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什么是休谟问题? 第1页

  

user avatar   Victofy-Of-the-Light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是一个挖坑的故事

  • 休谟的真理

我说说休谟问题为何引起集体焦虑,以及其毁天灭地的破坏力。

休谟一闷棍干倒了整个科学界。西方哲学岌岌可危,古典哲学近乎全毁。直到康德出现进行了曲线救国,算是把勉强把科学捞起来,剩下唯物主义趟在地上挺尸。

休谟三个难题是什么:奇奇:什么是休谟问题?

因果关系

休谟因果问题——“我们无从得知因果之间的关系,只能得知某些事物总是会连结在一起。”

人人都信,却根本无从论证。太阳出来和天亮了、温度上升,总是同时发生,这些事都可以感受,确认。然而其中的因果关系却是看不见的,没有任何方法可以证明,看到,听到,摸到,闻到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

我们从来未曾感觉到因果之间的任何联系
……
我们所确实知道的唯一存在物就是知觉,因为这些知觉借着意识直接呈现给我们,它们所以获得了我们最强烈的同意,并且是我们所有结论的原始基础。我们从一个事物的存在可以推断另一个事物的存在的那个唯一的结论,乃是凭借着因果关系,这个关系指出两者之间有一种联系,以及一个事物的存在是依赖另一个事物的存在的。这个关系的观念是从过去的经验得来的,借着过去的经验我们发现,两种存在物恒常结合在一起,并且永远同时呈现在心中。但是除了知觉之外,既然从未有其他存在物呈现在心中,所以结果就是,我们能够在一些差异的知觉之间观察到一种结合或者因果关系,但是永远无法在知觉对象之间观察到这种关系。因此,我们永远无法从知觉的存在或其任何性质,形成关于对象的存在的任何结论,或者在这个问题上满足我们的理性。
——休谟

人们凭经验习惯性地创造出了因果关系。从未证明过其存在于观察到的事物之间。现实中是否真的存在,根本无法判断。休谟并没有直截了当地宣称这样的结论,毕竟并没有足够依据。于是退而求其次:因果关系客观存在的依据不充分。

>>>>>>>

  • 经验的缺陷

先从简单形象的开始举几个例子(本段例子只有黑天鹅和太阳休谟用过。似乎造成了一些误会)。

一、

一个农夫养了一只鸡,每天都喂它,这只鸡于是得出一个结论,每天农夫都来喂它,直到感恩节的前一天它被杀了。这只鸡到死都不知道为什么归纳法失效了(这个例子来自罗素)---- 高黑科技:因果关系是真实存在,还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 - 知乎

放在统计学,这叫作幸存者偏差:为什么所有的鸡都说农夫每天都喂鸡?没喂的都吃了。为什么人们倾向认为世界是物质的?非物质的看不见!

反例恰恰都被漏掉。做实验经常碰到少量不讲道理的数据,人们说这是坏点,要剔除……太阳明天一定会升起吗?如果我们也把坏点剔除,世界末日理论上根本不存在

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跟真理白白了

二、

我们假设有一个巨大的仓库,里面装满了豆子。只有2颗是黑豆,其它都是红豆。每天从仓库中取出一颗。数万年过去,取出的都是红豆,于是,按照科学的思想,仓库里只有红豆。并且科学家提据此出了万年红豆理论,与试验100%吻合。准确。完美。无懈可击。然而,这里产生了巨大偏差。

牛顿就是那个取豆子的豆童。每次,苹果都从树上往地上掉(红豆)。从没有出现过往天上掉的情形(黑豆)。于是其创立了万有引力学说(红豆定律)。一切都是以拿到红豆为基础。却无法确保未来不出现苹果往天上飞的情况(反重力,黑豆)。从现象推断一般规律靠不住。广义相对论(绿豆)表示,当苹果大到中子星的级别,就不按牛顿说的那么往下掉了,会产生引力波。黄豆扁豆青春痘,防不胜防。

发现澳大利亚之前,人们认为天鹅都是白色的。

>>>>>>>

  • 休谟的毒药——认识的界限

然而时至今日。

为什么学校里总是教相反的事情呢?

有些人可是连解药都没拿到,还躺在地上。似乎不少人认为对唯物主义还有救,我们就亲眼鉴证唯物论如何死掉。并非我要弄死唯物主义,主要其它挨打的都有抢救空间,只有唯物论比较难救活。


认识的界限

唯物主义基本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源,是客观的,可以被认识的。并且唯物主义一个必不可少的目标就是认识这个客观、严谨、规律井然的世界。

休谟远不止踩了因果关系和归纳法那么简单。人们对休谟问题的关注并不完整,休谟的背后有怀疑论、经验论的成果。单纯从因果关系,归纳法出发,是因为这些是休谟首先提出的独到观点,但如果局限于此,无法看清休谟的整体破坏力,更不可能搞清楚后面康德针对休谟和整个怀疑论的解决方案。

贝克莱:在心灵面前,除了知觉以外,就再也没有【任何事物】了。

但休谟认为,既然知觉之外不可知,就不能断定没有任何事物,而必须止步于无从得知。

从高尔吉亚的“如果有物存在,也无法认识【它】。”到笛卡尔二元论,到贝克莱,目标都在定义【物】,可知,不可知,不确定。然而,“可定义”本身,不也是某种程度的认识吗?会产生矛盾。到休谟这里,怀疑论的材料已经很丰富,休谟做了调整,打铁必须自身硬,自己得先经得起怀疑:【知觉】之外无从得知。描述主体换成了知觉,避免对存在进行任何描述。

休谟认为人类对世界的看法,哲学,科学,一切,都只不过是人受人性驱使,总结出来的经验。唯物论认为宇宙的规律都是客观的,是宇宙本身的性质,所以人们才会称之为“客观规律”。休谟却说人对世界的认识和规律总结都是人的意识创造出来的,是知觉,不是存在。所谓的客观世界究竟是不是这样,无从知晓。于是,唯物主义认识世界的伟大目标变成了“我的世界”。人类所能研究的一切事物都被划进了主观范围之内。那么,在休谟的阴影之下……唯物主义者到底还在忙活些什么呢?

