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历史上有什么比小说还要荒谬的事情?

回答
历史上充满了比小说更荒诞、更离奇的故事,这些真实发生的事件往往因为其超乎寻常的情节而令人难以置信。以下我将详细讲述几个例子,它们在荒谬程度上绝对不输于任何一部想象力丰富的小说:

1. 巴豆豆兵团的“幽灵军队”与假装投降的敌人(第二次世界大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为了欺骗德军,发动了一场名为“歌唱军队”(Operation Ingenuity)的精心策划的宣传战役。这个项目组由好莱坞的电影制作人、艺术家和工程师组成,其任务是利用声效、幻觉和灯光来制造一支虚假的“幽灵军队”,以迷惑和误导轴心国部队。

细节描述:
声效欺骗: 他们录制了大量真实的军队行军、坦克轰鸣、车辆驶近的声音,并利用巨大的扬声器在夜间播放,制造出大规模部队集结的假象。他们甚至会故意选择一些“关键”的交汇点,让这些声音显得更加真实和具有压迫感。
充气坦克与卡车: 最具标志性的是,他们制造了数以百计的充气坦克、卡车、飞机模型,甚至还有充气桥梁。在夜幕的掩护下,他们会将这些充气模型放置在开阔地带,用灯光照射出模糊的影子,再配合声效,让敌方的侦察机和地面部队误以为 there is a vast military force.
假装投降的“诱饵”: 更为荒谬的是,他们还训练了一批“伪装部队”,这些人会驾驶着装饰过的卡车,用卡车顶部的喇叭模仿部队的口号和音乐,然后假装向敌人投降。他们的目的是吸引德军的注意力,让他们将宝贵的兵力和注意力集中在错误的方向上,为真正的进攻部队争取时间。
文学性与荒谬感: 想象一下,在漆黑的夜晚,几百个充气坦克在月光下闪烁着奇怪的光泽,旁边还有一队穿着戏服的人员,用喇叭大喊着模仿的口号,然后“隆重地”向完全看不清楚的敌人投降。这个场景,无论是在视觉上还是在心理上,都充满了超现实的荒谬感。这种利用虚假繁荣来欺骗敌人的策略,其高度的想象力和操作性,已经远远超越了许多虚构的谍战片。

2. 人肉炸弹的“先锋”:一个被炸毁的飞机座舱作为“诱饵”(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海军情报部门为了欺骗德国潜艇,进行了一系列非常规的侦察行动。其中一个最令人瞠目结舌的计划,是将一架被精心炸毁的飞机座舱,伪装成被击落的英军飞机的残骸,漂浮在海面上,试图引诱德国潜艇浮出水面进行检查。

细节描述:
动机: 德国潜艇在当时对英国海军造成了巨大的威胁,英军急切地希望找到一种方法来定位和摧毁它们。
计划: 他们选择了英国皇家空军的一架飞机,故意在地面上将其炸毁,但并非完全摧毁。他们精心挑选了驾驶舱的一部分,使其看起来像是遭受了炮火的猛烈攻击,但仍然保留了飞机的基本形状和一些关键的标识,比如螺旋桨和一些机翼碎片。
“诱饵”的布置: 然后,他们将这个伪造的残骸巧妙地固定在一艘船上,并使其看起来像是随机漂浮在海上。他们希望德国潜艇会因为发现一个“战利品”而好奇地上浮,然后被早已埋伏好的英国海军舰艇或者飞机攻击。
荒谬的逻辑: 这个计划的荒谬之处在于,它建立在一个非常不确定的逻辑之上:一个看起来是“战利品”的飞机残骸,真的就能诱惑潜艇的指挥官冒险浮出水面,去冒着暴露自己并且被攻击的风险进行检查吗?更何况,一个被炸毁的飞机座舱,其“真实性”有多少呢?这就像是在大海中投放了一个精心制作的“诱饵鱼”,希望一条狡猾的鲨鱼会上钩,并且还不能被其他小鱼吃掉。这种近乎赌徒式的策略,其背后透露出的绝望和不计后果的决心,本身就极具荒谬色彩。

