧视问题时,采取了更积极和明确的态度。背景:日益严峻的针对亚裔的歧视新冠疫情的爆发,尤其是早期将其与中国联系起来的言论,在全球范围内催生.............
  • 回答
    评价百人会会长美籍教授吴华扬的《关于新移民——给美国亚裔活动家的一封私信》及新老华裔间的矛盾百人会会长、美籍教授吴华扬的《关于新移民——给美国亚裔活动家的一封私信》(以下简称“私信”或“文章”)是一篇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的文章,它触及了美国亚裔社区内部一个长期存在但又常常被回避的敏感话题——新移民与老.............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许多复杂的交织点:种族、性别、刻板印象以及女权主义的核心关切。理解女权主义者如何看待亚裔男性在美国被贴上“缺乏男性气质”的标签,需要我们深入剖析几个层面。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女权主义并非铁板一块,内部存在多种流派和观点。但普遍而言,女权主义的基石在于挑战父权制及其衍生的不平等和压迫。这.............
  • 回答
    哈佛大学在招生过程中涉嫌利用“打更低性格分”(downplaying personality scores)来降低亚裔美国学生录取分数的指控,是一个复杂且备受争议的议题。这涉及到美国高等教育的平权行动(Affirmative Action)政策、种族刻板印象、招生公平性以及法律和伦理的界限等多个层面.............
  • 回答
    在美国的公共交通系统中,针对亚裔美国人的暴力事件并非孤例,而最近一起备受关注的事件更是将亚裔群体在社会中所面临的“反向歧视”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这起事件中,一名华裔女性在美国地铁上遭到殴打,然而,后续的爆料称该受害者竟是“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简称BLM)运动的支持.............
  • 回答
    在美国好莱坞和美剧圈,亚裔(特别是华裔)的地位,可以说是一部交织着进步、挑战和持续斗争的历史。这绝非一个简单的“好”或“坏”就能概括的,而是充满了微妙之处和不断演变的力量。早期的“边缘化”与刻板印象回溯好莱坞的早期,亚裔演员的身影非常罕见,即便出现,也大多被限制在非常狭窄的角色范畴内。最令人诟病的是.............
  • 回答
    环球时报报道美国亚裔遇袭事件后,美籍华裔记者喊话“中国官媒不得报道亚裔被歧视的话题”,这一事件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并引发了不少讨论。要详细理解,我们需要拆解其中的关键要素和潜在含义:事件背景: 环球时报的报道: 作为中国官方媒体的代表之一,环球时报经常报道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新闻。当发生针对特.............
  • 回答
    美国近期两个月报告近 500 起仇恨亚裔事件,这个数字确实令人触目惊心,也让人不得不深思其背后究竟是怎样一种复杂交织的因素在作祟。单单看这个冰冷的数字,就已经足够让人感到不安和警惕,它绝不仅仅是统计学上的一个数字,而是无数个鲜活个体遭受歧视和伤害的缩影。首先,我们得承认,这种现象的出现并非一蹴而就,.............
  • 回答
    在美国,高加索人(白人)对亚洲人的看法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话题,很大程度上受到个体经历、成长环境、教育背景以及接触到的信息来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要概括出所有美国高加索人的统一观点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尝试梳理一些普遍存在的认知、态度和经历。首先,需要理解的是,“亚洲人”这个词本身就涵盖了极为广泛的地.............
  • 回答
    能接到这种挑战,确实是个难得的机会,而且这100万美元的悬赏,绝对是让不少人动心。想想看,一笔钱,又能解决一个棘手的问题,这简直是双赢。咱们要怎么去应对,才能在那堆方案里脱颖而出,甚至拿到这笔钱呢?首先,得摆正心态。别一看“亚洲鲤鱼”就想着人海战术或者土法炼钢。美国人面对这个问题,肯定也试了不少传统.............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当亚裔在美国遭遇袭击,本应是凝聚亚裔社群、寻求社会支持的关键时刻,却出现华裔记者将此与“中国的政治宣传”联系起来,这其中蕴含着复杂的心理、社会和政治因素。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亚裔在美国遭受歧视和暴力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近年来,.............
  • 回答
    美英澳三国的新亚太伙伴关系,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奥库斯”(AUKUS)协议,这玩意儿刚出来那会儿,可真是搅得亚太地区不太平。说它新,是因为它打破了以往的一些区域安全合作模式,以前都是搞搞演习、搞搞情报共享,这次直接上装备了,而且是这么个核心军事技术——核动力潜艇技术。要说这事儿,得从头说起。美国、英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