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回答为什么火
当年根本不存在播放软件这个概念。解码VCD这种操作,对当时的CPU是几乎不能实现的操作。当年的主流CPU顶多就是有流水线,不能多发射、乱序,更没有SIMD。到了后来的Pentium/Pentium MMX才有了变化(MMX有不少指令对解码有帮助,比如饱和运算)。
当年流行的播放方式叫解压卡,通常是个ISA的扩展卡,直接到显示器和音响。其实解压卡就是个不带CD-ROM的VCD机。CPU只负责把VCD的比特流传给解压卡,提供控制界面(我用的卡还是可以控制视频窗口的大小和位置的)。
一开始解压卡都是国外牌子,肯本没考虑国情,碰到花了的VCD,分分钟卡死没商量。
============
说个小插曲,当年想截一帧视频,按PrintScreen,贴到画板,噫?怎么视频窗口的部分是个粉色块。若干年后才明白,这就是当年的video overlay输出啊。
============
再后来,超级解霸(其实还有其他的,只是超级解霸用户体验最好)出现了。不用买解压卡了、不会被卡死了、还能随意截图甚至调节视频、音频参数了,你说要不要火啊
软件不够,硬件来凑的事情还在继续。
只不过现在解4K的活儿被GPU承包了
印象最深的就是金山影霸那会儿梁肇新宣传的,六条汇编搞定YUV->RGB。
YUV转RGB的公式应该是这样:
R = Y + 1.14V
G = Y - 0.39U - 0.58V
B = Y + 2.03U
六条汇编显然是搞不定的。
怀疑梁当时做了简化,改成
R = Y + V
G = (2Y - U - V) / 2
B = Y + 2U
这样也许六条汇编可以实现,副作用就是会有点偏色。当时金山影霸播放的效果,确实有点偏色,不过VCD本来色彩还原度也不高,偏一点也关系不大。
谁有兴趣可以试试,先把图片从RGB转成YUV,再用上面的简化公式转回来,看看是不是当年金山影霸的效果。
印象比较深的另外一个梁的作品是利用PC喇叭当声卡的驱动程序。当时的主板上没有蜂鸣器,而是提供一对插针,机箱面板上都有个小喇叭,但是功能仅限于嘀嘀嘀。梁肇新写了个驱动,可以让这个喇叭象正经声卡一样发声。
那会儿还买不起声卡,在没声卡的486上就用这个驱动玩游戏。
我补充几句:
超级解霸的前身叫金山影霸, 它实际上是盗版软件 (不知道当时北京金山的老大@雷军 是否知道这件事). 金山影霸的VCD 解压部分是盗用当时国外的一个叫 Xing 的收费共享软件里面的解码 DLL (动态链接库). 金山影霸播放帧速高的原因是它在 Windows 操作系统播放时把屏幕设置成 320x200 全屏 (VCD 标准分辨率是 352x240, 所以抽行抽列显示后对画质影响不大), 省去了图像放大和复制显示大图的步骤. 金山影霸本质上是盗版 Xing 的 DLL 外面套一个320x200 的全屏播放模式.
后来梁肇新单干后推出了可以解码 VCD 和 DVD 的超级解霸. 超级解霸的 MPEG2 解码部分是拿开源软件 mpeg2dec (后来改名叫 libmpeg2, 一直是 GPL License, 梁肇新又违反开源协议了) 改出来的. 超级解霸里强调的主要优点其实没有太多技术含量.
1. 强力纠错 (实际上是遇到读盘错误后直接跳过几秒钟,读下一段, CD/DVD 读取光盘的默认行为是反复重读)
2. 解码速度快 (实际上是梁肇新用汇编重写了部分 C 代码, 比如像素从 YUV 转换到 RGB 的代码)
3. 梁后来自称的自主版权解码器实际上是把GPL 协议的 mpeg2dec 重构了一遍.
后来为超级解霸什么被淘汰了呢? 因为超级解霸本质上是基于 mpeg2dec 的软件解码. 2000 年后图形加速卡逐渐成为主流, MPEG2 解码, 视频显示的多数功能被显卡硬件直接支持. 第三方软件通过微软 DirectX/MediaX 接口直接调用显卡图形加速功能, 效果比基于 mpeg2dec/libmpeg2 的软解压好一大截,而且加速卡支持自动缩放,直接 YUV 通道显示. 梁肇新的汇编优化在显卡图形加速功能面前就成了无用功.
当年的 CPU 处理速度太慢。90 年代中期的 PC 实时解压 VCD 必须由特殊的硬件完成。而且这种硬件相当原始 —— 解压后信号直接是 VGA 信号,不能被显卡进一步处理。也就是说影片只能全屏播放,不能和任何其它图像或者窗口同时显示。到 90 年代中后期,Pentium 133 达到了能基本解压 VCD 的水平。
这时候超级解霸在 Pentium 66 的硬件水平上实现了硬件实时解压 VCD 的效果。而且输出的是位图信息,可以显示在普通的窗口上。
当 Pentium III 800 流行之后,超级解霸也就完成了历史使命。
很遗憾,高赞答案并没有说到点子上,有些点赞量不高的答案说得才是对的,超级解霸火起来是因为纠错能力。
二十多年前就已经有好多种VCD播放软件,但当时影碟的压制质量比较差,而电脑光驱本身是为精确读取数据所设计的,遇到影碟上数据读不过去的地方就会一直死磕下去,而几乎所有的播放软件并没有针对这种情况做优化,所以经常在播放影碟时卡死。
直到出现了一个叫超级解霸的播放软件,遇到影碟上有数据读不过的地方,显示器上闪烁几下马赛克画面以后,竟然就能跳过卡顿的地方继续播放!所有的电脑使用者都沸腾了,这是神一样的软件啊,用它!用它!用它!
我现在还记得,当时名气达到巅峰的是超级解霸第五版吧,我们直接简称:解霸五。
后来超级解霸为什么衰落?因为层出不穷的新流媒体格式它没有及时支持,而且光驱本身也越来越强调超强纠错,不是必须有它才能播放烂碟,它就没落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