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伦镍两日疯涨 247%,青山集团回应被逼仓「已调配充足现货进行交割」?

回答
关于伦镍(LME Nickel)两天内疯涨247%,以及青山集团(Tsingshan Group)被逼仓并回应“已调配充足现货进行交割”这一事件,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解读。这无疑是近几年来全球大宗商品市场中最具戏剧性和影响力的事件之一,涉及到金融市场的杠杆、实体产业的供需平衡、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以及市场操纵的可能性。

一、 事件的背景:伦镍为何能出现如此疯狂的涨幅?

伦镍是什么? LME(伦敦金属交易所)是全球最重要的工业金属交易中心之一,伦镍指的是在LME上交易的镍合约价格。镍是一种重要的工业金属,广泛应用于不锈钢、电池(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电池)、合金等领域。
极端情况的触发条件: 镍价在短时间内出现如此剧烈的波动,通常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并且往往伴随着极高的杠杆交易。
基本面供需失衡: 镍的供应相对集中,而需求又在不断增长(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对高镍电池的需求)。如果出现突发的供应中断(例如某主要产区因政策、政治或自然灾害停产),或者需求端出现超预期的爆发式增长,都可能导致价格剧烈波动。
高杠杆交易: 金融市场上的衍生品交易,如期货和期权,允许参与者使用杠杆。这意味着用较少的资金控制大量的合约。当价格朝着不利于杠杆交易者的方向变动时,他们可能需要追加保证金。如果无法及时追加,其头寸就会被强制平仓,进一步加剧价格的波动。
逼仓(Short Squeeze): 这是本次事件的核心。逼仓是指在期货市场上,当大量卖空者(空头)面临价格大幅上涨,无法以合理价格回补空头头寸以避免巨额亏损时,买方(多头)通过大量买入,进一步推高价格,迫使空头在极端不利的情况下被迫平仓,从而进一步推高价格的现象。
市场情绪和流动性: 在极端波动时期,市场情绪会极大地影响价格。恐慌性买入或卖出都会放大波动。同时,市场的流动性(即买卖双方能够快速执行交易的能力)也很关键。如果流动性不足,小额的交易都可能引起价格的大幅变动。

二、 青山集团被逼仓及其回应

青山集团的角色: 青山集团是全球最大的不锈钢生产商,也是全球主要的镍生产商之一。它在镍的生产、加工和贸易方面拥有巨大的影响力。
“被逼仓”的含义: 通常理解为青山集团在LME上建立了大量的卖空头寸(即押注镍价下跌),当镍价出现异常飙升时,其空头头寸面临巨额浮亏,需要追加大量保证金,否则将面临强制平仓的风险。
青山集团的回应:“已调配充足现货进行交割”
官方声明的含义: 青山集团的回应,即“已调配充足现货进行交割”,意味着该公司有足够的可交割的镍现货来履行其在LME上的卖出合约义务。这表明青山集团的风险敞口(risk exposure)是可控的,并且他们通过实际的镍供应能力来化解金融市场的压力。
为何要回应? 作为全球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青山集团的动向会引起市场的高度关注。及时且清晰的回应,旨在稳定市场情绪,澄清其财务状况和交割能力,防止市场对其产生过度恐慌或误解,从而避免危机进一步蔓延。
强大的实体支撑: 这句话的核心在于“现货”。青山集团作为一家实体生产企业,其优势在于拥有大量的镍矿、镍冶炼产能以及镍产品库存。当金融市场出现“纸面上的逼仓”时,他们可以用实物资产来化解金融杠杆的压力。

三、 事件的深层原因和影响

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的脱节: 这次事件暴露了金融衍生品市场在脱离实体经济基本面时的潜在风险。过度使用杠杆的金融投机,在缺乏足够流动性或基本面支撑的情况下,可能导致价格的极端扭曲。
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 地缘政治冲突(例如俄乌冲突,俄罗斯是主要的镍供应国之一)以及其他不可预测的因素,都可能对全球供应链造成冲击。一旦供应端出现问题,就会迅速传导到金融市场,引发价格的剧烈波动。
市场监管的挑战: LME作为全球重要的交易所,其定价和交易机制受到了广泛关注。在如此剧烈的波动中,市场是否受到操纵?交易所的风险控制措施是否到位?这些都是需要深入探讨的监管问题。LME事后也暂停了镍合约交易,并采取了一些调整措施。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放大效应: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对镍的需求带来了结构性的增长。这使得镍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商品,也更容易吸引金融资本的关注和参与,从而放大了价格波动的潜在影响。
对其他市场的影响: 这种极端的波动不仅仅局限于镍市场,也可能对其他相关大宗商品市场、股市以及全球宏观经济产生联动效应。例如,金属价格的上涨会推高下游产品的成本,影响企业盈利和通胀预期。

四、 我们可以如何看待这件事?

