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有哪些我们熟知的历史常识根本就是错误的? 第4页

                 

user avatar   su-chen-chu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夜郎虽然自大,但不是原帖发布者。是滇国国王对汉使者对话时自大,夜郎候跟风附和,于是成为千古笑柄。也就是说夜郎被嘲笑了这么多年,滇国一直逍遥法外。

《史记·西南夷列传》: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

夜郎侯的态度无非是说:”俺也一样!“


王昭君嫁给匈奴单于不是汉朝惧怕匈奴,不知何时形成一种观念,认为但凡和亲都是军事上对外敌的妥协。而且王昭君有八成可能性根本没有出塞。在当时正史中并无出塞字样,出塞故事多为后人戏曲故事所演化。依附汉朝的匈奴部落都被安置在河套地区,处于长城以内南。

那时匈奴正陷入内战,因为交战造成大量牧畜流失,人民畜产死十六七,匈奴已经处于半死不活的地步。陈汤请命远征康居国,追击躲避那中亚的郅支单于。

于是延寿、汤上疏曰:“臣闻天下之大义,当混为一,昔有康、虞,今有强汉。匈奴呼韩邪单于已称北籓,唯郅支单于叛逆,未伏其辜,大夏之西,以为强汉不能臣也。郅支单于惨毒行于民,大恶通于天。臣延寿、臣汤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阴阳并应,天气精明,陷陈克敌,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县头槁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王昭君所嫁的匈奴单于呼韩邪是在内战中失利投靠汉朝,他与汉朝互相利用,汉朝可借助他跟匈奴交战,以夷制夷,呼韩邪也可借助汉朝实力继续参与匈奴内战。王昭君的和亲也没有造就什么汉匈之间五十年无战火,主要还是因为匈奴已经被打残了。再后王莽篡位,全国陷入内战,才给予北匈奴恢复元气的机会。

于是延寿、汤上疏曰:“臣闻天下之大义,当混为一,昔有康、虞,今有强汉。匈奴呼韩邪单于已称北籓,唯郅支单于叛逆,未伏其辜,大夏之西,以为强汉不能臣也。郅支单于惨毒行于民,大恶通于天。臣延寿、臣汤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阴阳并应,天气精明,陷陈克敌,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县头槁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还有另一个文姬归汉的故事,也是后人演化所形成的错误认知,

本已有过回答蔡文姬流落匈奴期间,居住地位于今天的哪个地方?

上面放错链接,应该是下面这个


断袖之癖未必是什么同性恋的故事,几乎历代汉帝都有近侍作为宠臣,主要还是因为在那时的政治环境中,皇帝要控制皇权,就必须依靠身边的近臣办事不可。其实董贤也就是所谓的宦官,只不过从东汉开始,宦官才会被割掉小鸡鸡。并且在主流价值观中相当鄙视凭着皇帝关系晋升的宠臣,于是东汉帝国陷入了清流与官宦之间的百年战争。

汉哀帝继位时,外戚已经占据朝政的主导权,汉哀帝的政策大多得不到支持,把董贤抬出来做大司马,更多是想扶持自己的势力。两人都是二十多岁,思想观念较为合拍。那个断袖的故事只是汉哀帝对董贤的恩宠,两人之间有什么屁股的关系都是后人凭想象发挥。

两人的关系在通俗点说,就是乾隆与和珅,康熙与韦小宝一类的关系。


历史上并无姜子牙覆水难收和愿者上钩的故事,都是小说里的情节。按照《史记》的描述,是姜子牙借着钓鱼的机会给西伯侯布局,利用卜卦骗对方说出去狩猎将会遇到霸王之辅,结果在河边遇到了姜子牙,这个故事里更多的是巫术色彩。姜子牙和朱买臣覆水难收的故事都不见于史书,而出自小说。


焚书坑儒的术士就是儒士,前一句是焚诗书,后一句是六艺从此缺焉,谈论《诗》、《书》者处死,以古非今者灭族,官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所以抠字眼意义不大。

之所以司马迁写坑术士,孔安国、刘向认为是坑儒士,是因为汉武帝以后才彻底将儒术独尊起来,形成与方术之士有别的身份,在此之前但凡读书之人多称为术士。但是《史记》记载此事的出处都已命名为《儒林列传》,结合上下来文,从孔子说开都能知道司马迁在描述儒术的历史。

单看以下这句描述,有人觉得不是由始至终都在谈论儒学的吗?

“於威、宣之际,孟子、荀卿之列,咸遵夫子之业而润色之,以学显於当世。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阬术士,六艺从此缺焉。陈涉之王也,而鲁诸儒持孔氏之礼器往归陈王。”

《孙子兵法》并无三十六计,孙子乃春秋军事家的著作,《三十六计》先有典故,最早成书于明代。


在知乎上数次看到过一个观点;“史家不知兵,史书中的战役过程都是瞎鸡巴乱写。”

班固的《汉书》都是在班彪收集的资料和《史记后传》为基础所完成,而《后汉书·卷四十上·班彪列传第三十上》记载:“河西大将军窦融以为从事,深敬待之,接以师友之道。彪乃为融画策事汉,总西河以拒隗嚣。”

结合下面这段记载,班彪是否真的对军事一无所知?

《后汉书·卷二十三·窦融列传第十三》:河西民俗质朴,而融等政亦宽和,上下相亲,晏然富殖。修兵马,习战射,明烽燧之警,羌胡犯塞,融辄自将与诸郡相救,皆如符要,每辄破之。其后匈奴惩乂,稀复侵寇,而保塞羌胡皆震服亲附,安定、北地、上郡流人避凶饥者,归之不绝。

班固后来以中护军身份,追随窦宪北征匈奴。班超、班勇、班雄等更是连战西域。班勇所著《西域记》已经失传,但可知多是实地取材。卢植曾参与《东观汉记》的编辑。

孙盛、习凿齿随桓温征战多年,孙盛因战功封侯。范晔追随南大将军檀道济北伐征战。两次担任将军,先后因父母丧事去官。干宝以平杜弢有功,赐爵关内侯。 虞预从平王含、孙峻,因功封侯。裴松之随刘裕北伐。

可能按照那些人的标准,史学家必须要有韩信、卫青一样的成就才有资格写史书。在军中统领小部队或出谋划策都不能算懂军事。


霍去病不是羽林郎出身,董卓才是羽林郎出身。不知哪来的民间说法影响到影视创作,据说最大可能是王维这首词:“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黄晓明的《大汉天子》里描述霍去病是羽林郎出身,就连百度百科也那么写,让诸多网络小说也这么写。是羽林郎随骠骑将军出征渔阳,霍去病追随骠骑征战,那当时的骠骑将军又是谁?霍去病又何时战于渔阳?


并不存在马超刺槐处和追的曹操割须弃袍,这是《三国演义》将曹操与马超的战斗加以演化形成的故事。历史上马超曾对曹操北渡黄河发动突击,确实让曹操陷入危机,但没有把曹操追到槐树下,让曹操抄袭秦始皇绕柱槐树躲避攻击。

可是这个虚构的故事却存在文物保护遗址。


乱把文人误国随意乱套,无论如何治国,都需要有文化基础。说汉武帝、唐太宗不是文人治国?这人是不知道刘彘何以改名为刘彻。这人是因为过目不忘,博览群书,才被改名为刘彻。自刘邦、刘恒以后的汉帝文化水平都在逐步提升,西汉历任皇帝无论政绩如何,其文化水平都相当顶尖。至于李世民学儒术,爱好书法和诗词,这应该也是常识吧?李世民对太子的教育也是传授诗礼。

(评论里有位朋友怀霜客纠正了一点,刘彻原名刘彘并非出自史书,这事是我犯下了常识性错误。)

《旧唐书儒学上》 至三年,太宗讨平东夏,海内无事,乃锐意经籍,于秦府开文学馆。广引文学之士,下诏以府属杜如晦等十八人为学士,给五品珍膳,分为三番更直,宿于阁下。
《全唐文卷四○立中山王承乾为皇太子诏》 尚书奏议:以为少阳作贰,元良治本,虔奉宗祏,式固邦家。中山王承乾。地居嫡长,丰姿峻嶷;仁孝纯深,业履昭茂,早闻睿哲,幼观《诗》、《礼》;允兹守器,养德春宫。朕钦承景业,嗣膺宝位,宪则前王,思隆正绪,宜依众请,以答佥望。可立承乾为皇太子。 地居嫡长,丰姿峻嶷;仁孝纯深,业履昭茂,早闻睿哲,幼观《诗》、《礼》;允兹守器,养德春宫。

汉律和唐律又究竟是何人所制定,儒术又是如何跟法家结合进行稳定统治,是多么无知才把文人治国彻底给否定了。

用李后主做例子就陷入另一个常识错误,李煜的南唐是五代十国中的一个军阀割据政权,建国不过四十多年,根本无法用来跟一个大一统国家的皇帝做比较。李煜虽然善诗文、工书画,不过一直担任武官,掌控着兵权。这个国家是从藩镇转型建国,要说以文人为主导治国真主导不到哪去。

南唐在中主李璟之时就已经被打的不成气候,李煜继位后所面临的问题都是李璟与宋交战后所留下的弊病,李煜尊奉大宋是一种无奈而又明智的选择。后人通过渲染他的才艺,来弱化其政治才干,才造就了他现在的形象。

