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理解战争是政治的延续? 第1页

  

user avatar   cpclius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为什么一定要打越南?

20世纪70年代,在美苏争霸的国际格局中,呈现出了苏联战略进攻,美国战略防守的总体态势。这一时期,苏联全球战略的主要特点是:

以美国为主要对手,以欧洲作为战略重点,从中东、非洲侧翼包抄欧洲。以亚洲、太平洋为重要战略区,东西两线互相策应。与此同时,加紧向第三世界的重要地区和簿弱地区扩张。以“缓和”作为幌子.以军事实力为后盾,争取不战而胜,准备战而胜之,从而称霸全球。

从这一全球战略出发,苏联开始把极大的注意力放在东南亚特别是印度支那地区。这是因为.东南亚是连结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战略要地,印度支那在东南亚的战略地位尤为重要。如果苏联在印度支那地区取得了立足点,西可以出马六甲海峡,经印度徉直达红海、非洲之角,东可以驰骋太平洋、南下大洋洲。

这样,苏联就可以把在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战略部署联成一体,从而加速实现其霸权主义的全球战略。因此,苏联极力在亚洲地区物色带有地方色彩的代理人,以取得他向东南亚扩张的前哨阵地。

除了与美国争霸之外,如何遏制中国,也是苏联国际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自60年代中期以后,两国关系持续恶化,边境紧张局势日益加剧,中国成了苏联最直接最现实的敌人。为了对中国进行遏制和包围,苏联除了在苏中、蒙中边境部署重兵,施加军事压力之外,也需要在中国的周边国家中寻找盟友,以实现围堵中国的目的。

对越南而言,抗美救国战争的胜利,冲昏了黎笋集团的头脑,刺激了他们的野心。印度支那三国(越南、老挝、柬埔寨)在抗美战争时期结成的战略联盟,极大地激发了越南建立以其为主导地位的印支联邦(由于这毕竟是一个带有强烈殖民主义色彩的词语,越南官方表述为印支三国特殊关系)的欲望。在1976年召开的越共四大上,明确提出了建立印支三国联盟的基本国策和战略目标。

而要实现这一战略,必须以强大的实力为后盾,这恰恰是越南面临的最大困难。作为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又经历了几十年的战火破坏,越南的国力严重不足,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粮食产量按照人口平均,1976年约为270公斤,1978年为249.5公斤;国民收入人均1976年为59.06美元,1979年为56.88美元;以上两项国民经济关键指标均呈下滑态势,可谓是每况愈下、举步维艰。

1975年夏天,解放南方之后,越南缴获了价值几十亿美元的武器装备,军队总员额也达到了百万之众,看上去军事力量颇为雄厚,但是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不过是外强中干而已,想要真正地开动起来,非有外来的强大援助不可。

综上所述,苏联需要在东南亚扩张的打手,越南需要称霸中南半岛的靠山,两家彼此需要,互为利用,从70年代中期开始,苏越加紧勾结,关系日益密切。1978年11月3日,两国在莫斯科签订了带有军事同盟性质的《苏越友好合作条约》,这标志着越南彻底倒向苏联,苏越同盟正式形成。

就是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中国为了打破苏联的战略包围,稳定东南亚局势,推动国际反苏统一战线,发动了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关于这一点,小平同志讲得很清楚:

在美国的时候,我就对卡特总统说,我们要教训一下越南,虽然我们当时的题目只是限制在中越边界范围内,但实际上不是从中越两国角度考虑,也不是从印支角度考虑,而是从亚洲、太平洋的角度,也是从整个全球战略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的。——《会见美国参院外委会访华团时的讲话》邓小平 1979年4月19日

一场边境局部战争,并不限于两国矛盾与冲突,而是着眼于全球战略角逐,并对世界历史的走向产生深远影响。这,就是大国领袖的战略高度和战略眼光。

作者为历史学硕士,大学讲师,专注 中越战争 史。

微信公众号:南疆烽烟正十年




  

相关话题

  二战中失踪的那么多士兵去哪了? 
  我想问一下,俄罗斯为什么要打乌克兰?是以什么样的理由打的? 
  有哪些现在不起眼的小国家、穷国家有未来成为强国的潜力? 
  如何看待美媒「美国防部全面暂停与拜登团队过渡工作」? 
  二月河在人大会议上提及宋朝工资最高但腐败却最严重,这是真的么? 
  如果中国各地在凌晨突然遭受空袭轰炸、网络攻击、大规模导弹袭击,能否成功防御? 
  因与中俄合作被欧盟「定罪」,武契奇:我认,但继续买,对此你怎么看? 
  中国「韬光养晦」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吗? 
  环保少女就外媒涉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报道评论道:中国应彻底改变路线,如何看待其言论? 
  诸葛亮是否是战争狂人? 

前一个讨论
有谁知道具体点越南二征娘娘的历史?
下一个讨论
战机的“红外告警”是什么原理?如何运作?





© 2025-04-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