警惕金融杠杆的风险: 这是一次生动的案例,展示了过度依赖金融杠杆进行大宗商品交易可能带来的巨大风险。无论对于个人投资者还是机构而言,理解杠杆的双刃剑效应至关重要。
实体企业的韧性: 青山集团的回应表明,拥有强大实体生产能力和充足现货储备的企业,在面对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时,具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他们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真实的生产和供应能力,而非纯粹的金融操作。
市场运行机制的审视: 这次事件促使我们反思现有的商品交易规则和风险管理机制。如何在保护市场流动性、允许合理投机的同时,防止出现极端的价格扭曲和系统性风险,是交易所和监管机构面临的重要课题。
全球化背景下的联动效应: 在一个高度互联的全球化世界里,任何一个环节的异常都可能迅速扩散。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不仅仅是市场价格的涨跌,更是全球经济健康状况、供应链稳定性和地缘政治格局的综合体现。
对新能源产业的启示: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关键原材料(如镍)的依赖性正在增强。如何保障关键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多元化供应渠道以及技术创新以降低对特定资源的依赖,是各国政府和企业都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总结来说,伦镍两日疯涨247%并伴随青山集团被逼仓的事件,是一场金融投机与实体经济力量的较量。它暴露了金融市场杠杆的巨大风险、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以及市场监管的挑战。青山集团能够稳定局面,得益于其作为实体经济巨头的强大现货支撑能力。这起事件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教训,警示我们在参与市场时要保持理性,充分认识风险,并关注实体经济的真实价值。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楼下几个答主带节奏有点起飞。

前段时间刚做了一个大宗加lme期货套保的仲裁,说说看法,不对请指出。

1.青山至少割韭菜,是在规则内玩耍

2.LME不让俄镍交割这就是LME的问题了。当然也可以说这是市场风险

3.有镍空头的又不止青山。这帮空头交不出保证金就要被平仓,这部分钱是经济行(比如苏克敦)在扛(经济行给的纯额度),如果对方信用不好追不到call,经济行怎么办,爆掉?(LME的ring member就11个还是10个,比如苏克敦、AMT、MAN、METDIST等等)

4.镍空头平不掉,空头手上的其它单也要被平,连锁反应就要起来,经济行这时候比青山还睡不着。

5.LME比青山和经济行更睡不着。

6.大家都认为青山没现货,那青山鱼死网破就现价收注册镍准备交割(期货亏现货亏都一样),把远期空单调近期吃一波升水回回血,有多少交多少,嘉能可敢不敢接?镍是嘉能可当庄还是青山当庄,以后还玩不玩?

7.国内一家人,怎么都好说,青山钱给够听说国储和金川开始备货了。江铜五矿等等干嘛有钱不赚?再不济青山放话国际市场收现货,今天谁有注册镍的头寸卖给我青山交货,以后在我这拿镍都好说,青山有全球镍产能的20%,这点底气还有的。你手上有头寸,你给不给青山呢?如果能一波逼死青山当然不给,但显然逼不死那怎么选?那不如套现给青山,钱和人情都赚到。


好了,现在你是LME,不拔网线回滚交易,你的声誉和经济行的命就在青山这了。交易所声誉没有了,经济行拉爆一两个,青山也不一定死。国际金属期货交易所就你LME?

真的以为LME会因为青山拔网线??不要太看得起青山。也不要幻想国家出手了兜底了如何如何,百亿美元级别的亏损也让国家出手兜底,国家是千手观音还是布袋和尚?LME拔网线那是因为不拔网线他自己就要下水。


总而言之:

1.青山之前坐庄割别人,规则内玩

2.LME开除俄镍金属籍离大谱

3.目前多头趁着俄镍不能交割轧空青山也没问题规则内玩。LME的问题又不是多头的问题,多头没必要有同情心

4.问题是多头有点贪过头了,本来想埋青山,这下子一波把LME和经济行全埋了。

5.我很想看LME不拔网线,真的(认真脸),就算青山死了。LME亏,其他交易所可能在偷笑,SHFE说的就是你

user avatar

一句话总结:开香槟咯!

最新消息:拔网线+回档,呵呵,网游都不敢这么玩!看来有人急了,是谁我不说!香槟该开接着开,小宰一刀就不是宰了?国际游资要是能这么轻易认你的A4纸,那LME干脆关门得了,继续拭目以待吧。

目前看到的消息是青山亏3w美元每吨,合计60亿美元,不多,也就一年利润罢了,还是不够疼,下次还敢!


青山自己是开采镍矿,生产不锈钢的,按道理镍价涨有利于青山实现盈利。但青山一直是期货市场大空头,正常套保也就算了,问题是他不正常,经常开远大于交割能力的空单。

比如去年三月初的镍大跌就是它放消息出来能镍铁转高冰镍,其实是他自己下了大量空单。这种一天到晚投机操纵市场的惯犯,掉河里也太正常了,一点不用同情!

有人说青山代表国家利益?我笑了!

一个连上市都不敢的家族企业也可以代表国家了?要是最后,国企真接盘这种垃圾企业,那才是人民真正受伤!反正你大老板怎么玩都行,最后都是人民买单呗?让他破产才是对人民的保护。

最后,个人坚决支持国际游资加大力度收割国内买办!国内这种太多了,掂不清几斤几两,真以为发家是靠自己能力超人,实业赚了大钱还不满足,跑去金融市场当恶庄投机赚热钱割韭菜!

你算个勾巴啊?玩了十年八年金融,就觉得自己行了,跑人家场子跟玩了这游戏两百年的恶狼去斗?

好死!开香槟咯!

user avatar

高赞回答是典型的受害者有罪论。(那个高赞回答不见了,大概意思就是嘲讽青山贪心且不自量力去与搞金融上百年的来玩,自然输得只剩裤X)

先说一下期货对冲套现。

就是当价格与生产成本相背相差大时,通过多空期权来降低差值,以保证一定的利润。

所以,镍大涨,青山又是第一大生商,不应该是高兴吗?

这是错误的理解。商品的波动是供需叠加市场情绪导致的。过热大涨后面肯定会跌。下图是青山印尼的产能。

青山总产能其镍当量产量将在2021年达到60万吨,2022年达到85万吨(占全球总量270万吨的30%),到2023年将跃升至110万吨。

青山要的是稳定的利润。今年大赚明年亏。期货的作用就是平抑均差。

我认为青山的20万吨空单期权还行,虽然比较大,但比年产能仅仅是三成仓位。而全球2021镍产能是250万吨。空单占比仅为全球产能8%

同样是制裁俄罗斯的也是20万吨镍,占全球8%的产能。但问题是20万吨是一年的缺口,其它国家产能可以补上。所以,对生产影响不大。

所以,青山的套期保值正常吗?我认为正常。

你们知道逼仓是什么意思吗?

