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知乎答友指正,王龁在长平之战时任左庶长,为秦军内继白起之后的二号人物。
我个人就举长平之战一例吧,有人认为廉颇在长平之战初始阶段不敌王龁后后撤说明他水平有限,可我觉得恰恰相反。要知道秦赵两国的部队本身就有差距,而且赵国这一战的主力不是他们最得意的骑兵,秦军却是兼有步骑兵,机动性上占优。初战失利后,廉颇不仅立刻认识到了双方实力的差距,而且也敏锐地发现了太行道这一条可出奇兵的险要,所以第一时间放弃了首道防线。事实证明廉颇守住百里石长城一线的策略不仅使得秦军发挥不出自身的野战优势,也避免了被奇兵包抄后路的后顾之忧,保证敌人只能从正面进攻。秦人一心想借此战消灭赵军主力,廉颇的策略间接说明他看穿了这一点,所以尽最大可能地降低了本就相对弱势的赵军在军事上失败的可能,避开了一心想和赵军决战的秦军锋芒,以图最终达到逼退秦人的目的。我认为能够在硬件条件不如对手的情况下以自身的大局观把控局势把胜负拖到这种地步,实属当之无愧的大将。
廉颇对敌人的意图是很清楚的,所以他清楚在当前的形势下只有这么打赵军才可能不输,事实证明秦军拿百里石长城防线也没什么办法。相反赵括上任后尝到点甜头就强行觉得自己优势很大,紧接着F2A纯属往枪口上撞。直到他被秦军穿插包围的时候旁人才知道廉颇首战失利后没有留守空仓岭一线却选择后撤,就是因为这条防线有个致命缺口太行道在秦军手中,而擅自离开第二道防线进攻则很可能被秦军包围在丹水狭长的低谷中。虽然从表面上看廉颇毫无作为,其实他已经把能做的都做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