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卫所分两种,实土卫所和非实土卫所。
实土卫所是指卫所置於不设府州县的地区,辖民户兼理民政,能自成区域的一种地方行政机构。
非实土卫所,就是设置在南北直隶和十三布政使司行政区内的,没有管辖民户的权力。
实土卫所一般设置于海陆边疆地区和与羁縻少民地区接壤的地区,比较典型的,就是除开明前期辽南短暂设县时期,整个辽东都司所辖卫所都是实土卫所。
非实土卫所,大部分都设置于内地。卫所作为军事单位,并不对应行政区,设置情况只看军事需要。南北两京,一府之内,卫所数量都是多得惊人的。重点城市所在州府,卫所数量也多于一般州府。
卫并不对应府,就比如辽南四卫,明前期曾短暂地在辽南地区设置过四个与辽南四卫辖区差不多的县级行政单位。实土卫对应的差不多可以说是县,卫之上是直接跳到相当于省的都司。
明前期,卫之上都司以下并无行政机关,到明中期嘉靖朝,才开始有制度下的中级文官取代武官,统管多个卫所的民政、司法甚至是军事职能,这类文官有挂职布政使司的参政、参议,也有挂职按察使司的各种道员,也有地方马政机关苑马寺文官兼职管理多个卫所的中层文官。
明前期又没有营兵,军队全是卫所兵,内地当然也设置了卫所,直隶地区就不是一府一卫,而是一府有特别多个卫,省城和军事要地等重点地区所在州府也都是一地很多卫所。卫所是看军事需要设置,至于县是不是都有卫级单位,个人不知。
奴儿干都司,属于羁縻都司,整个地区只有朱棣时期的吉林船厂和都司驻地庙街等少数地方是都司直管,其余时期中央和奴儿干都司的卫所关系都是类似分封制的主君和封臣的关系,其内部实际管辖关系是看部落之间以及部落内部关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