实际上皇帝才华出众不算什么新鲜事。

汉宣帝通经术,有美材,行安而节和。

汉元帝壮大,柔仁好儒。班固外祖兄弟为元帝侍中,语班固曰:元帝多材艺,善史书。鼓琴瑟,吹洞箫,自度曲,被歌声,分刌节度,穷极幼眇。少而好儒,及即位,征用儒生,委之以政,贡、薛、韦、匡迭为宰相。(当然,乱汉家者确实就是此人。)

汉成帝壮好经书,宽博谨慎。又有《汉书·艺文志》记载:“至成帝时,以书颇散亡,使谒者陈农求遗书於天下。

汉哀帝自为籓王及充太子之宫,文辞博敏,幼有令闻。

光武帝乃之长安,受《尚书》,略通大义。又邓禹有年十三,能诵诗,受业长安。时光武亦游学京师,禹年虽幼,而见光武知非常人,遂相亲附。

唐睿宗谦恭好学,精通书法。

所谓文人误国,应该是针对宋、明时期的诸多弊病,才产生的观点,可实际上中国历史上的盛世难道就与文人无关吗?无非是扣标签找人背锅。

觉得皇帝不行是因为玩物丧志,那跟成绩不好赖玩游戏有什么分别。

中国历史上大多数典故确实有一定意义,但是如果不了解典故后面的背景胡乱解读就会谬之千里。


user avatar   xi-nan-da-hu-y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挺多的,本文用万字长文,来谈四个问题:

一、所谓“天朝上国”

二、所谓“黄种人”

三、所谓“得国之正”

四、所谓“朱元璋继承的抗元遗志”

这四个问题不能说是错的,因为历史问题没那么简单的对错,只能说存在很大的疑问。

一、所谓“天朝上国”

我们看着二十四史中的“蛮夷”恭顺到近乎自贬国书常常会自豪万分,认为果然蛮夷慕我中华、自认臣妾。

其实,记录在正史中的国书往往不是直接来源于对方的宫廷,而是直接来源于本国“舌人”的翻译(和现在申请大学的套磁很像),翻译者即叛徒,“蛮夷”之人也不知道自己的国书被翻译成什么样子了,中华之人也不知国书本来长什么样子,于是,在翻译的欺骗中,大家皆大欢喜。

在阅读中国古代文献时,常常会有一种困惑:周边小国那么多言辞卑顺、自号臣妾的国书,他们真的自认为是华夏之国的化外之民、蛮夷属国?

很多时候我会告诉自己,至少在东亚儒家文化圈,有且唯有中国这么一个超级大国,作为上国之臣,他们甘之如饴。在中国的典籍中,一切妄尊自大的附属国,都是被嘲讽的对象。例如《史记·西南夷列传》中的“夜郎自大”,再例如《隋书·东夷传》中那倭国国王不知所谓的“日出处天子”。

在我们的典籍中,仿佛

才是真正理所应当的事。

事实真的如此么?

可能并不是,因为翻译者即叛徒,很多时候,我们看到记载于正史中“附属国”们以臣妾和化外之民自居的国书,其实只是我国的翻译者将原文翻译改写成符合中国“蛮夷事华夏”之礼的成果。

在葡萄牙接触大明王朝时,所谓的国书,只是中国“舌人”(也可以看做中介)写的有着固定格式的套磁话术,葡萄牙人甚至不知道里面的内容是什么,便拿去提交;中国官员看着言辞恭顺的国书,欣然放行:

当费尔隆·伯列士到达中国的港口,命舌人(lingua)们撰写信函称大船长到来并携有遣往中国国王的使臣。舌人们按当地的习惯撰写,如下:“大船长和使臣奉佛郎机人(Fanges)之王的命令,携贡礼(pareas)来到中华(Cinha)的国土;前来按照习惯向世界之主神子(Senhor do Mundo Filho de Deos)请求印信,向他臣服。”按照习惯,因这封信我们被接受登陆。这是他们撰写信函的内容,没有让费尔隆·伯列士得知,他也没有时间知晓;仅舌人说信函已按惯例写好,及其中所说的内容。 《广州葡囚书简》

如果我们拿着“世界之子”“臣服”的国书,去论证古代的万方慕华,可能就受了翻译者这个叛徒的欺骗。

这种“中介”对于双方的欺骗并不是特例,应该来说是一种业内潜规则。在清朝礼亲王昭梿的《啸亭杂录》中记载了一份缅甸国王莽达拉给大清乾隆皇帝的奏书,其词云:

缅甸国王莽达拉谨奏:圣朝统御中外,九服承流。如日月经躔,阳春煦物,无有远近(迩),群乐甄陶。至我皇上,德隆三极(级)。道总百王,洋溢声名,万邦率服。缅甸近在边徼,河清海晏,物阜民和,知中国之有圣人。臣等愿充外藩,备物(修诚)致贡。祈准起程,由滇赴京。仰觐天颜。钦(敬)聆谕旨。

这个范式,非常符合我们一贯的华夏—蛮夷认知的。可是据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的白诗薇研究员写的,题名为“赠送给乾隆母亲的缅甸大象——国立故宫博物院现藏缅甸银表的研究”中对于缅甸原文的翻译,这份缅甸银表上的表文,不是称臣,而是平等建交:

统治所有张伞盖的西方大国国王,也是生命之主的皇帝与南宫皇后告知。(皇帝)委任并派遣使节到皇兄日东王的国都。在东方的锡新、耿马、猛康,在南方的大洋附近,在西方的大洋附近,在北方的大洋附近,在任何时间两国之间都没有发生往来,其他城镇也没有被达到。这是大国之间、皇帝之间(的事)。两位国王没有相互致意。以前,生命之主日出王亲善地派遣使节到日东王的国都,皇兄日东王也派遣永历王到阿瓦。当永历王到跟前来时,他得到亲善的款待。(日出王)也派遣了到日东王国的使节,珠宝金城委任并派遣使节之后,外交上互不来往时间长达一百五十多年。皇兄日东王也好,皇弟日出王也好,都没有派遣使节,没有往来。皇兄日东王真有威德。因为(皇兄日东王)的威德和权力有如向四大部洲发光的月亮,所以四大部洲和四方(的民众)到来瞻仰。皇弟日出王的国与皇兄日东王的国没有被大洋相隔,两国有如一条水,一块土。皇兄日东王有威德,所以被派遣的人都能到达。阿瓦皇帝争取(?)蒲甘、猛白、普坎、东吁、马达班、汉达瓦底、勃固、沙廉、土瓦、直更、清迈、戛里、纵徒、木邦诸国后,同十四国王一起派遣银土司吴尚贤到皇兄日东王(的国都)。因为(日出王派遣的)使节,(路途不熟)不能到达,所以金叶书信和诸多礼物由银土司吴尚贤接收并照料运送。银土司向大理侯禀告,大理侯迆西道与吴尚贤(向猛车侯)禀告,猛车侯向日东王上奏。日出王与南宫皇后亲善地赠送两只大象、两卷绒布和一匹棉布给日东王皇太后。

缅甸国王自称日出王,将乾隆成为王兄日东王。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点,也就是南明永历皇帝受辱缅甸的“咒水之难”,在这位缅甸国王的错乱记忆中,似乎永历只是一位大清的王,并且他得到了亲切的款待。

类似的事情,茅海建的很多文章尤细致讲述。

同时,不仅外国递交给中国国王的文书是被“再创造”过的,中国国王给外国国王的国书,同样如此。乾隆给英吉利国王充满傲慢的信件,在民国八年(1919)上海广益书局印行的《满清十三朝秘史•卷四•外交》里记载为:

上敕谕吉利国王:尔远慕声教、向化维殷。……朕鉴尔国王恭顺之诚,令大臣带领使臣等瞻观……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茶叶磁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天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天朝加惠远人,抚育四夷之道,且天朝统驭万国……

但在国外,这段话在《停滞的帝国》第四十六章里是这样的:

咨尔国王远在重洋,倾心教化……。具见尔国王恭顺之诚,深为嘉许……天朝抚有四海,惟励精图治,办理政务……

可见,历史上所谓的“臣等愿充外藩,备物(修诚)致贡”,有可能只是翻译者在其中利用信息(语言)差进行的一番翻译即叛徒的改写,从而取得双方都满意的结果。[1]

二、所谓“黄种人”

“黄种人”是一个相当典型的由“他者偏见”内化为“自我认同”的概念。在十六世纪,欧洲人对于中华帝国人的认识基本是“皮肤白皙”,而从十八世纪开始,随着“欧洲中心论”的逐渐喧嚣,代表着落后与原始的“远东”地区,其肤色不再被认为与白种人一致,而代之以“黄色”。

笼统地说(当然只是就奇迈可所要论述的方向而言),西方传统中白色代表着神圣、纯洁、智慧和高贵,黑色象征着邪恶、污贱、死亡和野蛮,黄色则意味着不洁、低俗、病态与恐怖。

罗新在《有所不为的反叛者》一书的“世上本无黄种人——读奇迈可《成为黄种人》”中,对于“黄种人”认识概念的变迁有比较系统的论述。在此,我不想鹦鹉学舌。同样的,由于“成为黄种人”的论述涉及到人种分类学、体质人类学等领域,我也不想就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我只想做一个很小的、不涉及政治的“知识考古”:

在十八世纪之前的欧洲人或者阿拉伯人眼中,中国人及它的邻居们是什么肤色?