我们永远也不会有任何理由推断说:我们的对象类似于我们的知觉。因此,那个意见只是由想像的前述那种性质得来的,那种性质就是:想像是从某种先前的知觉得到它的一切观念的。我们除了知觉之外,永远无法再想像任何东西,因而不得不让所有事物与知觉类似。

能认知,才能研究。知觉之外,你没感觉到啊!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切认识和结论,都成了镜花水月。敢说你知道,定是脑补。然后,轮到经验论登场。人的认识只不过是经验,但是经验靠不住,你认为变成了你以为。

意识之外无从得知,意识流靠不住。人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全被休谟给毁了休谟这个“经得住质疑的怀疑论”之后,古典西哲的世界从一拨讲道理的人批判另一拨不讲道理,变成了不讲道理和假装讲道理的两拨人干瞪眼。世界是什么样的人们并不能知晓,只不过世界在唯物论者的意识中被认为是物质的。至此,唯物论者对这个意识中的物质世界的认识和研究,只不过是意识范围内的一个下级分类……说唯物论死透了不过分吧?


  • 康德的使命

人们无法接受休谟的不可知论,又无法扳倒休谟,极其尴尬。只好先当做看不见,该研究啥研究啥。直到以解决休谟难题为己任的康德登场。说康德解决了休谟问题,不太恰当,会使人误以为康德驳倒了休谟。康德吸收了休谟的部分观点,提出了先验论。

归纳法是彻底没救了,到今天依然挺在地上,但因果关系还有抢救余地。康德说人从来都是在自嗨,根本无法准确理解客观世界。每个人都带着一副有色眼镜看世界,并且每个人的眼镜都一样,你看苹果往下掉,我看也往下掉。但摘掉眼镜之后的世界什么样,苹果往哪飞,苹果还是不是苹果,都是无法知道的事情。因为眼镜无法摘掉。

  • 康德拯救了谁

知觉在扩展是人们实实在在感受到的。那么知觉是如何扩展的?是向一无所有的虚无扩展,还是向所谓的客观世界扩展?知觉的扩展是知觉自身的行为,还是与外界存在互动的结果?这都是休谟留下的废墟。从此,觉知与外界的关系和如何互动成为了西哲最关键的主题。

康德历经十余年努力为自己解决了休谟问题——混入休谟的队伍。正面接受问题,成体系地接受了不可知论。基于这个原因,人们有时也把康德称为不可知论者。康德管那不可知的存在物叫“物自体",通过技术处理,康的解决了知觉与物自体的互动问题,虽然【物自体】本身不可认知,但物自体的属性可以认知。讲道理康德是捞了所谓物质世界的,在休谟标准下搭建了认知通道。给坚信物质世界存在为正义的人们一个活下去并喘息的机会。科学也可以愉快地继续研究“物自体属性”了。

这是后休谟时代的第一条出路,让西哲活下去。当然,也不是全都同意休谟。康德与休谟的主要分歧在于对经验论的异化

先验(transcendental)

我们的认知能力是如何考察经验知识并认识到经验知识以哪些先天条件为前提才得以可能的。---人造人怪山:如何区分康德哲学中的「先天」和「先验」?

康的认为在人们思想和经验之前,就已经先天存在对世界的认识、判断能力,人们通过不同方式、途径去认识世界,这个认识方式是先天认识。时间、空间、因果关系等,康德一共划分了12个先天范畴。先验则是先天认识决定通过什么方式获得经验,并考察检验——有色眼镜

比如看到一个人。对空间大小、时间和运动、几何形状等具有判断能力是先天认识。要判断这是一个人,而不是一只羊,一块石头,需要结合经验知识。使用哪些先天认识,如何与经验结合,以及结合过程,最终得出结论,这整个复杂过程就是先验。最终得到这是一个人,经验知识。先验过程不受主观控制,康德认为这是思维本身的行为方式。

一切思维者都具有一种思维的结构,这个结构不是哪个人主观的,当然每个人的主观里面都有,但它不是主观的,而是思维本身内部固有的,任何一般可能的思维者都必须服从于这样一种结构。这样的结构他称之为先验的。
……
康德讲客观是由主观建立起来的,而他讲的主观又不是某个人可以任意违背的、可以抵消的,是先验地定下来的主观的东西,你要抛开是不行的。你只能按照这套主观的知识结构去进行认识,所以这套主观的结构对于主观的任意性构成了先验的限制。你只要是个理性的存在,这个理性就是一套固定的先天的结构,是不变的。
----邓晓芒演讲:《纯粹理性批判》

康德之前,人们认为外界有啥决定了人们认识到啥,康德则反过来说,人的认识能力决定了人能认识啥。康德说这是“哥白尼式的革命”。


  • 意识到底是啥?

休谟:你是怎么知道物自体不可知的?

康德:(我研究过……不对,不可知怎么能被研究呢?)我伙食好,脑补的!

