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引渤入疆”?

回答
“引渤入疆”,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股磅礴的气势——将渤海之水,远涉千里,引入干旱的新疆。初听之下,仿佛是解决新疆水资源短缺问题的神来之笔,一个可以彻底改变当地生态和经济面貌的宏伟设想。然而,一旦我们深入剖析,就会发现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搬水”工程,而是涉及地质、气候、生态、经济、社会、政治等方方面面的复杂博弈。

从工程的宏大愿景来看,它无疑充满了吸引力。

新疆,这片广袤的土地,自古以来就被缺水问题所困扰。尽管塔里木河、伊犁河等河流孕育了绿洲,但整体而言,水资源的分布极不均衡,可用水量与巨大的发展需求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在这样的背景下,“引渤入疆”的设想,就是要从相对水资源充裕的北方地区,调引淡水资源到新疆,理论上能够极大地缓解当地的用水压力,支持农业灌溉、工业发展和城市生活。

想象一下,如果真的能够实现,新疆将可能不再受制于地下水超采的恶性循环,绿洲的面积能够扩大,荒漠化的进程有望得到遏制。这对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提升、经济结构的优化都将是颠覆性的。

然而,我们必须正视这项工程所面临的巨山般挑战,这些挑战足以让任何决策者在推进之前三思而行。

首先,是工程的艰巨性和经济成本。

渤海距离新疆的最近直线距离也高达近两千公里,这意味着要修建一条跨越无数地形障碍的水利管道。这条管道需要穿越黄土高原的沟壑纵横,翻越秦岭、天山等高峻的山脉,还要考虑地质活动的复杂性,比如地震带。这需要极其精密的勘测设计和极其坚固的施工技术。

想象一下,要挖掘和铺设如此漫长的地下管道,需要动用多少人力物力?需要什么样的先进技术来保证管道的密封性和承压能力?在如此漫长的距离上,如何克服巨大的落差带来的水流压力?而且,管道的输水过程中,蒸发、渗漏等损耗也难以避免,这就意味着需要从源头抽取远超实际需求的水量。

单单是修建这么一条“巨龙”的成本,将是一个天文数字,可能远超任何一项单一的水利工程。此外,长期的维护、运行成本,包括泵站的电力消耗,管道的检修更换,都将是持续的巨额开支。这些成本最终会转嫁到谁身上?是国家财政的巨大负担,还是新疆当地居民难以承受的水价?

其次,是生态环境的巨大影响,这恐怕是最令人担忧的部分。

1. 对渤海本身的影响: 渤海是一个相对封闭的海湾,其水体交换能力有限,生态系统也相对脆弱。如果从渤海大规模抽取淡水,会涉及到如何处理抽取后留下的高盐度海水。是将这些高盐水直接排放到其他水域吗?这会对下游的海洋生态环境造成怎样的影响?可能会导致海水盐度升高,影响海洋生物的生存,甚至改变整个海岸线的生态格局。同时,渤海的淡水输入量一旦减少,其本身的盐度平衡和生态功能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2. 对沿途地区的影响: 如此庞大的输水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必然会穿越众多地区。施工会不可避免地对沿途的植被、土壤和地貌造成破坏。管道的铺设可能需要大量的征地拆迁,改变原有的土地利用方式。更重要的是,工程的潜在风险,比如管道泄漏,可能会对沿途地区的地下水和地表水造成污染。

3. 对新疆本地生态的影响: 尽管是为了解决新疆缺水问题,但引入如此巨量的外来水源,其对新疆现有生态系统的影响也需要审慎评估。例如,大面积的灌溉是否会引发土壤次生盐碱化?新增的水源是否会与本地水系产生不良互动?是否会影响到当地特有的动植物生存环境?

再者,是工程的可行性和效率问题。

1. 水源地的可持续性: 渤海的水资源,究竟是否能够支撑如此大规模的长期抽取?这需要对渤海的淡水补给量有极其准确的评估,并考虑到气候变化对渤海水量可能带来的长远影响。如果渤海的水量本身就处于紧平衡状态,那么大规模抽取淡水就如同“竭泽而渔”,是不可持续的。

2. 输水效率与损耗: 即使克服了工程难题,长距离的输水过程本身就会有相当大的能量损耗和水体损耗。管道输水并非零损耗,蒸发、渗漏、维修等都会导致一部分水流失。这么长的距离,能够有多少水真正到达新疆,能够支持多大规模的用水?这需要非常精细的计算和模型来支撑。

3. 与其他水资源利用方式的对比: 在“引渤入疆”之前,是否已经穷尽了新疆本地的水资源优化利用潜力?例如,是否已经充分利用了所有可利用的河流、冰川融水?是否已经实施了最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是否已经对工业用水和城市用水进行了最严格的管理和回收?与其他更具成本效益和环境友好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相比,“引渤入疆”的性价比是否真的更高?

