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旋”符合语法规范,但“凯旋归来”的用法亦正确。
分享我的一次教学经历:
教语文素来是一项颇具挑战的活儿。
上课时,有个肉嘟嘟的学生,超级可爱,但是他很严肃地举手问我:”老师,‘凯旋而归’或者‘凯旋归来’是不是赘余?”
这个问题一出来,班上炸开了锅。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了起来。
大家讨论的意见出奇地一致,即认为“凯旋”才是正确用法,“凯旋归来”错误。
最后,他们的眼睛直勾勾地看着我,似乎在等我对他们的结论点头称赞。
我纠结了很久,思考着如何回答他们这个问题。
后来,我考虑到现在全国卷1已经没有了单独考察语病的题目,而是放进文章中考察修改正确的句子,因此我放开了跟学生展开了分析。
我首先告诉他们,这个问题确实存在争议,但是现在基本达成共识:“凯旋而归”或者“凯旋归来”属于正确用法,但“凯旋”符合语法,一样没问题。同时,为了避免争议,推荐学生使用“凯旋”。
理由如下:
第一,”旋“的确表示”归来“,后面再加“归来”或者“而归”似乎属于赘余。然而,“旋”在现代汉语中基本没有了这个意思,多在古文中保留。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大家更多把“凯旋”作为一个整体,表达胜利,弱化了“旋”的含义,因而加上“归来”或者“而归”才能表达完整意思,这种现象叫做“羡余”。
类似地,“高声喧哗”(喧哗即高声吵闹)、“相差悬殊”(悬殊即相差巨大)、“亲眼目睹”(目睹即亲眼看见)、“非法走私”(走私即非法行为)、“一致公认"(公认即一致认可)、"反复推敲“(推敲即反复考虑)、“共同协商”(协商即共同商讨)、“免费赠送”(赠送即免费给予)、“彻底根治”(根治即彻底治好)……这些都是看起来有语病但不能判为赘余的正确用法,都属于”羡余“,这种重复主要起到强调和音韵节奏美的作用。同时,“来自于”“涉及到”也不宜认定为错误用法(中学语病题一般判定为赘余),而是约定俗成的表达。
现代汉语表达实际非常强调音韵和节奏。我们可以比较一下,如果首长在军队出征时讲话:
1.期待将士们凯旋!
2.期待将士们凯旋归来!
哪一种更有音韵美和气势?
第二,“凯旋而归”或者“凯旋归来”的用法从古至今,都在使用。比如,宋代黄庭坚的诗歌”背城傥借一,观我凯旋归“;宋代普慈蕴闻禅师的“行看尊丈节使。立大功凯旋而归”;明朝冯梦龙的“且说晋师凯旋而归,参见晋襄公,呈上先轸的遗表”。而现代文学大家巴金也如此使用——“真正的战士倘使不能凯旋而归,就应该战死在阵地上”。
所以插一句,那些简单说这个词语是因为文盲不懂,多加了“归来”或“而归”,以讹传讹的说法是立不住脚的。
第三,语言约定俗成即为正确。语法实际为表达服务,而非表达必须依循语法。如果表达本身不合乎语法,但是约定俗成,依然正确。“凯旋而归”或“凯旋归来”即是如此。
第四,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不能判定为错误的用法:
我好不容易完成了=我好容易完成了。
他是新手,难免会紧张=他是新手,难免不紧张。
出乎我的意料=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在我没来中国之前=在我来中国之前
他差点死了过去=他差点没死过去
……
总之,借用已故语言文字学大家吕叔湘(即《现代汉语词典》原主编)对上述词语和句子的看法:
习惯用语是不容许分析的。
换言之,习惯用语是不讲道理的。
第五,以前中学一般把“凯旋归来”判定为错,主要出于教学和不增加学生负担的需要,即中学主要是规范汉语的学习,主要学习一般规律和知识。如果在学习了“赘余"概念后又要理解“羡余",学生的负担较重。一般情况下,出题人都会避免在出题时涉及上面的词语和句子,因为容易产生争议。类似地,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中学的一些规定到大学也会改变,如“将进酒”的读音。
同时,现在高考已经取消了单独考察语病题和成语用法题,这是好事,也是我这次课会给学生解释这么多的原因,不然我也会直接说一句“中学阶段判定为错”。
回到“凯旋归来”,无论“凯旋归来”还是“凯旋”都没有问题。
而实际上,凯旋归来,前后重复,属于“羡余”,实质是强调和出于汉语音韵美的需要,不能简单用语法分析。
参考文献:
刘娜, & 陈一. (2004). “好容易”与“好不容易”的考察. 学术交流(1), 136-138.