回历237年(851-852)成书的《中国印度闻见录》,是中世纪阿拉伯人所著最早关于中国和印度的旅游记,其中记载蒙舍(Mūja,即南诏)王国:

他们是白人,衣服类中国,产大量麝香……其地所产之麝香质量最佳且疗效极佳。

苏莱曼,《公元九世纪阿拉伯人及波斯人之印度中国游记》[2]

海洋之另一边,和中国连接的部分是新罗半岛,岛民为白色人种,与中国王室相处和睦,并声称说,假如他们不向中国王纳贡,上天就不会在其国土上降雨。

公元1504年,一份当时的意大利报道提及,安东尼奥·德·萨尔达聂舰队中这一年驶往印度的一艘舰上的船员,在奎隆遇到一些白人,他们国土上的人叫做Chins(注:即中国人)。[3]

1505年,葡萄牙国王唐·曼内奥给天主教诸王写了一封信长信,信中如此描述他所认识的大中华帝国:

他们有许多大国王,这些都服从一个统治者,而且都是白色人,头发深褐色,居住在城寨中,该地方叫做Malchina(注:摩柯支那,即大中国)。

1517年作为葡萄牙使节出使大明朝的多默·皮列士,在其著作《东方志》中描述了被他们称之为“Tabencos”或者“Taybin”(注:即大明)的帝国中的人民:

中国国王是一个异教徒,拥有大片国土和很多百姓。中国人是白人,和我们一样白。
她们像寒冷地方的女人一样喝酒……她们和我们一样白,有的眼睛小,有的大,鼻子如常。

1585年,《中国大帝国史》出版,立即轰动欧洲。作者为西班牙人门多萨,他虽然没有到过中国本土,但是通过综合以往各种关于中国的记载,以其学者的眼光、诗人的文笔,写成了这一本关于中国大帝国的百科全书式史书,成为了18世纪前西方关于中国最为杰出的研究,先后被译成拉丁文、意大利文、英文、法文、德文、葡萄牙文以及荷兰文等多种文字,共发行四十六版。

在这部十八世纪前西方最典型的著作中,“白色的皮肤”依旧是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人,乃至远东人的典型形象之一。例如:

帝国内地各省份的人则肤色白皙,越在寒冷的地方的人肤色越白。
广东省地处热带,当地人皮肤黝黑,但内地人和德国、意大利以及西班牙人一样,肤色白里透红,有些人肤色稍深些。

同样的,中国周边的国家,其国人的皮肤也是白皙的:

中国西部有一白人的大帝国,帝国的另一端是波斯,该帝国名叫契丹,国内有基督徒居住,国王名叫马努埃尔。
交趾支那人皮肤白皙,穿着与中国人一样。妇女贤淑,羞涩,衣服奇特但很典雅,男人发长且蓬松,并经过仔细梳理。(注:即越南)

由以上资料可以发现,在十八世纪以前,“白种人”似乎更能代表“他者”眼中的中国人,因为他们认为大中华帝国的人民与自己一样,有很高的文明及文化,属于文明人。

中国人对于“黄种人”话语的欢迎其实也是情有可原的,五行之中黄“土”居中、人文始祖为黄帝、帝王尚黄等等。

由“白种人”到“黄种人”,其实都是他者之眼。在中国古人的眼中,也是自认为皮肤白皙的,例如曾经跟随郑和四下西洋的费信,在其《星槎胜览》中便对东南亚人与中国人做了肤色上的区分:

身肤黑漆,间有白者,唐人种也。

“如何成为黄种人?”也许比“是否为黄种人?”的追问来得更有意义。就如福柯告诉我们的那样,在现代文明飞速发展的今天,有了强大的社会机器的加入,各色流行价值观的灌输,“我是谁”成了一个“伪命题”,思考“我是怎么变成今天这个样子的”,反而才能让人看清楚外界力量施加于自身之后,导致的种种改变

三、所谓“得国最正”

一个国家得国的正与不正,就像小姐姐刚割的双眼皮,刚开始会担心会不会割得不好,然后男朋友说:哪里会,特别好。然后自己照花前后镜之后也开始自我陶醉,简直太正了,像天生的一样;到最后镜子照多了,会感觉哪里是像天生的,简直比天生的还美,巧夺天工。其实所有割过的双眼皮都是能看出来的,只是皇帝新衣没人揭破罢了。

得国最正者,唯汉与明。这句话通过明清史大家孟森先生在《明史讲义》中的反复阐发,在历史学界变得尽人皆知。其实这句话不是孟森的原创,这句话在明初就已经出现,并且经过了明末的进一步极端,成为了“得国最正者,唯我大明”;然后一直影响到清朝,康熙帝即“得天下之正莫如我朝”;再到孟森这里,作为反满意识的体现,进一步阐发。一句话,九个字,其作为话术的流变史,串起来就是明清五百年。因此在这里做一个知识考古,探讨明、清“得国之正”概念的五百年话术流变史。

1、乞丐皇帝朱元璋的尴尬开国

孟森在《明史讲义》中有句话很有名:

得国正者,唯汉与明。

这句话不是孟森原创,而是借鉴的宋濂在洪武七年所撰《〈大明日历〉序》中的一段话:

然(朱元璋)挺生于南服,而致一统华夷之盛,自天开地辟以来,惟皇上为然,其功高万古,一也;元季绎骚,奋起于民间以图自全,初无黄屋左纛之念,继悯生民涂炭,始取土地群雄之手而安辑之,较之于古如汉高帝,其得国之正,二也

古人的“得国之正”和我们现在概念里的“得国之正”内涵完全不同。我们现在赞汉高帝和朱元璋出身草莽而得天下,是站在吴晗所谓的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斗争胜利的马克思主义史观的角度;而宋濂赞汉高帝和朱元璋出身草莽而得天下,是站在他们不受“弑,臣杀君也”的儒家思想的指责。从古到今,无论是周武王、唐高祖还是宋太宗,都是很典型的“弑”者。而汉高祖和朱元璋出身草莽,并非帝王之臣,自然不能谈“弑,臣杀君也”。宋濂将他们的称帝的动机形容为“奋起于民间以图自全,初无黄屋左纛之念,继悯生民涂炭,始取土地群雄之手而安辑之”,也就是说,我是农民的孩子,怎么能当皇帝呢?但是众人都说了,皇天上帝已经决定了,就由你来当这个皇帝,我也没有办法,只能勉为其难了。

宋濂之所以要在洪武七年义正言辞的提出“较之于古如汉高帝,其得国之正,二也”,是为了解决新生明朝的认同危机,其大环境是绝大多数元末知识分子并不认同明朝得天下的正当性,认为朱元璋取天下非其道,就像朱元璋自己在《大诰三编·秀才剁指第十》中所说的那样:

朕知伯启心怀忿怒,将以为朕取天下非其道也。

和我们现在的想象不同,古人并不认为从最底层得到天下是多么正当的事情,特别是掌握文化制高点的士大夫阶级,对于草莽起家的朱元璋并不认同,认为其“取天下非其道”。

元亡之后,无数士大夫以或者激烈或者隐晦的方式反抗明朝的统治,上述剁指的伯启只是其中之一。在北方韩宋和南方徐宋皆以恢复汉人统治为口号进行抗明起义时,传统汉人士大夫的态度是期望元朝政府早日扑灭这些草寇。

以后来被朱元璋封为诚意伯、后世又被无数小说演绎为灭元第一功臣的刘基为例,在起义军刚刚起事时,刘基在《送高则诚南征》一诗中直斥起义军为谷中之草,必须尽快除之:

牧羊必除狼,种谷当去草;
凯歌奏大廷,天子长寿考。

在起义军势力渐长,又在《感兴诗》鼓励元朝诸将效仿唐朝灭黄巢事:

摩崖可勒中兴颂,努力诸公佐有唐。

将元朝与有唐并列,比朱元璋等辈为黄巢。可见,在当时士大夫心中,以“日月重开大宋天”为口号的起义军,和黄巢之流并没有什么不同。在杨讷先生的《刘基事迹考》中,有更详细的叙述。

因此,在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士大夫依旧将其作为黄巢之辈看待,面对朱元璋的征用,有以死明志者,有剁指明志者,亦有在诗词书画中表达对新政权不满者。例如旅顺博物馆有一副元朝人盛著所作的《沧浪独钓图》

元·盛著《沧浪独钓图》

这幅画本身没什么特别之处,所描绘的也只是中国文人画中很常规的归隐之趣。但是它右上角的题画诗却十分有趣:

《沧浪独钓图》题诗

有趣之处一:诗以“沧浪可涤缨”开头,表达对于现实政权的不满;

有趣之处二:作者为“空同生郑樗”,郑樗全真教弟子,亦为《富春山居图》的作者黄公望之师弟,而《富春山居图》中黄公望自题的“ 至正七年,仆归富春山居,无用师偕往 ”中的无用师,即为郑樗。而《富春山居图》被烧成两段之后,后段则被称为《无用师卷》;

有趣之处三:题画诗的时间写为“至正辛亥八月”(1371年),而元朝至正年号早在丁末年(1367年)就已经结束,1368年即为洪武元年。因此,此处的“至正辛亥八月”应为“洪武四年八月”。

此处郑樗依旧使用元朝年号,且全诗都流露出希望能够找到世外桃源之期望,对于明朝的不满之处,溢于言表。

钱穆在《中国学识思想史论丛·六》“读明初开国诸臣诗文集”一文中提到:

明祖开国,虽曰复汉唐之旧统,光华夏之文物,后人重其为民族革命,然在当时文学从龙诸臣,意想似殊不然。

明太祖开国之后,其实文人普遍怀念元朝,而不满新建立的明朝。此 《沧浪独钓图》上的郑樗题画诗,可以算是“以图证史”的一个典型例子。

由此可见,在开国之初,一般知识分子对于新政权的认同并不高,远远不是我们后世所想像的大声欢呼“得国正者,唯汉与明”。因此,解决明朝开国的认同危机就成了朱元璋及其文臣们的当务之急。

在这个时候,对于刚割完双眼皮的明朝,朱元璋开始自问:会不会割的不好?幸好有暖男宋濂,告诉朱元璋:怎么会不好呢?简直和那个传说中的大美女汉朝的眼睛一样好看。

于是朱元璋满意的笑了。

2、我朱元璋和刘邦是老乡

明朝的塑造认同主要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风俗礼仪上恢复汉家之风(关于这一点,张佳博士的新书《新天下之化》有相当精彩的阐述,值得一读再读),一方面是塑造草莽得天下的正当性。

中国历史上,有且仅有两人起于草莽、终于皇帝,那就是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因此,塑造和汉高祖刘邦的关系,成为了朱元璋及其后继者永乐的必然选择。

首先,将朱元璋的家乡和刘邦的家乡沛县建立起联系。在早期朱元璋的对其家族的自述中,相当质朴,并不和伟大人物扯上任何关系。无论是下限到龙凤九年(1363)、朱元璋亲自撰写的《朱氏世德碑》,还是洪武十一年(1378)朱元璋认为再立的《御制皇陵碑》,都相当坦率的承认本家朱氏出自金陵句容朱家巷通德乡,也不是什么显赫望族,而是以“服勤农业”起家。

洪武十一年重建凤阳皇陵碑

一副我是农民我骄傲淳朴作风,我很喜欢。

但是,到了永乐朝编撰的《明太祖实录》时,这种朴素的表达消失了,不仅和传说中的颛顼攀上了亲戚,而且还将朱元璋御口钦定的世居金陵句容,改为了世居沛国(刘邦的老家),后来有一支迁到了金陵句容朱家巷,并且世代都是豪富之家:

大明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姓朱氏,讳元璋,字国瑞,濠之钟离东乡人也。其先帝颛顼之后,周武王封其苗裔于邾。春秋时子孙去邑为朱氏,世居沛国相县;其后有徙居句容者,世为大族,人号其里为“朱家巷”。

这段话有两点需要注意:

一、“世居沛国相县”,也就是说到了永乐朝,朱元璋已经和刘邦成了老乡,这是对宋濂“较之于古如汉高帝,其得国之正,二也”的进一步阐发,从取天下的相似性具体到了家乡的一致性,完成了对于明朝反蛮夷之礼仪、塑汉家之衣冠的溯源性建构,以此获得“得天下”的正当性;

二、“世为大族”,孟森在对自己“得国正者,唯汉与明”作解释的时候,提到了汉高祖和明太祖不同于以往帝王的伟大之处,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匹夫起事,无凭借威柄之嫌”,也就是说朱元璋和汉高祖都是一介草民起事,能力以外的资本为零。但是很明显,这只是后世人根据自己的“背景书”进行的一厢情愿的建构,无论是朱元璋还是后来的宋濂,都从来没有把自己草民的身份作为得到天下合法性的依据。反而,到了《明太祖实录》中,世代务农的朱元璋家族摇身一变,成为了“世为大族”,主动抛弃了自己光荣的草民身份。

而这种对于朱元璋开国的拔高,到了嘉靖朝之后,随着外部异族危机的越来越大,推翻异族元朝统治的朱元璋,被再次无限拔高,直接抛下了他费了好大劲才攀上的“老乡”刘邦,成为了千古一帝:

独我太祖高皇帝起自宇内风烟之中,迅扫胡腥,再开天地。故宋龙门颂其功高万古,得国之正,则所以上承唐虞三代以来之正统者,惟我明而已。以此方之,则谓汉、唐、宋皆闰位可也”。[徐奋鹏:《徐笔峒先生文集》卷八《古今正统辨》,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明刻本,叶4a—4b。]

不仅挫宋巨唐被明朝人放进了闰位(和正位相对,表示得天下不正),而且连作为汉人缔造者的汉高祖,也被放进了垃圾堆,直接被宣称为“皆闰位可也”。简而言之一句话,“得国之正,惟我明而已”。

到了这里,照花前后镜的明朝不仅觉得自己的双眼皮割得丝毫不做作,而且是古往今来最好看的双眼皮,连那个绝世大美女汉朝的眼睛都比不上自己的。

3、“得国之正”,一个话术的历史累积

至此,从朱元璋的“将以为朕取天下非其道也”,到宋濂的“较之于古如汉高帝,其得国之正,二也”,再到徐奋鹏的“得国之正,则所以上承唐虞三代以来之正统者,惟我明而已”,时间越后,明朝的得国被拔得越高,这正是顾颉刚“古史累积学说”在“得国之正”这个概念的很好提现。明朝前无古人的“得国之正”,通过历史累积,最终达到了无与匹之的地步。

这一套“得国之正”的话术,到了清朝康熙帝,再次达到了高潮。

康熙皇帝

如果说“得国之正,惟我明而已”,还只是明朝知识分子的自我陶醉,那么到了清朝,当康熙帝说出:

得天下之正者,莫如我朝

时,这一套“得国”、“得天下”的话术,就得到了最高掌权者的直接背书,成为了最高政治正确。而伴随着这一句话的背景,恰恰也是清朝在扫平全境之后产生的认同危机。

同时,不止康熙这么不要脸的说过,雍正也说过:

尔等汉官读书稽古,历观前代以来,得天下未有如我本朝之正者。况世祖、圣祖重熙累洽,八十余年厚泽深仁,沦肌浃髓,天下亿万臣民无不坐享升平之福。

再同时,不止中国皇帝这么说,越南也这么说,越南后黎朝开国君主黎利表示:

自蓝山而起义,愤北寇以举兵卒能以仁而诛不仁, 以正而伐不正,复我国于明僭之余,取天下于明人之手,迄于一戎大定,四海底清,诞布大诰,以即帝位。其得天下也,如此甚正。

时间仿佛一个轮回,当朱元璋看到开国文人第一的宋濂所写的“较之于古如汉高帝,其得国之正,二也”这句天才的建构话术时,肯定露出了满意的微笑;但是他不会想到,几十年后,越南君主便宣称由于“取天下于明人之手”,所以“其得天下也,如此甚正”。更不会想到,几百年后会有一个清朝异族政权取代自己的朱家天下,并且从异族皇帝的口中,说出:

得天下之正者,莫如我朝

人们总是这样,以为自己的双眼皮一定比史上所有人都好看。

四、所谓“朱元璋从他外公那儿继承抗元遗志”

年幼的朱元璋,经常在油灯下,听母亲讲自己外祖父陈公为了抗击异族侵略、战斗到最后一刻的动人故事。外祖父的抗击异族的英雄故事,深深的打动了朱元璋,在他心中种下了推翻元朝统治、重现汉族荣光的伟大志向。

以上的故事,九分假,一份真。但是裹挟着目前的主流叙事,又因为自身极强的故事性,流传甚广。外祖父是抗元英雄、朱元璋从小敬佩他、于是长大了推翻暴元,这种“九世犹可以复仇乎?虽百世可也”的的武侠故事一般,这不比博人传热血!

可惜,谣言究竟是谣言。今天我想谈三个问题:

1、谣言是如何产生的?

2、真相是什么?

3、进一步的怀疑

1、谣言的产生

“朱元璋接续外祖父遗志矢志抗元”故事之滥觞在如今市面上最流行的两本“朱元璋传”:吴晗的《朱元璋传》与陈梧桐的《朱元璋大传》。

众所周知,公开发行的吴晗《朱元璋传》有三个版本:民国三十八年四月版、民国三十三年七月版以及建国后1965年版。

在前两个版本中,对于这一事件的记载大概都为:

外祖父陈公那一嘴大白胡子,惯常戴上细竹丝箬帽,仰着头,那叩齿念咒的神气,还依稀记得…………那时外祖父在宋朝大将张世杰部下当亲兵,鞑子兵进来,宋朝的地方全被占了,连文丞相都打了败仗,被俘虏过去。张世杰忠心耿耿,和陆丞相保着小皇帝逃到崖山,那年是已卯年(1279)…………外祖父掉在海里,侥幸被人救起,吃了许多苦头才得回家。为着不肯再替敌人当兵,迁居到盱眙津里镇…………到老年时常含着一泡眼泪说这故事,惹得听的人也听一遍哭一遍。

“不肯再替敌人当兵”“常含着一泡眼泪说这故事”,描绘的是一个抗击异族的老兵因大势已去、无奈归乡却始终不忘国耻的故事。

有趣的是,在1965年版中对于陈公兵败后之事,吴晗的表述有了细微的改变:

外祖父掉在海里,侥幸被人救起,吃了许多苦头才得回家。在本地怕又被抓去当兵,迁居到盱眙津里镇。

由“不肯再替敌人当兵”到“在本地怕又被抓去当兵”,可以说是一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在本地怕又被抓去当兵”的内涵非常丰富:

1、“又”代表着上一次在陈世杰军中参加崖山海战,不是自愿,而是被抓了壮丁;

