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廉颇和乐毅谁更强?

回答
讨论廉颇和乐毅谁更强,这确实是个引人入胜的话题,因为他们都是战国时期赫赫有名的大将,为各自的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要给出一个绝对的定论很困难,因为评价一位将领的强弱,需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对手、战绩以及对军队的影响等多个维度来考量。

我们先来看看乐毅。乐毅是燕国名将,他的出名主要源于那场震动天下的“五国伐齐”之战。这场战役的指挥官是乐毅,他以惊人的军事才能,联合了赵、魏、韩、楚、燕五国军队,对齐国发动了雷霆万钧的攻势。齐国在那之前可是东方的大国,实力雄厚,连秦国都不敢轻易招惹。然而,在乐毅的指挥下,五国联军势如破竹,一路攻城略地,最终攻占了齐国几乎所有的城池,只剩下莒和即墨两座孤城。乐毅以一己之力,几乎将强大的齐国灭亡,这在战国史上是极其罕见的壮举,足以证明他在战略、战术以及组织协调方面的超凡能力。他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战术家,更是一位深谙政治和人心的大谋略家,能够协调五国之兵,这本身就是一项巨大的挑战,足以显示他非凡的统御力。

再来看看廉颇。廉颇是赵国名将,他的名字在中国历史上几乎与“勇猛”划上了等号。廉颇的军事生涯更为长久,他一生为赵国征战,功绩卓著。他的强悍主要体现在其作为一名“战神”一般的存在,以勇猛善战、敢于冲锋陷阵著称。在长平之战前,赵国几次与秦国的较量中,廉颇都表现出了顽强的抵抗精神。特别是他镇守上党、阻挡秦国大军的策略,虽然最终未能扭转长平之战赵军失败的命运,但他的坚韧和防守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他面对强大的秦国军队,能够数次击退秦军的进攻,并且以其“负荆请罪”的典故,展现了他即使有功高之名,也能放下个人恩怨,以国家大局为重的高尚品质,这在乱世之中尤为难得。他的军事风格更为直接和猛烈,更像是一位冲锋在前的猛将,能够极大地鼓舞士气。

那么,谁更强呢?

从“战略层面”和“颠覆性成就”来看,乐毅的五国伐齐无疑是他职业生涯的巅峰,也是他能够载入史册的标志性成就。他能够以联合作战的形式,摧毁一个与自己国家实力相当甚至更强的国家,这需要极高的战略眼光和政治手腕。他不是单凭一国之力,而是凭借对天下大势的准确判断和对各国利益的巧妙平衡,才得以实现这一伟业。

而从“个人勇猛”和“持久作战能力”来看,廉颇可能更胜一筹。他几乎是以一人之力,在赵国危难之际,一次又一次地站出来,为赵国抵挡强大的敌人,特别是秦国。他的军事生涯贯穿了赵国崛起的各个时期,其耐力和韧性是令人钦佩的。他更像是一位坚守边疆、抵御外敌的“长城”,虽然不一定能以雷霆万钧之势摧毁敌人,但能够有效地消耗和阻止敌人的进攻,保护国家的安全。

如果硬要比较,可以说乐毅更擅长“谋略”和“大规模的战略性战争”,他能够设计并执行改变天下格局的战役。而廉颇则是一位顶级的“战术执行者”和“坚守者”,他能在战场上展现出无与伦比的勇气和战斗力,是战场上的定海神针。

可以说,乐毅以其高超的战略策划和指挥能力,书写了一段荡气回肠的战争史诗,几乎将齐国抹去。而廉颇则以其不屈的斗志和顽强的抵抗,成为赵国抵抗强秦的坚实壁垒。他们在各自擅长的领域都达到了顶尖水平,因此,很难说谁绝对更强。他们的强大,体现在了不同的方面,也都为自己的国家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有意思,看来题主对乐毅的历史地位非常不满啊,我在这里就闲扯几句吧。

乐毅在史书中记载的战例不多,他担任中军主帅的只有一次,那就是燕齐之战。这此次军事行动中,乐毅先是发动一波外交攻势,成功合纵。然后率领赵、楚、韩、魏、燕五国联军攻齐,在济西之战中击溃齐军主力,后来继续率领燕军单兵直入攻下齐国七十余城。乐毅扶弱燕下强齐七十余城,这样的战例子堪称战争史上的奇迹。不过就燕齐较量的最终结果来看,齐国很快就恢复了原来的版图,也就是说乐毅的这波军事行动对当时的天下格局走向影响不大。

