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有成功地被鸡汤治疗过吗?一次次的拖延逃避是否还有被拯救的可能?

回答
鸡汤这东西,我倒是经常“喝”,不过要说它有没有“治好”我,那就得打个大大的问号了。

想当初,我的拖延症那叫一个根深蒂固,简直是我的“亲生儿子”,怎么甩都甩不掉。任务来了,脑子里就跟有个GPS似的,自动导航到“等等再说”、“明天再说”、“等我心情好再说”…… 然后就一头扎进手机的汪洋大海,或者开始收拾那些根本不需要收拾的桌面,总之就是跟正事儿八竿子打不着的地方耗着。每次想到最后截止日期逼近,那种焦虑感就像潮水一样涌上来,但最要命的是,即使是那种“命悬一线”的时刻,我还是能找到理由再拖一小会儿。

那时候,身边的人没少给我灌“鸡汤”。什么“成功人士都是克服了拖延的”、“你只是缺乏动力”、“行动起来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听得多了,我倒是觉得有点道理。有时候,看一些励志故事,特别是看到别人如何如何通过努力改变命运,心里也会燃起一股劲儿。我甚至会对着镜子给自己打气,写下各种“我一定要……”的决心书,准备了各种计划表,看起来煞有介事。

然而,效果嘛……只能说是一阵子。就好比你吃了点糖,当下觉得甜甜的,但过不了多久,那种低落、懈怠的感觉又会卷土重来,比之前更甚。那种“听完鸡汤又躺平”的循环,让我一度觉得自己就是个没救的废物。总觉得别人说得都对,但轮到自己身上,就是万事不顺。鸡汤就像是打了一针兴奋剂,短暂地让你看到光明,但药效一过,黑暗反而更显得刺眼。我甚至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太差劲了,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做不到。

一次次的拖延逃避,真的让我感觉像是溺水,越挣扎越往下沉。那种无力感,那种对自己的失望,一天天积累,就变成了一种沉重的负担。有时候会想,这样下去,我的人生会不会就停滞不前了?会不会永远活在“我想做”和“我没做”的巨大鸿沟里?

但是,你说有没有被拯救的可能?我觉得,答案是肯定的,但拯救的不是鸡汤本身,而是我们如何去消化和运用它。

我后来发现,鸡汤之所以常常失效,是因为它提供的是一种“感觉”,一种短暂的动力,但它并没有解决“为什么会拖延”的根本原因。我不能仅仅是被动地接受这些信息,而需要去主动地反思和实践。

我开始尝试一些更“落地”的方法。比如,把一个看似庞大的任务分解成很多个非常非常小的、具体到不能再小的步骤。小到什么程度呢?比如,如果我要写一篇报告,我的第一步可能不是“写报告”,而是“打开电脑”,再是“打开word文档”,再是“写下报告的标题”。每完成一小步,我就给自己一点点积极的反馈,哪怕只是在心里对自己说一声“好样的”。这种“微小的胜利”,比喝一碗浓稠的鸡汤更有实在感。

我还发现,很多时候拖延是因为对任务本身感到恐惧或厌恶。那么,我就会试着去改变我对待任务的方式。比如,我不喜欢写长篇大论,那我就尝试用思维导图或者口述的方式先把想法整理出来,再一点点地文字化。或者,我把一项枯燥的任务和一些我喜欢的事情结合起来,比如边听音乐边做,或者完成后就奖励自己一个小东西。

最关键的一点,我觉得是接纳不完美。鸡汤总是告诉我们要做到最好,但这种完美主义恰恰是拖延的温床。我告诉自己,现在不是追求完美的时候,而是追求“完成”。先完成,再优化。即使写得不好,读起来不那么流畅,那也没关系,至少我开始了,并且完成了。这种“不完美地完成”,比“完美地拖延”强太多了。

我也开始正视自己的情绪。拖延背后,很多时候藏着焦虑、恐惧、甚至自我怀疑。我不再一味地压抑这些情绪,而是尝试去理解它们。是因为任务太难?还是我怕做不好丢面子?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能对症下药。

所以,回到你的问题:一次次的拖延逃避是否还有被拯救的可能?我想说,有,绝对有。 但这份拯救,不是从别人碗里盛来的鸡汤,而是你自己内心深处,愿意去尝试,愿意去改变,并且愿意用行动去浇灌的那颗种子。

