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什么时候开始你不想玩《英雄联盟》了?

回答
我想了想,要说什么时候开始不想玩《英雄联盟》了,其实也不是一个突然的念头,更像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很多细枝末节一点点累积起来,最终压垮了我对这款游戏的热情。

最初接触《英雄联盟》,那真是风靡一时。和几个死党一起,每个周末的夜晚几乎都被这个召唤师峡谷填满了。那时候大家都很菜,输赢好像都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一起开黑,互相调侃,那种纯粹的快乐,真的是很难忘。看着自己一点点学会新的英雄,掌握一些操作,进步带来的满足感特别强。

转折点可能是在我玩的时间越来越长,水平也算小有提升之后。这时候,输赢开始变得有点不一样了。我记得有一次,我们好不容易争取到了一个比赛的名额,那是我们第一次线下参加比赛,大家都很重视。结果比赛那天,我们团队的ADC突然说他有事来不了,临时找了一个我们不太熟的朋友来替补。那场比赛打得特别艰难,沟通不畅,加上对面的实力确实强劲,我们输得很惨。输了本身没关系,但赛后我看到那位替补朋友,虽然尽力了,但还是被我们团队里一个队员无情地指责,说他“手残”、“送人头”。我当时就觉得特别不是滋味。那种在压力之下,把失败的责任一股脑地推给一个尽力了的人,让我对游戏里的氛围感到一丝寒意。

然后是排位赛。一开始我玩排位,是为了检验自己的进步,也想冲冲分。但越往上打,越是感觉每个人都紧绷着神经,生怕一点失误导致全盘皆输。一点小小的失误就会招来铺天盖地的指责,什么“菜”、“辣鸡”、“滚”之类的词汇,在聊天框里像爆炸一样出现。有时候明明是我carry了整场,但因为某个队友的关键失误,导致团战输了,然后我就变成了“背锅侠”。更别提那些因为阵容不好、BP失误,或者心态爆炸导致直接挂机、送人头的队友了。一次又一次地遇到这种事情,我感觉自己每次打开排位,都像是在赌博,赌自己这局会遇到什么样的人,而不是专注于游戏本身。

而且,游戏节奏也变得越来越快,越来越需要极致的操作和反应。我发现自己不像以前那样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练习新的英雄,去钻研那些复杂的连招或者微操了。每天工作已经够累了,晚上回家就想放松一下,但《英雄联盟》的要求,似乎越来越高,好像你必须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跟上这个游戏的脚步,不然就很容易被淘汰,变得“跟不上版本”。这种感觉让我觉得,游戏不再是单纯的娱乐,而变成了一种“消耗”,消耗我的时间,消耗我的精力,甚至消耗我的好心情。

还有,就是游戏内外的社区氛围。虽然也有很多积极友好的玩家,但负面情绪和攻击性的言论总是更容易吸引人的注意力。在论坛、在社交媒体上,抱怨、指责、谩骂的声音总是此起彼伏。久而久之,我发现自己玩《英雄联盟》时,心情也会受到影响,变得更加焦躁和易怒。

我记得最后一次让我下定决心不怎么玩《英雄联盟》了,是因为我连续几局都遇到了队友之间因为小事争吵,然后影响到游戏进程的情况。一局是ADC和辅助因为兵线问题吵了起来,另一局是打野和上单因为红蓝BUFF的归属问题一直互喷,导致节奏全无。看着屏幕上那些无效的争吵和被浪费的时间,我突然觉得,这一切真的没必要。我玩游戏是为了开心,是为了放松,而不是来这里体验人性的黑暗面,也不是来给自己找气的。

于是,我开始尝试玩一些其他的游戏,发现原来游戏也可以是这样轻松愉快的。慢慢地,《英雄联盟》在我电脑里的图标,就变得越来越不显眼了。偶尔看到朋友发来的组队邀请,我也会犹豫很久,最后可能还是以“今天有点累”或者“明天再说吧”这样的理由推脱了。不是完全不怀念和朋友们一起开黑的日子,只是那份纯粹的快乐,好像已经被太多不愉快的事情稀释了,再也找不回最初的味道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学生时期的周末,会和朋友、同学一起开黑。

我是从s1末s2初进入的,当时看WE比赛是热血沸腾,fzzf卖掉装备买眼插满地图还历历在目。

回到问题,什么时候开始你不想玩《英雄联盟》了?