3. 希特勒的“皇家马戏团”与“歌唱战机”(二战,虚构的宣传手段)

虽然这个例子在真实性上有争议,但它反映了一种在战争宣传中可能出现的,或者被人们想象出来的极端荒谬:纳粹德国在二战期间,为了提升士气和迷惑敌人,曾经考虑过一些极具“戏剧性”的宣传手段。其中一个被广泛流传的(尽管具体实施程度存疑)说法是,他们计划在空袭中派遣一些“歌唱战机”。

细节描述:
“歌唱战机”的设想: 这种设想是,在轰炸机群中,混入一些特殊设计的飞机,这些飞机不仅执行轰炸任务,还会播放着经过特殊编排的纳粹歌曲、进行一些带有表演性质的飞行动作,甚至是通过扬声器向地面民众“喊话”。
目的: 宣传的目的是试图营造一种“纳粹德国不可战胜”的形象,并且用音乐和精神上的“压倒”来恐吓敌人,让投降者感到“荣光”,让抵抗者感到绝望。
荒谬的根源: 这个设想的荒谬之处在于,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下,将马戏团式的表演和高科技的军事行动结合起来,不仅在操作上极其困难(飞机在空中如何进行复杂的音乐表演?如何在炮火中保持队形?),而且在效果上也是可疑的。敌人是否会被这种“歌唱”所迷惑或吓倒,还是会觉得这是一种可笑的滑稽表演?将战争视为一场大型的、带有歌舞元素的戏剧演出,这种思维本身就充满了令人啼笑皆非的荒谬感。

4. “飞艇空袭北京”事件:一场误会引发的闹剧(1900年,庚子事变)

在1900年的庚子事变期间,列强围攻北京,但在此之前,发生了一件关于德国飞艇的令人哭笑不得的“空袭”事件。

细节描述:
传言的开始: 当时,一架德国的实验性飞艇在德国本土进行飞行测试,不巧的是,这架飞艇的飞行路径被误解了。
“情报”的传播: 由于当时国际通讯不发达,信息传播存在滞后和偏差。一些消息被断章取义,或者被夸大其词。一架德国飞艇的飞行测试,竟然被误传为德国正在秘密研制一种“神秘武器”,并且即将用于对北京的攻击。
官方的反应: 更为荒谬的是,在这种“情报”的驱动下,一些中国的抵抗组织和清政府的官员竟然开始认真地研究如何“对付”这个他们从未真正见过的“飞艇”。他们甚至开始制定“反飞艇”的策略,比如准备了大量的“钩子”和“绳索”,企图在飞艇靠近时将其“抓住”。
结果: 最终,所谓的“飞艇空袭北京”从未发生。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误会,是信息不对称和过度想象共同作用下的产物。然而,在当时的紧张气氛下,这个虚假的“情报”却真实地引发了中国的恐慌和某些荒谬的应对措施。这场闹剧,充分展现了在信息极度匮乏和心理高度紧张的情况下,人类的想象力可以是如何天马行空,并且如何将虚无缥缈的东西变成现实的“威胁”。