休谟:囧(有道理……可不就是脑补么)……你的脑补只不过是经验

康德:不是经验,是先验

休谟:没有先验,是经验

康德:先有先验,才有经验

……

康德作为理性主义铁杆,找到了休谟的短板:经验论。如果我们仔细考察,会发现先验论把经验论和唯理论精巧地拼接在一起。先天知识实际就是理性,先于后天经验存在,使得因果关系在先天范畴内找到了位置,是理性的一部分。

如果先验论能成立,因果关系问题便得到了彻底解决。不可知论最令人厌烦之处莫过于开门一句:“你怎么知道的呢?”这句话也可以还给经验论:"你如何确信认识全都是经验?"于是,休谟凭经验得出一切认识都是经验,康德凭理性得出理性先于经验。

即便先验论无法自证,经验论也一样无法自证不是吗?都是意识流,谁都别嫌弃谁。


  • 粉丝哲学(误)

直到今天,有人说康的解决了休谟问题,有人说没解决,有人说绕过了,有人说看似解决了,有人说他俩说的不是一回事。我们这次换个新鲜的娱乐角度。

康德没给出证明,然而现实却简单纯粹地给出示了某种戏剧性喜感:自己表态。

如果让康德代表一种颜色,那一定是橙色

虽然看起来还是无法彻底摆平休谟,但康德对知觉进行系统详尽的描述,引发了有趣的事情。能否接受康德的思想,完全看读者。如果读者思路跟康德一样,并且康德远比读者思想丰富,逻辑严谨,探索深刻,必定拜服。康德与读者主观地达成了一致,读者会说,我就是这么想的,跟康德写的一样,知我者康德也。彻底摆脱物质束缚,存在于康德纯粹理性的因果关系与粉丝心心相印中得到了升华!这俩人要是相爱……咳……相知,冲破心与心之间的壁障,跨越了种族,甚至穿越时空,的心灵相通,是不是绕过了休谟呢?粉丝与偶像之间,不容第三者。康教主带着信徒一起前往康德的极乐世界愉快顽耍的同时,康教徒一致的思想也得到印证。每个康教徒不仅证明了自己,也共同证明了康德世界,完美无瑕,无懈可击,怀疑论根本无稽之谈。康德这个粉丝哲学的玩法,噫……简直了。哲学自古如此,只不过康德这次,前无古人,后……尚未出现来者。可能连康德自己都不知道有这一段。


  • 被逼的得永生

康德有没有为其它人解决休谟问题?也许,对“解决”的不同理解,可能会很痛苦。康德没有反驳休谟,而是侵占了休谟的阵地,用自己的理论与休谟相结合。要想说休谟问题解决了,人们必须承认康德的先验论,加入康德的旗下,完全投身思想,拥抱形而上学,承认休谟说的各种靠不住,跟着康德一起意识流。康德自己说解决了休谟问题可以,但别人也跟着说,就中了套。这哪是解决休谟问题啊?休谟只捅了一刀,康德过来补八刀。如果说休谟是土匪,一路烧杀抢掠,把古典哲学赶出了家园,康德则是跟在休谟身后灾后重建的包工头,在废土之上圈地盖房子,分封诸侯,插旗称王,理性王国欢迎你!I Want You!

康德优势明显,毕竟休谟是条绝路。在那个不可知的年代,西哲只剩一种活法,信康德。危机原本来自怀疑论不承认任何无缘由的结论,偏偏哲学、神学全是缺乏依据的形而上学,最终康德宣告哲学观点都是自理性"脑洞"而来,暂时延缓了危机。

康德带来了希望,但也是从康德开始,原本的西哲世界规则被玩坏了。

“我在此斗胆宣称,这本书解决了所有的形而上学问题,提供了打开所有问题之门的钥匙。”
——《纯粹理性批判》

康德认为通过先验可以给形而上学制定规范。其他人自顾自,只拿东西不给钱……马克思以实践为真理,基督教认为上帝是万能的,黑格尔用辩证法检验一切……从康德开始进入了全民先验时代,人们开始承认或默认,哲学从来都是先验的。每个人的预设五花八门层出不穷,不讲理的事讲完再说:咱们都是讲道理的人呦~


  • 救世主·康德

康德的意见是自洽的,可操作性也非常强。康教主除了拯救认识的《纯批》之外,还有第二批《实践理性批判》,讲述人的道德观念,和第三批《判断力批判》。本来第一批和第二批没什么关系,后来康德改变了看法,认为人的审美和道德是人类的先验认识,自然与道德完成了统一。给人们带来道德、自由与希望的康教主绝非浪得虚名。毫不犹豫地,人们紧紧抓住了康德这棵救命稻草。按照上文高黑科技链接中的叙述,唯心论大行其道。

在康德之前,哲学存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系,自康德之后,主流的哲学界再也没有人坚持唯物主义了(不知道的同学,可以去面壁了)。世界是唯心的,我们只能认识我们能认识的那个世界,规律是我们人类自己想出来的,至于客观存在的那部分,我们无法认识,不可知。
康德是近代第一大哲,他的哲学就是一个蓄水池,之前所有的旧哲学都汇聚到他这里,之后所有的新哲学都从他这里流出。

第一大哲语出梁启超,蓄水池语出安倍能成。哲学界的一切,几乎都能找到康德的影子。

>>>>>>>

  • 反康德武装

实际情况是……唯物论还真没趴下!休谟问题诞生于十八世纪,而每个人都了解一点,在天朝深入民心的辩证唯物主义诞生于十九世纪……

看出差距了吗?谁说死人就得躺着,谁说的没人坚持唯物论了,自己反一下自己。挺尸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唯物论大受欢迎。坚持就是胜利。

虽然修建了康德大道,但是……唯物论救不活啊。唯物论怎么可以建立在康德的基础上呢?既然这样,不如大家一起死。这就形成了休谟危机之后的另一选择:批康德。唯物的世界已经完了,在唯物论者眼里,就等于西哲全部都完了。与认识论相对的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不过很尴尬,反映论除了强调世界决定认识之外,跟认识论没什么区别,杠精之风扑面而来……

