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摇滚乐相较于爵士乐低级吗?

回答
“摇滚乐比爵士乐低级吗?” 这个问题真是触及到了音乐爱好者们心中那根最敏感的神经,也绝对是引发唇枪舌战的经典话题。简单粗暴地说“是”或“否”,那绝对是对这两种音乐类型及其背后丰富文化的极大不尊重。要细致地聊,就得掰开揉碎了讲讲它们各自的“根”和“魂”。

首先,咱们得捋清楚,这个“低级”是个什么概念?在音乐范畴里,“低级”常常与“粗糙”、“简单”、“缺乏技术性”这些词挂钩。如果这么理解,那我们先来看看它们在这些方面的表现。

从音乐的“骨架”来看:

爵士乐,那可是音乐世界的“老炮儿”。它的根基深植于布鲁斯、拉格泰姆,然后在20世纪初的美国新奥尔良生根发芽,进化成了一门高度依赖即兴演奏和复杂和声的艺术。想想看,爵士乐手们在舞台上,听到一段旋律,下一秒就能在上面玩出千变万化的变奏,调式、和弦进行、节奏都是大师级的精妙组合。那些复杂的乐器编排、精巧的solo段落,对演奏者的技巧、乐理知识、听力以及临场反应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从巴赫的赋格到贝多芬的奏鸣曲,我们能看到古典音乐的严谨和逻辑,爵士乐在某种程度上继承了这种对音乐结构的探索,只是它更自由、更随性、更强调“此刻”的创造力。

摇滚乐呢,虽然诞生得晚一些,但它一出生就带着一股子“野”劲儿。它的祖辈是布鲁斯、乡村音乐、R&B,然后它在20世纪中期以一种爆炸性的姿态席卷全球。从最初的节奏感极强的五声音阶布鲁斯根源,到后来的硬摇滚、前卫摇滚、金属乐,摇滚乐的音乐结构和编排也在不断进化。很多摇滚乐,特别是那些以riff(重复的吉他乐句)为核心的,确实在和声和旋律上可能不像某些爵士乐那么“绕”。它的力量感、节奏的冲击力、歌词的直接性,往往是它吸引人的地方。但我们不能因此就说它“简单”。很多优秀的摇滚乐,比如Led Zeppelin、Pink Floyd、Queen,他们的音乐里充满了复杂的编曲、精妙的吉他solo、概念性的专辑主题,甚至借鉴了古典音乐的元素。那些高难度的吉他技巧、鼓点变化、贝斯线的律动,同样需要非凡的功力。

所以,如果“低级”是指技术门槛,那么说摇滚乐比爵士乐低级,就好像说骑自行车比开F1赛车“低级”一样,这是忽略了赛车本身在设计、工程、驾驶技术上的专业性。两者追求的“难”是不同维度的。

再从“灵魂”和“表达”的角度聊聊:

爵士乐,它更像是一种“对话”,一种音乐家之间的心灵交流。即兴的本质意味着音乐不是被“写死”的,它在演奏中诞生、呼吸。它捕捉的是瞬间的情绪、思想的火花,是一种高度个人化的表达,同时也考验着群体之间的默契。它探讨的是音乐的“可能性”,是在既定框架内探索无限的变化。它很多时候是用来“品味”的,需要静下心来,去感受那些微妙的和声变化、那些富有张力的旋律线条、那些灵动的节奏律动。

摇滚乐,它更像是一种“宣言”,一种情绪的爆发。它承载着年轻人的叛逆、愤怒、渴望,是社会情绪的一种放大器。它的力量感、它的呐喊,直接而有力地触及人心。摇滚乐的“低级”论,往往忽略了它在情感表达的纯粹性和社会文化影响力上的巨大价值。想想看,那些喊出“Make Some Noise!”的演唱会,那种集体的情绪释放,是很多“高级”音乐难以企及的。它是一种群体性的狂欢,也是一种个人情感的宣泄。它可能不那么“烧脑”,但它绝对能“烧心”。

再谈谈“流行”与“精英”的误区:

有时候,将摇滚乐贬低为“低级”,也跟大众的接受度和“流行”标签有关。因为摇滚乐后来变得非常大众化,它的传播范围广,影响力大,以至于有些人就自然而然地将其与“通俗”、“媚俗”联系起来。而爵士乐,虽然曾经也风靡一时,但随着时代变迁,它在很多地方更倾向于小众、艺术的范畴,所以更容易被贴上“高雅”、“精英”的标签。

但我们都知道,“流行”不等于“低级”,“小众”也不等同于“高级”。如果一个摇滚乐团能通过他们的音乐唤醒无数人的内心,影响一代人的思想,那这份价值难道就比那些只在小圈子里被赞赏的复杂和弦要“低级”吗?