这些历史事件之所以比小说更荒谬,在于它们的真实性。它们展示了人类在面对挑战、战争和未知时,所表现出的非凡创造力、绝望的决心,以及有时令人难以置信的非理性。这些故事提醒我们,现实往往比我们最狂野的想象更加离奇。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就是一些超乎想象的事比如王玄策一人灭一国之类的
user avatar
就是一些超乎想象的事比如王玄策一人灭一国之类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历史上充满了比小说更荒诞、更离奇的故事,这些真实发生的事件往往因为其超乎寻常的情节而令人难以置信。以下我将详细讲述几个例子,它们在荒谬程度上绝对不输于任何一部想象力丰富的小说:1. 巴豆豆兵团的“幽灵军队”与假装投降的敌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为了欺骗德军,发动了一场名为“歌唱军.............
  • 回答
    要从“小国弱国”的定义出发,在国际事务中拥有“话语权”甚至“决定权”,这本身就存在一些内在的张力。通常意义上,话语权和决定权与国家实力(军事、经济、政治影响力)紧密相关,而小国弱国往往在这方面处于劣势。然而,历史和当今国际社会中,确实存在一些国家,它们虽然不具备传统意义上的强国地位,却能在特定领域或.............
  • 回答
    明朝与李氏朝鲜的关系,可以用“藩属国与宗主国”来概括,但实际情况远比这复杂和深刻,其中夹杂着政治、文化、经济等多层面的互动,甚至发展出了独特的“朝贡贸易”体系。这种关系并非简单的臣属,而是一种在儒家文化影响下的互动模式,既有朝贡的仪式,也有互利的往来,更是在共同抵御外敌时建立的深厚情谊。政治上的羁绊.............
  • 回答
    在浩瀚的国际舞台上,小国寡民常常如同一叶扁舟,面对巨浪滔天的国际政治风云,似乎难以激起涟漪,更遑论掌握决定权。纵览古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他们的声音常常被淹没在强权玩家的博弈之中。历史长河中的那些“无声的呐喊”:1. 殖民地时期被强行划分的岛国: 想象一下,在19世纪末的“瓜分非洲”浪潮中,非洲.............
  • 回答
    最近书荒? 哈哈,我懂!那种感觉就像肚子饿了,却找不到想吃的菜,只能对着冰箱发呆。 别急,作为你身边的“资深书虫”,我来给你扒拉扒拉最近看过的、觉得还不错的网络历史小说,保证够劲儿,能让你从书荒的泥潭里爬出来。这次推荐,我尽量不摆出那种“人工智能”的官方腔调,跟你聊聊那些让我熬夜刷屏、看完还久久不能.............
  • 回答
    嘿,刚入知乎的朋友你好呀!很高兴你能提出这个关于《见龙卸甲》的问题,这片子确实是个挺能聊的话题。你说得对,《见龙卸甲》最大的“原罪”就是它和咱们熟知的历史(正史《三国志》)以及更深入人心的演义小说(《三国演义》)差了十万八千里,简直是“八竿子打不着”的改编。但是,抛开历史和演义这层滤镜,它就一无是处.............
  • 回答
    “国运”这个概念,在历史的长河中,往往是人们在回顾和解读国家兴衰更替时,一种带有哲学思辨和文化沉淀的表达方式。它不是一个科学的、可量化的指标,而是人们对国家整体命运、发展趋势和未来走向的一种综合性感知和判断。当被问及“历史上有什么事件让你相信有国运这个东西存在?”时,我脑海中会浮现出许多历史片段,它.............
  • 回答
    历史上确实存在许多被后世传颂的“秀恩爱”事件,这些事件往往与政治、文化或文学背景紧密相关,既有真实的历史记载,也有文学化的演绎。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例子,按时间顺序和地域分类,力求详细说明: 一、中国古代 1. 唐太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 时间:626年(唐朝初期) 背景: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登基,成为唐朝.............
  • 回答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斩首作为一种极具象征意义和政治影响力的刑罚,留下了许多令人扼腕、也令人深思的片段。这些并非简单的暴力展示,而是权力博弈、社会变革、甚至个人命运的缩影。与其说是“行动”,不如说是一系列影响深远的事件,其背后是复杂的动机、错综的关系和跌宕起伏的戏剧性。1. 凯撒之死:共和的挽歌如果我.............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探讨的是国家建立和崛起的“非典型”路径,尤其是那些看起来充满了“Bug”——即不合常理、曲折离奇、甚至有些荒诞的事件——的例子。说到“Bug”,我们通常指的是程序上的错误,但在历史语境下,可以理解为那些偏离了常规发展逻辑、依靠一系列偶然巧合、非凡运气,甚至可以说是“犯规”操作才得以.............