另一支反康德队伍来自宗教,这拨是康教主主动发难。最后国王忍无可忍敕令禁止康德公开讨论宗教相关问题,维护了教会的尊严和政权的稳固。康教主奋力批判宗教的同时,自己理论里却给理性定义的“上帝”留了位置,感觉背后很有深意……

学习了康教主和"政治哲学"的事迹,猛然醒悟,能圈粉才是关键啊!其它都是假的。

>>>>>>>

  • 形而下与形而上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周易·系辞》

形而上者,直接告诉我们世界怎么回事,就跟翻过答案一样愉快。比如以佛教来说

一杯水中有四万八千虫
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大千世界

痛苦的地方在于,认准了逻辑的人不能判断别人是真的翻过答案还是纯粹在忽悠。全凭个人悟性。

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春秋经世先王之志,圣人议而不辩

爱信信,不信拉倒。

从表象来说,不解释为什么就是形而上。至于那些讲逻辑讲道理,讲因果关系,讲现实,因为所以,科学道理,是【形而下】。

人们对形而上学的定义多有不同,每个时代,甚至每个人嘴里的形而上学意义相差都很大。

「形而上学」是被用来翻译 metaphysics 这个词的 …… metaphysics(原文是 τὰ μετὰ τὰ φυσικὰ βιβλία (ta meta ta physika biblia) 即 “the books that come after the [books on] physics” [1]),也就是「物理学之后」这样的意思。有人(比如古代阿拉伯的一些学者)认为这是指探索物理学背后的哲学问题之类的意思,其实也有可能编者只是在标明顺序(比如阅读或学习的顺序),表示这本书在物理学那本书的后面。当然,说形而上学是比物理学更深一层的追问也没什么问题。
后来 metaphysics 就被用来指类似亚里士多德在这本书里讨论的这些话题,但 metaphysics 到底具体包括哪些问题在中世纪、近代早期、康德及其后是各不相同的,到现在也是有争议的问题。所以简单解释为关于世界实在的追问是比较省事的做法。除此之外,也可以用做减法的方式来理解,比如把形而上学与认识论区别开来,认识论是讨论知识和真理怎样探索问题。
「形而上」出自《易传·系辞上》:「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道」和「器」的区别非常类似哲学问题和技术问题的区别,所以用「形而上」翻译 metaphysics 还是蛮贴切的。 (这还是日本人井上哲次郎 (1856–1944) 的翻译。)

唐逍:「形而上学」到底是什么意思?

metaphysics按字面说:超越物理。这个词按照发明者的意思,一定是贴近字面意义的。物理学能研究的都不是形而上学。也就是手段所不能及者是为形而上。


休谟本人反对形而上学,认为形而上和神学都不讲道理没法交流。也正因承认不讲道理,就无法用讲道理来推翻。休谟用讲理的方式对不讲理的进攻,暴露了一些自身问题。

不幸的是,西方哲学几乎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形而上。进入哲学讨论必讲逻辑。西方哲学界而是形而下统治的,所谓的形而上学实际是上下的结合,甚至还有思想认为东方没有哲学。苏格拉底那般真正的宗师连一本书都没留下来,只留下了段子,并且死于民意,得是多不吃香?

哲学一词译自「philosophy」,字面意思是「爱智慧」。

有见过反过来嘲笑西方哲学是炭基AI的说法。要说西哲已经退化成爱逻辑,似乎也挺恰当。

休谟的战果:

>>>>>>>

  • 形而上

纯粹的形而上者,我们聊天朝。

王阳明:心外无物——本人的一切仅限于觉知。其它觉不出来。

道可道,非常道——无法准确描述道是什么,讲出来就已经改变了。

关注本心,感受能感觉到的世界就够了。感觉不到的世界,跟你有啥关系呢?主观世界就是一切了。证明?不必~~主流东方哲学并非以思辨、证明为基础,不太受影响。看诸子百家,人们也根本不注重解释我为什么持有这个观点……只说结论或主张,何为天道,何为帝道,何为人道,不聊为什么世界是这样。也没法讲为什么。就算详细解释一个问题,也是为了听者更好理解,不为证明自己是对的。每个人都长了脑子,信不信自己去悟!有个人一句话完整包括了休谟问题,涵盖了康德的先验世界,顺带指出,每个人的世界并非一样的,而且由于人盲目相信自身经验,导致人与人之间本质上不能互相理解,并举例说明——夏虫不可语冰(庄子)。

根据夏虫不可语冰改编的小故事 三季人,具体诠释了其中含义——认知范围不同无法交流。我无法用语言来评价这句话。简洁,深邃,哲理,这些词似乎都配不上这短短的七个字。西方哲学用晦涩难懂的语言堆积出的一本本著作,最终却争执不休,莫衷一是。但这七个字说了他们说过的,说了他们说错的,说了他们没说的。而且没有争议,任何智力正常的人都能懂。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看到、理解了真实的世界,然后打作一团。辩论只会变成争论,根本没法交流。它总结经验得出结论:一年有三季。人也总结经验,你告诉我天上有两个太阳,一个看得见的,一个看不见的,我是信……还是不信呢?我好像也是三季人。

刚果人民表示,一年中只有雨季和旱季。北极的朋友坚持一年只有一天。青蛙强调,它看了一辈子,天都只有井口那么大。人们无法知道自己的哪些认识恰当,哪些不恰当。就算从井里爬出来,知道了一年四季,知道了极昼极夜,也只不过是进入了另一个结构不同体量更大的井而已。近代管不一样的井叫作范式(paradigm,1962年由托马斯·库恩提出,只有在一个范式之内,才能交流,否则鸡同鸭讲无法对比) 。听得懂就听,听不懂就算了。证明不了。你说几季就几季。并非世界观不一样。世界就不一样。每个人都是三季人。然而几乎每个人都认为自己了解世界,不认为自己是三季人。“夏虫不可语冰”,还可以点评整个西方哲学史,包括今天——各说各话,春夏秋冬。


孔子也有类似的说法:中人以下不可语上。

跟太蠢的人,讲不通。

但是碰上有智慧的人,就变成他跟你不讲了。怪就怪自己太……呃……接受不了新事物……

老子: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名副其实的宗师之间,没有分歧。老子跟孔子之间没有争论什么,但道家弟子和儒家弟子间的故事多了去了。争来争去地,说明什么呢?