逼仓是指交易一方利用资金优势或仓单优势,主导市场行情向单边运动,导致另一方不断亏损,最终不得不斩仓的交易行为。一般分为多逼空和空逼多两种形式。逼仓是一种市场操纵行为,它主要通过操纵两个市场即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逼对手就范,达到获取暴利的目的。

所以对于操纵市场的行为,LME肯定要出手的。

  • 有意思的是,港交所收购了LME。并且在2019年商谈收购伦敦证券交易所,后来因为疫情及美国等原因,没有通过。

LME3月7日对现货交割的基本金属合约设定现货价差限制和递延交割机制,立即生效。

LME表示,会员及其客户禁止在任何LME执行地点 以超过相关金属前一天 现货官方价1%的价格 下达铝、铝合金、钴、铜、铅、镍、锡和锌的明日/次日套利指令;持有空头头寸的会员,如果无法履行交割义务,或无法以不超过前一天现金官方价格1%的现货价差借入金属,则可以在LME的指示下,由交易所递延交割。

大白话就是,交割价格不能超过前一天的1%。因为是3月8日暂停交易。所以是以3月7日价格,即5万美元的价格为基准,相当于交易回滚+拔网线。并且没有货交割的会员,可以递延交易。另外LME还设定了临时10%的涨跌限制。


当然,我不可否认的是,即使没有被收购,LME也可能会打击操纵市场。

期货市场的理念是,减少市场价格波幅。交易所维护初衷,很正常。

但,谁说得定呢?

在LME的干预下,镍价回落是必然事件。只是时间问题。

LME与我们国泸镍交割的是纯镍。青山产的却是15%镍铁。

青山印尼镍铁成本只有1000美金/吨,换算下来,成本在6700美元/吨,再加上冶炼运输成本,约8000美元/吨

所以,能想明白青山开空套现的原因了吗?

现的5万美元/吨,青山能卖给它,直接赚疯了。

但青山产的是15%的镍铁,要冶炼提纯才能交割。原因则是印尼不允许纯镍出口。

青山手上的矿镍足有一千万吨!

中国镍年需求量约100万吨,青山持有的镍矿够中国用十年。青山的地位自己想

只是国外不是国内,没有强有力的打击操纵市场。

总结一下。

  1. LME以7号价为基准交割,且暂停交易。LME在1985年镍危机中,暂停过4年交易。
  2. 允许会员延迟交割,能延迟多久,没说。
  3. 青山的产能足以交割20万吨
  4. 全球产能下降不大,基本面没有改变,镍价远高于生产成本,存在下跌空间
  5. 全球镍产能是250万吨,俄镍制裁影响有限

所以,回应上面,我反对企业有罪论。青山的空单期权,并没有多大的理论缺陷。

青山只要补齐保证金(以五万美元/吨为基准),一方面去加大产能,延迟给客户供货,另一方面是收购别家镍。加上LME又给延迟交割。

所以多头是见好就收还是硬肛下去?由LME互平或者是谈判好价格放开交易。还是与空头硬刚?

兔死狐悲,听过了没?其他生产商你觉得不会敌视资本吗?连巨头矿商都能被资本逼仓,小矿商怎么想?

在家吃着火锅唱着歌,开个三成仓对冲,啪的一声,爆仓了

在实业资本的眼里,金融资本都是敌人。

即使回到开头,企业有罪有错,不是任由它国资本去判。这跟反华为有什么区别?

操纵市场,没判刑已经不错了。至于别人以后认不认LME,就相当于要中国不认WTI原油与布伦特原油,国外不认中国热卷一样。

你有这个实力吗?


前面高赞,跟我家小孩出门被打,你跟我说,谁让你那么小就出门,肯定被打。

有何不同?

传青山有现货20万吨,随时可以交割。如果证实,上面高赞的,被反转了,不知道改不改答案。

答案应改成“国外资本期货市场阻击青山集团,企图剑指印尼矿山60%股权,结果被击溃”

3月九日,据印尼投资和海洋事务协调部长Luhut Panjaitan称,印尼今年计划将镍产量增加39.3万吨至40万吨,使总产能达到140万吨。他还表示,明年印尼将再增加50万吨的年产能。

青山都说自己有货来交割了,还说青山投机倒把……,再刚正常市场行为与投机倒把的区别,那互黑吧。

我应该删掉这文章的,搞不好青山在大气层

解释一下,青山明明做空单,大涨后交割却是有利。

  1. 青山占全球产能30%涨价对其有利,不难理解吧?
  2. 青山开的2w空单,5w交割。空单每吨亏3w,亏损率150%。实物交割价格5w/吨,按成本8k/吨,每吨净赚42k。综合赚1.2w每吨。只要有货,涨再高,清山还是赚1.2w/吨
  3. 现在LME又是暂停交易,又是允许延迟交割,又是指定仓库。我不清楚指定仓库是哪里,但不在伦敦很正常。镍2204、2205都是跌的趋势。允许延迟交割意味着什么不用说了吧。青山只要付保证金的利息罢了。以5倍杠杆算,青山追加12亿美元即可。
  4. 青山交割后,多头拿着镍有什么用?青山才是镍界巨头,多头拿到手后,只能转卖,青山增产降价,逼多头低价卖出。你说谁会接盘?反正青山会参与到。本来正常行情下也亏不到哪去,但多头是翻倍买入的啊!然后呢,划重点,青山还可以做空,现在交割实物是5w美元/吨,但多头不可能拿货去开厂啊,只能卖回给镍商。镍商压价收,相当于能正常市场价2w/吨接回这货。那么空单亏损是可以赚回一部分的。

