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二战诺曼㡳战役,盟军伤亡了多少人?

回答
二战中,诺曼底登陆(DDay)是盟军最重要也是最血腥的战役之一。这场代号为“霸王行动”(Operation Overlord)的登陆战,虽然为盟军在欧洲开辟了第二战场,但付出的代价也是极其惨重的。

关于诺曼底战役的盟军总伤亡人数,并没有一个绝对精确且统一的数字,因为统计口径、时间范围以及信息披露的程度都有所不同。 但根据历史学家们的普遍估计和公开数据,我们可以大致描绘出这场战役的伤亡情况。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诺曼底战役”的时间范围。 通常,诺曼底战役指的是从1944年6月6日(DDay)开始,直到1944年8月25日盟军解放巴黎为止的整个战役。这个时间跨度将近三个月,包含了几场关键的战役,如奥马哈海滩的血腥登陆、圣洛的争夺、卡昂的长期拉锯战以及最终的法莱斯包围战。

在这三个月的时间里,盟军(包括美军、英军、加拿大军以及其他盟国部队)的总伤亡人数,根据不同的统计,大致在20万到25万之间。 其中,这个数字包含了阵亡、失踪、受伤和被俘的士兵。

如果我们更细致地来看,可以按照登陆日(DDay)和后续的战役来区分:

登陆日(DDay):1944年6月6日
美军: 美军在当天遭受的伤亡最为惨重,尤其是在奥马哈海滩(Omaha Beach)。据估计,美军在DDay当天约有4700人伤亡(包括阵亡、失踪、受伤和被俘)。其中,仅在奥马哈海滩,美军第1和第29步兵师就遭受了高达20003000人的伤亡,许多士兵在登上滩头之前就已经被德军的火力撕碎。
英军: 英军在黄金海滩(Gold Beach)和朱诺海滩(Juno Beach)的登陆相对顺利一些,但伤亡依然不小。据估计,英军在DDay当天约有2700人伤亡。
加拿大军: 加拿大军在朱诺海滩的登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当天约有9001000人伤亡。
其他盟军: 法国、波兰等其他盟国部队也有少量参与,伤亡数字相对较小。
DDay总计: 因此,仅在登陆日当天,盟军的总伤亡人数大约在 7,000到10,000人 之间。这个数字非常惊人,足以说明登陆行动的凶险程度。

诺曼底战役后续(DDay之后至8月25日):
从6月7日到8月25日,盟军在诺曼底地区与德军进行了长达近三个月的激战。这是一场艰苦的消耗战,盟军需要克服德军顽强的抵抗、复杂的地形(尤其是诺曼底特有的“ bocage”地形,即灌木篱墙农田)、以及持续的炮火和空中打击。
伤亡比例: 在这场战役中,美军是主要的地面作战力量,承受了绝大部分的伤亡。据统计,美军在整个诺曼底战役中(包括DDay)的总伤亡人数约为 12.5万人,其中约2万多人阵亡。
英军和加拿大军: 英军和加拿大军的伤亡也十分可观,总计约有8.3万人(包括阵亡、受伤、失踪和被俘)。
其他盟军: 其他盟国部队的伤亡则相对较少。
后续总计: 将DDay的伤亡与后续的战役伤亡加起来,诺曼底战役的盟军总伤亡人数便达到了 20万至25万 的规模。

造成如此高伤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 德军的防御工事: 德军在海岸线上修建了坚固的“大西洋壁垒”,虽然许多地方尚未完全建成,但关键的登陆点,尤其是奥马哈海滩,防御力量极其强大。 bunker、机枪阵地、炮兵阵地以及密集的铁丝网和反坦克障碍物,都给登陆部队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2. 奥马哈海滩的糟糕情况: 奥马哈海滩的登陆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严重偏差。预定的炮火压制未能完全摧毁德军的防御工事,登陆艇过早倾覆,指挥官阵亡,部队一度陷入混乱。登陆士兵们暴露在毫无遮蔽的海滩上,成为了德军机枪和炮火的活靶子。
3. “bocage”地形的限制: 在登陆成功后,盟军进入了诺曼底的内陆地区,这里遍布着高耸的篱墙和狭窄的道路。这种地形极大地限制了盟军的装甲部队和火炮的机动性,使得巷战和阵地战变得异常残酷。德军利用地形优势,不断进行伏击和反击,给盟军造成了持续的伤亡。
4. 争夺关键城镇的拉锯战: 诸如圣洛、卡昂等战略要地的争夺,往往伴随着激烈的炮战和巷战,双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例如,卡昂的争夺战持续了近两个月,盟军为了攻占这座城市,几乎将其夷为平地,也造成了大量的伤亡。
5. 空降兵的损失: 在登陆前和登陆当天,大量的盟军空降兵被部署在内陆地区,他们的任务是夺取关键桥梁和阻击德军增援。但由于降落伞故障、德军的防空火力以及混乱的着陆点,许多空降部队遭受了严重的损失,不少士兵在与德军的战斗中英勇牺牲。