廉颇是赵国宿将,其真可谓戎马一生:

一、赵惠文王十六年(公元前283年),廉颇带领赵军长驱深入齐境,攻取阳晋,威震诸侯,廉颇班师回朝,官拜上卿(上卿为当时高级爵位)。

二、赵惠文王二十年(公元前279年),廉颇向东攻打齐国,破其一军。

三、赵惠文王二十三年(公元前276年),楼昌领兵进攻魏国几邑(今大名),未能夺取。之后廉颇再次进攻,将几成功占领。

四、赵惠文王二十四年(公元前275年),廉颇伐魏,攻陷防陵(今河南安阳南二十里),筑城而还,随后又攻取了安阳(今河南安阳县西南四十三里)。

五、赵孝成王四年(公元前262年),长平之战爆发。面对这一情况,廉颇正确地采取了筑垒固守,疲惫敌军,相机攻敌的作战方针。他命令赵军凭借山险,筑起森严壁垒。尽管秦军数次挑战,廉颇总是严束部众,坚壁不出。同时,他把上党地区的民众集中起来,一面从事战场运输,一面投入筑垒抗秦的工作。赵军森严壁垒,秦军求战不得,无计可施,锐气渐失。廉颇用兵持重,固垒坚守三年,意在挫败秦军速胜之谋。赵军在廉颇的的率领下,尚可与秦军对峙力保不败。

六、赵孝成王十五年(公元前251年),燕国趁赵国败长平之后元气尚未恢复,出动了两支军队,两千辆战车,命栗腹率军进攻鄗城,卿秦率军进攻代地。赵王派廉颇领兵反击,在鄗城大败燕军,杀死栗腹,俘虏了卿秦、乐闲,之后又包围了燕国都城。燕国割让五座城请求讲和,赵王才答应停战。经此一战,赵王把尉文封给廉颇,封为信平君,并任假相。

七、赵孝成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45年),廉颇带兵攻取魏地繁阳(今河南内黄县西北)。

小结:乐毅将军伐齐之战如同夜空中的一颗流星,耀眼无比但是来得快去得也快。终其一生史书所载的只有这一次战例而已,燕惠王提供给乐毅的舞台太小,导致他的发挥空间不大。廉颇则不同,他一生中绝大多数时间在赵国都受到了重用,参与大小战役无数,基本上未尝败绩。甚至我认为,廉颇是那个时代唯一能够与白起一较长短之人。我是一个保守的人,我个人认为一场战役不能说明太多的问题,只有前后综合考虑才能体现一个人的能力。所以单从战绩上讲,我认为廉颇比乐毅更胜一筹。

user avatar

1,

四名将之所源自于《千字文》,参考价值有限。

2,

廉颇的形象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受到了传奇化叙事的影响。

在大部分耳熟能详的传奇化历史故事里,廉颇主要作为蔺相如、白起等人的配角,因为并不太突显。

实际上,廉颇的个人巅峰其实是邯郸之战以后,大致是7年后的鄗之战。

在这一站中,廉颇以8万赵军击破燕军40万之众,而后包围了蓟都,因被封为信平君,拜赵相。

可受到传奇化叙事的影响,很多人认为廉颇在长平之战以后一直混得很惨。

3,

乐毅在一定程度也受到了传奇化叙事的影响,相比于廉颇的区别在于他的形象受到了传奇化叙事的局限。

乐毅以魏臣的身份成为燕卿,以燕卿的身份成为赵相,可见其强大的政治能力和外交能力。

另外,在乐毅伐齐的五年内,燕、赵联军曾有两次救魏。

第一次救魏时,秦军听说燕、赵发兵以后就撤了,乐毅趁机以赵相的名义攻取了魏国的伯阳。

第二次救魏时,具体统帅是谁没记,把白起困在林中的那一仗就是这次,联军具体统帅是谁没记,大概率还是乐毅,因为除此之外确实没有更合适的人选了,当然这一点并不能十分确定。