2、陈公迁到盱眙津里镇,压根不是因为什么“不肯再替敌人当兵”这么崇高的意志,而仅仅是符合一切草民“怕被抓去当兵”的小智慧。

应该说,在1965年版的《朱元璋传》中,吴晗的表述虽然隐去了非常多的关键信息,但是总体来说离事件真相比较近了。

但是,谣言总是累积的,吴晗好不容易把谣言扳回了一点。陈梧桐的《朱元璋大传》横空出世,在这本书中,陈公与朱元璋直接对接了起来,细节更加丰富、情节更加热血,如今广为流传的谣言基本成型:

朱元璋时常想起儿时在油灯下听母亲陈氏边纺纱边给他讲的外祖父陈公抗元的故事。五六十年前,朱元璋的外公曾在宋朝大将张世杰手下当过亲兵…………外公也掉在海里,侥幸被人救起,辗转返回了老家。母亲讲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朱元璋。他从心底里佩服外公,盼着有一天能像外公那样拿起长矛大刀,把蒙古、色目贵族斩杀净尽,从此不再受他们的欺凌压榨。

前面和吴晗讲的故事基本一样,只不过加了“油灯下,听妈妈讲拿过去的故事”这种更加具化之描写,为了故事的画面感,这种处理是没问题的。

但是最后一句就非常刺激了“他从心底里佩服外公,盼着有一天能像外公那样拿起长矛大刀,把蒙古、色目贵族斩杀净尽,从此不再受他们的欺凌压榨”,从吴晗的“到老年时常含着一泡眼泪说这故事”到陈梧桐的誓把那异族统治者杀个干干净净,陈公到朱元璋的反抗异族传承,在此终于明确完成了,谣言也在此定型了,进入互联网时代后,这种谣言几乎成为了主流叙事。

但谣言毕竟是谣言。

2、真相是什么?

首先,我们要辨析吴晗和陈梧桐相关表述的史料来源。在1965年版的《朱元璋传》中,对于“外祖父陈公”的描述,标注来源为“《明史》卷三百《外戚陈公传》”,那“外戚陈公传”是怎么记载的呢?

  王姓陈氏,世维扬人,不知其讳。当宋季,名隶尺籍伍符中,从大将张世杰扈从祥兴……王惊寤,身已在舟上,见旧所事统领官。时统领已降于元将,元将令来附者辄掷弃水中。统领怜王,藏之艎板下,日取乾糇从板隙投之,王掬以食。复与王约,以足撼板,王即张口从板隙受浆。居数日,事泄,彷徨不自安。飓风吹舟,盘旋如转轮,久不能进,元将大恐。统领知王善巫术,遂白而出之。王仰天叩齿,若指麾鬼神状,风涛顿息。元将喜,因饮食之。至通州,送之登岸。王归维扬,不乐为军伍,避去盱眙津里镇,以巫术行。

吴晗1965年的叙述没有欺骗,但是有隐瞒,隐瞒的是陈公靠着投降元朝的上司以及元朝将领,才能活一命,而且元将对于陈公还不错,不仅“因饮食之”,到通州后,还“送之登岸”,并且,很明确的说了“不乐为军伍”,全文没有一句提到陈公对于异族之恨,描绘的只是陈公由于神灵保佑而死后余生的故事,因此,到了老年,即使陈公要“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也绝不是“常含着一泡眼泪说这故事”,而是兴高采烈跟孙子们分享自己当年的惊险经历以及自己运气多么好。

当然,我知道很多人会反驳:满清修的《明史》也能信?你脑子是不是秀逗了?

不好意思,我预判了你们的预判。

接下来,我们看《明太祖实录》对此事的记载:

扬王姓陈氏,世为扬州人,宋季从大将军张世杰扈从祥兴帝驻南元。至元己卯春,世杰与元军战,师败,多溺死,王所乘舟亦为风破,幸及岸…………王惊窹,身忽在舟上,见旧所事统领官,时统领已降于元将,元将畏舟重,凡有来附舟,重輙掷弃水中。统领怜王,亟藏之艎版下,日取乾糇及浆,从版隙潜投饲之…………王仰天叩齿,俄而风涛恬息,元将喜,饮食王,复厚赠之,遂得还扬州。久之,迁居于盱眙津里镇。

可以看到,与《明史》的描述大同小异,应该来说,《明史》的叙述还更加详细一些,“不乐为军伍”的表述就是《明实录》中所没有的。

但是,我还是会想到有人会说:《明实录》早就被满清修改了,这都能信!!!

不好意思,身经百战见得多的我,依旧预判了你们的预判。

我们直接上溯到该事件最原始的史源,宋濂《大明追崇扬王神道碑铭》中描述陈公的一生为:

王姓陈氏,世为维扬人,不知其讳。当宋之季,名隶尺籍伍符中,从大将张世杰扈从祥兴帝驻南海,至元已卯春,世杰与元兵战,师大溃,士卒多溺死。王舟亦为风所破,幸脱死达岸,与一二同行者累石支破釡煮遗粮以疗饥。已而粮絶,计无所出,同行者曰:我等自分必死,闻髑髅山有死马,共烹食之,纵死亦得为饱鬼,不识可乎?王未及行,疲极,辄昼睡,梦一白衣人来谓王曰:汝慎勿食马肉,今夜有舟来,共载也。王以为偶然未之深信。俄又梦如初,至夜将半,梦中髣髴闻橹声,有衣紫衣者以杖触王之胯曰:舟至矣,奈何不起?王惊寤,身忽在舟中,见旧所事统领官。时统领已降于元……王仰天叩齿,若指麾鬼神状,风涛顿息。元将喜,因饮食之。至通州,赉王数巨鱼,送之登岸。王归惟扬,不乐为军伍,避去旴眙津里镇,择地而居,以巫术行。

可以看到,《明史》的“不乐为军伍”是参考了这篇原始史料的,不仅仅是剪裁《明实录》而成,这也是为什么我常常说《明史》的编撰水平相当高、大家不要等闲视之的原因。同时,这篇神道碑铭还多了一个“赉王数巨鱼”的故事,很明显陈公对于自己这一段惊险经历记得相当清楚,给后辈讲的时候还会绘声绘色的描述:

那个大官对你爸爸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不仅好吃好喝的招待着,到了通州之后还亲自把我送上了岸,还非得送我几条大鱼。你知道那个鱼有多大吗?说出来吓死你个小家伙,它一口就能把你吞下去……

这篇朱元璋草稿、宋濂润色的“陈公行状”有三点很关键:

1、用元朝年号。至元已卯春即1279年,此时是南宋小朝廷最后一个年头“祥兴二年”,但在此处,朱元璋用的是元朝年号,而非南宋小朝廷的年号,可见在朱元璋心目中,陈公的故事压根没什么民族主义意义;

2、不避讳对投降元朝上司的感谢,以及元将的馈赠。对于陈公的上司,那位投降了元朝的统领,朱元璋描述的陈公故事里,占有很大篇幅,把统领冒着生命危险两次救陈公性命之事,描写的非常详细,充斥的是感激之情,而且民族主义的指责;

3、全文核心要点是陈公有神明保佑。《大明追崇扬王神道碑铭》的中心思想只有一个,陈公有神明保佑,才能投奔降元的上司,并且获得元将的优待,这说明我大明太祖高皇帝是天生圣人,他的君临天下是上天早就安排好了的。这在“神道碑铭”最后,宋濂叙述完朱元璋的行状了,于是立马总结了中心思想,并且进行了天命所归的升华,要不说别人宋濂怎么是明初第一支笔呢,水平就是高:

今王当患难危急之时,神假梦寐挟之以升舟,非其精诚上通于天,何以致神人之佑而至于斯也?王之群行,其详虽若不可知,举此而推之,则其积德之深厚断可信矣。
惟我扬王,昔隶戎麾。狞风荡海,粮绝阻饥。天有显相,梦来紫衣。挟以登舟,神力所持。易死为生,寿跻期颐。积累深长,未究厥施。乃毓圣女,茂衍皇支。

因此,从朱元璋的角度来看,陈公的故事只是一个老套的“君权神授”之塑造,至于陈梧桐所谓的“他从心底里佩服外公,盼着有一天能像外公那样拿起长矛大刀,把蒙古、色目贵族斩杀净尽,从此不再受他们的欺凌压榨”,相信朱元璋看到后也会很懵:

你在教我做事咩!!!