程饶枝. (2011). “差点没”和“差点”语义考察. 考试周刊(88), 19-21.
吴娴. (2009). “好容易”与“好不容易”. 安徽文学月刊(1), 296-297.
许有胜. (2006). "vp之前"和"没有vp之前"语义差别探微.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8(1), 27-29.
舒宝璋. (1998). 涉及·涉及到·涉及不到. 咬文嚼字(4), 8-10.
王希杰. (2000). 为 “凯旋归来” 辩护. 语文建设, 7.
李育霖. (2006). “凯旋归来” 有语病吗. 语文教学之友, (1), 47-47.
祝中熹. (1983). 从 “凯旋归来” 看成语的语意重复. 语文学习, 1.
陈庆祜. (1997). 论词语的同义复用. 语文建设, (9), 17-18.
施发笔. (2009). 为 “凯旋归来” 辩护的新理由. 文学教育, (7), 116-116.
周婧斐. (2005). 也说 “凯旋归来” 的语意重复. 文史杂志, (2), 67-67.
徐迅雷. (2008). 吾爱吾师, 吾更爱真理——关于 “凯旋” 与 “凯旋归来” 的一次论争. 语文新圃, (11), 29.
袁海生, & 朱文献. (2004). 语言里的 “羡余” 现象. 阅读与写作, (5), 31-32.
沈卢旭. (1996). 谈谈词语的羡余成分. 咬文嚼字, 10.
冯桂容. (2013). 现代汉语中的羡余现象. 剑南文学: 经典阅读, (5), 271-271.
------------
关于“羡余”现象的问题,我给大家推荐知友 @蜃楼城少主 的 专业文章,里面讲得更加详细和专业,欢迎参考。同时也非常感谢 @蜃楼城少主 的专业解答。
因为有知友问:陈寅恪先生的“恪”到底念“que”还是“ke”,在此分享一段我的教学经历。
------------
讲语文课时,我给学生看了央视拍的《先生·陈寅恪》片段。
其中几位学生十分不解地问我:老师,为什么央视里把陈寅恪读成陈寅que?不是应该读成ke么?
这确实是个好问题。
我在清华园中,师生一般都念成陈寅que,似乎这样才更有文化品位。
当时,我给学生如此解答:
第一,无论是从现代汉语规范(即恪的现代读音)还是根据“名从主人”的原则(即陈寅恪先生本人的读法),规范读法都应该是ke;
第二,为什么会出现que?这是因为陈寅恪先生的家乡在江西修水,他家人叫他的名字,ke接近que,后来他身边的朋友(基本都是文化名人)都跟着这样念。同时,陈先生并不在意和纠正,就成了传统乃至所谓的“正确”了,甚至不念”que”你就不是文化人,而是文盲。
不过,并不是所有文化名人都念“que”:
第三,陈先生亲兄弟陈衡恪、陈隆恪、陈方恪、陈登恪,他们名字中的“恪”并没有人念成“que”,为何唯独陈先生的要念成“que”?难道因为陈寅恪先生名气最大,所以要以示区别?
最后,我告诉学生,坚持现代规范读法,念ke,同时也要理解他人念成“que”的原因。如果听到他人念“que”,可以友善跟他探讨和提醒,他人若坚持,也不必去争执。
我想告诉我的学生:
文化知识的学习,在于让我们在坚持正确的前提下也去理解他人。不要以为自己知道了正确的,就神气十足,就一定要把别人的错误踩在脚底下。
理解某些错误产生的原因与坚持正确的知识有着同等价值。我们学习学到最后是学习为人处世,是学会理解与包容,而不是自以为自己知道就目空一切。
这种心态在面对诸如“将进酒”的读音、“朱门酒肉臭”的读音、“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本义是战友情还是爱情等问题上同样重要。
参考文献:
季羡林. (2010). 陈寅恪的“恪”到底怎么读?. 全国新书目(19), 53-53.
卫毅. (2011). “陈寅恪”怎么读?. 南方人物周刊(27), 5-5.
尹海良. (2006). “陈寅恪”的“恪”到底怎么读. 学语文(1).
李金松. (2001). 陈寅恪名字中“恪”字的读音辨. 汉字文化(4), 6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