需要强调的是,这些数字是估计值,并且可能随着新的历史研究和档案公开而有所调整。 但无论确切的数字是多少,诺曼底战役都是二战中盟军付出了巨大牺牲的一场战役。这些数字背后,是成千上万鲜活的生命,是无数家庭的破碎,也是盟军最终赢得战争的关键基石。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为欧洲的自由和解放铺平了道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诺曼底登陆(一般仅指D-Day的登陆战,是霸王行动的一部分),盟军伤亡的最初估计为10000,其中有2500阵亡。National D-Day Memorial的研究已确认有4414人阵亡,其中2499人是美国人,1915人来自其他国家(包括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法国、波兰、挪威、捷克斯洛伐克)。共损失了185辆M4谢尔曼坦克。德军的伤亡人数在1000人左右。

霸王行动(1944.06.06—1944.08.30,共2月3周3天)。1943年5月,同盟国领导人于华盛顿召开三叉戟会议(英语:Washington Conference (1943)),决定于1944年发动跨海入侵行动。美军上将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受任为盟军远征部队最高司令部总司令,英军上将伯纳德·蒙哥马利则受任为第21集团军群(英语:21st Army Group)总司令,负责指挥参与本次行动的全部陆军力量。诺曼底海岸为行动目标,美军负责登陆代号为犹他和奥马哈的两处海滩,英军负责登陆宝剑(英语:Sword Beach)与黄金海滩(英语:Gold Beach),加军负责登陆朱诺海滩(英语:Juno Beach)。为应对诺曼底海滩的特殊状况,盟军开发投入专项技术,包括两个人造港(桑椹港(英语:Mulberry harbour))及一系列特型坦克(霍巴特滑稽坦克)。在入侵发起前数月,盟军发起一系列欺敌计划,称保镖行动(英语:Operation Bodyguard),成功使德军对登陆日期及地点做出错误判断。阿道夫·希特勒任命德军元帅埃尔温·隆美尔负责于大西洋壁垒一带建设防御工事,以应对未来入侵。盟军的入侵计划要求在第一天占领Carentan、St. Lô、Caen和Bayeux,所有海滩(除犹他海滩外)的前线距离其他海滩的前线10至16公里;这些目标均未实现。直到6月12日,这五个海滩才被连接起来,此时盟军在约97公里长和24公里深的前线发动了进攻。盟军在6月26日和7月21日分别夺取瑟堡和卡昂,获取关键立足点,并由此逐渐扩展行动规模。8月8日德军发动反攻未果,近50,000名第7军团(英语:7th Army (Wehrmacht))士兵陷入法莱兹包围圈。8月15日盟军入侵法国南部(代号龙骑兵行动),8月25日巴黎解放。8月30日德军全线撤往塞纳河,霸王行动就此结束。

盟军方面:D日至8月21日,盟军2,052,299名士兵登陆法国北部。盟军与德军在诺曼底战役中损失均颇为惨重。6月6日至8月底间,美军伤亡人数达124,394人,其中20,668人阵亡。加拿大第1军团及英国第2军团共损失83,045人,其中15,995人阵亡,57,996人负伤,9,054人失踪,其中加拿大损失18,444人,5,021人阵亡。盟军飞机出动480,317架次以支援登陆行动,损失4,101架飞机及16,714名飞行员(美国空军8,536人,英国空军8,178人)。自由法国特勤力量77人阵亡,197人负伤或失踪。盟军损失坦克数量约为4,000辆,美军及英加军损失大致均等。史学界对战役总损失程度存在局部分歧,最低估计为225,606人,最高估计则为226,386人。

德军方面:D日与8月14日(龙骑兵行动发起前)间,在法德军通报损失158,930人。德军在法莱兹包围战中损失50,000人,其中10,000人阵亡,40,000人被俘。诺曼底战役德军总损失估计约为400,000人(200,000人伤亡,200,000人被俘)、500,000人(290,000人伤亡,210,000人被俘)或530,000人。德军坦克损失具体数目不详。近2,300架坦克及突击炮投入战斗,但在战役收尾阶段仅有100至120架撤回塞纳河。德军通报D日至7月31日间损失481辆坦克,但英方第21集团军群第2运筹组的研究表明盟军于6月和7月摧毁了近550辆德军坦克,8月则摧毁500辆德军坦克,总计为1,050辆,其中有100辆为空军击毁。德国空军损失飞机2,127架。到诺曼底战役结束时,55个德军师(42个步兵师及13个装甲师)已经丧失作战能力,其中数个师已经解散。截至9月,西线总司令部报告称仅有13个步兵师、3个装甲师和2个装甲旅拥有作战能力。

