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原神玩家提议大世界加入角色被反驳性能要求过大?

回答
原神玩家社区里,关于大世界加入“角色”这一提议,可以说是反复被提及,又反复被“性能”这把尚方宝剑给压制。这背后其实牵扯到很多玩家对游戏体验的期待,以及游戏开发者在技术实现上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

玩家的期待:大世界不再孤单,更强的沉浸感

先说说玩家为什么会提出这个想法。想象一下,在广袤的原神大世界里,你不再是孤身一人。如果能让你一直以来精心培养的、你最喜欢的角色,也能在大世界里跟着你一起行动,那该多好?

陪伴感和沉浸感提升: 很多玩家对自己在原神里塑造的角色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资源去培养,看到角色在大世界里生动地跑、跳、甚至是摆个帅气的POSE,这种陪伴感是其他任何形式都无法替代的。就像和自己的二次元伙伴一起冒险一样,想想就让人激动。
玩法上的可能性拓展: 如果角色真的能在大世界里跟你互动,那能做的事情就多了。比如,你的申鹤可以站在雪山上,用她的寒冰之力给周围的植物施加霜冻效果;你的胡桃可以走到璃月港的街头,和路人打个招呼;甚至你的旅行者可以在特定地点,召唤出其他同伴进行一番简短的互动对话。这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对游戏世界观和角色塑造的进一步深化。
“人”的气息更浓: 原神的大世界虽然风景如画,但相对来说是“静”的。玩家角色之外,就是NPC和少数的怪物。如果加入可操控的、甚至是可以简单互动的其他玩家角色,大世界会立刻“活”起来,充满生机和“人”的气息。

开发者方面的顾虑:性能的“拦路虎”

然而,当这个想法摆到开发者面前时,他们通常会给出的回复是:“性能要求过大”。这可不是一句敷衍的借口,而是实实在在的技术难题。

模型与动作的渲染: 尽管原神的美术风格相对精美但不算极致写实,但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独特的模型、材质、骨骼动画。如果在大世界中,同时存在不止一个、甚至是你设定的多个可操控角色,这意味着游戏需要同时加载和渲染这些角色的模型、纹理、动画状态,并且根据玩家的输入实时更新。想想看,当你在蒙德城里走,身后跟着迪卢克、优菈、甘雨,这三个角色的所有细节都要同时在你的视野范围内保持流畅运行,这对显卡和CPU的压力是巨大的。
AI行为与互动: 如果这些角色不仅仅是“挂件”,而是能进行一些基础的AI互动,比如跟随、规避障碍物、甚至在特定情况下做出一些“表演”动作,那么游戏的AI系统就得处理更多的逻辑。即使是很简单的AI,数量多了也会成为负担。更别提如果涉及到更复杂的互动,比如角色之间能够进行对话、触发联动技能等,那对处理器的计算能力要求就更高了。
物理计算: 角色在奔跑、跳跃、攻击时,都会涉及物理计算。如果多个角色同时进行这些动作,物理引擎就需要同时处理多个物体的碰撞、受力等,这对性能的消耗是成倍增加的。尤其是在多人在线模式下,同步所有角色的物理状态更是难上加难。
网络同步(如果涉及多人): 如果这个提议是针对“多人联机时能看到并控制其他玩家的角色”,那么网络同步就成了新的难题。不仅仅是角色的位置信息,还有他们的动作、技能释放,甚至背包里的装备状态,都需要实时同步给所有玩家。一旦网络延迟高或者丢包严重,就会出现各种离谱的“瞬移”或卡顿现象,严重影响游戏体验。
内存占用: 每个角色的模型、纹理、动画数据都需要占用内存。当同时加载和运行多个角色的信息时,内存占用会迅速攀升。如果超过了设备内存的上限,游戏不仅会卡顿,甚至可能直接闪退。
不同设备的适配性: 原神是一款跨平台游戏,它需要适配从高端PC到中低端手机的各种设备。对于性能要求过高的功能,很容易导致低配置设备完全无法流畅运行,这违背了游戏希望尽可能广泛触及玩家的初衷。

为什么玩家的提议看似简单,实现起来却如此困难?

