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寿司之神》? 第1页

  

user avatar   chai-si-qia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部纪录片以及它的拍摄对象,一开始是一面倒的好评,全网吹捧“一生只干一件事”的匠人精神;后来大家又觉得这是日本人丧心病狂包装美化内卷,否则当十年学徒才能煮鸡蛋太扯淡了。“寿司之神”是不是过度营销、擅长PUA的日本骗子,我也不知道,不过从电影本身来看,舆论风向转变,和过于浮夸的片名翻译、心灵鸡汤的叙事,以及不懂日文的美国导演对禅宗与东方文化不理解等等,是有很大关系的,下面逐一分析一下。

质疑1-为啥一辈子只做寿司就是寿司之神?

事实上,纪录片本身没想神化这家店,无论英文还是日文它都叫《寿司之梦》,虽然据说综艺上称小野二郎是寿司之神,不过综艺这种东西不就是到处给人安这种夸张称呼吗,神保彰还号称“变拍之鬼”呢。

讲述以小野为首的一群料理师傅,每天挑选食材、捏饭团、不断钻研寿司,实现“寿司之梦”,以做出有逼格的寿司为梦想,这个总是没问题的吧?谁也没有说他们是神。何况“梦”还有一些幻灭、质疑的意味。

质疑2-每天按摩章鱼和煮饭,学徒十年才能煮鸡蛋,是不是有病啊?

纪录片导演是美国人,团队主创根本不会日语,也谈不上了解日本文化、东方文化,制作过程甚至是让翻译先把海量素材翻译成英文,然后剪辑的。不会日语、不认识汉字,对日本文化等东方文化的理解,显然有壁的。

所以这个受过系统性电影学院教育的美国导演,把小野二郎做寿司这件事,提炼成了一个非常浪漫化、故事化、读者文摘式的,心灵鸡汤。

本片其实已经拍摄到了东京市场、鱼获、生鲜提供等等画面了,但他们拍的角度,是很游客化、旅行指南式的。美国导演是这么呈现的:“一生只做一件事。”“做一件事,专注地把它做到最好。”“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不是说一生只做一件事不好,甚至不是说心灵鸡汤不好,只是他们这类厨师做寿司,不是这么简单的。

有个电视剧和这部纪录片相映成趣,就是日本人以东京米其林三星餐厅为原型拍的电视剧《东京大饭店》,也是米其林三星餐厅。在做高级料理的流程上,两部作品说的都是一回事——

a.这类餐厅高度依赖主厨,出品的是顶级手工、高度原创作品,而非流水线菜品,而且,优秀主厨都是有成体系思想的。

b.定位上,这些店和一般餐厅完全不一样,它不是批量生产的,也不追求规模扩大。所以没有必要用它们和普通餐厅比较,因为普通餐厅是要流水线、走量的,定位目标不一样,完全不是一种东西。

c.为了顶级料理,主厨会非常非常严格,团队集合冥思苦想勤学苦练。所以吃顶级料理完全不是交智商税,类似在重要纪念日花一两千块钱欣赏艺术,它能给我们平时吃饭吃不到的美学体验。
d.找最好的食材供应商,因为食材选择也是一门很吃经验的学问,做的好也是需要热爱这件事,不停钻研的。
e.高强度工作,枯燥的练习,考虑到客人需求的个性化服务……

有钻研烹调经历的人会明白,往往处理食材的手法、火候有些许微妙的调整,吃起来就完全不同了,做好菜不是对着菜谱依样画葫芦就行的。至于这个手法、火候是怎么发现的呢?还真是从每天的实践里,“开悟”到的只属于自己的东西。我觉得类似感受,凡是全身心投入项目的人都会有,哪怕每天打游戏也会有。

因此小野等人每天研究按摩章鱼的手法,是非常合理的。但这个纪录片里,把小野按摩章鱼、煮米饭,拍得像是一种玄学、猎奇,它似乎故意不去说明白这件事。

还有一点,《东京大饭店》讲的是法餐,其中的创意是复杂的。小野这个店,据说当学徒十年以后才能煮鸡蛋,这个我也没查到是什么原因,我怀疑他说的这个煮鸡蛋是煮玉子烧吧,那就是单独一道很有讲究的菜了,下图里面这个玉子烧,光看外形已经充分说明料理内功深厚了。要不水煮鸡蛋确实太夸张了吧……

