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会觉得汉字假名混写有观赏性,汉字谚文混写就很生硬,不怎么好看? 第1页

  

user avatar   hei-li-sh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諺文的圓圈筆畫不符合漢字的隸定楷定規則,所以從習慣閱讀明體/黑體漢字、寫楷書漢字的中國人的視角來看,雖然乍一看也是方塊字,跟漢字排在一塊還是會有點違和感。

說起來諺文一開始是流行類似篆體/黑體這種無襯線體的樣式,到後來才有楷體諺文+明體漢字混排這種搭配。漢字在古隸書以及更早的字形中也有過圜筆,但是諺文「楷定」以後仍然用圜筆「ㅇ/ㆁ」,而不是像漢字那樣在隸變時「化曲為直」,圓圈筆畫在隸書和楷書中變成部件「口」或「厶」

其實近現代日文這種草書假名跟明體漢字混排的樣式也很怪吧。可能有人會提「呼吸感」「節奏感」之類的講法,我並不否認有這樣的閱讀效果;但是從直觀上來看,楷書/明體漢字混寫草體假名,二者在風格上明顯是迥然割裂的,這跟平假名的歷史背景有關。不過竪排寫出來效果還不錯,觀感上跟行草書尺牘似的。畢竟平假名本來就是漢字。

不過大體上感覺也都還好。如果假名/諺文太像漢字,大概混寫文排版或者寫出來反而會不便於分辨吧(比如「力-カ」「工-エ」「夕-タ」「口-ロ」這些寫出來同形的漢字和片假名)。另外看韓文也有一些類似隸書、行書、明體等漢字字體風格的字體。

至於題主提到的漢字假名混排「有觀賞性」,我覺得是因為平假名完全可以當作我們熟悉的漢字行草書來理解(片假名則基本是楷書漢字裡拆解出來的部件),比如像「あ」「ふ」等都是在中國也能常有機會能在書法字體裡見到的行草書寫法。比如下邊這兩個帖裡就有不少類似「そ」「し」「ふ」「ゆ」「ち」等的「假名」:


諺文就沒法引起這方面的聯想了。

題主認為漢諺混寫「生硬醜陋」,我倒是覺得諺文也不算「醜陋」,只是跟漢字和平假名相比顯得有點單調(但直觀上還是要比平假名混漢字更搭調一些);「生硬」則大概和「帶圓圈的正楷方塊字」帶來的微妙違和感有關,因為這跟我們所認知的楷書漢字構形習慣略有牴觸——既像漢字又很明顯能看出來不是漢字,像亜恵々阿由講的那樣,有點「恐怖谷效應」了。




  

相关话题

  日语、韩语被归为孤立语言是因为受汉语词汇影响大而看不出阿尔泰语系根源了吗? 
  为什么有「焼き鳥」和「たこ焼き」写法,「焼き」的位置与什么有关? 
  "所有数字都能用20个以内的汉字表达",错在哪里? 
  如果日语用罗马字「la、li、lu、le、lo」来表示「ら、り、る、れ、ろ」,会产生什么影响? 
  得知伏见桃山是明治天皇的陵墓名,这算是乱用汉字吗? 
  日本出现过哪些影响力比较大的学历造假事件? 
  日语作为目前语系不明的语言,与周边几大语系、几大语言各有何相似之处? 
  鬼灭之刃人物名字的考据,请问那些从读音还是汉字写法看来完全让人摸不到头脑的名字,有什么隐藏含义呢? 
  为什么网上有很多人故意用谐音字? 
  为什么很多韩语词的发音和意义与汉语相近?韩语早先是汉语的一种方言吗? 

前一个讨论
游戏版号寒冬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还有没有游戏能够冲破这次寒冬?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电影《木乃伊》和《木乃伊归来》?





© 2025-02-0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2-0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