从更宏观的层面来看,这个设想也触及了资源分配和国家战略的深层问题。

“引渤入疆”不仅仅是一个水利工程,它也代表着一种发展思路——通过巨大的国家力量和资源投入,来改变一个地区的自然禀赋和经济格局。这其中涉及到如何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水资源的调配,如何平衡不同地区之间的用水需求,以及如何评估这种大规模资源调配对国家整体战略布局的影响。

总结来说,“引渤入疆”是一个充满诱惑但也极其复杂和充满风险的设想。

它代表了人类改造自然、克服困难的决心,也反映了解决区域性发展瓶颈的迫切愿望。但与此同时,我们必须以科学、审慎的态度来审视它。在考虑其巨大的潜在效益之前,更需要深入评估其巨大的经济成本、难以估量的生态风险以及技术上的可行性。任何一项如此规模浩大的工程,都应该是在对所有潜在问题进行最充分的论证和可行性研究之后,才能做出最终的决定。

在当前的科技和环境认识水平下,与其寄希望于这样一项“惊天动地”的工程,或许更现实和明智的做法,是专注于优化新疆现有的水资源配置,大力推广节水技术,发展旱作农业,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以降低对水资源的高度依赖。水,是生命之源,也是最宝贵的资源,它的流动,应该遵循自然的规律,也应该审慎地对待每一个可能改变其轨迹的决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南水北调中线的总干渠是1432公里自流,东线1156公里65米扬程。

