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G1的思路确实有问题,一个是非最新的intel平台不能用,一个是本身性能也一般,而且就目前来看这个晶片尺寸也不小,接近tigerlake-U的 70%,成本估计也不低。
就目前的已知产品PCB来看,一个硬件PCI-E X4的卡,实际产品硬要搭配一个PCI-E X16的物理接口,而且还做成全高产品,这能有什么竞争力?
从需求端来说,大部分平台缺的是一个价格不高、每年更新解码和编码电路的解码/视频加速/多屏卡。之前看了几家国内和国际OEM的加速卡,2-3个Xe在一张全高全长的PCB上充当加速卡。
可DG1这贵物可好,又是新平台新BIOS才能用,又是全高双槽,还是X16的物理接口,而且常见的非集成平台一概不兼容,连取代工作站市场常见的2D卡-NVS300系列都不行,这不坑爹吗?
总之,这东西思路相当奇葩,市场表现肯定一塌糊涂。需要性能的场合,不能容忍这么个渣渣占了宝贵的X16插槽和两个槽位。而需要多屏的场合,没有这么大地方给这全高贵物施展身手。
老老实实做一个全兼容的VBIOS,然后做一个半高、PCI-E X4接口,4GB显存,4MINI DP的标准OEM刀卡出来,利用OEM大量出货的公版方案摊薄设计和料件成本,然后补贴零售渠道卖499抢市场,这还有的打。毕竟AMD和NV的旗舰大卡和衍生出的各类中低端卡绝对做不到每年更新编码和解码电路,而intel确实做得到每年更新集显电路设计,能做的好。
多屏适配器、编码解码加速器的市场其实不小,目前这块市场是NV的GP108、AMD更老掉牙oland和polaris23和一些其他东西占着这块市场。大部分不需要处理3D任务的E/EN/EP工作站都需要一张2D卡进行视频输出,商用市场规模很稳定。
但如果some hindu from intel把这坨东西设计成不能和既有平台兼容,那这贵物就早死早超生吧。
二十多年前买过他家的 i740, 以为能和NVIDIA RIVA TNT2 有一拼,
结果连 NVIDIA Riva TNT2 M64 都打不过。
3D LABS Permedia 2 也比 i740 强。
一辈子都忘不了。
忘不了。
这些黑历史和 IBM 的玻璃硬盘一样是硬件烧友内心最厚的伤疤。
Intel Iris Xe独立显卡已经开卖了,如果大量铺货你认为它有市场吗?
除非跑分能超越 AMD 5700 或者 NVIDIA 3060,
不然甭想大家掏钱。
回水 i740 先。
一口吃成到胖子是不可能的,总得一步一步来。
DG1这个性能一点也不意外,本身规模就小,频率也低,还想要多强的游戏性能啊,况且驱动方面intel的底子是很薄弱的,不过intel的GPU跑Quicksync加速倒是效果很可观,还可以核显+独显交火
链接里面的整机搭配的居然还只是一个80EU的Xe,640sp,显存看那带宽估计是LPDDR4X 4266,没什么亮点
如果说大量铺货的话,那肯定也是要看价格的,如果价格合适,那肯定可以作为一个可行的入门独显装机方案,价格太贵了的话那就只能靠捆绑整机销售了,
现实是根本没打算大量铺货DG1,就单纯的是给OEM卖卖,所以也就仅仅是如果了。
intel的DG2的性能会远比DG1强,单die规模最高有4096sp,核心频率也会达到2GHz左右,还会搭配14Gbps的GDDR6显存,也可以说DG1是DG2的试水作。
感觉没啥市场,当然,也说不准有我没想到的市场。
目前这款显卡的性能大约就是亮机卡的水平,被动散热单槽卡已经说明了这一点。
但是,什么样的体系需要亮机卡呢?我能想到的就是那些性能强劲但不配备集成显卡的处理器。
而这种处理器在AMD那边很多,在intel这边基本没有,intel带F处理器的本质上是屏蔽了显卡核心而不是没有显卡。而锐龙没显卡的处理器那就是真的没显卡。
如果能够把跟AMD的兼容性搞好或许还有些市场,如果只兼容intel的话,我没想出来有什么意义。毕竟intel全系处理器都内置核显啊。
有市场。不会面对DIY市场大面积铺货,应该瞄准的是OEM市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