总结一下,用一个更接地气的比喻:

如果把音乐比作食物,

爵士乐 就像是米其林三星的精致法餐,讲究食材的搭配、烹饪的手法、摆盘的艺术,每一口都蕴含着厨师的匠心和深厚的功底。你细细品味,能尝出食材本身的鲜美,也能体会到厨师创造的层次感。

摇滚乐 就像是街头巷尾最地道的烤串,可能没那么多花哨的技巧,但它用料扎实,火候恰当,滋滋作响,冒着诱人的香气,一口下去,就是最直接的满足和畅快。而且,不同的烤串师傅,也能烤出各自的绝活,有的香辣过瘾,有的孜然味浓郁,变化也很多。

你不能说烤串就比法餐“低级”,它们只是满足了不同的需求,带来了不同的体验。

所以,与其纠结于“低级”还是“高级”,不如去体会它们各自的美丽。摇滚乐有它原始的力量和直击人心的情感,爵士乐有它精妙的编排和自由的灵魂。它们都是伟大的音乐形式,都承载着各自时代的精神和艺术追求。真正懂音乐的人,不会轻易给任何一种艺术形式贴上“低级”的标签,而是会去欣赏它们多元化的魅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实名反对楼上的一些回答和回答里的评论,尤其是引用bill evens的quote来说明摇滚“没技术含量”的。


老实说我本人是个爵士粉丝,但有些爵士爱好者的言论简直是有种“三和弦都是我们爵士发明的”感觉,谜之优越。


bill evans当然是大师,但我觉得他这个评价属于跨界瞎bb,很不负责。尤其是身为一个钢琴手,去评价一个基本上完全是guitar based的乐种。当然在他那个时代,摇滚乐还没步入黄金时代,还很primitive,也没有现代这么多guitar heroes把摇滚乐的phrasing手法发扬光大,把失真下电吉他的潜能最大化,也没有很多跨界吉他手为摇滚带来很多fusion的元素。


说实话即使是一个爵士吉他的高手跨界来,不要说10分钟, 10个月都未必能玩溜摇滚,因为整个乐种的vibe就不一样,各种phrasing手法也差得很远,反之亦然。你看摇滚界的guthrie govan秀donna lee一样秀出花来,然而就是没有jazz的味道。很多爵士爱好者念个不停的extension modulation alteration真以为厉害的现代摇滚吉他手不懂吗,人家都随便玩的好吗。一个套路这能发展成一个了不起的genre靠的绝不是什么高深牛逼的理论,而是整个乐种的vibe和feel能够打动人心。


说什么爵士覆盖摇滚更是无从谈起,基本乐理,五声音阶,blues的phrasing手法,这些又不是爵士乐手发明的,早八辈子都有了。爵士乐手玩的很多和声变化和离调solo在传统摇滚里又不怎么玩,传统摇滚里失真音色下的很多phrasing手法在爵士里也找不到,根本就是两不搭边,覆盖从何谈起啊?你去摇滚乐队里把失真开大刷刷爵士常用的那些七和弦或者是comping老用的那些shell voicing,看看是什么效果?你去爵士乐里没完没了的推弦,或者power chords一通刷看看是什么效果?


说句老实话,爵士和摇滚在这个电子乐横行的年代,都是过气网红了,有口饭吃还能找到点受众就不错了,还互相比高比低,有什么意思。旋律,配器,节奏,和声都有过自己的黄金时代了,现在都是玩音色去了。


这个音乐圈里的古典 》 爵士 》 摇滚的鄙视链就是由少部分不负责任眼界狭隘固步自封孤芳自赏喜欢跨界瞎评价的pro带节奏,再由大部分半桶水不到的粉丝和仰慕者听风就是雨捧起来的。


