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小孩成长环境,稳定和流动哪个更好些? 第1页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和题主的经历差不多,初中之前一直在偏远地区生活。后来去了一个贫困县的省重点中学念书。然后去了魔都读大学。现在人在海外。

对于带孩子,我还没有女友(捂脸),但是也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了。在这里就分享出来,希望我这块砖能引出更多的好玉。

下面正式回答:

我觉得单纯的稳定或者流动都不是好事。如果生在偏远地区,难免会陷入眼界狭隘的漩涡里。而在发达地区,又很难体会到社会的多层次,对于类似马加爵这样的同学会非常容易、不自觉的采取“歧视”的态度。而过于流动,孩子很难获得有效的外部支持体系(除了父母,可能很难有倾诉的对象,有些可能连父母也不是那么的好交流)。由于相对缺乏交流,流动的孩子一般必须要更早的学会处理孤独和孤独所产生的其他的情绪(我想这也是题主比大部分接触到的同龄人看待问题更相对成熟的原因)。如果处理不好的话,很容易出现心理上的问题。

如果是我,我倾向于让我的孩子能成长在有一定流动性的环境里面。比如我定居于一线城市,那么在他假期的时候一定要尽量的抽出时间带TA去“增长见识”——旅游,或者到乡下的亲戚家里玩。避免出现理所当然的想法,懂得自己其实很幸运,而不会随意评论他人;懂得这个世界很大,需要保持好奇的心态——你从传媒中看到的听到的不一定就是真的。懂得尊重他人的努力——即便是没有得到一个好的结果(我有大学同学(来自内陆省会城市)就非常不理解农村学生为什么高中要那么拼命,书都堆得一人高了,连个2本都考不上。当时听到他这样这样的言论,令我很为我那些老同学感到不平。但我也很快就明白,没有见过真正的农村是什么样的他也不可能理解这些孩子以及他们的家长对高考的看法)。流动也会让TA明白,如何处理孤独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让TA学会自助。因为流动所带来的与朋友的分离(这种感觉至少好过亲人去世),至少能让孩子对生离有一个直接的感性的认识。而真正的朋友,即便是不在一起,也会想办法保持联系。这样孩子所交到的朋友私以为更好。

当然,前文强调了一定,就是说至少要让孩子觉得自己是“某地人”,在形成归属感的年纪尽量让孩子和我在一起,和自己熟悉的环境在一起,让TA免去那种如我以前那样当别人问起你是哪里人的时候所感到的尴尬。最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和TA交流,去了解TA对生活的看法。

可耻的匿了~

补充:不管是流动还是不流动,一定要让孩子学习很多生活技能,玩电钻——偶尔有机会的话——接电线换灯泡做饭等等。。。还要让TA有胆量去尝试。这是我和同学一起在国外生活了一段时间之后最大的感触。




  

相关话题

  为什么很多老师向学生灌输「人和人之间智力水平没有差别」的观念?会对学生产生什么影响? 
  义务教育阶段「双减」意见发布:「学科类培训机构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会产生哪些影响? 
  你经历过的、能想到的对孩童最具精神摧毁力的一句话? 
  孩子抱怨读书苦被妈妈罚泔水桶捡面条,你认为吃苦教育有必要吗? 
  同样是破口大骂,真性情和耍流氓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专家建议小学到研究生缩短两年,使经济有新的劳动力进来,如何看待这一建议?若实施会产生什么影响? 
  就国内而言,读大学的意义是什么? 
  如何看待南京师范大学第二学士学位备案招生专业公示? 
  高三一年如何从普通985走向清北? 
  如何评价万科低俗广告「春风十里醉,不如树下学生妹」? 

前一个讨论
二战时期德国纳粹和日本的血统论和优生计划存在什么问题?
下一个讨论
明治天皇为什么敢革命?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