3、进一步的怀疑

再进一步,我颇怀疑以上实际就是朱元璋外公自己出于职业习惯(算命)的口嗨,可能并不是真的。

“朱元璋的外公是崖山海战幸存的残兵”从史源上看是真的,但是除此之外,关于陈公和朱元璋的一切故事都是假的,甚至我怀疑陈公参加崖山海战这件事,也极有可能是假的。

朱元璋和他这位外公压根不熟,甚至可以说相当不熟,在洪武八年的《祭外祖扬王文》,只有一句话生拉硬扯把陈公和朱元璋扯上了关系:

外祖累世皆积阴功。

朱元璋和陈公不熟也是情有可原的,因为老朱的母亲从小可能就是个留守儿童,和自己爸爸应该也特别不熟。

还是在那篇《祭外祖扬王文》中,没一句提到养育母亲之类的话。反而是在《祭外高曾祖考妣》中写到:

为其育母之深恩,旷如昊天后土。

可见,朱元璋的母亲从小是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父亲反而管得少。

这和陈公的职业有直接关系,宋濂在《大明追崇扬王神道碑铭》描述陈公的职业为“以巫术行”,这玩意儿说得好听点是算命的,说得不好听是坑蒙拐骗。他一辈子估计也没在巫(骗)术(人)上修炼出太深的道行,所以不可能坐在家中等人找上门来,只能是行走四方找生意。这种游方术士在古代很常见,在朱元璋的那些“神话故事”里,也都是游方术士“上门服务”,没见朱家人去术士家里。

所以,朱元璋母亲对这位父亲估计也没有太深感情,这也导致朱元璋在封扬王诰和祭扬王文中,并没有像对以往亲戚那样感情充沛,显得很寡淡和例行公事。

因此,像吴晗所谓的:

外祖父陈公那一嘴大白胡子,惯常戴上细竹丝箬帽,仰着头,那叩齿念咒的神气,还依稀记得。

陈梧桐所谓的:

他从心底里佩服外公,盼着有一天能像外公那样拿起长矛大刀,把蒙古、色目贵族斩杀净尽,从此不再受他们的欺凌压榨。

完全是全凭脑补的自嗨。

至于陈公参与崖山海战这件事,虽然宋濂在《大明追崇扬王神道碑铭》中按照朱元璋的记述写了,因此在史源学上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我实在颇怀疑这件事来自于陈公向来不靠谱的一张嘴。具体故事上面已经引了,我们可以再仔细进行分析,则又是神仙入梦,又是神仙瞬间传送,又是一抬头一念咒风涛顿息的。可能有人会认识这是朱元璋对自己祖上的神话,实际上,读完朱元璋的所有文本就可以知道,他相对来说还是一个比较务实的人,虽然会给自己身上加上各种神话色彩,什么一出生红光满屋啊、出门碰到神仙啊,这都是做皇帝的规定动作。除了自身,他是不太爱造神的,对于自己的祖上,很客观,很少加进去什么神神怪怪的东西。更何况,神话也得神话自己祖上啊,外公毕竟差了些。因此,根据朱元璋亲口叙述润色而成的《大明追崇扬王神道碑铭》,就显得非常突兀。

所以,我颇怀疑整件事朱元璋没有撒谎,因为他母亲就是这么跟他唠嗑的,而他母亲也没撒谎,因为陈公当初就是这么吹的牛批,甚至很可能他跟很多人讲过这个故事,主要不是突出抗元,而是突出自己有神仙入梦、咒语能停风熄涛,说白了,就是为自己拉业务增加光环。

我们按照陈公自己吹的牛批,来捋一捋时间线,就会发现实在过去奇怪。

崖山海战是1279年,宋濂《扬王神道碑》也说了陈公是“至元已卯春”参与的海战,那个时候很明显还是个年轻人,因此才有可能被抓壮丁去打仗,没有结婚,更没有小孩,他是在“避去旴眙津里镇,择地而居”后才开始成家立业的。

因此,我们往大了估计,假设他那个时候三十岁(古人三十岁还没结婚实在很少了),《扬王神道碑》说陈公活了九十九岁,那么我们做一个简单的加法:1279+69=1348。也就是说,如果他参与崖山海战已经三十岁“高龄”了,他也得到1348年才会去世,也就是至正八年,那个时候他的女儿、朱元璋的父母都死了四年了。朱元璋1328年出生,那个时候都已经二十岁了。

而在《祭外祖扬王文》中,朱元璋说:

斯非上天后土之昭鉴,海岳之效灵,家祖、外祖累世皆积阴功,奚若是耶?

这种话不太像一个和外公同时代生活了二十年的人说的,反而像一个压根没见过外公的人说的。因为除了这种玄之又玄的“阴功”之外,朱元璋没有在任何地方谈到和外公的任何联系,这和朱元璋凡封或者祭亲人,必然谈两人交往的传统不符(十多岁父母双亡的朱元璋极为看重亲情,也爱追忆亲情)。因此,朱元璋极有可能是没有见过陈公的,至少是在能记事之前,陈公就已经死了。

如果按这么倒推,99岁死亡的陈公在1279年崖山海战时,至少已经四五十岁了。

所以,99岁肯定不足信,这应该来自于陈公的谎报年龄,这一点在术士身上应用很广泛。崖山海战则有可能来自于按照陈公这么花里胡哨的描述,我认为撒谎的可能性也很大。

因此“朱元璋99岁的外公参加过崖山海战”这一论断,我怀疑前半部分应该是假的,后半部分至少百分之五十是假的。

但是,关于这位扬王的可靠记载实在太少,反而是各种夸大其词的传说一堆堆的,希望以后能找到可靠的材料来支撑或者驳倒怀疑。

参考

  1. ^ 茅海建论清朝的宗藩关系
  2. ^ 阿拉伯波斯突厥人东方文献辑注,P63
  3. ^ 十六世纪葡萄牙文学中的中国中华帝国概述,P68

user avatar   wth1989 网友的相关建议: 
      

1935年,礼萨汗通知外国使节将国名由波斯更改为伊朗

实际上,从萨法维王朝开始,这个国家的名字就已经是伊朗了。1935年,礼萨汗通知外国使节,在外交事务中,应使用"伊朗(Iran)"这个国名,而不是"波斯(Persia)"。因为波斯在伊朗人的眼中仅指南部的法尔斯省,用来指代国家则是古希腊人的手笔,欧洲国家延续了这个称呼。礼萨汗要求改的,是欧洲各国对伊朗的俗称,不是自己的国名。


user avatar   fei-tui-98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割地:放弃越南和哈密卫。


不赔款不纳贡:崇祯派陈新甲和义,岁币黄金十万两、银二百万两。


天子守国门:英宗带着瓦剌军要宣府大同守军开城门要财宝。


君王死社稷:想迁都顾忌后世说他弃祖宗社稷,太子往南又怕重演肃宗灵武登基 闯军兵临城下,先跑安定门,再跑朝阳门,全部堵死只能死社稷。


user avatar   ti-yu-lao-shi-4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挺搞笑的提问啊……

斯诺登都过去这么久了,

不会还有人不知道拉登塔利班什么的一开始都是美国资助的吧?

恐怖组织?

美国不管它们,它们发展的起来吗?

大部分恐怖组织不就是美国为了搞俄罗斯或者其他人搞出来的代理人吗?

====================

嗯,对了,不懂的可以去看这个,

神解读!姜子牙讲的其实是美国本拉登和斯诺登的故事_哔哩哔哩_bilibili


user avatar   yi-ming-45-92-3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孤独的斗士,一个悲怆的结局。

让FBI头疼、绝杀希拉里、搅乱美国大选的阿桑奇,今日被逮捕了。

当地时间11日,厄瓜多尔总统宣布撤销对47岁的维基解密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的政治庇护。

阿桑奇被捕时已经是满头白发,白色胡须了

随后,英国警方立即逮捕了他。







2010年,阿桑奇创立的维基解密网站公布了大量涉及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的秘密文件引起了争议;





同年,阿桑奇被瑞典检方指控涉嫌强奸。





4月10日,维基解密现任主编在新闻发布会上称阿桑奇在厄瓜多尔使馆被监视。





自从2012年6月,得到厄瓜多尔驻英国使馆的庇护后,阿桑奇已经在这里呆了整整七年。




如今,这里已不再是它的避风港。





Julian Assange,这位天才黑客,执着于公布“真相”的“记者”,是一位令美国政坛震颤的鬼魅传奇人物。


在瑞典背负了性侵嫌疑的阿桑奇,在厄瓜多尔驻英大使馆经历了多年不见天日的政治避难生活。


2017年,CNN电视台就曾援引知情人士的话表示,美国司法部自2010年起,就对阿桑奇和维基解密进行了调查;


同时,美国政府已准备正式起诉,以逮捕维基解密网站创办人阿桑奇。


指控方认为他们已经找到了在追究阿桑奇责任方面进一步推进的办法,比如,证明维基解密在帮助美国国家安全局前雇员斯诺登公布秘密文件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的证据。




(图片来自中新网)


美国政府为他兴师动众,他把美国搅和起风浪一片。


双方斗智斗勇,也是一场爱恨情仇的大戏。


这戏,可得从头说起。


阿桑奇,于1971年出生在澳大利亚东北海岸的一座城市。


16岁,他就成为一名黑客,并成立“万国倾覆”组织。


后来,这位迷人的反叛角色,利用超级黑客的身份,已经接触到了许多被符号化的机密,阿桑奇案的一个首席检察官曾这样形容他:“他就像万能的上帝那样逛来逛去,可以随心所欲地行事”。




阿桑奇曾登上过时代周刊的封面,一幅美国国旗图案的胶带封住了阿桑奇的嘴。美国政府一直对阿桑奇充满忌惮。(图片来自网络)



35岁的阿桑奇创立“维基解密”,是2006年。


这是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组织。据 iAsk Media 报道,维基解密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阿桑奇本人也周游多国,居无定所。维基解密甚至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获取信息所需的计算机也藏在世界各地的各个角落。


网站主页上,维基解密称自己为“大规模文档解密与分析的不可追查和不被审查来源的网站”,而它的主要兴趣在于“揭露暴政”,“揭露政府和公司不道德行为”。


并称:“我们坚信,政府活动的透明度是减少腐败、建设更好的政府与强大民主国家的关键。”




(图片来自网络)


