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经过此次疫情之后,还会有中国人想移民国外吗?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个人价值观等多个层面,并且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不能一概而论地说“会”或“不会”。

首先,需要承认的是,在疫情之前,中国人移民海外就已经是常态了。 这种移民潮有着多种驱动因素:

追求更好的教育资源: 为子女提供国际化的教育,获得更好的升学机会是许多家庭移民的重要原因。
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和环境: 包括更干净的空气、更优质的医疗、更完善的社会福利、更舒适的生活节奏等。
经济和职业发展机会: 一些人可能认为在国外能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前景、更高的收入水平,或者能够实现创业梦想。
资产安全和多元化配置: 尤其是一些高净值人群,希望将资产分散到不同国家,规避单一国家的风险。
政治和制度环境的考量: 部分人群可能对国内的某些政治制度、言论自由、法律保障等方面存在疑虑,转而寻求更符合其价值观的社会环境。
家庭团聚和生活便利: 一些人可能因为配偶、亲人在国外,或者更看重某些国家的生活便利性(如公共交通、社会服务等)。

那么,此次疫情之后,这些因素是否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中国人的移民意愿呢?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分析:

一、 疫情对移民意愿的潜在影响(可能增加或减少):

可能增加移民意愿的因素:

对国内抗疫措施的“过度”感知: 一些人可能会认为国内的封锁措施、健康码、行程码等过于严格,对个人自由和生活便利造成了过大影响。他们可能更倾向于选择一些疫情管控相对宽松,或者更能接受常态化疫情的生活方式的国家。
对国家治理能力和应急反应的反思: 尽管中国在初期控制疫情方面被一些人认为有效,但一些大规模的封锁和隔离措施也暴露了其对个体权利的干预程度。这可能会促使一些人反思,并更看重西方国家强调的个人权利和隐私保护。
“躺平”的吸引力增加: 疫情让一些人对国内高压力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感到疲惫,他们可能更希望在一个生活节奏相对舒缓、社会福利更好的国家开始新的生活。
“清零”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 持续的“清零”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国内民众,但同时也导致了国际旅行的极大不便,影响了商业活动和个人交流。一些原本计划前往国外工作、学习或生活的中国人,可能会因为这种不确定性而选择提前规划移民,以规避未来的政策风险。
对国际教育的持续需求: 即使疫情严重,一些家长对子女接受国际教育的渴望并未减弱,甚至可能因为国内疫情对教育的潜在影响而更加坚定。

可能减少移民意愿的因素:

国内“安全感”的提升: 相对而言,中国在控制疫情方面的早期表现(尽管后期有反复),使得一部分人认为国内依然是一个相对安全的居住地,尤其是在面对全球疫情蔓延时。
国际旅行的障碍: 疫情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旅行限制、航班取消、签证困难等问题,这使得原本计划移民的人们在执行层面遇到了巨大的阻碍。短期内,很多人可能因为无法顺利出国而暂时搁置移民计划。
海外疫情的严峻性: 一些国家在疫情期间的表现并不理想,甚至比中国更加严峻。这可能会让一些原本考虑移民到这些国家的人感到担忧,重新评估海外生活的风险。
经济上的考量: 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冲击,一些国家的经济前景不明朗。如果国内经济相对稳定,或者有更好的恢复前景,可能会削弱部分人出于经济原因移民的动力。
民族主义和爱国情怀的强化: 在某些情况下,国家在疫情中的表现可能会激起一部分人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让他们更倾向于留在国内,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对海外社会问题的担忧: 疫情也暴露出一些西方国家社会治理中的问题,例如社会分裂、种族矛盾、公共卫生体系的压力等。这些问题可能会让一些潜在移民望而却步。

二、 具体情况的分析:

移民人群的差异化: 不同类型的人群对疫情的感受和反应是不同的。
高净值人群: 他们的移民意愿可能受资产保值、全球配置、子女教育和生活品质的影响更大,疫情的短期波动可能不会完全打消他们的长远规划。
中产阶级: 他们的移民考量可能更多集中在子女教育、医疗和生活环境。疫情对他们收入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可能更直接,会更仔细地权衡利弊。
技术人才和专业人士: 如果他们的专业在国外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或者某些特定国家在某些领域有显著优势,疫情的阻碍可能只是暂时的。
学生群体: 一部分留学意愿强的学生和家长,即使在疫情期间,仍然会想方设法出国深造。
目的地国家的变化: 疫情可能会促使人们重新审视移民目的地。一些在疫情中表现更稳定的国家,或者能够提供更好防疫措施的国家,可能会更受欢迎。反之,一些疫情严重的国家,或者在医疗、社会保障方面存在明显短板的国家,可能会失去一部分吸引力。
移民方式的调整: 疫情可能会促使人们更多地选择线上沟通、远程考察等方式来了解目标国家,而不是传统的实地考察。一些与“数字游民”相关的移民政策可能会受到更多关注。

三、 未来趋势的预测(谨慎但可能):

综合来看,此次疫情不太可能彻底终结中国人移民海外的趋势,但很可能会对其产生复杂的、多层面的影响,并可能导致移民群体的结构和目的地有所调整。

短期内可能出现观望和犹豫: 由于国际旅行的限制和对海外疫情的不确定性,短期内一部分潜在的移民可能会选择观望。
长期来看,驱动移民的根本性因素依然存在: 教育、生活品质、职业发展等核心驱动力并不会因为疫情而消失。只要中国与世界的差距在某些方面依然存在,移民需求就会持续。
“润学”的讨论和实践可能依然会存在: 针对疫情中暴露出的某些社会问题和对个人自由的限制,一部分人可能会更加坚定地寻求“润出去”的机会。
政府的政策也会影响移民潮: 如果国内的政策能够更好地平衡发展与个人权利,提供更多元的选择和更舒适的生活环境,那么一部分潜在的移民可能会改变主意。反之,如果某些限制性政策持续,可能会增加移民的吸引力。
全球移民政策的变化: 各国在疫情后的经济复苏和人才吸引策略也会影响移民流向。一些国家可能会调整移民政策以吸引特定人才。

总而言之,疫情后是否还有中国人想移民国外? 答案是肯定的,并且可能以新的方式和原因出现。 但移民的规模、结构、目的地以及人们的决策过程都会受到疫情的深刻影响,变得更加复杂和多元。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问题,而是一个动态演变的过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2008年汶川大地震影响人们去四川旅游出差了吗?

08年短期肯定有影响,长期看地震根本不会纳入是否去四川的考虑因素。

同理,短期内一定会少去湖北武汉,长期看,没啥影响。印尼海啸死了几十万,现在印尼海滩上还很多游客。

移民更不会考虑瘟疫这种小概率意外因素。

相比瘟疫死亡概率,移民时坐飞机空难概率更高呢!

user avatar

不说北美其它的城市了,号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北美特区的温哥华,实际华人人口占比才不到总数的30%,还是太低,希望温哥华的华人占比有朝一日能达到70%

任重道远啊,同志们。

user avatar

只要美国还没复刻水晶之夜,就肯定有人想移民。

user avatar

你们不要以为共同富裕是说说而已,不要以为共同富裕是个笑话。共同富裕是认真的,你笑得出来是因为你不是被共的那个。有共同富裕的大指挥棒在,很多中国富人是面临极强的清算压力的,他们必须跑,跑的过程中就算掉些膘也必须要跑,不然掉的就不是一点膘了。就算美国没了,他们就算跑路赞比亚,也是要跑的。因为留在国内,对他们来说,太危险了。

user avatar

这不废话吗。

等疫情过了,国内还是996,35岁淘汰,累死累活供养一套六十平小房子,生孩子都得考虑养得起不。移民欧美955,35岁不用被优化,住大别墅,开小汽车,想生几个生几个。