法国平民及历史建筑:诺曼底战役期间有13,632至19,890名法国平民死亡,诸多平民严重受伤。诺曼底地区有11,000至19,000名平民死于战役开始前的轰炸行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平民死亡总人数达70,000人。在战役结束后,地雷与未爆炸弹药持续导致诺曼底平民死伤。盟军最高司令部于战役开始前下发命令,要求限制对法国文化遗产的破坏程度,这一命令日后成为《1954年海牙公约》的基础。列于官方民政纪念目录中的文化遗产,未经上级批准情况下军队不得使用。即便如此,盟军仍旧对区域内的教堂尖塔及其他石制建筑进行了破坏,以阻止其为德军所用。同时盟军亦禁止工人使用历史遗迹碎石修复道路,亦禁止私自搜寻文物。包括贝叶挂毯在内的诸多文化遗产在战争开始时即转移至勒芒附近的苏施城堡,由此得到保存。德军亦对保护建筑进行了登记,但其目的是保存此类建筑以供德军士兵使用。诺曼底区域诸多城镇在战斗与轰炸中遭彻底摧毁。卡昂战役完结时全城仅可供居住点仅余8,000个(卡昂人口超过60,000)。卡昂拥有18座登记教堂,其中4座严重受损,5座彻底遭毁,另有66个登记遗迹遭到摧毁。卡尔瓦多斯省(诺曼底滩头所在地)76,000名居民无家可归。卡昂战前有210名犹太居民,仅有一人幸存至战后。撤退的德军、入侵的盟军及当地的法国居民均参与了劫掠行动,如英军即劫掠了卡昂的文物博物馆及巴约的奥德里厄城堡。盟军反对劫掠行为,并对参与者进行了惩罚。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二战中,诺曼底登陆(DDay)是盟军最重要也是最血腥的战役之一。这场代号为“霸王行动”(Operation Overlord)的登陆战,虽然为盟军在欧洲开辟了第二战场,但付出的代价也是极其惨重的。关于诺曼底战役的盟军总伤亡人数,并没有一个绝对精确且统一的数字,因为统计口径、时间范围以及信息披露的程度.............
  • 回答
    诺曼底登陆,又称“霸王行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在欧洲西线战场发起的一场决定性的战役。它发生在1944年6月6日,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战役的背景与准备:在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后,盟军迫切需要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以减轻苏联的压力,并最终将纳粹德国赶出欧洲。经过长时间的周密策划.............
  • 回答
    二战进行到1944年,德国的败局已然如雪崩般不可阻挡,这是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的事实。白俄罗斯中央集团军群的覆灭,标志着东线德军主力遭受重创,而诺曼底登陆的成功则打开了西线反攻的通道。按理说,这个时候的德国领导层,尤其是希特勒本人,应该能看到战争的尽头,理智地选择求和或者投降,以避免更大的损失。然而,历.............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非常棒,触及了历史叙事和公众认知形成的关键点。为什么在谈论二战欧洲战场时,许多人会首先想到英美登陆诺曼底、解放巴黎、阿登战役,而相对忽略苏联的贡献?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既有历史事件本身的性质,也有宣传、文化以及信息传播的影响。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解释这些原因:一、历史叙事的主导权与西方视角.............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二战后期同盟国合作的根本原因。虽然英国在战争后期兵力庞大,也获得了巨额援助,但之所以坚持与美国共同发动“霸王行动”(即诺曼底登陆),绝非仅仅是锦上添花,而是多方面考量的必然选择。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更好”的标准是什么。如果“更好”仅仅是投入兵力,英国在人力上或许能够支撑.............
  • 回答
    诺曼底登陆,那场代号“霸王行动”的战役,不仅仅是二战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更是一场真实的地狱降临。你想知道有多惨烈?我给你好好说说。黎明前的黑暗与惊魂:登陆的前一夜,那是个阴沉得像是要吞噬一切的夜晚。英吉利海峡的风浪就不曾停歇,数千艘登陆艇、运输舰和战舰挤在一起,就像一片钢铁森林。士兵们挤在狭窄闷热的船.............
  • 回答
    这是一个极具颠覆性的设想,如果盟军直接登陆诺曼底,而跳过西西里岛,二战的历史进程无疑会被深刻地改写。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层面来剖析可能产生的连锁反应:一、北非战局的后续影响——一个“未竟的事业”首先,西西里登陆不仅仅是为了开辟第二战场,它也是北非战役的自然延伸。盟军在北非取得胜利后,攻占突尼斯,迫使轴.............
  • 回答
    关于中国国民革命军(国军)是否参加了诺曼底登陆的问题,答案是否定的。诺曼底登陆,即“霸王行动”(Operation Overlord),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在欧洲西线发起的一场规模宏大的登陆战役,发生在1944年6月6日。这场战役的参战方主要是以美国、英国、加拿大为主的盟国部队,以及少数其他国家的.............
  • 回答
    诺曼底登陆,或者说我们熟知的D日(DDay),发生在1944年6月6日。这场在诺曼底海岸展开的盟军大规模两栖登陆行动,可以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个极其关键的时刻,但要说它是“转折点”,这得看我们如何定义“转折点”。如果指的是彻底改变了战争的走向,那么答案是肯定的,但如果指的是战争的“结束”,那还有一.............