——大师领进门,也没学会『冬』怎么写。


  • 完美的觉知

唯物主义认为真理是在人意识之外的某种“存在”,哲人去把她找出来搭讪……不,认识一下。而东方圣贤总是在说,一切都要向内找。真理、道、造物,不管如何称呼,都在知觉内,只不过个人的觉知没能扩展到完全覆盖真理那么大。可知、不可知都表示在觉知之外。因此在形而上、觉知的领域,没有可不可知,只有知觉的扩展

一个人把自己的知觉传给他人,或者从他人处接收觉知,不可能通过语言完美完成。因为语言是觉知之外的传播途径。

道不可道。

只有在知觉中交流,与上帝同一体

他与父、圣灵是同为一体,同享一名的(太廿八19)

牛顿明白了,跟了教会。

爱因斯坦也明白了。以他为代表的众多科学家表示:“不相信人形的上帝。”相信“非人格化的上帝”。

西哲很自觉把东方诸子百家归类为宗教。耶稣基督当年教他们到里面找上帝的时候没听,现在可怎么办……


>>>>>>>

  • 信康德啊

康德对道德的描述像极了佛教中众生皆有佛性,以及基督教所宣扬的上帝的意志,在不知不觉间完成了东西方的统一。康德说道德就是纯粹理性,纯粹理性是人的本性,不随环境、时间、习惯、个人喜好改变,是绝对不变的定言命令,唯一值得尊敬的品质。道德是每个人先天、内在的品质。人应该受道德支配,而非酒色财欲。

康德提出不应该看人怎么说,也不看人怎么做,而要看他为什么那么做。动机最重要。只有道德的动机才是道德,如果为了沽名钓誉,即便施舍钱财大行善事也不是道德。

梁武帝:朕一生所有造寺、度僧、写经、弘扬佛法、有多大功德
达摩祖师:没有功德

若被金钱迷瞎了双眼,欲望占满了躯壳,沦为欲求的奴隶,讲话做事自然不一样。并且道德与自由是一回事,自律即自由,他律即不自由。摆脱欲望的束缚,人类在道德自律的同时获得真正的自由

随心所欲不逾矩----《论语》

孔子到了七十岁,真心想做的事没有一件是不规矩的


>>>>>>>

近似思路的另一个西方代表是黑格尔

黑格尔是西哲大成者,古往今来,东西史话,从《圣经》到《易经》,什么都懂点。在黑格尔眼里,康德不大灵,唯有斯宾诺莎王道。休谟认为“上帝”是存在于知觉之外的“精神实体”,不可知,由此不同意宗教观念。黑格尔这个很不康德的稀有生物走了一元论路线,认为“个体”是“精神实体”的一部分,没物质什么事。

斯宾诺莎把他的实体描述为一种“在自身内通过自身而被认识”的东西。这其实是说,这个实体其实就像一个最大的集合,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只是它的一部分,斯宾诺莎称它们为“实体的分殊”。所谓“在自身内通过自身而被认识”可以作这样的理解:我们的认识活动,小到认识一朵花、一片树叶、一个句子,大到认识一个国家、一个行星,都不仅仅是关于它们自身的认识,或者更准确一点说,通过认识上面这些事物所获得的知识,不仅仅是相关于这些对象的知识,也是相关于对象整体——实体(神、自然)的知识……一切认识,都是实体的自我认识;一切憎恨与爱,都是实体的自我感受。这即是黑格尔及其同窗好友谢林与荷尔德林所共同秉持的“万有在一论”。

黑格尔的形而上学究竟是什么?

如果粗糙地概括,知觉之外是什么呢?可以被知觉,却未被知觉的东西——精神实体。每一个分殊是实体的一部分。按照黑格尔的思路,人与人的本质相似和交流不成问题。

精神和物质都包含在实体中,并且所谓物质,也是精神。如果物质跟精神是本质不同的东西,永远也不会进入知觉。能进入知觉,恰说明是精神。怀疑论成问题吗?辩证统一!根本不需要什么自寻烦恼的先验,更不需要矫揉造作的物自体的属性。归纳法不好用,黑哥有辩证法,辩证法永远好用,可以用来批任何人,要什么自行车……黑格尔认为休谟不懂辩证法,不造啥是辩证统一,不懂得事物内在必然联系……用“万能的”的辩证法打败休谟。


  • 回归

黑格尔挨的批也不少。思辨部分,还是西哲一贯那个样子,语言过分复杂难懂登峰造极,辩证法耍无赖不讲道理,两面说的都有理,所以听我的。但这不影响他形而上的成就。黑格尔统一了从笛卡尔二元论开始的哲学对立,而实体问题一直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黑格尔的解决方案没什么缺陷,后来者可以不同意他的观点,但扒不出明显漏洞。

黑格尔这套除了沉迷逻辑之外,已经非常成熟。拿“实体在自身之内,通过自身而被认识”为例,这说法很符合西哲话风,以难理解为本。我用中国话翻译一下很好懂。老子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我们可以知道,万物都是道的一部分,并且是逐渐分化的一部分。又说“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义。失义而後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随着人们离道越来越远,人性也越来越差,直到天下大乱。解决方案呢?把道找回来,成为得道者,回归天道,天下太平。得道也就可以表达为:重新认识原本的自我,觉悟,顿悟,见性,认识自己,与上帝同一体,回归天国,分殊合并进实体,“在实体自身内通过自身而被认识”。西哲特别喜欢强调我家那个神跟你家那个不一样,定义有如何差别……我有时候觉得他们不好好说话是故意的。