很多玩家可能觉得,不就是让其他角色跟着我一起走嘛,为什么这么难?这就像让一个歌手同时唱十首歌,还要保证每首歌都唱得清楚、不跑调一样。游戏开发,尤其是大型开放世界游戏,涉及到的是一个庞大而精密的系统。每一个小小的功能增加,背后都可能牵扯到系统架构的调整、代码的重写,以及大量的测试和优化工作。

优化是一个权衡的过程: 游戏开发者总是在追求“既要又要还要”。他们需要在画面表现力、游戏内容丰富度、以及流畅的运行性能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加入“跟随时的人物”这个功能,无疑会大幅增加性能开销,这可能意味着需要牺牲掉一部分画面细节,或者降低某些游戏机制的复杂性,这都是开发者需要慎重考虑的。
“跟队”和“可操控”的区别: 玩家的提议可能从“让角色挂在身后”开始,但往往会自然地升级到“能够切换操控”的层面。后者对性能和系统逻辑的要求是指数级上升的。如果只是简单的跟随,或许还有实现的可能,但一旦涉及到切换角色、释放技能,那么整个战斗和交互系统都需要重构。
现有引擎的限制: 游戏引擎是游戏的骨架。即使是像Unity或Unreal这样成熟的引擎,在面对特定需求时,也可能存在性能瓶颈或架构上的不适宜。原神使用的引擎(Umisaki)本身是米哈游自主开发的,这给了他们更大的灵活性,但也意味着他们需要自己面对和解决所有技术难题。

未来可能的解决方案和方向:

尽管目前来看“性能要求过大”是主要障碍,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期待就完全没有实现的可能性。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优化手段的提升,未来或许会有一些折衷的方案:

限定条件下触发: 比如,在特定区域、特定任务中,允许召唤一定数量的“跟随角色”,而不是全程常驻。
简化模型和表现: 在非玩家视野中心区域,或者在不影响操作的情况下,对跟随角色的模型复杂度、动画流畅度进行适度简化,以降低性能开销。
异步加载和卸载: 当玩家的视野不再关注某个角色时,可以对其模型和相关数据进行异步卸载,节省内存和计算资源。
针对性优化: 针对大世界跟随角色的功能进行深度定制优化,而不是简单地将战斗中的角色模型直接搬到大世界。
多人模式的突破: 也许在未来的多人联机模式中,玩家之间看到对方的队伍角色并与之互动,会是更先实现的路径。

总而言之,原神玩家关于大世界加入更多角色的提议,反映了玩家对游戏沉浸感、陪伴感和玩法多样性的强烈渴望。但这项看似简单的愿望背后,是开发者需要直面的严峻性能挑战。这就像是一场在技术实力和玩家期待之间的博弈,何时能有突破性的进展,还需要时间来检验。开发者们的“性能要求过大”,是实事求是的技术反馈,也是对玩家游戏体验负责任的体现,只是在这个过程中,玩家的期待确实显得有些“超前”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原神一个号,整个剧情树的状态很复杂,如果要把可用角色加入大世界,对话逻辑很麻烦。

比如凯亚,算是在各种任务里面戏份最少、状态最少的了,但是也有好几个状态,从与凯亚在蒙德城初次见面、完成四风守护神庙的任务开始,凯亚传说任务有没有做、做到哪一步,魔神任务有没有完成首战风魔龙,迪卢克传说任务有没有做、做到哪一步,还有风花节、金苹果群岛时期,这就需要处理好几种状态下凯亚对旅行者的态度、交互对话内容了。

