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豪门高第的女子,才有父权照拂下取名的资格,而且只是闺名用不上。以红楼梦举例子,贴身仆役由主人赐名,婆子随夫叫“XX家的”,王熙凤大名是“琏二奶奶”,贾母也不叫史老太君。
普及语文教育刻不容缓,以下片段来自邹韬奋《我的母亲》:
说起我的母亲,我只知道她是 “浙江海宁查氏”,至今不知道她有什么名字!这件小事也可表示今昔时代的不同。现在的女子未出嫁的固然很“勇敢” 地公开着她的名字,就是出了嫁的,也一样地公开着她的名字。不久以前,出嫁后的女子还大多数要在自己的姓上面加上丈夫的姓;通常人们的姓名只有三个字,嫁后女子的姓名往往有四个字。在我年幼的时候,知道担任商务印书馆出版的 “妇女杂志” 笔政的朱胡彬夏,在当时算是有革命性的 “前进的” 女子了,她反抗了家里替她订的旧式婚姻,以致她的顽固的叔父宣言要用手枪打死她,但是她却仍在 “胡” 字上面加着一个 “朱” 字!近来的女子就有很多在嫁后仍只用自己的姓名,不加不减。这意义表示女子渐渐地有着她们自己的独立的地位,不是属于任何人所有的了。但是在我的母亲的时代,不但不能学 “朱胡彬夏” 的用法,简直根本就好像没有名字!我说“好像”,因为那时的女子也未尝没有名字,但在实际上似乎就用不着。像我的母亲,我听见她的娘家的人们叫她做“十六小姐”,男家大家族里的人们叫她做“十四少奶”,后来我的父亲做了官,人们便叫她做“太太”,她始终没有用她自己名字的机会!我觉得这种情形也可以暗示妇女在封建社会里所处的地位。
台湾和大陆女权状况如何?问题在于经济还是政治?很多所谓的“田园OL女权”,本质是不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