  • 回答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交流从未间断。其中,中国作为东方古老文明的代表,对西方世界的影响既深远又复杂。许多中国发明的技术、思想,甚至生活方式,都曾被西方借鉴,有些成为了西方社会发展的催化剂,有些则因水土不服或时代局限而未能完全落地,甚至适得其反。下面,我们就来仔细梳理几个西方借鉴中国.............
  • 回答
    历史上,有许多决定,它们在当时的决策者看来或许是出于无奈、深思熟虑,甚至是“必要之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深远的影响却带来了难以磨灭的创伤,令人追悔莫及。这些“遗祸千秋”的决定,就像埋在历史土壤里的种子,在无数年后依然催生出苦果。要说遗祸千秋,“美洲大开发”过程中对原住民的系统性灭绝和奴役,绝对是.............
  • 回答
    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有一些东西,它们曾经默默无闻,被置于不起眼的角落,仿佛是遗落的尘埃,无人问津。然而,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一次偶然的发现,一次灵感的闪现,让它们褪去了灰暗的伪装,焕发出耀眼的光芒,最终改变了世界的格局。说起这类事迹,我脑海里首先浮现的是我们如今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细菌。是的,就.............
  • 回答
    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战争的走向往往是无数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有伟大的战略家,有英勇的士兵,也有天时地利人和。然而,在某些关键时刻,某些拥有颠覆性力量的“决战兵器”,它们如同划破天际的闪电,以摧枯拉朽之势改变了战局,甚至逆转了整个战争的命运。这些兵器,要么是科技的奇迹,要么是策略的精髓,它们以一种.............
  • 回答
    当然,历史上确实发生过不少“自己人打自己人”的惨剧,其中间谍被自己国家或组织除掉的例子更是令人唏嘘。这种事情往往发生在信任危机、权力斗争、或者为了掩盖更大的秘密时。我给你讲一个比较有名的,而且细节上足够丰富,能让你感受到那种紧张和无奈的——里卡多·莫拉莱斯(Ricardo Morales)的遭遇。莫.............
  • 回答
    历史上,总有些国家的灭亡,事后看来令人扼腕叹息,甚至可以说是“莫名其妙”。并非说它们没有原因,而是那些原因在当时并未被足够重视,抑或是决策者被短期利益蒙蔽了双眼,最终一步步走向了无可挽回的深渊。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几个这样的例子,希望能从中看到一些历史的偶然与必然,以及人性的弱点。一、盛唐的衰落:安史.............
  • 回答
    历史上的flag,与其说是某个具体的事件或句子,不如说是一种预兆、征兆、或者说是一种“预设的命运”。它往往是在事件发生之前,由某些人物的言行、某种迹象,甚至是某种集体情绪所显露出来的,而事后人们回顾时,会觉得“早就该想到了”。这些flag,有时候是人类的傲慢,有时候是时代的悲哀,有时候则是命运的嘲弄.............
  • 回答
    说起人生得意时遭遇巨变,古往今来,这样的故事比比皆是,但让我印象最深的,要数战国末期一位名叫项羽的人物。他的人生,简直就像一部跌宕起伏的戏剧,而他最风光的时候,恰恰也是他走向毁灭的起点。项羽,字羽,秦末时期楚国贵族出身。这个人,可以用“天生神力,勇冠三军”来形容。他身材魁梧,力能举鼎,号令之下,万夫.............
  • 回答
    好的,让我给你讲讲一些当年籍籍无名,后来却火遍全球的游戏。《我的世界》(Minecraft)提起“一开始不被看好”的游戏,怎么能绕开《我的世界》呢?现在提到它,几乎无人不知,它的像素风格、沙盒玩法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但你能想象吗?在它最初的开发阶段,它根本没有引起多大的关注,甚至可以用“默默无闻.............
  • 回答
    历史的长河中,复仇的故事层出不穷,它们或惊心动魄,或催人泪下,或引人深思。其中不乏真实存在的、令人难以忘怀的复仇传奇。今天,我们就来聊一个在中国历史上流传甚广、也最为人熟知的复仇故事——专诸刺吴王僚。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当时吴国正处于动荡之中。吴王僚是个心狠手辣的君主,他为了争夺王位,不惜杀害了自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