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年前我在北京,去单位都是滴滴,滴滴刚开始推广优惠力度惊人,半价五块钱就足够到单位。
某天突然补贴滑坡了,下车一看app收款要10块钱。
涨价当天就去摇新能源牌照,一个月后,京NXXXXX的蓝牌已经随车落地了。
那时候新能源车方兴未艾,model3都没设计出来,绿色牌子也没。虽然车跟现在比拉胯,但胜在牌照一拍就有,连排队都不用。
有张写着京N的蓝色铁皮,还是挺舒服,打车费涨不涨,限不限号,进京证之类的都和我没啥关系。
你不能去考虑滴滴就算15块,也比买车便宜多了这件事,这是两码事,不是这么算的。
很多小区过夜车费,月租车费,都和车位价格是倒挂的,
停一晚上15块钱,租一个月200来块钱,按年更便宜,一个车位卖十几万,买下来每个月还得交50块钱车位管理费,
那买车位的人都是傻子么?
150块钱一个月,要多久才能把车位的钱拿回来?
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产权车位,买了就和摇到铁皮一样,有名有姓和你绑定了,你要停就停,停童车也行。
租金那得你情我愿,租给你才有价可谈,要是不租呢?连谈价都没得谈了。
自然有业主早买早少烦恼,作壁上观的。
本来新闻里讲,车位有过一轮开放购买,在杭州这种城市卖个15-25万真不叫个贵。我看过搞工程的人讲,车位按照建筑成本和地价来说,是赔钱在卖的,因为国家有各种关于车位规划数量的规定不得不好好建,然后按规定卖。
买车位的人,就不一定要横向比较车位的月租价格,他应该考虑的是小区的配套和管理,车位的大小,用的材质好坏,是半封闭还是全封,自己有没有打算在这个小区住很久都不换房子,
考虑清楚了,下手就买了,至于涨月租这种事情,顶多算是个诱因,都不能真的左右决策。
拿着租金说车位价格,就有点拿着滴滴涨价说买车的事的嫌疑。
核心问题就是,小区产权的车位价格有涨幅,是不是纯粹的市场行为,这种一人独占400个的情形,要不要受物价局和不动产权交易中心的监督和限定,
租金有涨有跌,觉得不公平可以不租,
先租金涨在捂盘惜售炒高价格,是小学生都能想出来的套路,核心其实就在于,涨多少合适,涨很高然后捂盘放着卖行不行,涨到什么程度受法律保护,当地监管部门要科学施政,尊重市场,同时维护产权车位优先满足业主的需求,这也是他们的职责所在。
业主想用三年前的价格买同样的车位,那肯定说破大天都没这么好的事,
但要说观望了一下,就得多掏个三五十万,那也是没道理的。
千言万语一句话,干嘛都得商量着来,这是中国。
众业主眼红的不是450,而是有 个人业主,成了他们车位的包租公。
想想看,换成开发商调整租车位的价格,450一个月,能接受嘛?
这个价格并非天价,如果说他收一个月1000,周边只要500,那他不对。
符合市场行情,有什么好抱怨的呢?租50年才27万。很好咯。
450我是可以接受的,我们这种三线城市,一个月已经要300了,450真良心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