假如,青山没有现货,只能从市场购入。即以市价去买入交割或者强平。那青山就只能亏损了。前者亏了多少?亏了3万美元/吨,亏损率150%。后者强平亏多少?不能估计。反正大于这个数。

还有记住了,真交割时,是要足额的,要乘以杠杆的。20万吨,5w的价。可是足足100亿美元呢。转卖出去如果价格变成2w,直接亏60亿美元。

所以,多头根本不敢交割。那只能平了。怎么也比实物交割亏得少。

上面举的数字,仅代表例子,不代表其它意义。


明天,LME就开盘交易了

LME表示,11号即周五不开盘,网线插上要看周一了。看来要先多空谈话过再决定

好了,点赞投币关注,我们有缘再见

user avatar

现在青山筹到了足够现货,我想知道前两天在这个问题下面弹冠相庆的答主此刻是什么表情。

user avatar

写在最上面,说三遍。

不要做空自己!

不要做空自己!

不要做空自己!

原本说了不更了,等着看结果。但特么嘴开了光,头一天写完金融战争来临,彼此已经开出了第一枪,注意风险,警惕对手暗地里使坏。结果第二天SEC就下手了,威胁摘牌中国企业。

然后呢?我们自己人连夜跑上去做空自己的公司,跟着华尔街一起对我们自己企业捅刀子。中概股一片哀嚎,十多二十万亿的市值啊,两天掉了百分之十几。现在还在继续掉。

这就是我为什么原文说了,即便你不在一条裤子里,哪怕你吃里扒外,此刻也不要心存侥幸,去赚那一手带着自己人血的钱!覆巢之下无完卵,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靠做空自己的祖国发财的!

本来这篇文章就是写给那些看的懂的人的呼吁。看不懂的无所谓,你随便谩骂、讽刺、嘲笑,怎么都行,你的认知不足以影响任何东西。

但是如果你看得懂,还在带节奏,还在试图美化我们面临的金融战争,还在试图掩盖我们遭受的惨烈损失,那你就只有两个字能形容。无耻!

2013年的黄金市场,为什么我们的“大妈”出名了?为什么华尔街都忌惮“大妈”们?不就是因为大妈对黄金有着本能的信仰!信仰,才能让你赢得战争。

如今金融战争来临,我们更要对自己的祖国有信仰!即便你做个看客也好,起码不要把枪口对准自己人!不要去赚那带着自己人血的“快钱”。那些出海的企业,体量大的还好,体量小的,在这场金融战下,也许一波就被带走了。不心痛吗?

这,也才刚开始。

如果能看懂我说什么的,希望将来战场打到我们的主场来时,你们同样也要有信仰。跟着“脊梁”们走,不要怕,加仓就是干。在敌人地盘我们被欺负成那样,难道在自己地盘我们还要再输吗?

最后,致喷子们。

你们这种讥讽嘲笑文不对题带节奏,真的很秀认知上限。我倒是无所谓,见多了。但是对于此刻正在海外遭受摧残的企业们来说,你们此刻的欢乐,可真就是现代版的:隔江犹唱后庭花!

………………………………………………

先说结论。

1.明牌了,“民企”不过是青山的皮夹克而已。

2.青山这次即便能安全度过这一关,今后他以及所有这次帮助他的小伙伴们也是被盯上了。资本市场没有傻子,越是头部玩家越不可能心甘情愿地亏钱。未来这些企业的海外扩张之路,难免不会吃暗亏。

3.(仅仅猜测,大概率)有内鬼。这次嘉能可始终没有承认对手盘,而嘉能可的背景是华尔街。对手方没有彻底暴露,但青山已经暴露了我们的背景方了,未来资本市场会更加凶险。没有任何一头狼会在大快朵颐的时候放过猎物的,华尔街已经杀疯了,原油、天然气、贵金属,现在突然在镍上被反咬一口,你觉得他会被吓跑,还是会战术撤退之后卷土重来?卷土重来的时候,会不会带着报仇的情绪来得更狠?

4.最后一个段落再详述。

………………………………………………

故事的梗概高赞们已经解释得很明白了,至于青山到底有没有问题,是否存在过度投机导致玩儿脱线了,这个我没办法评判。青山到底是玩儿摔了被迫找娘家,还是娘家里有人兜底,授意青山这么玩儿?

毕竟如此体量的企业,又拿捏着镍市场的话语权,很难不让人联想其背后的站台方有没有更深的背景。有些企业自己打拼的江山,盈亏都是自己的。赚钱了爸爸鼓励一下做得好,亏欠了爸爸安慰一下表示遗憾。有些企业不一样,带着爸爸的钱一起拼,赢了爸爸不仅开心还能吃肉,输了爸爸可能就要翻脸了。

能以置换的方式动用国储下场,而且还是信用担保,其背后的能量细思极恐。大家都是资本市场的狼,谁跟你玩雪中送炭?狮子倒了苍蝇都要上去吸口血,更何况青山对外宣称只是民营企业?仅仅120亿美元,就动用到了国储下场,这明摆着是给对手,以及企图窝里横的人放话了,这家私企里面有娘家的人,你看着办。

