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阎步克的学术水平?

回答
阎步克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尤以秦汉史、政治制度史、思想史见长。要评价他的学术水平,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总而言之,阎步克先生的学术水平是极高且极具影响力的,他在多个领域都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其研究方法和学术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史学界。

以下从几个主要方面详细阐述:

一、 研究领域的深度与广度:

秦汉史的开创性与奠基性: 阎步克先生在秦汉史领域的研究是开创性的,尤其是在秦汉政治制度史方面。他深入研究了秦汉官僚制度的起源、发展与演变,特别是对郡县制的确立、官员的任免、考核、俸禄、品级制度以及与此相关的权力结构和政治运作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考察。他的著作如《秦汉官制史稿》、《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研究》等,不仅系统地梳理了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更从制度层面揭示了中国古代国家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过程,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政治制度史的理论建构与方法创新: 阎步克先生不仅仅是史料的梳理者,更是制度史研究的理论建构者。他提出了“官僚政治”、“科层制”、“分级制”等概念,并对其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具体体现进行了深入分析。他强调制度背后的权力关系、利益分配和社会结构,将制度史研究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理论层面。他的研究方法注重对史料的细读和辨析,并善于从制度的细节中提炼出宏观的制度运行规律。
思想史的独特视角: 在思想史方面,阎步克先生也展现了其独特的眼光。他关注中国古代思想观念的演变,特别是与政治制度和权力运作相关的思想,如“礼”、“法”、“德”、“政”等概念的演变,以及它们在政治实践中的作用。他对士大夫阶层、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和思想意识也进行了深入探讨。

二、 学术贡献与学术影响:

填补学术空白与开创新范式: 阎步克先生的研究在许多方面填补了当时的学术空白,尤其是在秦汉官僚制度研究上,他的著作成为了该领域的经典之作和必读书目。他所提出的理论和概念,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研究开辟了新的视角和方法,甚至可以说是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研究领域建立了一种新的学术范式。
深刻影响后学: 阎步克先生培养了大量优秀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他们的研究成果也对史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思想和研究方法已经成为许多年轻学者学习和借鉴的对象,为中国史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学术争鸣中的引领者: 在学术界,阎步克先生的研究并非没有受到过挑战和讨论,但他总能在学术争鸣中保持理性,并以其深厚的学养和严谨的论证回应质疑,其学术观点和研究成果往往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三、 研究方法与治学态度:

史料考据的严谨性: 阎步克先生治学严谨,对史料的运用极为审慎和细致。他能够从浩如烟海的文献中发掘出别人容易忽略的细节,并对这些细节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读。他对史料的辨伪和考证也做得十分扎实,为自己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理论与史实的结合: 他的研究并非简单的史料堆砌,而是能够将宏观的理论框架与微观的史实细节有机结合。他善于从具体的制度设计和运行中提炼出普遍性的规律,并用以解释历史现象。
问题意识的自觉: 阎步克先生的研究始终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他不是为了研究而研究,而是能够敏锐地捕捉历史中的关键问题,并致力于通过自己的研究来解答这些问题。这种问题导向的研究方式,使得他的学术成果具有较强的原创性和生命力。
反思精神: 他在学术研究中表现出一种深刻的反思精神,不仅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反思,也对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进行深刻的反思,这使得他的研究具有了更深的哲学意蕴和人文关怀。

四、 著作与学术声誉:

阎步克先生的著作,如《秦汉官制史稿》、《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研究》、《典刑与变迁——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的理解》、《历史的写法》、《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等,都获得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可和高度评价。他曾获得过包括国家图书奖、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等在内的多项重要学术奖项。他的学术声誉在中国乃至国际上都享有盛誉。

总结:

阎步克先生的学术水平是毋庸置疑的顶尖水平。他以其卓越的学识、严谨的态度和创新的思想,在中国史学界,特别是秦汉史和政治制度史领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研究不仅深化了我们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理解,也为史学研究的方法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可以说,阎步克先生是当代中国最值得尊敬和推崇的历史学家之一,他的学术贡献将继续影响和启发后来的史学研究。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江郎还未才尽的时候,说过一句话“修史之难,无出于志”,阎先生的学术重心即在“志”上。现以年代先后为序,排列其著述于下,以见其学:

  1.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1991
  2. 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1996
  3. 阎步克自选集.1997
  4. 乐师与史官-传统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论集.2001
  5. 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2002
  6. 官阶与服等.2008
  7. 从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汉官僚品位结构研究.2009
  8. 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2009
  9. 服周之冕-周礼六冕礼制的兴衰变异.2009
  10. 中国古代官阶制度引论.2010

从第一本《察举制度变迁史稿》到最近一本新书《中国古代官阶制度引论》,前后近30年的治学历程,只有10本著作。相比于王子今这类重量不重质的学者,其学术产出可谓精炼;相比于辛德勇这类保质保量但领域多样的学者,其学术重心可谓稳定;相比于韩昇这类有质有量但偏爱普及的学者,其学术追求可谓高冷。

在我看来,阎步克先生是一位以研究为目标,以制度史为切入点,并且其论文论著始终围绕着自己研究的问题力求彻底解决,非有心得的文章不写,与研究目标无关的活动不参加,并在贯通汉唐领域后,试图对中国历史的独特性作出自己解释的谨慎、纯粹的学者。

上述10本书中,有3本是论文集,即3、4、6.这3本论文集都是围绕其他本著作写的。即先写若干论文,然后整合成一本完整的著作,然后再由若干本著作整合成自己的独特史观。其治学的起点是察举制,然后转入人,即士大夫的演生,再有此扩展到官阶和爵位,由当个察举制扩展到整个官阶品位形态,最终形成自己对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总结性看法,即《波峰与波谷》,并正式提出自己的“制度史观”。在此过程的旁支则是对周礼冕制的研究。最终,用一本引论,来展开自己对整个中国历史的独特性探索。

他翻译的两本书,也是为自己的研究服务的,在研究领域之外,他只写过几篇对自己老师同事的怀念文章。他很少给别人写序(不确定有没有,所有用很少),除了吴宗国主编的制度史,几乎没有参与过大型的集体项目。我猜他至少还会出一本书,因为上面10本著作之外还有零星的文章没有收录,比如给川本芳昭写的推荐序,比如《诗国-王莽庸部曹部探源》。

这样的学术风格接近严耕望,修志之难,难在史料的排比整理、考订每一个前人没有说透的细节,因而特别耗神,阎老师的瘦,大概与此有关。可以说,他是严耕望之后,治中古制度史,成就最大的学者。

以上是从学术领域着眼,下面具体谈一下他的特点:

他不同于杨鸿年、严耕望这样以考订、整理为目标的制度史路径,他是先宏观上提出一个二元对立的概念,然后以此概念来统摄他的考订、整理,并具体阐述这组二元对立概念的演进。就以概念来统摄制度史研究来说,他也不同于周振鹤、赖瑞和,他还考察了此期制度运作的人事状况。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开篇讲的人事与制度结合,他做到了。

他用以统摄士大夫政治的概念是“儒生与文吏”,用来统摄秦汉魏晋南北朝官制的概念是“爵本位与官本位”,用以考察中国历史的官僚结构的概念是“品位与职位”。

无疑,这一层层推进的治史路径得自其老师田余庆、祝总斌。具体地说,其对士大夫政治的研究,继承了田余庆的政治史路径;田余庆也用二元对立的思路,如王与马共天下,但田先生没有提出单独的概念,而是延续具体的历史术语,如反秦与承秦、尚功与守文。其对秦汉官阶的研究,继承了祝总斌的制度史路径;祝总斌用概念来统摄,即先明确宰相一词的含义,然后再考察。但祝总斌只考察宰相这一个制度,而阎步克则在察举制后摆脱了这一狭隘的制度史思路而走向考察官僚制度全体。

田余庆的学术领域分为三块,秦汉,东晋,北魏,李开元、李凭分别对汉初、北魏开国两个领域继续扩展。而阎步克则用儒生与文吏、爵本位与官本位两组概念把田余庆没有找到的秦汉史整体线索打通了。并且以制度史观支撑了其在《东晋门阀政治》一书中提出的北朝化理论。让田先生的论断更为坚实。