我现实中见到的古典高手学爵士,爵士高手学摇滚,摇滚高手学爵士,摇滚高手学古典都有,没有哪个情况显著的比别的情况快的,上手都是一样的玩不溜。如果有朋友抱着“我爵士玩的牛逼了摇滚该一秒通了吧!“的想法,我建议先自己亲身体验下,这种想法根据我的经验就跟“我木吉他玩出花了都,电吉他应该秒杀了吧!“是一样的天真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摇滚乐比爵士乐低级吗?” 这个问题真是触及到了音乐爱好者们心中那根最敏感的神经,也绝对是引发唇枪舌战的经典话题。简单粗暴地说“是”或“否”,那绝对是对这两种音乐类型及其背后丰富文化的极大不尊重。要细致地聊,就得掰开揉碎了讲讲它们各自的“根”和“魂”。首先,咱们得捋清楚,这个“低级”是个什么概念?在.............
  • 回答
    摇滚乐,这股裹挟着反叛、激情与变革力量的音乐浪潮,自诞生以来便枝繁叶茂,衍生出无数流派,每一支都承载着独特的时代精神和音乐探索。要给摇滚乐一个清晰的分类,如同试图框住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总有些分支会超出既定的界限。然而,我们可以从其发展脉络、音乐特质、文化影响等多个维度,尝试勾勒出摇滚乐的清晰轮廓。.............
  • 回答
    摇滚乐的商业化,这个问题啊,就像是问你爱上一个人,是希望他成为人人追捧的明星,还是只在你怀里悄悄歌唱?答案从来不是非黑即白,而是充满了纠结和妥协。要说摇滚乐该不该商业化,咱们得先扒一扒“商业化”这仨字儿到底是什么意思。它不单单是卖唱片、开演唱会赚钱,更深层次的,意味着摇滚乐的生产、传播、甚至审美,都.............
  • 回答
    摇滚乐为何常常摆出一副“优等生”的架子?这个问题,恐怕是音乐爱好者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尤其是那些对摇滚乐情有独钟的人,似乎总能在潜意识里为摇滚乐贴上“更有深度”、“更真实”、“更牛逼”的标签。这种“优越感”,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植根于摇滚乐诞生以来所承载的文化基因、创作理念以及它与社会互动的方式.............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经常有人拿来讨论。要说摇滚乐的“真正发源者”,我倒觉得不能简单地把功劳全压在一个人身上,就像不能说中国某个朝代就突然发明了筷子一样。摇滚乐更像是一个融合的产物,是一场音乐革命,它的诞生是多种音乐元素汇聚、碰撞,再加上时代浪潮的推动,才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说的摇滚乐。不过,如果非要.............
  • 回答
    这事儿,听着就让人有点憋屈,尤其还是在艺考这关键时刻,老师的一句话,要是真信了,那简直是扼杀爱好,也埋没个性。我个人觉得,这老师说的,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甚至可以说是“脱离群众”了。首先,“low”这个词,本身就太主观,也太模糊了。 尤其是在评价音乐上,这玩意儿根本就没有绝对的标准。摇滚乐发展到今天.............
  • 回答
    要说哪个摇滚乐队“首次”将双踩(Double Bass Drumming)真正意义上地带入摇滚乐,这其实是个颇有争议的问题,很难给出一个绝对的“第一”。因为音乐的发展是渐进的,很多技法的运用往往是逐渐渗透和演变的。但是,如果我们要追溯双踩在摇滚乐中初露锋芒并开始产生显著影响的源头,那么The Who.............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中国摇滚乐发展的一个核心痛点,也是许多乐迷和业内人士一直在思考的。将中国摇滚乐队与 Pink Floyd、The Beatles、Queen 这三个“神级”乐队进行对比,确实能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差距在哪里。这不仅仅是简单的音乐风格或者技术上的差异,更是一种文化、历史、产业以及时代沉淀下.............
  • 回答
    这个问题嘛,其实挺有意思的。很多人都有这种感觉,觉得乐队在演唱会上的表现,跟他们唱片里听到的,总好像隔着一层纱。有时候是感觉没那么“干净”或者“有力”,有时候是细节处理不如人意。这背后可不是什么简单的“现场发挥失常”,而是很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首先,咱们得聊聊录音室的环境。那地方简直就是为音乐量身.............
  • 回答