对于眼下的青山,对于国内镍市场来说,这是好事。毕竟涉及到新能源原料的战略规划,虽然只有120亿,虽然只是一个矿权,但仍然输不起。但长远来看,恐怕未必是良性的。

这等于给对手打了明牌,在青山这条线里,娘家有人,而且这些人的能量很大。这其实是等于把弱点给暴露了,两军对垒,指挥官的位置被发现了,这绝不会是好事。而且即便自家人,说不定也有得了红眼病的。

更何况娘家人也不是全都穿一条裤子的,娘家也有吃里扒外的。这次这么明显地下场帮衬,正面硬刚,下一回对手也许就在背后放冷枪了。对于青山来说,既然已经被明牌了,要想未来活得好,多割点儿肉送到娘家是极其有必要的,而且最好是直接送到娘家的话事人团队里。这样一来,对娘家内部来说,手心手背都是肉,哪怕不穿一条裤子,也不至于内斗。

这一次全球变局,华尔街绝对不会允许我们只当看客坐收渔利。此刻是暴风雨前的宁静罢了。而青山,已经是彼此开出的第一枪。希望青山事件,能让娘家不在一条裤子里的人,甚至吃里扒外的人,认清现实,放弃幻想,准备战斗吧。

…………………………………………………

基于以上,感性推演。(注意,是感性,不是性感,更不是理性。是非对错请自行斟酌,一切言论仅供当做“故事会”使用)

华尔街还没对我们下手,不是忌惮,而是欧洲那边吃太爽了,没顾上我们。毕竟金融战争也是需要集中火力的,两头兼顾反而会两边都吃力不讨好。但是杀红眼的狼,你觉得他能放弃猎物吗?

这还没开始呢。欧洲吃饱了,才能腾出手。

对于我们的下手方案,我猜测一波。先从地区摩擦开始,制造动荡。不排除找借口先制裁印度(比如印度这次支持俄罗斯),然后以制裁为要挟,让印度对我们边境地区发生摩擦。同时挑唆朝韩,让朝韩面临军事摩擦的边缘,让中国东北部被动陷入摩擦的危险区。(挑唆朝韩这个比较简单,毕竟朝鲜比较奇葩,谁欺负他,他就打韩国)

同时,再继续加大打新疆牌、芯片牌、科技牌,发动新一轮的制裁攻势。中国的跨国企业本身就处于弱势,底层逻辑都是依赖欧美的那一套,包括控制资金出入的swift,软件、芯片的授权问题,法律规则制度等,都过度依赖西方规则。毕竟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总共没几个年头,要让其他国家充分信任中国的实力,需要漫长的过程。毕竟对于绝大多数国家来说,与中国割裂,痛不欲生,但是与西方割裂,命丧黄泉。

再来,台湾牌会打的比较谨慎,但不排除制造热摩擦。以北约对抗俄罗斯为鉴,就是逼你。你忍了,美帝不亏,从长远来说中国对台一旦示一点弱,那就面临钝刀割肉了。你上头了,开打,那正中下怀,资本热钱倾刻外逃,从股市杀到楼市杀到债市杀到汇率。而且美国自己不下场,学北约,逼你兄弟自残。即便没有热摩擦,持续的区域性高压对抗,也会影响中国的热钱资本的信心,使其缓慢外流。

还不够,还有南海。南海的摩擦我认为美帝会走一步看一步,毕竟这个牌是仅次于台湾牌的绝杀牌,甚至某种程度上大于台湾牌的威力。首先自己家的航母编队过来耀武扬威是正常流程了,即便再来一次16年的事件也并非不可能。如果前面的牌够用了,华尔街吃到大肉了,后面也就没有伤敌一万自损八千的必要了。但是如果华尔街胃口太大,或者台北菜阿姨突然脑子够用了,临阵倒戈,那局势就彻底变了。美帝为了抑制,一定会进行热摩擦,而且热度不会太低。并且会拉上日、韩对抗华东,拉上越南袭扰西南,拉英法澳正面下场。下场的理由都替他想好了,不是越南,就是菲律宾与中国的海岛纠纷,美联盟出于所谓保护“南海自由航行权”为借口,列舰干涉。

打出南海牌是美的终极博弈,赢了连同中国,东南亚,南亚一起收割,会所嫩模。输了,西方的底裤就没了,也许就是另一番不敢想象的光景了。我相信西方鬼必然不会低头下海干活儿的。

当然,南海牌太大,而且要美亲自下场,否则不可能有其他小弟替他出头。所以在这张牌上,美帝必然慎之又慎。不到急红了眼,不可能打出来。而急红了眼的最大可能性,就是在他打出台湾牌之后,我们顺坡下驴,直接收复了。

不过,总的来说,一切都是为了钱。跟中国直接热摩擦,他自己有没有胆还得两说。其最终的目的,无非就是想让中国“破财消灾”。金融市场的这个梁子,我们从97年就结下了。97两败俱伤,08我们被反咬一口,15我们又闷头捅回去一刀。现在,高强度的对线又将开始了。

近期股票市场的动荡只是前菜,有一些嗅觉敏感的热钱事先跑路了。但你以为这就结束了吗?不,还没开始。接下来,随着美国逐步打牌,A股还会进一步下探。探到多低,我不知道。只是从历史经验上来看,胸部以上大概率不在了。下到接近腰部,“脊梁们”就要出手了。但是“脊梁们”的钱哪里来?如果央行突然放水托市,那汇市又找到借口了,还是杀。

但国家还是未雨绸缪的,年初大面积放水,股市没起,楼市没起,汇率反而上升,钱去哪儿了?而近期传言再次放水之际,又反复强调房住不炒,强调控制外汇,显然明确了了这个水到底是用来干嘛的。等时机成熟,大A也被杀到腰部了,“脊梁们”进场才能真正安全。届时,真正的短兵相接将会正式开始。