其中,阿桑奇自我定位是一名“记者”,而维基解密作为一个“媒体组织”,能最大程度保护揭秘者和记者的安全。


据国际在线报道,这个网站每天贴出数十份机密文件,并声称:在这里,检举人、新闻记者和博客可以揭发各种腐败行为,而不用担心雇主和政府的报复。


一时间,“互联网时代的罗宾汉”与“破坏了国家信息安全的危险人物”两种评价让阿桑奇站在风口浪尖。





据报道,“维基解密”的创立就像一个上了发条的定时炸弹,至今已曝光1千万份文件,握有多少机密已经成为各国政府不敢想象的问题。其中,跟美国政府结下的梁子尤其大。


网站运营初期,就公布了美国国防部下发给士兵的关于如何审判俘虏的《关塔那摩监狱管理指导手册》。


关键转折发生在2010年。


4月,“维基解密”在Collateral Murder 网站上公开2007年美军在伊拉克空袭时杀死无辜平民和两名路透社记者的视频;


5月,《纽约每日新闻报》已经将维基解密排为“彻底改变新闻界的网站”第一名。阿桑奇被称为“黑客罗宾汉”,明目张胆地挑衅奥巴马政府。


顶着美国官方发出的追捕令与政府的多番警告,3个月后,它发布了7700份美军阿富汗战争绝密资料,涉及平民伤亡情况以及巴基斯坦和塔利班分子之间存在联系。美国就此事展开了大范围的刑事调查。




(图片来自网络)


同年10月,“维基解密”和主要商业媒体公司合作,公开了超过40万份,由美军士兵2004年-2009年间提交的报告,称为伊拉克战争记录,被BBC称为“历史上最伟大的’维基解密’文件”。


而当时,阿富汗战争已持续近9年,战场上已留下千余名阵亡士兵的尸体,“撤军”的呼声渐高。


“被透明”的白宫跟五角大楼怒了,他们强烈谴责维基解密,称这些信息可能危害国家安全,让美军及盟友人员面临危险;并要求维基解密立即向美国政府归还机密文件,并删除网站上所有记录。同时威胁,如果维基解密不这么做,军方将找到自己的方法迫使他们“做正确的事”。


然而,早在6月,涉嫌泄露大批情报资料给维基解密的美军士兵布拉德利·曼宁已经在伊拉克被捕。




阿桑奇2010年Ted演讲(图片来自网络)


有消息称,因涉嫌“性侵门”被美国官方追捕的阿桑奇,同时面临美国情报部门的追杀(有爆料称,时任国务卿的希拉里想除掉阿桑奇,甚至表示:“难道我们就不能对这个家伙使用无人机吗?”);网站也将遭遇美国军方的黑客攻击。


可阿桑奇却说,网站还将继续公布文件,“我们不会被压倒”。


年底,又发布了25万份美国机密外交电报与对美国安全影响重大的官方机密设施清单。





此后,维基解密网站历经短暂的低迷期,回到大众视野是2012年。


据报道,标志性的事件是:它爆料了从黑客组织Anonymous 处获取的,美国全球情报分析公司Stratfor的一系列机密邮件,内容涉及该公司不可告人的运作方式和收集、出卖情报的内幕本质。


被人们称为“影子中央情报局”的Stratfor公司,是一个全球情报分析公司,表面声称主营业务是为政府和商业机构提供全球政治局势分析服务,但实际上从事的是收集和出卖各类机密情报给美国各大企业或政府部门的工作。


维基解密的合作伙伴解释曝光这些资料的原因:“我们认为,在美国社会资本主义框架下,执法者和世界500强企业的资本家选择与富有的统治阶级站在了一起,从而背叛了人民。”


而这家公司应对的态度是坦荡荡:事业光明正大,没有丝毫畏惧。


阿桑奇这边却动作不断。


第二年,阿桑奇的维基解密组织,帮“棱镜门”主角,美国中央情报局前雇员斯诺登,疑似争取避难冰岛。


而前一年,因为向公众泄露美国政府机密文件而触怒华盛顿的阿桑奇,已经获得厄瓜多尔无条件提供庇护所。




阿桑奇在厄瓜多尔大使馆(图片来自网络)


据报道,藏身在厄瓜多尔驻英国大使馆的阿桑奇说:“我们一直在和斯诺登接触,也一直在帮助他。我个人非常同情斯诺登先生。” 同时,暗示“接棒”公布斯诺登的揭秘文件。


当时,英国《独立报》称,阿桑奇与厄瓜多尔一名外交官合作帮斯诺登获取了安全通行证。


而斯诺登成功出逃后,阿桑奇也成了为数不多知道他下落的人:“考虑到来自美国政府的威胁,我们不能提供更多细节;但我们知道斯诺登先生身处何处,他目前处境安全,情绪高昂。”





以往种种已经让美国对他恨之入骨又无可奈何。


接下来,2015年的“监听门”更让美国政府陷入众人讨伐的境地。


6月,阿桑奇称:“法国人民有权知道,他们选出的政府遭到本应是盟友的国家敌意监视。”


“维基揭秘”网站和法国媒体爆料,美国国家安全局连续监听希拉克、萨科齐和奥朗德三任法国总统的通信,时间跨度至少6年。


据法国《解放报》网站等援引“维基揭秘”网站的有关材料报道,“维基揭秘”网站获得了美国国家安全局经常监听三位总统后撰写的5份结论性文件。


监听内容包括:法国领导层讨论全球金融危机、欧洲联盟前途、法德关系乃至美方对法方的情报监控行动。


这些文件描述了上述三位法国总统施政和决策行为的一些特点,被列为高级机密。最晚一份监听资料的标注时间为2012年5月22日,即奥朗德就职数天后。




(图片来自网络)


报道称,法国一些部长和议员也是美国的监控对象。曝光材料包括了美方获取的奥朗德和许多总统府官员的手机号码。


奥朗德召集议会主要领导人,抗议美国监听这一行径。执政党社会党议员雅克·于尔沃阿用英语和法语写道:“我们又一次看见,美国眼中没有盟友,只有靶标和仆从。”这件事上,美国起初表示无可置评。稍后称,“现在”没有监听。


法国媒体认为,“斯诺登事件”对法美关系的负面影响还没消除,又披露出总统遭美国监听的丑闻,法美关系,甚至是欧美关系将因此受到冲击。


同样被阿桑奇警告的,还有日本。


自二战结束以来,日本一直是美国的亲密盟友。甚至奥巴马访日时形容日本是”美国在世界上最亲密的一位伙伴”——可是,被阿桑奇啪啪打脸。


8月1日,据德国媒体报道,维基解密公布了名为“目标东京”的文件,称美国政府也对日本的政府和企业界进行了监控活动,其中一份报告的注释显示,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和新西兰也获得了这份报告。


监控的广度和深度然人心惊,他干脆警告:“不要期待一个全球监控大国会有所顾忌或敬畏。


唯一的规则是:没有规则”。





当时间走到2016年,已经在厄瓜多尔驻英国大使馆足不出户四年的阿桑奇,在美国大选中,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又一个高潮。


这个身为天才黑客的记者,发誓要终结希拉里的总统之路。


当2016美国大选的喧嚣渐渐平息,人们讨论着特朗普为何击败呼声极高的希拉里·克林顿。




(图片来自网络)


此时,有人提出:是阿桑奇的维基解密成功地将那位曾被当做笑话的特朗普送上美国政坛巅峰宝座。


每一次维基解密的亮相都是对希拉里的重创,也将特朗普一点点推向总统宝座。


开向希拉里的第一炮,是7月。


美国东部时间7月22日早上10:30,维基解密公开了美国民主党国家委员会内部绝密的19252封邮件和8034个附件,此次泄露的账户来自公关主任、国家财务总监、人事财务总监等7个民主党高层。


而此次曝光的内容主要是:民主党内部对桑德斯的打压、抹黑对手特朗普、屏蔽不利信息和报答捐款人等。




(图片来自网络)


有人称,这可能是自尼克松水门事件之后,情节最恶劣卑鄙的一次总统大选。




(图片来自网络)


这次邮件信息直接导致DNC主席舒尔茨下台,部分桑德斯支持者反目希拉里。




美国民主党主席舒尔茨辞职(图片来自网络)




桑德斯支持者反对希拉里(图片来自网络)


可是,好戏不止于此。


2016年8月,“维基解密”悬赏2万美金抓获杀害民主党工作人员Seth Rich的凶手。值得一说的是,这位被离奇枪杀的受害人在党内负责技术方面工作。


阿桑奇更发表讲话暗指其为邮件爆料人,继续炒热邮件门。




(图片来自网络)


当希拉里阵营疑似要甩锅俄罗斯时,阿桑奇说,希拉里的“天性”就是通过渲染外国威胁来转移民众对国内问题的注意力。


而俄罗斯坚决不接锅,并称“俄罗斯企图利用邮件影响美国大选”等类似指责是美国大选中的“常见伎俩”。


到了美国大选高潮迭起、抓马横出的十月,这一“黄金时期”被赋予了一个特殊的名字——“十月惊奇”。


原来,希拉里、川普两方阵营都卯着劲儿展开了最后的殊(si)死(bi)大战。


此前阿桑奇就通过多个渠道扬言要彻底摧毁希拉里的“总统梦”,计划每周放一波关于希拉里的猛料、在11月8日投票选举日前瓦解希拉里的获胜之路。




(图片来自网络)


10月,说到做到的阿桑奇,利用“维基解密”曝光了希拉里·克林顿竞选团队经理Podesta邮件,指责希拉里曾“支援”IS。


Political Insider的原文表示:在奥巴马的第二个任期内,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授权将美国产武器运送至卡塔尔。她这一做法旨在颠覆利比亚的卡扎菲政权。之后,这些武器又被送至叙利亚去资助基地组织,用于颠覆叙利亚的阿桑德政权。