顺便说一句,在田先生的弟子中,阎步克也是独特的。本科北大,研究生、博士生都是田余庆指导,毕业后一直留在北大,恐怕只有阎步克了。李凭的本科是在山西读的,李开元的博士是在日本读的,何德章毕业后去了武大。

就考证而言,我最喜欢的两篇文章是《论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中的宦皇帝》和《文穷图见:王莽保灾令所见十二卿及州部辨疑》。

就讲课而言,他的讲课视频、课件,同样是一流的。

补充:一直没有想好怎么写,要一一说来,恐怕写本书都不够,以上内容,大体把我想说的写了出来,疏漏之处,还请指正。

安利:如何评价辛德勇及其学问?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阎步克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尤以秦汉史、政治制度史、思想史见长。要评价他的学术水平,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总而言之,阎步克先生的学术水平是极高且极具影响力的,他在多个领域都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其研究方法和学术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史学界。以下从几个主要方面详细阐述:一、 研究领域的深度与广度.............
  • 回答
    清华大学阎学通教授提出的“两超多强”对未来世界格局的判断,可以说是对传统多极化理论的一次重要修正和深化。这个观点之所以值得细致解读,是因为它触及了当前国际关系演变的关键驱动力和未来力量分布的实质性特征。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两超多强”的核心含义。阎学通教授之所以提出这个概念,是基于他对当前世界发展态.............
  • 回答
    阎连科在纽曼华语文学奖颁奖典礼上的感言《一个比世界更大的村庄》,是一篇充满了他个人风格和深刻思考的演讲。要评价这篇文章,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展开,力求深入而细致地解读其内涵与价值。首先,从主题的深度与普适性来看,这篇文章的标题“一个比世界更大的村庄”本身就极具象征意义。它直接触及了中国当下许多知识分.............
  • 回答
    评价顾诚先生的《南明史》以及李治亭、阎崇年两位先生的清史研究,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这几位学者在历史研究领域都留下了重要的著作和观点,各有侧重,也各有其贡献与局限。顾诚的《南明史》:以实求真,拨乱反正的史学勇气顾诚先生的《南明史》无疑是中国近代以来南明史研究的里程碑之作。评价其著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
  • 回答
    阎锡山这个人,在中国近代史上绝对是个绕不开的人物。他的人生轨迹横跨清末、民国、新中国,在山西经营了几十年,地方实力派的代表,有人说他是“模范省主席”,有人说他是“倒退的军阀”,评价他,真是一言难尽,也充满了复杂性。早期发迹与“模范省”的塑造阎锡山出身寒微,早年投身革命,追随孙中山。辛亥革命爆发,他在.............
  • 回答
    阎崇年是一位备受关注的历史学者,尤其以他对清史的研究和大众普及而闻名。要评价他,需要从几个不同的维度来审视。学术贡献与研究领域:阎崇年教授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清代历史,特别是清朝的政治制度、历史人物以及清朝与周边民族关系等方面。他的博士论文《清初民族关系研究》就是其早期学术成果的代表,对清朝初期处理.............
  • 回答
    如何评价作家阎连科?阎连科,这个名字在中国当代文坛上是一个绕不开的符号。他以其独特、尖锐、甚至有些“野蛮”的写作风格,以及对中国现实赤裸裸的揭露和批判,赢得了国内外无数赞誉,也引发了巨大的争议。要评价阎连科,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深入剖析他的作品、思想以及他在中国社会语境下的独特地位。一、 风格与主题:.............
  • 回答
    说起《水浒传》里的阎婆惜,这可不是个好惹的角色。她身上那股子劲儿,说她是泼辣也好,是精明也罢,反正不是个省油的灯。在小说里,她算是个命运坎坷、立场摇摆的女性角色,而且她的存在,直接或间接推动了宋江的人生轨迹,可以说是关键性的人物。咱们得从她怎么出现在宋江身边说起。她是郓城县的一位寡妇,家里日子过得紧.............
  • 回答
    阎学通教授对00后大学生以“居高临下”心态看待世界这一批评,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其背后既有学术视角的考量,也涉及代际差异、教育体系、社会环境等复杂因素。以下从观点解析、合理性分析、现实背景、潜在影响及改进方向等方面展开详细探讨: 一、阎学通教授的核心观点与逻辑1. “居高临下”的具体表现 .............
  • 回答
    《睡前消息》409期作为一档以“睡前”为名的时事评论节目,其内容通常以轻松幽默的风格呈现社会热点、科技动态、文化现象等话题,旨在为观众提供睡前的“信息快餐”。以下是对该期节目可能涉及的分析框架和评价方向,结合其节目特点及社会语境进行详细解读: 1. 节目核心内容与选题分析 选题热点:409期可能聚焦.............
