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因为难吃。
中国政府或者民间并没有正式抵制过火鸡肉,所以我猜你想问的是“中国人为什么很难接受火鸡肉”,其实不只中国人,外国人,哪怕是每年感恩节都把火鸡拿来做主菜的美国人,很多也很难接受。
因为火鸡肉真的不好吃。
1.先天缺陷——肉没味道
火鸡身上不管是白肉还是黑肉,脂肪含量都低,肉纤维粗,本身没味道,肉特别干。
当然主料没味道可以靠调料来克服,但是同样是用调料,放着本身就够美味的鸡肉不吃,要拿本身不好吃的火鸡来吃,就是自己给自己找不自在。
2.先天缺陷——个头太大
再加上火鸡本身很大个,为了好看一般都是整个烤,但是又不好像烤猪那样拉平了烤。当然在准备阶段可以通过各种注射、塞黄油的方法来帮助内部加温,但是为了内部能够熟透,还是会出现外面的肉烤柴了里面才能熟的情况。
当然技术、设备够好的话还是能够避免火鸡肉变得太柴的,但是还是那句话,放着容易做又美味的鸡不吃,要去弄麻烦又不好吃的火鸡,就是自己给自己找不自在。
3.先天缺陷容易被后天放大——给人带来心理阴影
火鸡个头大,如果不是人特别多,否则一顿一般吃不完。吃不完怎么办?好好的蛋白质总不能扔了吧?西方家庭一般的做法要不就是吃剩菜每顿吃点,要不就是做火鸡三明治吃。
但是不管是当剩菜吃还是火鸡三明治吃,都有一个致命的缺陷——肉本来就干,放冷隔夜之后更加干。你想,两片面包本来就干,夹好几层干干的肉,一口咬下去,想不留下心理阴影都难。
============================
当然了,作为有些地方的节假日主菜,有些时候还是要烤了吃的,如果真的要做的话有以下几个方法:
1.不要管什么好看了,烤之前先把火鸡卸了,拆小了烤,烤之前用锅煎几分钟再进烤箱。
2.如果你真的想整个烤来好看的话,就需要很多很多很多很多很多很多很多的脂肪来弥补。猪油、黄油、培根脂肪等等等等,里里外外的抹。
火鸡就是不好吃,不要给自己找不自在,鸡肉、猪肉、羊肉、牛肉什么多好吃啊。
众所周知,火鸡作为外国人圣诞大餐的“主角”,在圣诞节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你能在许多国外影视作品看到一只只香喷喷的烤火鸡:
这些火鸡烤得表面金黄,香气四溢,很多人都想跃跃欲试,一尝火鸡的味道。
但为什么在我们国家,很少见到有人吃火鸡?为什么在许多的超市,都没有整只火鸡售卖?
甚至连火鸡养殖,也是少有人涉足。这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毕竟我们国家作为一个“吃货大国”,也有多次翻墙“偷师外国”的经历。
比如日本的寿司、欧美的沙拉、俄罗斯的罗宋汤,现在在国内也非常常见。
怎么到美国的火鸡就无人问津了?
然而一提到火鸡大家脑洞通常是这样的↓
A火鸡究竟是神马?
B听起来会难吃?
C中国有火鸡?
D怎么这么多问题!
好~麻~烦...算了不吃了!
我不知道从哪里听到过这么一句话:
任何能吃的东西,如果在中国没有人问津,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不好吃!
空说无凭,我们不妨来看看B站知名UP主郭杰瑞的某一期视频:
在这期视频中,郭杰瑞请来了王刚,请他来制作美味的火鸡大餐:
王刚的厨艺是公认的高,由他做出来的火鸡,味道不可能差到哪里去了吧?