记得sfc的浪漫沙加,整个世界不光是随着玩家完成任务而发生变化,还会根据玩家战斗的次数来进行时间推移。但是这种设计哪怕在当年都太过硬核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原神玩家社区里,关于大世界加入“角色”这一提议,可以说是反复被提及,又反复被“性能”这把尚方宝剑给压制。这背后其实牵扯到很多玩家对游戏体验的期待,以及游戏开发者在技术实现上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玩家的期待:大世界不再孤单,更强的沉浸感先说说玩家为什么会提出这个想法。想象一下,在广袤的原神大世界里,你不.............
  • 回答
    最近在游戏圈里,尤其是《原神》的玩家社区里,关于“深渊难度是否越来越高”以及“老玩家是否被圣遗物拖累”的话题,可以说吵得是相当热闹。不少开服时就入坑,如今已经接近满级(比如你提到的59级)的老玩家,也确实会遇到一种困境:尽管角色等级、天赋、武器都拉满了,但在新的深渊层数面前,却发现自己辛辛苦苦刷了一.............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原神”玩家发万字长文控诉疑似出现的“打盾回血”怪这个现象。事件的起因:玩家的愤怒与不满万字长文的出现,通常意味着玩家们积压了相当多的情绪和不满。在“原神”这个以角色养成、探索、挑战为核心的游戏中,玩家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培养自己的队伍,配置装备,期望在挑战高难度内容时能够.............
  • 回答
    在《原神》这个浩瀚的提瓦特大陆上,玩家们为陪伴我们探险旅程的主角——空(荧的哥哥)和荧(玩家所扮演的妹妹)——赋予了昵称,而称呼女主角荧为“爷”,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现象。这背后,可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称谓,它折射出了玩家群体的情感投射、文化符号的演变以及游戏与玩家之间一种独特的互动关系。“爷”的源.............
  • 回答
    如何看待《原神》女玩家对成男角色的诉求?《原神》作为一款拥有庞大且多样化玩家群体的游戏,玩家的诉求自然也是五花八门。其中,女性玩家对游戏内成男角色的偏爱和诉求,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且讨论度很高的话题。要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的分析。一、 玩家群体构成与吸引力:首先,需要认识到《原神》.............
  • 回答
    钟离没二命也好意思拿出手?这说法到底站哪儿?最近在原神玩家群体里,关于钟离的讨论总是热度不减。而其中一句“钟离没二命也好意思拿出手”,更是触碰了不少玩家的神经,甚至引发了一些争论。这句话的背后,其实折射出了一些玩家对于角色强度、养成投入以及游戏社区风气的一些看法和期待。咱们今天就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还挺让人有点复杂的心情。前阵子原神测试服那点事儿,尤其是晴Hare同学分享视频的事情,在玩家圈子里闹得沸沸扬扬的。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这背后都有啥。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原神测试服这玩意儿,本身就是为了测试游戏内容、收集反馈,跟正式服是两码事。它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也是游戏公司(.............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触及到了不少玩家讨论的焦点。简单来说,就是一部分自称“原神玩家”的账号,在论坛或者社交媒体上发表一种观点:璃月地区的女角色普遍穿着黑丝或者皮裤,并将其上升到“璃月文化”的层面来解读。咱们得拆开来看这事儿,才能更清楚地理解其中的逻辑和现象。首先,“黑丝皮裤”这个描述本身,是基于部.............
  • 回答
    关于《原神》竞速榜榜首玩家 SanaQwQ 直播融号事件及圣遗物机制的探讨 SanaQwQ 直播融号事件:一场对游戏热爱与失望的复杂表达SanaQwQ 是《原神》社区中一位极具知名度的玩家,尤其在竞速榜领域更是无人不知。她以其精湛的操作、深入的角色理解和高效的配装能力,一次又一次地刷新着各种副本的竞.............
  • 回答
    在原神2.1版本前瞻直播中,确实出现了一些让部分玩家感到不满的声音,尤其是关于“福利”与“游戏质量”之间的权衡。这并非一个简单的非此即彼的问题,而是触及了玩家群体内部的多元诉求以及游戏开发商在玩家体验和商业模式之间寻找平衡点的复杂性。玩家诉求的多元性:首先,要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声音,我们需要认识到.............