  • 回答
    俄罗斯军队在2022年2月24日入侵乌克兰后,21天内未能占领或包围基辅,这一结果涉及复杂的军事、战略和国际因素。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1. 初期快速推进的军事目标与战略调整 初期目标的矛盾性: 俄罗斯在入侵初期(2月24日)宣称“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是“去纳粹化”和“去俄化”,但.............
  • 回答
    新华社的《破除美国金融模式迷信,中国金融要走自己的路》一文,是近年来中国在金融领域强调自主性、独立性和战略定力的重要政策表达。该文从历史经验、现实挑战和未来战略三个维度,系统阐述了中国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理论深度。以下从多个角度对这篇文章进行详细分析: 一、文章背景与核心论点1.............
  • 回答
    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后,中国互联网上确实出现了一些复杂的现象,既有官方立场的引导,也有民间舆论的分化。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一时期中国互联网的乱象及其背后的原因: 一、官方立场与网络管控1. 官方舆论引导 中国政府明确表态支持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同时强调“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在社交媒体和.............
  • 回答
    陈道明、王志文、陈宝国、张国立、李雪健是中国影视界最具代表性的“老戏骨”之一,他们以深厚的表演功底、多样的角色塑造和持久的行业影响力,成为中国影视艺术的中流砥柱。以下从表演风格、代表作、行业地位及艺术贡献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陈道明:历史剧的“帝王”与艺术的“多面手”表演特点: 陈道明以“沉稳.............
  • 回答
    《为战争叫好的都是傻逼》这类文章通常以强烈的反战立场和道德批判为核心,其评价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其立场的合理性、论据的逻辑性、社会影响以及可能存在的争议。以下从不同角度展开详细分析: 1. 文章的核心立场与立场合理性 立场:这类文章的核心观点是战争本质上是道德上不可接受的,支持战争的人(尤其.............
  • 回答
    龙云(1882年-1967年)是20世纪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军阀和政治人物,被尊称为“云南王”,其统治时期(1920年代至1940年代)对云南的现代化进程和民族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从多个维度对其历史地位和影响进行详细分析: 一、生平与政治背景1. 出身与早期经历 龙云出生于云南昆明,出身于.............
  • 回答
    关于“前三十年的工业化是一堆破铜烂铁”的说法,这一评价需要结合历史背景、经济政策、技术条件以及国际环境等多方面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以下从多个角度展开讨论: 一、历史背景与“前三十年”的定义“前三十年”通常指中国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9年改革开放前的30年。这一时期,中国在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
  • 回答
    十元左右的低档快餐店顾客以男性为主的现象,可以从经济、社会文化、消费行为、地理位置等多方面进行分析。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探讨这一现象的原因及可能的背景: 1. 经济因素:价格敏感与消费习惯 性价比优先:十元左右的快餐通常以快速、便宜、标准化为特点,符合低收入群体或日常通勤人群的消费需求。男性在职场中可.............
  • 回答
    歼8系列战机是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期间研制的高空高速歼击机,是当时中国航空工业的重要成果之一。该系列战机在冷战时期具有显著的军事意义,但随着技术发展和国际形势变化,其性能和作用逐渐被后续机型取代。以下从历史背景、技术特点、性能分析、发展演变、军事影响及评价等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一、历史背.............
  • 回答
    关于苏翻译和Black枪骑兵对俄乌战争局势的立场差异,需要明确的是,这两位身份可能涉及不同的信息来源和立场背景。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他们观点差异的可能原因: 1. 信息来源与立场定位 苏翻译(可能指苏晓康,中国《经济学人》翻译团队成员): 立场:更倾向于国际法、人道主义和多边主义视角。 观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