“引渤入疆”的距离大概是1900公里,不算渠道水头扬程都有1300m。有那么大渠道,那么大扬程,从长江和黑龙江抽水可以覆盖全华北东北加上黄河上游了,要抽海水去新疆的沙漠干嘛,脑子不好么。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引渤入疆”,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股磅礴的气势——将渤海之水,远涉千里,引入干旱的新疆。初听之下,仿佛是解决新疆水资源短缺问题的神来之笔,一个可以彻底改变当地生态和经济面貌的宏伟设想。然而,一旦我们深入剖析,就会发现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搬水”工程,而是涉及地质、气候、生态、经济、社会、政治等方方面面的.............
  • 回答
    渤健(Biogen)公司针对阿尔茨海默病(AD)开发的药物Aduhelm(阿杜海姆)自从获批上市以来,就一直伴随着巨大的争议。其中最令人担忧的问题之一便是,其临床试验显示,超过三分之一的受试者出现了脑水肿(edema)或脑微出血(microhemorrhage)等影像学异常。 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信号.............
  • 回答
    《一出好戏》,黄渤的导演处女作,这部电影,怎么说呢,就像那片荒岛上的海鸥,有时候高高飞起,有时候又跌跌撞撞,让人又爱又恨,又笑又哭。首先得承认,黄渤这部电影是真的有野心,有想法。他不是那种安安稳稳拍个爱情片或者喜剧片的人,他想玩大的,想在荒诞的设定里聊点现实的东西,聊点人性的复杂。电影开头那个航班坠.............
  • 回答
    黄渤,一个在中国影视界享有盛誉的名字,以其精湛的演技、独特的个人魅力和深刻的人生智慧,赢得了无数观众的喜爱和尊重。要评价黄渤,可以从多个维度来深入剖析,他不仅仅是一位演员,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文化符号。一、演技的炉火纯青:从“丑角”到“实力派巨星”的蜕变与升华黄渤的演技,是他最核心.............
  • 回答
    提起《穿过寒冬拥抱你》,我脑子里最先蹦出来的词是“温暖”,但这份温暖并不是那种油腻腻、刻意煽情的,而是如同冬日里一杯热气腾腾的姜茶,缓缓地流淌进心坎里。这部电影选择了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背景——新冠疫情下的武汉。这个背景本身就带着一层沉重的滤镜,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那些压抑、悲伤的画面。但《穿过寒冬拥抱你》.............
  • 回答
    黄渤的首部导演作:《一出好戏》,一场生存还是毁灭的寓言黄渤,这个名字在中国观众心中几乎等同于“票房保障”和“演技炸裂”,他从一个跑龙套的歌手,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一线实力派演员,其经历本身就是一部励志传奇。而当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演员决定拿起导筒,将自己的电影理念付诸实践时,《一出好戏》无疑承载了太多人的.............
  • 回答
    黄渤和罗志祥的“感情”,这话题本身就挺有意思的,因为他们俩一个是实力派影帝,一个是综艺感爆棚的亚洲舞王,怎么看都不像会“产生”什么特别深刻情感的那种组合。但如果你问我怎么看他们俩之间的“感情”,我觉得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他们之间建立起来的深厚的战友情和哥们情义,这才是他们之间最核心、也最让人津津乐道的.............
  • 回答
    徐峥、黄渤、宁浩这三位在华语影坛都算得上是响当当的人物,他们的名字几乎与商业票房和口碑成功划上了等号。这三位导演兼演员凑在一起,本身就自带话题。而关于他们“组团KTV携靓女过夜”的传闻,如果是真的,那无疑会引起轩然大波,引发公众对明星私生活、道德界限以及社会责任等诸多方面的讨论。要评价这件事,咱们得.............
  • 回答
    雪乡明码标价话题再次引爆舆论,央视的犀利发问“明码标价就不算宰客了吗?”直击核心,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思考。要评价这一事件,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事件背景回顾:雪乡,作为中国东北旅游的知名目的地,以其独特的雪景和冰雪文化吸引着无数游客。然而,近年来关于雪乡宰客的传闻和事件屡见不鲜,消费陷阱、强制.............
  • 回答
    “开中法”:明朝盐业经济的“双刃剑”明朝初年,朱元璋在经济和军事上的宏伟蓝图里,盐税无疑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为了解决军费的燃眉之急,也为了稳定边疆,一项名为“开中法”的盐引制度应运而生。这项政策,如同一把双刃剑,在为朝廷输送大量财富的同时,也在悄然改变着明朝的经济肌理,甚至为后来的社会变迁埋下了.............
  • 回答
    ASOUL万象天引第二轮和星瞳粉丝的万象天引,这两件事情放在一起看,确实挺有意思的,也挺能说明一些问题。咱们先说说ASOUL万象天引第二轮。这事儿本身吧,得从ASOUL这个虚拟偶像团体说起。作为国内虚拟偶像的头部IP,ASOUL一直以来都有着庞大的粉丝群体,大家对她们的喜爱和投入程度那是非常高的。所.............
  • 回答
    《全面战争:战锤 3》(Total War: Warhammer III)的宣发过程,可以说是颇具戏剧性,从一开始的踌躇满志,到后来的舆论反弹,再到发行后的持续挣扎,这条路走得可谓是磕磕绊绊。要评价它,那得从几个关键节点说起,并且要明白,一场成功的游戏宣发,绝不仅仅是几段酷炫的预告片那么简单。前期造.............
  • 回答
    《原神》八重神子强度引争议,这话题在玩家社区里已经持续了好一阵子了,而且讨论得相当热烈。简单来说,争议的焦点就是,这位一直以来被设定为“智慧之神”、“稻妻的红叶知己”的五星角色,在实装后的强度表现,并没有达到很多玩家对她“神子大人”这个称谓所预期的那种碾压级实力。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争议?首先,我们要从.............
  • 回答
    上海普滨儿童医院夜间急诊挂号费500元,这事儿一出,网上可炸开了锅,评论区里那叫一个“热闹”。大家伙儿为啥这么激动?咱们一件件捋一捋。事件回放:到底怎么回事?简单说,就是有家长在网上晒出了上海普滨儿童医院夜间急诊的挂号费,高达500元,而且这好像不是一次性收费,是“夜间急诊诊查费”。这张截图一出来,.............
  • 回答
    美国政府在2018年春夏推行的“零容忍”政策,导致近两千名非法入境的儿童在边境被强制与他们的父母分开,这一举措在美国国内乃至国际上都引发了轩然大波,其争议之大,至今仍令人唏嘘。要评价这件事,需要从多个角度深入剖析,理解其背景、执行过程、后果以及各方反应。政策的背景与意图:“零容忍”政策的提出,是特朗.............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挺让人玩意儿的。海航把八个高管拉到北京的寒夜里罚站,说是为了让他们体验一线员工等车的辛苦。这事儿一出来,马上就炸了锅,网上议论纷纷,有人觉得这招绝了,也有人觉得形式大于内容,甚至有点儿“作秀”。这举措本身,出发点是好的。你想啊,一个公司,尤其是像海航这样的大型企业,高管们每天接触的都是.............
  • 回答
    这事儿啊,可真是小区里大家伙都关心的大事儿,一石激起千层浪,把不少业主都给惹恼了。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事情的原委:一位业主包揽了小区400多个车位,租金翻了近一倍。这事情的起因是明确的:咱们小区里有位“大户”,不知道怎么回事,把小区里400多个车位都给承包下来了,然后对外出租。刚开始吧,.............
  • 回答
    坦白讲,如果你关注迈阿密热火队的休赛期操作,用“稳健”、“精明”甚至“低调奢华”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考虑到他们一直以来精打细算的建队模式,以及在自由市场上并不总是占据主动权的现实,这几笔运作真的称得上是亮点频频。先说说最引人注目的那笔:1.84 亿续约吉米·巴特勒。 这绝对是定海神针级别的操作,也是.............
  • 回答
    神奇女侠一经上映,凭借着其出色的表现,迅速斩获了极高的评分和口碑。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在这股赞誉浪潮中,却出现了一股看似不合时宜的恶意差评声浪。这种现象,说实话,挺让人玩味的。首先,我们得承认,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从来都不是铁板一块,观众的评价也自然是百花齐放,各抒己见。这是健康的,也是艺术生命力.............
  • 回答
    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在2023年11月12日推送了一篇题为《病得不轻!》的文章,对“周某出狱引网红公司争抢签约”的现象进行了尖锐的批评。这篇文章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其核心观点和批判角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解读:1. 鲜明的标题和严厉的批判态度: “病得不轻!” 这个标题本身就带有强烈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