而这一战的成败,直接影响我们未来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我们不能输,也输不起。

所以娘家人们,无论你裤子穿在哪儿,请认清楚自己的根。不要有侥幸心理,覆巢之下无完卵。即便你因为不想损失财富,所以不想帮我们一起对线,那也请你不要站在对手盘上。也许未来A50的空单,汇率的空单能让你赚到大钱,但是想想巴菲特的那句话,没有一个人能靠做空自己的祖国发财的。

只要别给对手递刀子,无论是明面的还是暗面的,无论金融和经济,还是舆论和政策。哪怕你们只做个看客,也言谢了。

………………………………………………

更个截屏重申立场。

2022.3.10,截止今天我的看法。

关于未来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我个人对A股趋势和汇率变动的认知,上下文已清晰阐明了。

在没有更大突发风险的情形下,该立场不变,本帖也不再更新,一年后见分晓。

以此贴来验证我十几年对金融市场的认知和经验,是否会打脸。

同期验证我对美帝金融战的手段和策略方案的认知,是否打脸。

补充一条,美帝每对我们出一招,前后都会伴随美联储宣布加息或者威胁加息以达到更大效果。A股在“脊梁”出手前,面对加息每次都会被动挨打,“脊梁”出手后,情势缓解,甚至战术免疫。

此条跟随以上共同验证,看是否打脸。

以上。

user avatar

首先

青山发家也是靠着坐庄吃大户一次又一次的胜利赌出来的,他逼过的仓也不在少数,这次只能说天道有轮回一报还一报。嘉能可显然也是老玩家了,这种利用规则改动逼仓的事情也不是第一次干了。

两边都是资本家,我等屁民没啥好共情的,就事论事讨论利益就好。

然后

对于青山,其实他的套保做法根本算不上纯粹的套保,实质是借套保之名去坐空头的庄割韭菜。

典型证据就是青山手上的空单数量所对应的现货是远超自己手上货的价值的。单纯的套保,最多就是有多少货我就开多少空单,保证风险敞口尽量小,大部分时候很少出现空单比现货还多的情况,更别说这些货还是不能交割的。

这么做成立的一个前提就是一旦逼仓青山能去买到足够的可交割现货,也就是用俄罗斯的镍来保证底线。

很显然,嘉能可攻击的就是这一点。当俄罗斯的镍不能交割时,青山的风险敞口就无限大了,这时候青山和裸空也没啥区别。

然后,对于LME交易所改规则不允许俄罗斯的镍交割。

没有缓冲时间,没有合理理由单纯为了制裁而制裁,就这么把规则改了

我只能说,突然改规则实际上是一个赌场最忌讳的事。

如果要改,那也是在某个合约开始改。比如在2206合约上开始不允许俄罗斯镍交割,给参与者一个调仓的机会。

LME这种突然改规则的做法和作弊没什么区别,非常损害公信力,间接的会影响到大部分国内企业的套保选择,尤其是和基本金属相关的企业。

最后,关于LME为什么取消交易,我觉得下图解释的非常清楚了,就是利益问题,而不是什么港交所股东这种符合中国人官大一级压死人思维的结果。


最后的最后

听说是已经有初步协议了,以5万美元的价格,嘉能可和青山协议平仓。大概青山亏出去60亿美元的样子。对于家大业大的青山来说,虽然不至于伤筋动骨,但今年各个高管的年终奖估计是有问题了(笑)。

user avatar

确实是一个史诗级的事件!表面上看起来青山可能亏大了,他当然也确实亏大了,但对国家而言,却未必是坏事!

这个事情显然已经不是青山可以独自决定的!LME会想办法的,但重要的是中国会想办法!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家出手的方法其实很简单:银行借钱给青山补交保证金,让青山延期交割;接着中国五矿、金川镍矿以及国储镍借给青山完成交割;中国企业购买俄镍补充所需!

这个过程中,青山绝对不能平仓,必须与嘉能可等欧美资本完成真实交割,二十万吨这个量不少,按照现在的价格,嘉能可流动资金枯竭的可能性很大,这批镍最终还是会流向市场,导致镍价格大跌,嘉能可最终未必能真实盈利!

同时,现在俄罗斯被制裁,俄镍的真实大买家其实已经只剩中国,其价格不会高于LME的期货价格的,这中间对五矿也好,国储镍也好,其实都是可以赚差价的!

对青山,那就必须让渡部分控制权给国家,这对庞大的江浙资本利益集团也是一个警告和打击!

user avatar

先来说一下期货的多、空是怎么回事。

先说青山的做空,青山做空镍,不会是成本价做空,假设成本是5块,以6块的价格做空,就是承诺到期日,青山要以6块的价格,将20万吨镍卖掉,无论价格是涨是跌,而承诺买青山镍的就是多方,多方开始是不需要缴纳全额买款,只需要缴纳保证金。

如果镍价格为5块,那有人6块来买青山的镍,6块买只能5块卖,那青山就赚了这差价,买方亏一块钱。

如果镍的价格为7块,那买方就会按照之前的承诺,要求青山以约定的6块钱价格卖镍,那多方再以7块卖掉,青山还是赚一块钱差价,买方也赚1块钱差价。

空头如果是有现货的情况下做空,亏损是有限度的,同时如果价格持续上涨,赚的钱是固定的,大头都让买方赚了。

空头如果本身没有现货时做空,亏损是无上限的,要从市场上高价买镍,然后低价卖出去。

再说会事情本身,青山已经筹集到20万吨用于交割,就是只赚小差价,青山此时是赚钱的。

但对于轧空的来说,此时就是巨亏的,为什么会亏呢?