休谟放火烧山,康德扯旗传教,黑格尔江山一统。

哥仨挺美。

>>>>>

虽然黑格尔受时代局限在自然科学方面有很多看起来不恰当的结论,但以当代科学的视角却莫名神似。具体不贴了

【全息宇宙】量子启示录 (中文字幕)

很黑格尔


>>>>>>

  • 爱逻辑

然而……还是康德那个问题,我们得先承认“黑哥辩证先验”,才算问题解决。实际情况是证明是某些人为了互相攻击,以及打倒宗教挖的坑,现在证不出来锅是整个西哲来背。

我们须保持清醒,哲学无需自证。证明不了才算哲学吧?不管康德还是黑格尔都无需自证。有关世界本质的哲学思想,一定是形而上学,有史以来没有任何一个是可证明的。怀疑论不管出发点如何,终究要向“对一切索要证明”开刀,不能蓄意谋害哲学。即将搞死哲学的,恰恰是极端确证。怀疑是去伪存真的第一步,不必为被切除的部分可惜。怀疑论被当成“问题”看待,是哲学人病得太重,向形而下看齐 ,越来越low。真正需要开除的,是形而下,逻辑证明,循证。某个哲学分支的理念蔓延到整个哲学,这不正是癌吗!把这些踢回科学逻辑学,本体哲学重归形而上。肿瘤切除之后,怀疑论不是问题,休谟也不需要解决。

「证据」,「实践」,「爱逻辑」。

「超越物理」,「形而上学」,「爱智慧」。

休谟不是问题。把怀疑当成问题,自己当了那个肿瘤,解决不了是显然。【爱智慧】还是【爱逻辑】,This is a question。

怀疑论到休谟这里,已经完成自相矛盾。形而上学,客观世界,经验,分别是纯属瞎猜,无从得知,靠不住。从逻辑出发,以证明为目的推理,最终证明了除去“知觉之外不知道”这个一定正确的定义之外,一切都无法确证。休谟没有攻击逻辑自身,那会引起休谟理论自相矛盾并崩溃。休谟的努力表明逻辑的尽头找不到真理,连长的像真理的都没

这正是19世纪证实主义以及后来的逻辑证实主义拒绝先验和形而上学,紧抱休谟大腿的原因——休谟原本是个证实主义者,怀着美好的理想研修哲学,希望证实这严谨美妙的世界,结果证来证去不但没证出认识的正确性,反而证明了不可证,把自己证明成了不可知论者。这种自毁三观,简直人间悲剧自捅八刀。

撰写《人性论》的艰辛过程使得年轻的休谟近乎精神错乱,为了回复正常的思考能力,休谟决定暂时返回平凡生活。

自从爱上【逻辑】这个小三,【智慧】就跑了。


>>>>>>

  • 哲学死了?

维特根斯坦是近代哲学界的翘楚,但人们对他的态度却两级分化,一方面粉丝众多,另一些人则避而不谈。维特根斯坦向语言进军,试图对哲学语言进行规范。但后来他又觉得自己错了,无法创造出一套严谨的哲学语言

“凡是能够说的事情,都能够说清楚。而凡是不能说的事情,就应该保持沉默“。

生活中的语言意思在不断变化,严谨的哲学交流根本不存在。如果有什么概念写了几页天书都说不清楚,不如闭嘴。我不知道维特根斯坦心力交瘁是不是被哲学坑的

告诉他们,我过了极好的一生。

这是维特根斯坦生前最后一句话,一个美好的愿望。

维特根斯坦患有抑郁症。

休谟身后兴起的逻辑证实主义也顺带被坑了一把。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学建树颇丰,也算是逻辑证实主义的奠基人之一,结果后期反手背刺,说形而上学啊,讲不出来说不清楚的那些事情更重要。休谟当年是想展开一个严谨确证的世界,结果崩了,留下伏笔,没有向逻辑直接开炮。维特根斯坦也经历了同样的事,被自己的研究诱导成二五仔,最终转向了治愈系。哲学要解决人的困惑,怎么越研究越困惑呢?维特根斯坦没有直接指出讲逻辑是罪魁祸首,但已经讲出来“不要想,而要看!”

虽然很多人不同意,大概哲学也要死了

如果哲学有什么真正发现的话,那只是“使我能够在想从事哲学时终止哲学,让哲学安息”。


>>>>>>

  • 世界可能是假的
“缸中之脑”是希拉里·普特南(Hilary Putnam)1981年在他的《理性,真理和历史》(Reason, Truth, and History)一书中,阐述的假想。“一个人(可以假设是你自己)被邪恶科学家施行了手术,他的脑被从身体上切了下来,放进一个盛有维持脑存活营养液的缸中。脑的神经末梢连接在计算机上,这台计算机按照程序向脑传送信息,以使他保持一切完全正常的幻觉。对于他来说,似乎人、物体、天空还都存在,自身的运动、身体感觉都可以输入。这个脑还可以被输入或截取记忆(截取掉大脑手术的记忆,然后输入他可能经历的各种环境、日常生活)。
如何看待「缸中之脑」这一假想?

这个例子符合康德的先验论框架,虽然是比较脱线的方式。普特南认为自己证明了缸中脑不存在来批笛卡尔的怀疑论。这是算对手送人头还是潜伏?

后世一些作品借用了缸中脑的思路。电影《源代码》就是照搬了缸中脑假想。不过电影里科学家制造的缸有缺陷,被装进缸里的哥们发现了 °(°ˊДˋ°) °

人类没有任何有效手段确保世界不是《骇客帝国》,不是《盗梦空间》。证明?不存在的~逻辑现在只配用来买菜和骗人……

当你想通过讲道理讲逻辑确证什么,就已经错了。


  • 哲学完成了?