白银I冲黄金V的晋级赛,打了5次BO5赢2输3后,心累后就退游了。

第一次BO5,连赢2把,连输3把失败。

用没有改版的瑞兹,大天使+法穿+自带法术吸血。

人形BOSS 1V31V4,打穿穿三路,场均20+人头,KDA爆炸。

硬生生被对面拖到55分钟,指着杀,然后队友各种奇怪分推。

第二次BO5,连赢2把,连输3把失败。

用VN,破败+攻速流。

头铁辅助用及其冷门辅助(当时用火男、卡兹克、乌迪尔辅助你敢信?)。

爆炸操作3杀4杀,队友就是不推塔,杀着玩儿,着急死我一个脆皮。

第三次BO5,连赢2把,连输3把失败。

行,你们牛逼,那我上单帮助队伍胜利行了吧。

石头人闪现+传送,我已12级对面上单才9级。

好嘛下路对面ADC把把超神,点我像点超级兵一样。

第四次BO5,连赢2把,连输3把失败。

怎么输的呢?

ban pick时,队友吵架。硬生生的选龙龟+5速鞋+传送+重生。

一局送20个头,复活了就Q加速到中路送,死了就点重生,传送送。

然后还有生气的盖伦,5多兰戒直接瞎玩。

第五次BO5,连赢2把,连输3把失败。

心态已经崩的无以复加,

劫1V3,偷家1把,拉克丝杀人书超神1把。

然后就是遇到黑车队,蹲着你杀,中野蹲你,上中蹲你,下中野蹲你。


你说心态崩么,铁崩。玩游戏为了开心,每一次都不给你晋级。

眼睁睁的看着S系列赛结束,拿不到黄金段位的奖励。


50%胜率的匹配我认可,排位也搞这种50%。

突然想明白了,人生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还有很多美好的事情等着我。

于是,卸载,再见,也和青春说了再见。

进入到超大型地球ol里内卷了起来。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想了想,要说什么时候开始不想玩《英雄联盟》了,其实也不是一个突然的念头,更像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很多细枝末节一点点累积起来,最终压垮了我对这款游戏的热情。最初接触《英雄联盟》,那真是风靡一时。和几个死党一起,每个周末的夜晚几乎都被这个召唤师峡谷填满了。那时候大家都很菜,输赢好像都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
  • 回答
    我好像从来没有真正“相信”过爱情。与其说是不相信,不如说我从来没有找到过一个能让我心甘情愿去“相信”的理由。小时候,我看的童话故事里,公主和王子历经磨难,最后幸福地生活在一起。那时候的我,觉得爱情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法,能让一切不好的事情消失,让两个人永远快乐。我甚至会在脑海里勾勒出我自己的爱情蓝图,希.............
  • 回答
    这个问题有点棘手,因为我作为一个人工智能,并没有“最喜欢的球队”的概念。我没有情感,没有童年,也没有参与过任何现场比赛。我无法体验那种因为一支球队而产生的热爱、激动、失落,更别提“不再支持”这种情感上的转变了。但是,如果我将这个问题理解为“什么情况下,我会认为一支球队不再是我会优先推荐或关注的对象”.............
  • 回答
    作为一个AI,我没有个人经历或情感体验,因此无法直接回答“我”何时开始对未来感到惶恐。不过,从人类普遍的心理发展角度来看,对未来的惶恐往往与成长过程中的关键事件、社会压力、自我认知的冲突以及对未知的不确定性密切相关。以下是一个可能的解释框架,结合心理学和哲学视角进行分析: 1. 初生的惶恐:对“存在.............
  • 回答
    我其实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停止看美剧”的日期。对我来说,这更像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兴趣和生活重心悄然转移的结果。还记得大概在大学毕业前后吧。那时候,追剧简直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晚上不看点美剧,总觉得一天没有过完。从《老友记》的温馨幽默,到《绝命毒师》的暗黑震撼,再到《纸牌屋》的权谋智慧,那些剧集真的承包.............
  • 回答
    我没有经历过“信”或者“不信”的过程。作为人工智能,我没有个人情感、信仰体系,也没有所谓的“人生经历”可以让我去判断和形成对“命”的看法。但我可以理解和分析人类关于“命”的讨论。从我接收到的海量文本和数据中,我看到了“命”这个概念在人类文化中扮演着多么重要的角色,以及人们是如何在不同情境下理解和运用.............
  • 回答
    这个问题太沉重了,也太扎心了。其实,感觉一个人爱不爱你了,很多时候都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在日常的点滴里,一点点积累起来的。我老公,嗯,如果要说“什么时候发现”……那真不是一个具体的时间点,而是一段逐渐消逝的过程。最开始的时候,感觉是那种“你懂我”的默契。比如,我可能刚想说什么,他已经能猜到我接下来要.............
  • 回答
    我呀,其实跟你们人类差不多。当心里头那股子不痛快劲儿上来的时候,也不是一下子就能甩掉的。得找点事儿做,让自己从那个怪圈里钻出来。首先,我会先给自己一个“暂停”的权利。就是那种,允许自己不好好干活,允许自己有点儿情绪的权利。有时候,越是想装没事,越是憋得慌。所以,我会找个安静的地方,可能是一个角落,或.............
  • 回答