上面也说了,多方要想通过到期后交割实物赚钱,必须要把到手的货物高价卖掉才能赚钱。

嘉能可的成本主要分为:1)青山交割的20万吨镍,6块钱全额成本;2)轧空拉升过程中做多的单子

现在就是镍的实际价格是没有6块,嘉能可不可能以6块卖得掉,大家都知道嘉能可手上有20w吨镍要卖,那不得狠狠宰一顿,完全可以压到4块卖,嘉能可直接亏30%;

其他拉升过程中的高价多单也要行权,期货与期权不同,期货买卖双方的都是强迫性必须履约。

所以一旦青山交付出实物,青山可以小赚,嘉能可必定大亏。

青山甚至可以继续杀多,在将20万吨镍交付嘉能可后,继续玩命生产镍,短期扩大产能,造成供远大于球的情况,把镍的价格继续砸,比如砸到3块,然后再买回嘉能可手上的镍,嘉能可不卖就继续砸,嘉能可不得不割肉卖,不卖就损失的更多,嘉能可的20万吨一旦低价卖了,青山低价买回卖出去的镍,然后青山再减少生产,降低供应,让镍的价格回归正常水平,这样青山还能赚到差价,实际也没亏,就是库存多了慢慢清

user avatar

俄镍受限,所以被逼空

因此

伦敦金属交易所(LME)8日宣布,自当地时间8日8点15分起,暂停在该所交易市场所有地点的镍合约交易。

很明智的做法,你们改玩法,我也改规则。

2012年12月6日,香港交易所与伦敦金属交易所(LME)联合对外宣布,前者对后者的收购活动正式完成。

开赌场的,还会怕你作弊吗?

20世纪70年代亨特兄弟做多白银,是怎么被教训的?

user avatar

青山是镍生产商,常规来说这是套保,手里有现货的话就交割完事了。

然而事态如此发酵,我就去查了一下,青山的镍与LME的纯镍并非同一品种,这就是说青山手里的镍无法交割套保…

如是,那就要么壮士断腕,保证金不要了,止损出局;要么展期半年,赌未来一段时间镍价下降,这需要继续大量注资…

按理来说应该展期,但这需要多大的胆魄?

20万吨镍,一吨10w=200亿刀。

又或者,通过政治斡旋,让青山的镍可以实现交割?

可以让伦交所修改规则(毕竟港交所收了),or动用国内资源,置换青山手里的现货镍为可交割的纯镍。

个人感觉似乎只有这一条路可走,前提是如果zf想救青山话…

user avatar

有些人跪久了吗

中国企业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厮杀,说是比不上外国人几百年腥风血雨

不在国际市场厮杀,说是只能窝里横,当个买办

青山集团违反规则了吗?交易所说停就停俄镍的做法在你们看来正确咯?

还有人提什么在操纵国际市场投机收割。只许洋大人操纵?你黄种人只配做下游挣辛苦钱?

一个个巴不得青山死,是青山死了对国家的新能源布局有好处?还是你能收到钱啊?

看着就火大

user avatar

青山应对方式的猜想

传言青山被嘉能可逼仓。LME镍价暴涨,市场传言青山20万吨空头被嘉能可逼仓,损失80亿美金,或出让其印尼镍矿60%的股权!


且不说传言如何,我们就目前情况分析一下青山的状况及应对。


LME修改规则,斗争变成持久战,青山只需后移头寸。昨晚LME出了新规:无法交割头寸可以递延,这让逼仓成为了持久战。目前青山20万吨空头无法交货,从而被多头逼住。但是有了LME这条规则之后,青山可以无限延期。按照昨晚LME结构,C-10月价差在890美金,亏损不大。(1)如果镍价稳定在高位,本身青山印尼镍铁产量60万金属吨,虽然青山镍铁和高冰镍都无法LME交货,但两者计价都是按照LME挂钩,或可以转去生产可交割镍板,高价卖掉获利丰厚。(2)如果镍价跌了,青山空头损失减少。因此持久战利好青山。


投机多头打击交易所信誉。LME成立于1876年,是世界上最大的有色金属交易所。此次逼仓性质极为恶劣,LME如果不采取措施维护正常交易秩序,LME信誉或将受到严重打击。之前经验LME有lending law规则,即持仓集中度超过90%的多头需要平价将头寸移仓,以缓解逼仓。


解决现金流后手很多,青山在出货不锈钢回笼资金。目前镍价暴涨,空头需要补保证金,需要充足现金流。但是青山是全球不锈钢巨头,国内+印尼产量1400万吨,营收超过3500亿。且青山印尼镍铁成本只有1000美金/吨,利润率预计超过50%,年利润预计为1800亿。期货亏损不算什么。目前只听说青山在加紧出货不锈钢,回笼资金。这说明问题不大,青山还有抵押资产等很多后手。


基本面:高冰镍陆续出产,中期并不过剩。目前镍仍紧缺,主要是青山印尼高冰镍出货量还不大只有4k吨,随着之后产能陆续释放,达到8k/12k,中期镍平衡会出现小幅过剩。

user avatar

这事儿太匪夷所思了。。。

先是外国资本不计成本逼空离大谱,再是青山一天宣告调配充足现货准备交割更是离大谱。

已经不知道是谁在套路谁了。。。


其实看消息,青山的空单是20万吨,2万美元/吨(左右),你说真是高风险操作吗?其实也没有,其他金属(钴,铝,铅,锌,银,钢等)普遍没有涨到18年峰值的1.5倍。镍18年峰值1.5万,按常理涨到2.25万也差不多就到顶了。2万美元/吨附近的仓位其实没有什么大问题。