逻辑的隐含前提:逻辑是对的①。逻辑可以推导出不自相矛盾的结论②。这都没证明过。并且就算逻辑能够自证,又可信吗?

先验论给出的回答是:二律背反——逻辑的自相矛盾

以时间为例

如果假设时间是无限的,那么时间从过去流动到今天就要经过无限长,而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时间在过去不可能是无限的。

如果时间是有限的,那么必定有个起点,起点之前没有时间。没有时间则意味着物质能量都不运动,没有任何变化。没有变化就无法诞生有时间的新世界。所以时间不能是有起点的。


康德认为这种逻辑矛盾来源于人类理性的局限,是人类思考认识能力之外的事情造成的——与物自体相关的彼岸性问题无法有效讨论。

只要制造出更要命的问题,原先的问题根本不成问题。康德在这里挖了一个巨坑。显然,思维超越理解界限不是在发现逻辑矛盾的那一刻,而是在之前的逻辑推导甚至设问时就已经超越了。但对于尚未发现矛盾的问题,如何判断是否越界了呢??判断不了。所有问题,证明,证伪,反证法统统沦陷——逻辑有先天缺陷。

根本没有什么越界,一切都是矛盾的,有没有逻辑都有矛盾。这不是人类认识的局限,而是宇宙本来如此。有正必有反,有白必有黑,正反逻辑必定同时存在。那便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坑的大小是——无限大。于是,只用了25年哲学就被“对立统一”了。

1781年康德第一批判说,在他的批判哲学之前是没有哲学的;1806年,黑格尔又说,哲学在这里结束了----为什么说黑格尔完成了哲学?


>>>>>>>

  • 苟活于有用

西哲不大灵的过程中,实用主义兴起。 就算不一定对,但是既然每次观察都是对的,拿来用就好了。没发现反例或者可疑样本之前,就先用着。渴了要喝水,饿了要吃饭。就算你说这不一定有因果关系,我也总不能渴了去睡觉,饿了去唱歌来解决问题吧?万一真的倒霉碰上预料之外的情况,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不关心本质,只关心效果。结果即正义,强行无视怀疑论。

这是无差别挽救众生的 真·救世主!甚至还世俗化成为日常、鸡汤、格言,最终引奔向一句Just Do It!

我们是开放的,即一切能说服我们的我们都接受
……
实用主义认为人最根本的能力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
[实用主义的指南是结果导向 ]

实用主义到底是什么?

康德之后凡是不想玩认识论的基本都会带点实用主义色彩

马克思: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在马克思眼里,真理是可以用实践批量生产的。

实用主义大佬 威廉·詹姆斯:有用即是真理

另一个对休谟比较常见的回应是概率。讲原则,概率也是实用主义的。只要看见概率两个字,就可以得出,我们只知道整体情况,不晓得单次样本的确切情况。不知道的潜在原因有二:不关心,不需要知道已经够用了(实用主义);无从得知,办法用尽还是不知道(不可知论)。说概率可以解释休谟问题,是在拿实用主义滥竽充数。

实用主义流行于美利坚,是马列主义的死敌……詹姆斯这句话省略了主语:“(对我)有用即是真理。”实用主义带有永远洗不掉的利己主义影子。而马克思本人的思想匪夷所思地接近东方思路——以人为本。以人民的利益为基点,反对钱主社会。钱要为人服务,不能反过来让资本奴役人。改变世界,为了全人类!

另外有些事也不赖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也不是马克思的主义,主要是苏联人根据恩格斯的思想搞的。“物质第一性”,“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这些辩证唯物主义的核心思想都来自恩格斯。政治问题。

  • 辩证统一

主流观点认为马克思是实践唯物主义者,我们这里也填个坑,为什么在认识论的淫威下马克思依然主张唯物主义呢?

在马克思眼中,人不是主体,主体是社会。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第十条)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

马克思把社会或者全人类作为第一视角,那么社会自身以及一切社会活动便天然是主观的,反而人的思想被抛到了不可知的彼岸,只有能被社会实践的思想才有意义(第二条)。同时人类的社会活动不是主观思想,而是客观的活动(第一条)。由于人与未知世界之间多了一层社会,于是客观世界便在人类个体与社会的主客关系中复活了。没想到吧!我客观世界又回来了!

什么是客观呢?大家都认同的就叫客观的,只有客观的才能让大家团结起来斗地主。不认同的就少聊,话不投机半句多,唯撕逼尔。


  • 托马斯·库恩扒了科学的衣服

科学也是实用主义的。科学界的客观叫做实验。牛顿:不能观测和证明的事不值得讨论。只要混科学界的理论,都得能经得住试一下,什么车库的喷火龙,烈焰激光剑,那都是不能上车的。

往后,就要提一下说过的【范式】。科学理论总是成体系的,每个体系都有那么几条原理作为其根基。一个体系内的论必定相融,没有重大矛盾。根基不可变,但外围理论可以修改。如果触及根本理论,则成为一个新的范式:范式转移。古典物理学是亚里士多德打底,以其为基础发展而来;经典物理的核心是牛顿定律,是对惯性系的公设;双缝干涉实验是量子力学的起点。但是托马斯·库恩发现,这些不同的范式不能说哪个是对哪个是错,因为核心理论都是无法证明的,仅仅是与当下实验结果相符而已。其它后续理论在各自体系的前提假设之下都是对的,但放到其它范式下,错得幼稚。假设的前提不同,不同范式之间没有可比性,【不可通约】。

多数科学家跟普通人一样默认自己信奉的范式是正确的。人类因为各种原因拒绝改变观点,学术理论的演化还要屈从于学术环境随波逐流在科学理论发展过程中,就算发展出与当前范式不符的东西,通常也被人们当成实验误差或者干脆对结果搁置不理。直到积累到一定程度,发生科学革命。只有光芒万丈的带头大哥建立新的范式,两套范式相互竞争最终发生范式转移。正如拉卡托斯所说:“在一个更好的理论出现之前是不会有证伪的。”科学也从来不是什么纯粹理性的活动,是非常主观的学科,披着实践外皮的玄学为了防止科学作为一个范式被整体淘汰,“只有科学能找到/接近真理神教”不遗余力消灭其它任何理论体系。不科学必须称为一个贬义词!