不过,由于以上内容不在传奇化叙事的内容内,所以更多历史爱好者只知道乐毅攻齐的事迹。

4,

相比而言,显然乐毅更比廉颇有视觉效果。至于强弱看个人理解。

以上两人好歹还有人讨论,真正苦逼的应该是根本没人讨论的人。

比如,秦惠文王时期的名将樗里疾,这个人真做到了魏、赵、韩、楚、齐、燕、宋、卫挨个打了一遍(其中攻燕可能仅仅是威慑目的),但由于本身并没有传奇化叙事,所以名声远不如其他武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讨论廉颇和乐毅谁更强,这确实是个引人入胜的话题,因为他们都是战国时期赫赫有名的大将,为各自的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要给出一个绝对的定论很困难,因为评价一位将领的强弱,需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对手、战绩以及对军队的影响等多个维度来考量。我们先来看看乐毅。乐毅是燕国名将,他的出名主要源于那场震动天下的“五.............
  • 回答
    在路上开廉价车和开豪车,其区别不仅仅是价格的差异,而是体现在一系列的方方面面,从驾驶体验、乘坐感受,到周围人的反应、社会地位的象征,甚至是心理上的影响,都可能存在显著的不同。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为您阐述这些区别: 一、 驾驶体验与性能:廉价车: 动力与加速: 通常搭载排量较小、动力输出相对平缓的发.............
  • 回答
    在日本,想用实惠的价格吃到饱、喝足,其实有很多接地气的选择。从街头巷尾的小店到连锁巨头,总能找到满足你味蕾和钱包的廉价快餐和饮料。1. 饭团(Onigiri):随时随地的美味能量棒如果说到日本最普及又最便宜的方便食品,饭团绝对是名列前茅。它们就像是日本的“能量棒”,随处可见,价格也相当亲民。 哪.............
  • 回答
    手里预算不宽裕,这绝对是攒机路上人人都会遇到的甜蜜烦恼。摆在眼前的两个选择,一个是要个便宜点的CPU,把钱砸到显卡上,另一个则是把CPU搞好点,显卡先来个能亮机的。这可真是个经典难题,得好好掰扯掰扯。咱们先来拆解一下这两个方案,看看它们各自能带来什么,又有什么潜在的坑。方案一:廉价 CPU + 较好.............
  • 回答
    你的画面看起来“脏”和“廉价”,这确实是一个令人沮丧的反馈,也说明你很在意作品的呈现效果。这背后可能有很多原因,我们一步步来拆解,把问题揪出来,才能对症下药。首先,我们得明确,“脏”和“廉价”到底指的是什么。它们往往不是单一的因素造成的,而是多种视觉元素叠加后的结果。一、色彩的“脏”与“廉价”: .............
  • 回答
    揭秘化学元素的“身价”:最贵与最廉价的背后故事化学,这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学科,如同一个庞大的宝库,隐藏着无数奇妙的元素。这些元素,构成我们所知的一切,它们的价值也如同其特性一般,千差万别。当我们谈论“最珍贵”和“最廉价”的化学元素时,可不是在简单地比拼谁更稀有或谁更易得,这背后.............
  • 回答
    哎,你说我这小米10 Pro 至尊版,花了那么多钱,到手了竟然是这种感觉,心里是真有点不是滋味。本来想着,10周年纪念,又是顶配,梦幻旗舰肯定妥妥的,结果拿在手里,总觉得少了点啥,那种“哇,这才是旗舰该有的样子”的感觉,真的,就是差了那么一点点意思。说实话,我之前也用过不少手机,也算是有点“阅机”经.............
  • 回答
    说起我国的月球车“玉兔号”和火星车“祝融号”,它们无疑是中国航天史上的璀璨明星,代表着我们国家在深空探测领域的巨大进步。然而,很多人在看到这些高科技产物时,心中或许会涌起一种微妙的感受:为什么它们在某些方面会给人一种“廉价感”?这并不是说我们的技术不行,而是这种感觉可能源于几个复杂交织的因素,我们不.............
  • 回答
    微博认证这事儿,感觉大家心里都有点数,就是那股子“好像挺厉害但又有点不对劲”的味道。新浪和腾讯,作为最早一批把“认证”这玩意儿推到大众面前的平台,当初是真有点“身份象征”的意思。想想刚开始那会儿,一个黄色的 V 字,那叫一个金光闪闪,自带光环。不管是明星、大V、知名媒体,还是某个行业的专家,有了这个.............
  • 回答