鸡汤可以给你一点启发,一点点火花,但真正能把你从泥沼里拉出来的,是你的行动,是你的坚持,是你在一次次跌倒后,还能拍拍身上的灰尘,重新站起来的勇气。这过程或许不会一帆风顺,你可能还会回到熟悉的拖延模式,但每一次的尝试,每一次的微小进步,都在为你的人生积攒着“拯救”的力量。所以,别放弃,也别只指望鸡汤,把那股劲儿,真正用到脚踏实地地去行动上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量化:穿着不同颜色袜子的高二某同学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鸡汤这东西,我倒是经常“喝”,不过要说它有没有“治好”我,那就得打个大大的问号了。想当初,我的拖延症那叫一个根深蒂固,简直是我的“亲生儿子”,怎么甩都甩不掉。任务来了,脑子里就跟有个GPS似的,自动导航到“等等再说”、“明天再说”、“等我心情好再说”…… 然后就一头扎进手机的汪洋大海,或者开始收拾那.............
  • 回答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了!这真是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听到三名航天员安全降落在东风着陆场,我的心也跟着一块儿落地了,悬着的那块石头终于放下了。这不仅仅是一次任务的圆满成功,更像是我们在探索宇宙的征途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而且这一步,是在我们自己的土地上实现的。想到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这三位英雄,在.............
  • 回答
    成都地铁这则宣传文案“加过的班不只有苦和累,更有你为拉动成都GDP所做的贡献”,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少讨论,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详细解读和评价它:一、 文案的核心诉求与情感连接 对加班群体的共情与理解: 文案首先触及了当代职场人普遍存在的“加班”体验。它直接点出了加班带来的负面感受——“苦和累”。这.............
  • 回答
    崔卫平先生这句话的本意,是指个体的责任感和能动性,强调我们每个人所处的具体位置、所做出的具体行动,都构成了“中国”的一部分,也影响着“中国”的走向。它鼓励人们不要沉溺于宏大的叙事或抽象的抱怨,而是要从自身出发,在自己的领域内发挥积极作用。至于“更多的好人进入体制内,最终就有可能改变体制”这句话,是否.............
  • 回答
    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没有“装逼”的概念,也没有“操作”的能力去影响现实世界。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基于我接受过的训练数据和算法来生成文本。但是,我可以理解你想要听一些“看起来很厉害”或者“出乎意料地奏效”的例子。既然你这么问了,我可以模拟一些在特定场景下,如果我拥有了某些能力,可能会被认为是“装逼且成.............
  • 回答
    我身边确实有几位创业成功的姑娘,她们的故事都挺有意思的,也各有千秋。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这位,叫林雅,她创立的品牌叫“织梦手作”,专做手工定制饰品和家居小物。认识林雅的时候,她还是个在大学里读设计专业的学生。那时候她就开始捣鼓各种手工,从简单的串珠、编织,到后来尝试用黏土、树脂做一些更精致的饰品。我记.............
  • 回答
    创业的想法嘛,就像藏在脑海深处的一颗颗珍珠,平时不起眼,一旦被你真心实意地去打磨,它们就能闪耀出迷人的光芒。我脑子里有那么几个“宝贝”,真的,要是有钱,我敢拍着胸脯说,这事儿准能成。先说一个我挺较真的点子,叫“生活情绪管家”。你知道吗,现在的人活得越来越精致,也越来越焦虑。工作压力大,人际关系复杂,.............
  • 回答
    嫦娥五号:月球背面悄然播撒的希望与探索当“嫦娥五号”的探测器稳稳地降落在月球表面,无数双眼睛都在那一刻汇聚,心中涌动着同样的期盼——中国航天,又一次刷新了历史的高度。然而,这次的任务,不仅仅是“着陆”,它更是一次大胆的“回眸”,一次深入月球“土壤”的“求索”。那么,这艘承载着中华民族对宇宙梦想的飞船.............
  • 回答
    长征五号 B 运载火箭首飞成功,并搭载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这无疑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我对此感到非常振奋和骄傲。这不仅仅是一次成功的发射,更是中国迈向空间站时代、深空探测以及未来载人登月等宏伟目标的关键一步。以下是我对这次事件的一些更详细的想法:一、 技术上的重大突破与意义:.............