正常人都是用脚投票,中国人均GDP才一万多美元,英国,法国,德国人均GDP都是四万多美元,美国的人均GDP六万多美元!这人均GDP差几倍可不是靠嘴就能抹平的。

等哪天人均GDP是欧美的几倍,国内955,住大别墅,欧美996累死累活的时候,那才没有人想移民呢。

挺多人质疑996的,可996的已经是阿里腾讯之类的中产了,内卷教育的胜利者啊,再往下那种初中毕业的厂妹厂仔,底层劳动者,要不是他们没钱没能力移民,早跑去欧美了。不信的去工厂做个问卷调查,给他们免费一个欧美国籍,可以移民去欧美打工,看他们有几个愿意留下的?

ps:我发现很多人不仅视力不太行,理解能力也不太行。题主只问了还有人想移民,又没问能不能移民。某些人跑过来喊着欧美多垃圾,移民过就得吃枪子,喝硫酸,骂的震天响,那我就得问问你们了,免费给你们移民到欧美你们去不去?免费,不需要任何门槛,直接给你们换国籍哦,你们要能斩钉截铁的拒绝,坚定的留下来建设祖国,那你们可以大声宣称自己不想移民了,不然你们也只不过是不能移民而已。

看你们揪着中产和底层移民骂的这么欢快,再讲个更残忍的事情,有钱人,比如某捞的老板,他们不仅移民,还要把国内的财产也带走,变成他们在国外的 大别墅,移民后还能继续赚国内的钱,不断的增加他们在国外的 大别墅。不会真有人觉得因为这次疫情,以后有钱人就不移民了吧?

user avatar

好几天没登录知乎了,发现又违反知乎的破规定了。

收到很多点赞和怀疑,也有很多站内信要和我详谈。谢谢点赞的人,至于怀疑,我不在乎;详谈,没必要,我不是公知也不是异议分子。我甚至对具体的这些政策是否会改变都无所谓。

之前的答案本来只是想说明,并不只有经济是影响人们迁徙决定的因素,不同的政策对不同的群体有完全不一样的移民刺激。

至于我所举的丧葬、新农村建设例子,我想并不是这个问题里要去讨论的。

user avatar

老百姓永远趋利避害。

疫情以后不出国了,只有一种可能,外国日子过得不如中国好了。

一次疫情恐怕是不行的。

美国再打一次南北战争,内战几年,把基础设施打烂。生产设备都摧毁。

美元买不到东西,内战双方都拿着黄金来中国买军火。有能力离开美国的富人全球避祸,各国撤离侨民。

美国海外军事基地站队,回国勤王。

这个情况,移民就得换个国家了。

如果欧洲也打起来。

你去往非洲移民吗?

实际上美国因为疫情内战概率很低。

疫情死个几十万几百万。

军事金融霸权不丢。

美国开放移民政策,很快就补满了。

中国的人均资源水平在这,要生活水平超越美国,需要用全球的资源支持才可能。

你得有军事力量,有科技水平。占据价值链高端。有军事力量保护贸易才行。

慢慢追吧。

人均航母指标距离美国还远着呢。

user avatar

当然想啦!

我家居深圳,离广州才百公里,广州之事尽在眼底也。疫病稍宁,我定要继续执行移民计划,还要给女儿抱个白色(shai)的童养婿,再回来当正经华族,重振我四脉之嫡流!