希拉里在组织“叙利亚之友”(Political Insider说这也叫基地组织或ISIS)的过程中扮演着一个领导人的角色。这是在支持由CIA领导的叙利亚政权更替暴动。




(图片来自网络)


2013年班加西恐怖袭击后,希拉里曾公开否认她对武器运输这件事情知情。


在之前Democracy Now对朱利安·阿桑奇的采访中,希拉里“邮件门”中包含的1700封邮件中指出希拉里与利比亚、叙利亚、基地组织、ISIS有直接联系。


每个大料,虽然真实性受到部分媒体的质疑,可照旧令希拉里招架不住。


维基解密,这个因为对政府不信任而建立的“编外成员”一定程度上左右了这场美国大选。




如今,这位人们眼中的“互联网的罗宾汉”,在厄瓜多尔驻英大使馆经历了政治避难生活后,宣告被正式逮捕。


面前是与他纠缠许久、恩怨深远的美国政府,他又将去哪里呢?


user avatar   peng-zhan-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过分啊,很合理的要求。

只不过男性那种收入又有房子的,恐怕更关心年轻漂亮或者心灵契合之类的的,不会那么关注女性的收入了。

男女双方在的择偶标准是不一样的。


user avatar   tian-hao-yu-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英雄指挥人们去讨伐恶龙,人们不畏恶龙奋力向前,可英雄却在人们背后架起了冒蓝火的加特林。

可以把我私底下当傻子,但你不能明着面骂我是笨蛋,还硬要告诉我不把鹿当马是因为我无知。

得了吧,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现在的经济日报,九成九的媒体都是为了那一小部分人群服务,它们需要什么就报道什么。

很多人把这些官媒当作真知,却不知人家把他们当枪使,需要的时候大力呼吁,不需要的时候一脚踹开。而人们需要它们的时候,就开始不听,不闻,不理了。

这次怎么拿到手机的,看过直播或者录播的应该都清楚,如果说不是拼夕夕紧急公关,打死我都不信。

几百人或者几万人砍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国内屈指可数的大媒体罔顾事实,在一个充满诱导欺骗的流氓app遇见了一丁点质疑,它就连忙跳出来开始洗。

恶心啊!啊呸呸呸呸呸!


user avatar   san-er-yi-76-15 网友的相关建议: 
      

英雄指挥人们去讨伐恶龙,人们不畏恶龙奋力向前,可英雄却在人们背后架起了冒蓝火的加特林。

可以把我私底下当傻子,但你不能明着面骂我是笨蛋,还硬要告诉我不把鹿当马是因为我无知。

得了吧,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现在的经济日报,九成九的媒体都是为了那一小部分人群服务,它们需要什么就报道什么。

很多人把这些官媒当作真知,却不知人家把他们当枪使,需要的时候大力呼吁,不需要的时候一脚踹开。而人们需要它们的时候,就开始不听,不闻,不理了。

这次怎么拿到手机的,看过直播或者录播的应该都清楚,如果说不是拼夕夕紧急公关,打死我都不信。

几百人或者几万人砍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国内屈指可数的大媒体罔顾事实,在一个充满诱导欺骗的流氓app遇见了一丁点质疑,它就连忙跳出来开始洗。

恶心啊!啊呸呸呸呸呸!


user avatar   michael-55-7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增补:

关于具体多大的伤害数字比较能够引起玩家的好感,可能会有许多不同的答案。

对于我自己来说,日常10-20万,特定的斩杀、高伤害技能或者易伤环境可以达到100万+,这样就很棒。

但是这样做的问题在哪里?如果你看完了整篇回答你就会知道:

魔兽世界作为一个已经持续更新了十几年的游戏,数值永远不可能停滞不前。

如果碰巧在某个资料片的末期,我达到了上述所说的理想数字,那么按照简化的3倍膨胀系数,下一个资料片末期,我的伤害就会来到日常30-60万,高伤害300万+,从视觉上来看并没有与上一个资料片拉开数量级,反而会让人对数字快速疲劳。

因此频繁的数据压缩,其实也是给设计团队喘息和施展的空间。

而且这些年过来了,大家多少也都懂:在机制面前,数值是一个热修就解决的渣渣问题,反过来,在绝对的数值碾压面前,机制也是渣渣。机制契合当前版本的节奏和环境才是最重要的。因此与其纠结于数据的缩放,不如一直跟风一直爽,手动狗头。

(虽然我是个铁头娃牧师玩家吧)

另外,关于隔壁暗黑3的大量讨论,暗黑3我也玩过许多个赛季,尤其是上个可以任意选择萃取的赛季,玩了个死灵法师,可以说是这几年来暗黑3玩的最爽的一次,因为使用了游戏内置的科学计数功能,所以最后实际上对于我究竟打出了多少个0并没有直观概念,毕竟装备追求还是停留在太古1000智力那个水平。

为什么暗黑3并不能直接拿来跟魔兽或DNF这类传统网游来对比?因为本质上,暗黑3的内核与流放之路、恐怖黎明和火炬之光并无区别,其实是一个可以在世界范围(国服不在地球上啦,莫杠)内开局域网房间的ARPG单机游戏。甚至暗黑2的pvp模式都因为温和的数值膨胀和粗陋的机制而严重失衡。

暴雪历来注重平衡,近几年尤甚,那么一款数字可以从出生的时候十几点膨胀到末期十几京的游戏,人物血量尚不过百万,这样的游戏注定是突破了pvp可以容纳的范畴,而天梯本质上也不过是玩家们挑战自我的舞台。反过来说,因为没有了玩家互相之间巨大差距的平衡限制,设计师可以放开手脚放飞自我,动辄10000%的倍率一顿叠乘之后自然是恐怖如斯。随着你逐步挑战更高的大米层数,这些爆炸数字带来的快感其实也在被同样爆炸的怪物们压制着。本质上,你面对一个1京血的怪物,对它造成了2兆的伤害,跟你面对一个10000血的怪物,对它造成了2点伤害,是没有区别的。



隔壁DNF了解一下?

目前伤害上限到了999999999,也就是九亿九千九百九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

然而这个上限已经远远跟不上目前实际的伤害了,以我的装备,理想情况下一次三觉技能大概会直接造成大约五百亿的伤害,还有五百亿分散在一串小数字中。

实际游戏体验嘛,看久了也都麻木了,因为根本不会去数到底是多少。如果魔兽始终没有进行数据压缩,只怕要比DNF膨胀的还要厉害。

回头看看魔兽的三次数据压缩,虽然但是吧,熊猫人末期是因为早年间的底层代码限制,小吼总生命值已经超过了上限,于是设计了频繁的转阶段。第二次是发生在7.3末期?记不太清了,好像是配合神器的能量被导入萨格拉斯之剑导致脚男们身体被掏空?

眼下这是发生了第三次,但公平的说等级压缩是大胆的尝试,魔兽作为一个十几年的老游戏,客户端都已经膨胀到了80G,隔壁怀旧服已经更新到安其拉了,早期下载的时候才3G多。曾经螃蟹还在暴雪的时候,第一次数据压缩他就提到过,按照当时数据的膨胀系数,在两个版本之后就会变成装备上有数千属性的时代,他的预言成真了,BFA版本末期的特质装备真的到了那个数量级。

再举个简单的例子吧。

60级寒冰箭打1000,70级打5000,就假设每个资料片这个数字翻5倍。当然实际膨胀曲线没有这么平滑也没有这么陡,只是为了给大家演示所谓的指数级增长。

80级25000

85级125000

90级725000

100级3125000

110级15625000

120级78125000

130级390625000

130级到了暗影国度版本了,单一个寒冰箭伤害就上亿了。保守一点,如果是3倍呢?这个倍率就很接近实际的膨胀曲线了。

60级1000

70级3000

80级9000

85级27000

90级81000

100级243000

110级729000

120级2187000

130级6561000

单个填充技能就是这个数字了,那么这个法师去打的10人团boss大概多少血量?

假设战斗时间4分钟,2T3治疗5输出标配,两个T算一个dps,6个dps,boss战斗是纯单体木桩,除去转阶段,boss废话,跑位,有效输出时间80%,每支寒冰箭1.8秒施法时间。

在这个战斗时间里,这个法师读了大约107个寒冰箭,30%暴击率,造成了总计9.1亿伤害,6个dps平均一下,boss总血量达到了54.6亿。

好了,这真的是你想要的游戏吗?




                 

相关话题

  《辛丑条约》签订 120 周年,身为中国人,我们能从这段历史中学到什么?祖国的繁荣昌盛对个人有何意义? 
  为什么扑克牌中 J、Q、K 都代表了各种风云人物,而最强的却是小丑? 
  历史圈大v们有没有在各自回答评论区或者很小众的历史类文章作者里发现历史水平非常高但还不是很出名的ID? 
  岳飞北伐的效果到底有多大? 
  如果刘璋没有邀请刘备入川,刘备怎样才能攻下益州? 
  宋澶渊之盟正确不正确,用钱换来短暂和平,安于和平,重文轻武。? 
  《论语》如今被列为高考必读书目,高中生应该怎样努力理解儒家学说? 
  英国宣布出兵乌克兰会造成什么后果?会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战吗? 
  如何评价恩斯特罗姆以及他的主张? 
  世界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赌国运』事件? 

前一个讨论
俄罗斯和美国可能联手吗?
下一个讨论
二战时日本政府为什么决定偷袭珍珠港?





© 2025-01-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