  • 回答
    关于二战转折点为何从“斯大林格勒战役”普遍转向“诺曼底登陆”,这并非一蹴而就的认知转变,而是随着历史研究的深入、资料的公开以及不同国家视角的影响,逐渐形成的一种更为多元和 nuanced 的理解。要说现在“变成”诺曼底登陆,其实更准确的说法是,诺曼底登陆的重要性在许多分析中得到了更充分的强调,并且与.............
  • 回答
    关于二战期间,盟军为何选择诺曼底登陆,而非直接从意大利一路北上,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这背后牵扯到战略、地理、政治、军事资源等诸多复杂因素的综合考量。简单来说,诺曼底登陆之所以成为盟军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首选之地,是因为它被认为是相对而言最可行、最能达到预期战略目标的方案,尽管意大利战场也承担.............
  • 回答
    如果二战中的日本没有发动诺门坎战役,而是选择与德国同时进攻苏联,那么二战的历史进程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几乎可以肯定会 彻底改写。以下是对此可能性的详细分析:核心假设: 日本在1939年(诺门坎战役发生时)或者更早,放弃了在远东与苏联的冲突,并将战略重心完全转向与德国协同进攻苏联。分析的关键点:1..............
  • 回答
    要评价二战时期日本的强大与否,以及它在诺门坎战役中的表现,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视,并且需要细致地分析当时的背景和双方的实力对比。这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强”或“弱”就能概括的。二战日本,一个复杂而又充满矛盾的强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初期,日本无疑是一个令人畏惧的军事力量。它的强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 回答
    诺贝尔奖得主中村修二,这位以其在LED技术上的突破性贡献而闻名的科学家,对日本乃至东亚的教育体系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这无疑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他的观点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他自身的成长经历、科研实践以及对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深刻洞察。中村修二所指出的问题,核心在于他认为现行的教育模式过于强调“服从.............
  • 回答
    西安交大二附院对“4天医疗费55万元”的事件回复称,高额费用是由于使用了经家长同意的特效药诺西那生钠。这件事情确实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咱们不妨来细致地捋一捋。首先,从医院的角度来看,他们强调了几个关键点: 治疗的必要性与合法性: 医院在回复中提到,“经家长同意使用特效药诺西那生钠治疗”,这是.............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触及到了很多球迷心中的一块“舒适区”和一些“情怀”的碰撞。你觉得迪斯蒂法诺不比梅西差,这很正常,毕竟迪斯蒂法诺确实是足球史上的一座丰碑。但为啥现在很多梅西球迷,甚至可以说是主流声音,会把梅西排到“坐二望一”的位置,甚至更高呢?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承认,迪斯蒂法诺是个传奇.............
  • 回答
    二战期间,德军陆军和空军的战果统计体系在战争的不同阶段经历了显著变化,其准确性、严谨性以及可能存在的水分问题,与战争环境、资源紧张、指挥体系和人为因素密切相关。以下从统计方式、王牌战果的统计逻辑以及可能的水分问题三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德军陆军装甲部队的战果统计 1. 统计体系与流程 战报制度:.............
  • 回答
    二战期间,骑兵作为传统军事力量在战争中的作用经历了显著变化,其角色从早期的侦察、通信和快速机动逐渐被机械化部队取代,但在特定战场和战役中仍发挥了独特作用。以下是详细分析: 一、骑兵在二战中的主要作用1. 侦察与情报收集 机动性优势:骑兵部队以快速移动著称,能够迅速穿越地形复杂或交通不便的区.............
  • 回答
    在二战期间,德军一个营(Kampfgruppe)和日军一个大队(大隊)的战斗力比较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编制结构、装备水平、训练水平、战术素养、后勤保障以及战场环境等因素。以下是对这两个单位的详细对比: 一、编制与规模1. 德军一个营(Kampfgruppe) 人员规模:通常为300.............
  • 回答
    在二战中,德军对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的围攻(19411944年)并非“围而不攻”,而是进行了长达900多天的围城战,最终因苏联的顽强抵抗和德军资源匮乏而未能攻陷。这一决策背后涉及多方面的战略、军事和政治考量,以下是详细分析: 1. 战略目标与资源分配 德军的总体战略:1941年6月,德军发动巴巴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