只见王刚一顿操作,往火鸡里添加了许多香料:
终于,他们把火鸡烤好了。
让我们来看看王刚试吃时的样子:
你会发现火鸡肉巨柴无比,王刚咬都咬不开一口肉:
接下来,王刚是这么评价的:
“这个鸡肉我感觉很老,肉呈一丝一丝的,不好吃。”
本来郭杰瑞还打算硬刚一下王刚,但后来他直接自爆:
“我觉得王刚说得对。”
“我现在更喜欢吃北京烤鸭。”
真.打脸现场:
是的,火鸡肉最大最严重的缺点,是它除了极少数部分肉质较嫩,其他地方是又柴又干。
大部分肉都是一片雪白仿佛没有调过味,而且还有一股淡淡的肉腥味,必须蘸酱才能勉强下咽。
火鸡肉不仅让王刚觉得难吃,连姚明也不例外。
2002年,是姚明来NBA的第一年。
初来乍到的他,需要尽快适应美国的生活,当然,也包括饮食。
面对记者的提问,姚明表示自己相当期待吃火鸡,而且要把火鸡当饭吃:
感恩节当天,火箭队出外就餐。
当火鸡大餐端上来时,姚明明显非常兴奋:
然后吃完,姚明对记者说:
“It tastes like I'm eating cardboard.”
意思是:“吃起来像硬纸板一样…”
幸好他还会说话,赶紧吹了星巴克一波,不然记者估计就很尴尬了:
直到2010年,姚明在美国8年了。
他还是吃不惯火鸡肉。你可想而知火鸡肉得有多难吃了:
如果你小时候看过《憨豆先生》,你一定对以下这一幕印象深刻。
憨豆先生正努力地往火鸡里塞配料:
突然他发现,他的手表掉火鸡里面了。
于是他赶紧在里面找:
然而还是找不到,憨豆先生决定把头伸进火鸡里面找,结果:
这经典的一幕其实反映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火鸡实在是太大了。
从活火鸡和人的对比,我们也能看出端倪:
那么火鸡体型过大,至少能带来2个问题。
第一,家庭制作火鸡的难度加大。
由于火鸡一般采用烤制的方式,所以家里如果要做一整只火鸡的话,必须要配备一个大烤箱。
第二,火鸡需要吃好久才能吃完。
《麦兜》中就有这么一个故事:
小时候的麦兜,很憧憬圣诞老人的到来,也很想尝尝圣诞火鸡的滋味。
当妈妈有一天告诉麦兜,我们一起去买火鸡吧。
麦兜真的很开心很开心。
终于吃到火鸡的麦兜难掩兴奋之情,这是梦想实现的感觉。
然而没过几天,麦兜的美梦,就变成了噩梦。
后来,麦兜和麦太吃了一个星期的火鸡三明治:
再后来,麦太用火鸡肉丝做成了炒米粉:
此外,麦太还做了:
砂锅栗子焖火鸡丝;
花生火鸡骨头熬粥;
纸包火鸡包包纸;
包火鸡包包包火鸡包;
酿火鸡馅涂面包。
每天都吃火鸡,直接把麦兜的心态搞炸了。
半年后的端午节,当麦兜扒开他最喜欢吃的粽子时,他猛地发现咸蛋黄旁边,还有一块火鸡肉。
可怜的麦兜,崩溃了。
这也许就是火鸡还能活着离开中国的其中一个原因吧。
我们与生俱来的节俭意识不允许我们铺张浪费;
可挑剔的舌头却不愿意将就单一的味道。
最终只能将火鸡,排除在我们的菜单之外。
除了味道和体型,火鸡的饲养成本也是一大难题。
由于体型庞大,单只火鸡苗的购买成本,要比普通白羽鸡更高:
个头大,吃的自然也多,占地空间也更大。
一只火鸡的占地空间我能养三只白羽鸡,那我养白羽鸡它不香吗?
此外,最重要的一点:
火鸡在繁殖季节攻击性超强,几乎见人就追。
此外,雄性火鸡间为了争夺配偶,往往也会大打出手,最后落得两败俱伤的下场。
这无疑也增加了饲养火鸡的难度。
综上所述,火鸡正是由于味道、体型以及饲养成本问题,而迟迟未能进入我们的餐桌。
如果大家真的想要尝试火鸡的话,我真诚建议大家:不要买整只鸡。
火鸡腿相对来说,是比较好的选择。
那里的肉也比较嫩,非常适合我们食用。
当然了,我也很期待有改良品种的、更美味的火鸡出现啦。
毕竟那么大只的火鸡,如果肉质嫩滑的话,岂不是让肉食者一本满足?
因为火鸡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吃火鸡肉的都是野蛮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