【奉狗正色】

user avatar

愿意留下的一起努力,想走的祝他们万事如意喽。

user avatar

简单地说,有,而且,想移的更想移了,不想移的更不想移了;中间状态的人变少了

要知道大家是怎么想的,一定不能在一个平台上看,得多看几个平台,而且必需隐藏自己的政治倾向(或者,故意显示相反的政治倾向)。因为现在的平台会根据你的点击来猜测你的政治倾向,然后推送立场相近的观点,看的时间越长就越准确,然后你就会被相同观点的人包围,所谓同温层。

我自己尝试在不同的平台上有意识地关注完全不同的人群,结果发现对于同一件事,哪怕不造假,解读也可以相差甚远

比如关于中国的疫情,微信公众号里各种自嗨就不用说了,大家都看到了;但在另一个大V那儿,『武汉根本没有防疫』『根本就是群体免疫』『就是个大号的钻石公主号』

而对于美国的疫情,公众号各种渲染美国的悲惨情况,也有人一个月前(现在是4月18号)就断言美国拐点已现疫情快速好转;前不久同一天中我看到两个大V发言,一个说美国日增病例三万情况正在快速恶化,另外一个则说疫情趋缓美国开城在即,武汉两个半月才开城纽约没『抄作业』不封城不载口罩一个半月就开城武汉应该汗颜。

所以,大家在看同一个事情,看到的事实差不多,但是得出的结论可以是天差地别,一个可能会觉得国内正能量满满国外一塌糊涂;另一个可能会觉得正好相反。通常的情况下是,各自强化了立场,交流不但不能改变反而激化了对立。最后就是有一部分人更加坚定了要出国,海外华人也有一部分则正好相反选择回国,相向而行,互道傻逼

user avatar

移民可以,别出书就行。

user avatar

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不移……

user avatar

当然有了,因为很多人,比如这个问题里面的不少回答以及评论还有点赞的人。

不少人把“移民”这个概念神圣化了。你会经常看到这么一个问题:“如果现在无条件允许你移民,你移吗?”这实际不是个疑问句,而是设问句,假定回答只有一个:“移。”如果你说“不移”,下面就肯定会说“你现在嘴上这么说,如果真的有这条件,你比谁都快”,然后拿出那个捐一头牛的故事出来巴拉巴拉。

我每次看到这种问题以及持这种态度的人都感到十分疑惑(这些人中很大部分自以为精英),我完全不考虑“爱国”这个因素,以我目前的状态我也大概率选择不移(无条件移民放在面前),三个方面理由,第一,我家只能勉强算中产阶级家庭,这种水平即便不考虑移民可能带来的资产缩水问题,在中国和在西方国家的大体生活水平不会有质的区别,一动不如一静。第二,所谓青山绿水其实看几天就腻了,就像一些景点你去旅游的时间会觉得“生活在这该多幸福啊”,但是真的生活在这的人是很少有这种幸福感的。所以国外所谓的良好环境对我来说没有多少吸引力。第三,我外语不算好,从事的领域也是中国相关,更关键我也不喜欢国外的一些娱乐方式。玩游戏,看球赛,看电影什么在国内和国外有多大区别吗?

所以我移民对我个人来说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好处,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那么我为什么要移民呢?为什么有免费移民我就一定要走呢?

产生免费移民必走的人,排除掉真的可以出国获得很大收益的(比如工作,比如家庭),很多人都存在一个心里预设:移民比不移民好。而如果问他们为什么移民好,他们给出的理由很可能是趋同的(比如空气好,生活自由等等),但是几乎都是非常笼统宏观的,都是那种写在教科书和公众号上的东西,并没有很多深入地从个人角度思考后得到的结论。究其本质就是他们将“移民好”上升到“1+1=2”的高度。而一旦这个概念被公理化,被神圣化了,在这些人心中的地位就难以改变了。

我有个朋友,他有个亲戚移民了菲律宾,当然,不是最近几年移民的。但是即便如此大部分人也很困惑,菲律宾有什么好移民的,那人也不是因为工作原因或者是娶了菲律宾老婆,就是为了移民而移民,欧美日不好移那就去了菲律宾。这个人的思维大概就和我说的,把移民神圣化的人思维逻辑是相同的。先确定一定要移,再考虑移到哪。至于为什么要移,不需要理由的。