范式是科哲史上的里程碑,用现在的词说,它出圈了。任何一个领域都有可能见到范式一词,虽然不同领域所指略有不同,但最基本思想都是“先达成框架共识,然后再解决具体问题”。以国际合作组织为例,不论是联合国还是东盟G7G20,都是先确定基本规则再聊具体合作。旧时两国单边谈判,常有投入大量精力弹来弹去最后发现基本出发点就有分歧不欢而散的蛋疼情况。而确定基本规则之后再谈具体事务就免除了这一重大风险——有重大分歧的国家根本加不进来。

知乎:范式(Paradigm)是什么?--《牛津通识读本:科学哲学》

有件重要事差点忘了,托马斯·库恩是科学的“脑残粉”。


  • 否极泰来·返璞归真

借用一下叔本华批黑格尔,黑格尔可以替换成西哲。

如果你想让年轻人的才智变得迟钝,并使他们的头脑变得不适用于任何思想,那你最好就是让他们去读黑格尔。因为那些彼此抵消和相互矛盾的词句的怪异堆积,驱使心灵徒劳地折磨自身,试图思考什么与它们相联系的东西,直至最后因精疲力竭而崩溃。因此,任何思考就这样完全被摧毁了,年轻人最终把空洞的、肤浅的冗词误认作真实的思想。
——《叔本华全集》

除非你想练习逻辑思维能力或者语言理解能力或者练习外语等,否则为了避免维特根斯坦那般悲剧,放过复杂晦涩难以捉摸的“逻辑证明学”吧。哲学原本是天马行空,独具特色,富有创造力和梦想的艺术,无需刻意学习或分享于异道之人。

当一个人仰望星空,或思考人生的意义,就已经是个哲人。

水生万物,万物复归于水——泰勒斯
我除了知道我的无知这个事实外一无所知——苏格拉底
凡是活着的就应当活下去——费尔巴哈
任何一种哲学思想只要是它能够自圆其说,它就具有某种真正的知识——罗素
我思故我在——笛卡尔
我不是教给你们哲学,而是教你们如何进行哲学思考——康德
聪明的人应该像猪一样不动心——皮浪
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赫拉克利特
……


  • 真理的星空

最后,我们也一起来个哥白尼式的革命吧!

不要被“哲学寻找真理”的言语所蒙蔽,那只是你的思想在愚弄你自己。人从来都是先出结论,后找解释。休谟以逻辑为真理;康德以道德与自由为真理;黑格尔以辩证统一为真理;马克思以社会为真理,他们站定位置之时,早已获得属于自己的真理,哲学也好逻辑也罢只是实现理想,为真理而战的工具。

心中没有真理而困惑的追随者啊,一脸懵B!被哲学家美妙言语所迷惑,想象出“因为他们研究哲学所以如此智慧”的谎言,并通过学习,期待哲学赏一个真理给自己,以结束自身迷惘困顿缺乏希望的人生。找妈妈的孩子误闯进了理想交锋的战场,把攻击他人理想的逻辑武器当成开启真理的钥匙,这是一个比感人更感人的故事。

绝非通过哲学探寻真理,心无真理成不了哲学家。

你订的真理,到货了吗?


user avatar   bi-yao-ch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印度是挺严重,但是轮得到美国来说三道四吗?

真实人数是报告的2到5倍,那美国是不是应该做点什么,不然灯塔的光芒何在?此时不拉拢印度联合对抗中国,还有更好的时机吗?(狗头)

虽然印度在3月下旬已暂缓新冠疫苗出口,但到4月中旬,印度数个邦仍出现疫苗短缺的情况。印度目前主要使用的阿斯利康疫苗和本土生产的Covaxin疫苗都处于库存不足的状态,数百家接种中心因此关闭。在继续开放的接种点内,疫苗存量也只够维持一两天的接种量。
据悉,目前,印度政府将扩大疫苗接种范围当作“救命稻草”,但美国却正在限制对印度的疫苗原材料出口。
印度媒体20日发布的报道称,如果美国不为印度提供37种关键原料,印度的新冠疫苗生产线将在几周内停工。

不仅见死不救,还要限制原材料出口,这是要赶尽杀绝呀。




  

相关话题

  医学是一种违背自然法则的学科吗? 
  哲学专业为什么没有那么多劝退贴? 
  你们相信性善论,还是性恶论? 
  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正确么? 
  客观主义者对待社会问题的方法在哪些方面可能受到限制? 
  在文明社会,我们是应该追求程序正义还是应该追求结果正义? 
  离开了观测者,世界还存在吗? 
  为什么有些研究西方哲学的中国人存在贬低汉译本的言论? 
  儒家教人做人处事,那为什么帝王的儿子兄弟相残比比皆是,难道他们没有大儒为师吗? 
  火星车拍到类似凯尔特十字架的图案怎么解释? 

前一个讨论
是否有可能在逻辑上反驳阿奎那的上帝存在的五个证明?若是,如何反驳?
下一个讨论
牛顿提出三大定律后为什么说上帝是第一推动力?





© 2025-01-1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