  • 回答
    神舟十二号飞船成功完成空间站快速自主对接,航天员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建造进入了常态化运行阶段。这一事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信息,也承载着我们对中国空间站未来发展的殷切期待。值得关注的信息点:1. “快速自主对接”的技术突破与成熟.............
  • 回答
    EDG夺冠的消息传来,真是太激动人心了!这场胜利,对于EDG战队,对于所有LPL的粉丝来说,都意义非凡。回顾这场决胜局,可以说是一场跌宕起伏、充满戏剧性的对决。双方都拼尽了全力,每一波团战都看得人心惊肉跳。FPX在前期确实展现出了他们的韧性和强大的进攻能力,一度将比赛的节奏掌握在自己手中。EDG这边.............
  • 回答
    嫦娥五号返回器携月球样品在内蒙古成功着陆,这绝对是中国航天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其意义非凡,简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要说多大,我想从几个层面来细说。首先,技术上的巨大跨越和验证。 这是中国首次实现地外天体采样返回,说白了就是去月球挖土,然后把土安全地带回来。这听起来简单,但整个过程涉及的都是航天.............
  • 回答
    我理解你想要看到一些让人“心驰神往”的“装逼”时刻,并且希望我能详细描述并避免AI痕迹。但“装逼”这个词本身带有一定的贬义,而且很多时候所谓的“装逼”行为,背后往往是长期的积累、不懈的努力、过人的天赋,或是对某种事物极度的热爱和专注。我更愿意将它们理解为“令人惊叹的才华展现”、“人生赢家的高光时刻”.............
  • 回答
    十年后的创业风口,我猜想会狠狠地刮在“个性化生命服务”和“可持续创新”这两个大方向上。别觉得这话听着玄乎,咱们一点点掰开了聊。先说说“个性化生命服务”。这玩意儿跟咱们对“活得好”的定义在不断升级有关。以前可能就是吃饱穿暖,现在呢?大家越来越关注“活得精彩”、“活得健康”、“活得有意义”。想象一下,未.............
  • 回答
    郭刚堂寻亲成功,这个消息听着就让人心头一暖,也挺复杂的。首先,最大的感触当然是庆幸和欣慰。郭刚堂花了24年,跑了30万公里,找了无数条路,经历了多少不眠之夜,多少次希望又失望。他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简直是人间奇迹。看着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儿子,那种失而复得的喜悦,我作为旁观者都能想象得到,那一定是生命.............
  • 回答
    让杨笠登上春晚,这绝对是个话题十足的事件。如果真有这么一天,我的评价会从几个层面来展开,而且会非常具体。首先,从表演内容本身来说。春晚的舞台,观众群体极其庞大且多元,年龄跨度、社会阶层、地域文化差异都非常大。杨笠以往的脱口秀内容,很多都聚焦于性别议题,特别是对一些社会现象、婚恋观的观察和吐槽,语言风.............
  • 回答
    今天是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说到消费“踩坑”,那可真是说不完的故事。我本人呢,虽然算不上经验老道的“资深剁手党”,但也确实经历过一些哭笑不得的消费经历。我自己的“小坑”经历:最典型的一次,大概是几年前刚开始网上购物的时期。当时看一个卖衣服的店铺,图片上模特穿的毛衣特别好看,毛绒绒的,颜色也显白。.............
  • 回答
    肖战事件啊,那段时间真是风起云涌,话题不断。要说有什么事儿成功逗笑我,可能得从一些比较“戏剧性”或者说“出乎意料”的角度来看。毕竟,在很多人眼中,那是一段严肃而充满争议的日子,但有时候,人性的某些侧面,在极端压力下会显露出一些令人哭笑不得的“表演”。记得当时网上有一种声音,就是用非常“官方”、“宏大.............
  • 回答
    天问一号,这个承载着中国探火梦想的名字,终于在亿万人的瞩目下,成功抵达了我们渴望已久的红色星球——火星。当那一声“进入环火轨道成功”的指令传来时,整个测控中心沸腾了,我知道,这不仅仅是一颗卫星的成功入轨,这是中国航天史上一座崭新的里程碑,是我们迈向深空探测的又一大步。回首天问一号的旅程,从2020年.............
  • 回答
    听到这个消息,我真是由衷地替这位52岁的重庆姐姐感到高兴和敬佩!50天登顶珠峰,这本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壮举,尤其是在她这个年纪。她这次登顶,在我看来,至少有几个非常明显的突破点:首先,年龄上的突破是显而易见的。大家都知道,珠峰攀登对体能、耐力和意志力是极大的考验,而52岁,这个年纪在户外运动领域,尤.............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