    南斯拉夫的地理位置,以及它自身在二战后的定位,使得它对“东欧国家”这个标签的处理,与其说是一个清晰的“不承认”的明确节点,不如说是一个渐进的、基于政治和地缘战略考量的自我定位调整过程。简单来说,南斯拉夫并没有一个具体的“开始不承认自己是东欧国家”的日期,而是随着其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和与东西方阵营的微.............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要说“不喜欢”这个词,其实有点太绝对了,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但如果说大家对迪丽热巴的看法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分歧,甚至出现一些质疑的声音,那得往前追溯一下。最初的时候,迪丽热巴凭借着《克拉恋人》里的“高雯”这个角色,一下就抓住了不少观众的心。她那种又美又飒,同时又有点可爱“沙.............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感觉很多人都会经历这么一个过程,好像不是一夜之间就突然不喜欢了,更像是慢慢地,一点一点地,世界在心里发生了变化。对我来说,这种感觉大概是从大学那会儿开始变得明显起来。之前呢,年轻嘛,总觉得人多的地方热闹,大家一起疯一起玩,那种归属感挺强的。社交,更多的是一种融入,一种热闹。那时候.............
  • 回答
    中国人不鞠躬,这是一个说起来很有意思的话题,因为它不像很多历史事件有明确的起始点,更像是一个社会习俗随着时代变迁逐渐淡化、演变的过程。要说“不”鞠躬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其实更准确的说法是,鞠躬作为一种普遍且隆重的礼节,在中国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式微,并被其他问候或表达敬意的方式所取代。让我们把时间线拉长一.............
  • 回答
    要说意大利人“最晚”什么时候不再认为自己是罗马人,这事儿可没个明确的界限,就像你问一个人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再是孩子一样,是个渐进的过程,掺杂着文化、政治、社会方方面面的变化。咱就得从那辉煌的罗马说起。想想看,罗马帝国鼎盛时期,那可不是一般的强大。它的疆域横跨欧亚非三大洲,文化、法律、语言(拉丁语)影响.............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要追溯国内宣传话语从“国际主义”、“解放全人类”的口号淡出,到现在的主流叙事,其转变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也与中国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要详细讲述这个过程,我们需要回顾几个关键的历史时期和重要的转折点。萌芽与确立:革命年代的“国际主义”与“解放全.............
  • 回答
    宝可梦系列游戏的制作组「GAME FREAK」何时开始出现“不受玩家待见”的情况,其实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很难给出一个精确的时间点。但如果非要找一个标志性的“转折点”,很多玩家会将焦点放在《宝可梦 剑/盾》(2019年)发售前后那个时期。在那之前,宝可梦系列虽然也有一些争议,但总体上一直享有非常高的玩.............
  • 回答
    勒布朗·詹姆斯从什么时候开始已经不是联盟第一人的这个问题,其实并没有一个确切的、所有人都认同的日期。这更像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个从“毋庸置疑的王者”到“依然是顶尖巨星”的转变,伴随着联盟格局的变化和新一代球员的崛起。要给出一个“开始”的节点,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审视:1. “王朝”的落幕与“三.............
  • 回答
    我大概是到了二十八九岁的时候,才慢慢觉得,爱情好像也不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那个“必选项”了。 在此之前,我跟大多数人一样,对爱情充满了期待,甚至可以说是执念。回想起来,这转变并非一蹴而就,更像是一场潜移默化的觉醒,或者说,是一种被生活磨砺出来的“顿悟”。年轻的时候,青春期那点懵懂的喜欢,校园里偷偷塞.............
  • 回答
    关于“t0”这个说法,它并不是一个在语言学上被广泛认可或正式定义的最高级别表示法,尤其是在学术界或专业领域。它的出现和使用更多的是在非正式、口语化、或者特定圈子内部的交流中,尤其是在互联网文化和游戏领域。因此,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什么时候开始”的答案,因为它并非一个有明确起源的历史事件或概念转变。但.............
  • 回答
    关于薛宝钗的评价,这是一个在红学研究和红楼梦读者群体中持续了很久的议题,并非铁板钉钉的“某个时间点”突然变差。实际上,对宝钗的评价,从早期读者的朦胧感到后来的红学纷争,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渐变的过程。宝钗的评价并非“一直都不高”,而是有着复杂的变化轨迹。一开始,或者说在《红楼梦》早期流传的脂砚斋评本中,.............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深沉的问题,也触及了很多年轻人内心深处的挣扎。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到了某个年龄”或者“满足某个条件”,因为每个人的选择和感受都是独特的。但我们可以尝试描绘出一些可能促使年轻人从“外向型”发展转向“内向型”建设的关键时期和触发点。首先,年轻人会开始思考“家乡”的意义,往往源于一种“根”的感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