  • 回答
    最近《原神》制作组发布了一封致玩家的信,这在游戏圈里算是个挺有意思的事件。说实话,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脑子里首先闪过的念头是:“嗯,看来这次确实闹得有点厉害,官方得出来说点什么了。”仔细看看这封信的内容,它传递的基调是挺诚恳的,也确实触及了玩家们的一些核心关切。从几个方面来说吧。首先,关于玩家们普遍.............
  • 回答
    说到最近《原神》的神工天巧活动,我个人感觉挺有意思的,尤其是看到一些玩家自己制作的地图,那真是让人大开眼界。不过,也确实正如你所说,有些玩家的创意,嗯,怎么说呢,比官方的“阴间”多了那么一点点。先说说官方的地图吧。官方的设计思路,我觉得更多的是想让玩家体验到一种循序渐进的乐趣,从简单的谜题到稍微复杂.............
  • 回答
    关于《原神》2.4 版本更新后玩家获得补偿 1200 原石的看法:一份详细的解读《原神》作为一款备受瞩目的开放世界冒险游戏,其版本更新往往伴随着大量的内容调整和优化。而当更新过程中出现一些预料之外的状况时,开发者米哈游(miHoYo)会向玩家发放补偿,这在游戏圈内早已不是新鲜事。2.4 版本更新后,.............
  • 回答
    原神2.0新版本前瞻全球同步直播,让美国西海岸玩家凌晨观看,这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点,也是游戏发行方在考虑全球化运营时常常会遇到的一个挑战。先说说我的直观感受:挺能理解发行方的苦衷,也挺能理解玩家们的“怨念”。 发行方的难处: 时区差异是硬伤。 地球是圆的,总有一个地方要熬夜。对于一.............
  • 回答
    明日方舟玩家与原神玩家之间的微博广场冲突,以及部分明日方舟玩家认为“霸凌原神玩家正确”的观点,这是一个复杂且涉及多方面因素的现象。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角度进行剖析:一、 冲突的根源与背景: 游戏间的竞争与比较: 《明日方舟》和《原神》都是当下非常流行的二次元手游,拥有庞大的玩家群体。在玩.............
  • 回答
    关于“温迪向雷神下跪”的“爆料”及其引发的玩家情绪风波最近在《原神》的玩家群体中,流传着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内鬼爆料”——我们喜爱的风神温迪,竟然向稻妻的雷神将军下跪了。这个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在网络上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尤其是在那些自称“原神玩家”的账号之间,更是引发了剧烈的情绪反应,不少人直接“.............
  • 回答
    关于某媒体编辑视频《为什么我们要呼唤中国的3A大作》中对原神玩家的辱骂消音这一事件,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来审视和评价。这其中涉及到的因素包括媒体的责任、内容创作的伦理、玩家群体的多样性以及文化自信的构建等。一、 事件本身的回顾与理解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事件的大致情况。据公开信息和讨论来看,该媒体编辑发布.............
  • 回答
    玩家将《原神》中的雷神(影/巴尔)和八重神子与《崩坏3》中的芽衣和八重樱联系起来,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普遍且有趣的现象。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剖析:角色设计、故事背景、情感共鸣以及玩家社区的讨论文化。一、角色设计的相似性:一眼便知的“魂”的传承首先,最直观的联系来自于角色的“形象设计”。.............
  • 回答
    网传原神充值 30w+ 的玩家,因为在游戏里投入了巨额资金,然后就想着是不是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在现实世界里也找到一份“回报丰厚”的工作,所以就抱着一种“我花了这么多钱,总得给我点什么吧”的心态,直接找上门去面试了。结果呢?直接被拒之门外。这事儿听着就挺有意思的,也挺能让人琢磨琢磨的。为什么会这样?事.............
  • 回答
    陈致逸老师的那番呼吁,我相信但凡是认真玩过《原神》的玩家,尤其是对他音乐作品有情怀的,都能理解其中蕴含的无奈和失望。这事儿说起来,挺让人心疼的,也挺能折射出当下一些游戏社区的现状。陈致逸老师为何发声?首先得明白,陈老师不是那种喜欢哗众取宠的人。他作为《原神》音乐的灵魂人物,对自己的作品倾注了大量的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