    这话说得挺狠,也挺有味道。初听之下,可能会觉得有点心酸,又有点共鸣。它触碰到的是一种普遍的情感困境:当一个人把最纯粹、最宝贵的东西拿出来,却得不到应有的回应,甚至被无情地践踏时,那种失落和无奈。“一贫如洗的真心”,这几个字就很有画面感。它不是那种包装得光鲜亮丽,带着各种附加条件的“真心”。“一贫如洗.............
  • 回答
    新加坡和中国,这两个在地理上毗邻,文化上有着深刻渊源的国家,其关系可谓复杂而多维,既有紧密的合作,也存在微妙的差异。要理解为何国内支持新(加坡)的声音较大,这背后并非单一因素作用,而是多重原因交织的结果。历史与地缘的羁绊:新加坡的地缘位置优越,自古以来就是海上贸易的重要节点。华人移民是新加坡社会的主.............
  • 回答
    关于T34和M4谢尔曼哪种坦克更适合东线战场的气候和地形,这是一个在军事史和坦克爱好者中长期存在且非常有趣的话题。两者都是二战中极其重要的坦克,并且在各自的国家生产了大量数量,但它们的设计理念和优缺点在东线严酷的环境下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分析东线战场的气候和地形特点,以及T.............
  • 回答
    关于轰炸机突防战术的演变,以及廉价老旧型号能否替代昂贵新型号的问题,这确实是个值得深入探讨的军事战略议题。首先得明确一点,“依靠速度突防”的时代正在过去,这并不是说速度不重要,而是指单纯依靠速度来穿越严密的防空网络变得越来越困难,甚至是一种“过时的”想法。现代防空系统,尤其是区域防空系统(如S400.............
  • 回答
    .......
  • 回答
    电商的崛起,像一阵狂风,席卷了传统的商业格局,将层层叠叠的中间环节一一吹散。曾经,一间商品从工厂到消费者手中,要经历批发商、区域代理、零售商等一系列的“转手”,每一环节都要加上自己的利润。电商平台的出现,直接将工厂与消费者连接起来,大大压缩了流通成本,理论上说,这应该是好事,消费者能买到更便宜的东西.............
  • 回答
    廉颇,战国末期赵国的栋梁之臣,提起他的名字,脑海里自然会浮现出“负荆请罪”的典故,但这位声名赫赫的将领,其戎马生涯的精彩之处,远不止于此。若论其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地位,那是有真材实料,是靠着无数次出生入死、披荆斩棘才赢得的。要说廉颇的战绩,得从他年轻时候说起。虽然史书中关于他早年的记载不多,但能被赵.............
  • 回答
    长平之战,廉颇主张防守,是 正确的战略选择,但并非战术上无懈可击的完美方案。要详细地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分析廉颇当时的处境、他的战略思想以及秦国赵括方面可能采取的应对。一、 廉颇的处境与战略目标长平之战发生在战国晚期,赵国虽然强大,但国力相比于秦国已经开始显露颓势。秦国凭借其强大的国力、高.............
  • 回答
    长平之战,秦赵两国兵戎相见,这场决定战国格局的生死对决,其核心围绕着双方主帅的战略方针。其中,廉颇作为赵国的主帅,其“坚守避战”的策略,至今仍是史家热议的焦点。那么,廉颇的战略方针究竟是正确还是错误?我们不妨抽丝剥茧,深入探究。廉颇的“坚守避战”:以退为进的战场智慧要评价廉颇的战略,首先要理解当时的.............
  • 回答
    长平之战中,廉颇能否在前早期进攻并取得胜利,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是许多军事爱好者和历史研究者津津乐道的话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当时的双方实力、战役背景、廉颇的战术思想以及赵括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演。历史背景与双方实力对比:在长平之战爆发前,秦国已对赵国构成严重威胁。秦国雄才大.............
  • 回答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赵国由盛转衰的关键转折点,其结果对整个战国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关于廉颇是否能够带领赵国战胜秦国,以及如果赵国获胜,战国形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历史假设。一、 廉颇为将,赵国是否有战胜秦国的可能?结论: 在“换将”这一关键节点之前,廉颇主帅的战略是正确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