最后说句,对于这些人,中国发展如何,外国现状如何是没有影响的,劝他你就是不理性,被爱国情绪冲昏头脑。所以,别劝,没准他们内心还在可怜你呢。

user avatar

移民有多种形式,比如有的温州人去非洲养鸡。

他们当然是常年生活在那里了,但他们还是中国人,是中国大开拓的先驱。

他们非常成功,以至于BBC专门拍了一部纪录片疯狂酸他们,这部片子对中国人来说,是再好不过的爱国主义教育片——勤劳智慧的中国商人,高效的国有企业,有理有力有节的中国商会会长……《中国在非洲》大家赶快去看看吧。

user avatar

移民的不一定会显著变少,但是"论证"开放双重国籍利国利民的大儒一定会显著变多

user avatar

不但想出去的人会变少,想到中国的人会变多。

我们对比下中国和西方在疫情中对待人民的差异。

中国:以人为本,人人平等,全力封城,党员冲在第一线,集全国之力解决疫情,确诊治疗免费。

人民的生命大于经济活动,冻结经济一个月,为的就是保护人民生命,解决疫情。

国外:口罩不用戴,经济活动优先。疫情闹大了,富人优先,老年人被放弃,穷人医疗资源匮乏,只能自己等死。

在中国,可以体验人人生命平等。在西方,可以体验有钱才有自由,没钱就没尊严。

user avatar

你知乎搜索移民就知道答案了

得到的结果又不光是美国加拿大之类的

墨西哥巴西阿根廷什么的移民生意,资本家们都在做呢

这波过去,目测这些生意会玩完

user avatar

不会,身价过亿的大富豪还是想移民

毕竟别看欧美现在疫情这么严重

只要有钱,能享受的一点都不会少···


中国不一样啊,武汉情况最严重的时候不管是厅级干部还是富豪,该没床位还是没床位·····


那你说挣着么多钱干嘛?

肯定要移民啊



底层在疫情结束后移民还是会移民,人家最低工资高啊······物资丰富啊,超市买一大兜吃的也没多少钱,牛肉便宜啊··


中层也一样


至于疫情再发生···


我都是洋大人了,往中国跑不就行了吗···


广州昨天不是给隔离的黑叔叔们上门看望送玫瑰花送水果去了吗···

user avatar

变少是一定的(至少有我知道的朋友决定放弃移民计划了)。

但是还会有很多。

所以不要过度解读。

user avatar

我多年一直在说,如果就只是想去一个发达国家,那我已经身在全世界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了……

至于说追求自由民主,实现自己的理想,那显然,脚下的土地是最好的战场。

当然,如果就只想混一个更舒服的社保条件,或者对海外某地的文化特别感兴趣,那就是另外一回事。

为了文化、教育、物质移民,都无可厚非。

不过如果从长计议,鼻子底下是世界上成长最快潜力最大的市场,各种事都有更多机会。愿意付出的话,脚下这块地最有价值。

user avatar

谢邀,这问题提的有点早,等新麦卡锡主义开始之后再提更好一些。时间也不会太久,在疫情缓和之后,或者一直缓和不了在复工和封锁中来回折腾几次之后,大概是,一年后?

user avatar

如果关注国外疫情,你一定看过下面这则新闻

澳洲政府为了防止疫情扩散,禁止本国公民和永久居民出境。要想出境,意味着持有永居身份的人要放弃身份才行。

澳洲政府本意是为了防止疫情传播,不是强制你放弃身份。结果大批持永居的华人到了机场,就原路折返了。99.9%的人选择继续留下。

所以你要问他们怎么不放弃身份,回国躲避疫情呢?

其实,在用脚投票这件事情上,他们比谁都聪明。

个人和家庭的生活,很难日日夜夜都牵扯到国家和政治层面上。老外其实每天也只关心自己家那点油盐酱醋的事儿。

但为啥你的眼里看到的都是水深火热,民不了生,无人救治,没食物可吃,大家都不想移民了?

他们只想让你看到,他们想让你看到的而已。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