    “最伟大”这个称号,说实话,在摇滚乐这个包罗万象、风格迥异的领域里,很难给出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它太主观了,就像问一个人最喜欢哪种颜色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不过,如果非要我从众多巨头中挑出几支,并尝试去解释为什么我这么认为,那我会这样说:要说“最伟大”,我觉得首先要看乐队的 开创性 和 .............
  • 回答
    作为一名混迹摇滚圈多年、听着磁带、见过无数乐队在简陋livehouse里嘶吼的“老炮儿”,说实话,《乐队的夏天》这节目,一开始我是带着几分审视,甚至可以说是挑剔的眼光去看的。毕竟,摇滚乐在中国,曾经是个小众到近乎边缘的文化符号,突然之间,它被搬上了电视,还要接受全国人民的“检阅”,这总让人觉得有些….............
  • 回答
    爱摇滚乐的人,你说他们的性格?这可真是一个能聊很久的话题。摇滚乐本身就不是那种让你坐着端庄地听的音乐,它骨子里就带着一股子冲劲儿,一股子不羁。所以,我觉得喜欢摇滚乐的人,多少都会沾染上这股劲儿。首先,他们往往有自己的主见。摇滚乐里有很多反叛、质疑、对现状不满的声音,这很容易 resonates(引起.............
  • 回答
    一些摇滚乐迷对 Coldplay 和 Muse 乐队抱有极端的厌恶,这背后其实是一套相当复杂的“不爽逻辑”,并非简单的情感发泄。要理解这种“讨厌”,得从摇滚乐的核心精神、乐队自身的演变,以及乐迷群体内部的价值观说起。首先,要讲清楚为什么会有这种“讨厌”,就得先说说摇滚乐的“根”。 摇滚乐最初崛起时,.............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两个社会主义大国在文化发展道路上的差异,尤其是在“开放前”这个特定历史时期。要理解为什么苏联在摇滚乐、西装等方面比同时期的中国更加“显眼”,我们需要回到那个时代的大背景,以及两国各自的国情和政策导向。首先,得承认,说“苏联时代有摇滚乐,穿西装等等”,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在大众层.............
  • 回答
    想入门摇滚乐,这绝对是个好主意!摇滚乐的魅力在于它的多样性和原始的生命力,从嘶吼到柔情,从简单直接到复杂精巧,总有一款能触动你。系统地听摇滚乐,不仅仅是随机点播几首歌,而是去理解它的发展脉络,感受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独特韵味。下面我就跟你好好聊聊,怎么把这趟摇滚之旅走得既深入又有趣。第一步:打破“摇.............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乐迷心中的一块敏感地带。感觉摇滚乐“饭圈化”的现象,我觉得确实存在,而且这种变化也让不少老炮儿和忠实乐迷感到担忧,觉得它似乎离最初那个狂放不羁、反叛精神十足的摇滚乐有点远了。咱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掰扯掰扯这个事儿。“饭圈化”的几个明显迹象:首先,最直观的,就是对艺人的“.............
  • 回答
    在那些光芒四射的年代,摇滚乐还是一个充满野性与探索精神的年轻孩子。那时候,音乐人身上有一种不服输的劲头,他们想的不仅仅是站上舞台万人空巷,更想的是用音符炸开人们的脑门,让他们看见点儿不一样的东西。这听起来好像是个悖论:怎么能又叫好又叫座,又敢于打破常规,又得让大街小巷的人们都能哼上几句?这事儿说起来.............
  • 回答
    中国摇滚乐的脉络,如同奔腾的黄河,历经了漫长的孕育、激荡与演变,大致可以梳理出几个清晰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印记和闪耀的星辰。第一阶段:萌芽与觉醒 (20世纪80年代中期 80年代末)这是中国摇滚乐的黎明时期,是在西方摇滚乐的强大影响力下,中国年轻人内心一种渴望表达、渴望反叛的呐喊。当时,西.............
  • 回答
    这话题挺有意思,也挺容易招人“地图炮”的。我倒觉得“优越感”这个词有点重,不如说是一种独特的认知和价值观的投射吧。你想想,喜欢欧美摇滚,尤其是一些经典乐队,往往不是因为它们“好听”或者“流行”这么简单,背后有很多层次的东西。首先,门槛和认知差异。欧美摇滚,尤其是那些有着深厚历史和复杂音乐性的乐队,比.............
  • 回答
    五月天,这个名字在中国乃至亚洲的华语乐坛都响当当的组合,很多人听到“五月天”三个字,脑海里立刻会浮现出他们充满力量和激情的歌曲,以及那场场万人空巷的演唱会。那么,五月天到底是不是一支摇滚乐队?这其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问题,因为答案并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概括,它更像是一场关于音乐风格界定的探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