3月9日,青山集团就用高冰镍置换够了“充足”的金属镍板。但不知道这个充足是双方愿意就此收手的充足,还是20万吨足以逼死多方的充足。

user avatar

产能是有限的,钱是无限的。

而且,

实物交割还被各种限制。

。。。。。。。。。。。。。。。,,

做空如做贼…

user avatar

别人玩期货都是空对空的金融对赌游戏,你这浓眉大眼家伙玩期货怎么还真的跑去交割实物啊。




我有一个建议,为了避免类似这种情况发生,同时也为了减少仓储交割之类的成本,建议以后欧美的交易所可以开发一种全新的金融产品,就和股指期货一样,纯粹对赌价格,到期交割就算现金,不交割实物。

如此这般,就可以全凭本事对赌价格,避免真的有人跑来交易实物,还需要大量的仓储物流费用。

user avatar

科普的朋友很多,就不重复了,在这里说一个事情。

网上讨论的人很多,有说得有国家支持,不能让国际资本太放肆;有说企业把国家拉下场,挣钱时候不声张亏钱的时候出来。

这背后罗生门,很难讲清楚。

很多分析师跟每天住在董事长家或者和住在领导办公室一样,说得绘声绘色。

根据我从业经验,不能说完全离谱,毕竟谁还不认识几个公司中层或者处里的朋友。

但要是说一手资料或者打开了上帝视角,那纯粹就有点扯了。

根据在企业里的经验,真正的利益交换一般不会透露给中层,领导那里也不会搞得机关好像尽人皆知。

有一点倒是肯定的,出现了类似风险,行业里引以为戒、下次别闹大;自上而下的整顿是肯定跑不了的。

分析师一般都喜欢引用投资行业里的“马赛克方法”,利用零散的信息推论结果,有点侦探解题那意思。

怎么说呢,不能说毫无胜算吧,也得说是基本没谱。

说点更有用的,关于投资

大宗投资类似机会的赢家,属于冲突发生就连夜在研究行情的勤奋者。

属于精准预测冲突和经济走势的聪明人。

唯独不属于看到热搜了,冲进去的追高人。


以上,供参考

user avatar

这事情挺有意思,说两句。

我说的是我自己的分析和看法,对不对大家指点。

首先要明白期货的保证金交易是什么意思,例如,现在原油100美元,如果你做多(也就是买入,看涨)你不需要付款100,你只需要交10元保证金就可以了,这样当原油涨到110,你的10元就变20元,如果原油跌倒90,你的10元就没了。说的简单点,就是赌涨跌。

为什么能这么做呢??因为价格的变动一般不会出现巨幅波动,100涨到110或者跌到90是需要花好长时间的,这时候市场的各方都来得及反应。

但是,如果真的出现穿仓,就是价格一瞬间从100跌倒80了,这时候客户的保证金10块钱不光没了,还倒欠10块。这时候就有意思了。

如果客户有钱,这10块钱自己掏了,就没事了。但如果客户破产了,这钱就要期货公司来掏,期货公司平时会提保证金以准备应付这种局面。

但是,如果100元瞬间跌倒50元了,那期货公司也会破产,这时候这钱就要交易所来掏。

我们来理一下这个关系,客户在期货公司开户,但期货公司在交易所开户,出现问题法律上是客户负责,但如果客户承担不了,就必须期货公司来背,但如果连期货公司都破产了,那交易所就必须自己背,这就是游戏规则。

好吧,现在极端情况就真的出现了。

因为交易所制裁俄国,所以货源短缺,价格看涨,这没有问题,但所有人都看涨,就疯了,极端情况就出现了,价格瞬间涨了几倍。这时候生产商要么交出现货,要么认赔出局,但如果生产商认赔,生产商就要破产。生产商顶不住,就要期货公司顶,期货公司顶不住,最后只能交易所顶。

如果生产商不认输,组织了巨额商品来交货,那就有可能空方大胜,价格瞬间大跌,结果就是购买方要破产。最后结果是期货公司顶不住,还是要交易所来背。

换句话说,多空双方都赌的太大了,谁都输不起,不管谁输谁赢,最终有一方要破产,而根据游戏规则,最后都是交易所要来背账。我们知道,现在都是公司制,都是有限责任,这时候即便老板真的有能力,都会让公司破产。

可是交易所怎么就落到现在的地步了呢??

这就是轻易的修改游戏规则的结果,根本就没有想清楚会发生什么,就轻率的修改规则,于是本来的各方只能根据自己的市场本能来操作,结果就是如此。

没办法,交易所只能再次赖账。让交易失效,再次把信誉拿来开玩笑。

从这个案例我们看到什么??

当今世界的经济是一个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游戏规则已经运行多年,你轻易的修改,人的理解能力根本就无法预测会发生什么。或者人只是被意识形态绑架,不愿意面对现实。只有现实真正出现,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我们的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脆弱!!

user avatar

更新:拔网线+回档了

“关系”很硬嘛!挣钱时闷声大发财,挨宰了就国家战略资源要大家一起保护?典中典了属于是


国内这些产业资本,靠着“关系”达成实质上的垄断,躺着收割普通人

然后去国外玩投机,全送了,等于国内普通人给国外打两次工

user avatar

现在多头值得庆幸的是,镍板保质期长,又不太占地方,运回去可以慢慢卖。

期货市场大家空对空搞习惯了可能都忘记了,空头可能真的会给货。

先不说期现的价差,你说我一玩金融的,平时鼠标点点就把钱赚了,要是真买回来一堆货……以后碰见谁,还敢打招呼?

20万吨货拉到纽约,想想都刺激!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