最后,就是小野的店牌子够响,在这里熬出去的人出去之后肯定能自己开店(片中有一个学徒即将开店),所以给他当学徒,对于脑子不那么“活络”但是吃苦耐劳平心静气的人来说,可绝对是很不错的一份工作。这种现象在很多行业都是存在的:倘若在一个平台是真的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也能确保出去以后的发展,吃苦乃至工资低确实都是可以忍受的——就看平台提供的其他价值,究竟有没有它们吹嘘的那么好了。

-影片对日料的文化属性没做挖掘

之前我只因为工作原因蹭着吃过一两次高级日料,下面这部分内容,我的感受也是从各种书上看来的,放在这里作为对影片结构的思考。对了,即使我不太懂高级料理,我也很确定,从东方人的视角来看,这部《寿司之神》(确切地说是《寿司之梦》)在文化探索上,是比较薄弱的。

日料在Fine Dining界地位高,和它整体有一套文化是有很大关系的。小龙虾和烤串好吃,Fine Dining也好吃,它们不是同一种好吃,Fine Dining就像音乐、绘画一样,有前卫/复古/融合等等风格之分。

二郎的寿司虽然不是怀石料理,不过查了一下对Fine Dining颇有研究的博主们的撰文,都提到了他家的寿司精华在于醋饭,也力图还原食材本身的味道。可参考这篇:zhuanlan.zhihu.com/p/24,她的描写让我感觉小野的寿司,类似视听语言上很讲究的文艺片,欣赏之前是要了解相关文化来入门的。

更不要说,日料尤其高级日料、日本文化,都受到了禅宗很深的影响;而禅宗讲求的,是开悟、修行,追求内心宁静,回归事物本性,不追求过度欲望,秉承极简美学。很多开悟都是在平凡的日常劳作中发生的,所以会有禅悟讲:“一日不劳作,一日不得食。”与二郎上午拿了奖,下午就回到店里如出一辙。

《Jiro Dreams of Sushi》,一开始给大家的印象是:“每天坚持做一件事,做一辈子,就能做到极致,就能做出美味到让人‘哇’地一声叫出来的寿司,成为寿司之神。”后来这个叙事遭到质疑也是因为,人们发现:“他家的寿司就真的比平常厨师好吃那么多?敢不敢做个双盲实验?”“做一辈子寿司就说明他牛了?”“一团米饭一片鱼还能做出什么来?”“把事情做好不就得视野开阔吗?”

其实,问题出在,无论“每天做寿司就能做出最好的寿司”,“美味到让人‘哇’一声惊叫的寿司”,“最好的寿司”……这些说法,都太欲了,目的性太强了,太有逻辑也太入世了,是完全悖于禅宗思想的。假如匠人精神是“每天捏饭团,为了连捏五十年捏出世界第一的饭团”,那是有点精神疾病。

但如果我们将“匠人”理解为“修禅”呢?在专注的劳作中,寻求内心的平和,感受生命与自然,无欲无求,不惧空寂,在平凡的日常中,经由充实的劳作寻求到顿悟与清心——这种体验,一般人不必进行五十年,即使只有五天,也是值得感受的。它可以让我们发现感官、世界中,一些与社畜生活不一样的层面,不做欲望的奴隶。

再强调一遍我真不是日吹,高级料理我也不太懂,这部分放上来是作为我对纪录片风格的思考——我想,这部片火,在于它的叙事十分西化,完全是好莱坞商业作品的路数了。但如果横纵对比地、深入地讲,就会接近BBC的历史纪录片,或者像《舌尖上的中国》那样是解说形式了。

就会变成,这家名店的鱼片是怎么切的,那家名店的酱油是怎么调配的,怀石料理背后的美学体系……我个人来说,更想看这样的影片。但是,它大概也不会火了。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台湾男子称:为免费吃寿司改名「张鲑鱼之梦」后无法改回? 
  台湾学生占领立法院时偷吃副秘书长的「屏东蛋糕」究竟是一种什么美食? 
  既然日本牛肉刚刚解禁,那么之前日料店里标榜的日本和牛是什么? 
  《落魄大厨》里的三明治是怎么做的? 
  恐龙爱好者如何看待侏罗纪公园变成侏罗纪养鸡场的趋势? 
  是不是江浙一带做饭主力是男性,为什么? 
  日本的米饭为什么比国内好吃? 
  一个人去吃海底捞是什么感觉? 
  西方古代为什么没发明出馒头和油酥? 
  为什么中国人热衷于自己烹饪食物? 

前一个讨论
汉语“方言”一词翻译到英语为何不直接音译为fangyan?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张爱玲的作品?





© 2024-05-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