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总体不如中国发达的南亚/东南亚/中东/拉美国家及地区有何优于中国之处? 第1页

  

user avatar   count_palatin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这里说一个可能会让很多人感到意外的指标——电视剧出口量。截至2018年末,目前世界上电视剧出口量前四的国家分别是 1.土耳其 2.美国 3.墨西哥 4.巴西。

  为避免不必要的质疑,开头这里有必要细说一下“电视剧出口量大意味着什么?”这个问题。

  1.电视剧出口量大不意味着出口的价值高,只是部数多。

  2.电视剧出口量大不意味着电视节目出口量大,因为电视节目还包括综艺、纪录片等。

  3.电视剧出口量大不意味着制作量大,不意味着质量一定高,也不意味着观看人数多,电视剧也不只有国际市场,还有本国市场。印度、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一个国家的人口就能顶的上拉美二十个国家的两倍。

  4.电视剧出口量大和文化软实力的强大也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无法否认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谈起和中国的比较,也是从这一层意义上出发的。中国现在经常强调文化软实力,要“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而在文化产业这件事上,中国在很多方面相对不如一些发展中国家,这是事实,也是我国需要进一步提高的地方。

  接下来本回答简单讲一下土耳其、墨西哥、巴西三国电视剧出口的情况。美国作为发达国家,也是众所周知的文化强国,在此不谈。而土、墨、巴三国的情况,其实包含了世界电视剧发展史的很多重要事实,也有很多有趣的东西可以挖掘。


1.土耳其:快速崛起中的电视剧强国

  2018年,土耳其在电视剧出口量上超过美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电视剧出口国。全世界25%的进口电视剧都来自土耳其。事实上,土耳其在电视剧出口方面是个晚辈,在1999年才推出了第一部面向国际出口的电视剧《疯狂的心》(Deli Yürek),2004年的电视剧出口收入仅有1万美元。但是到2010年左右,土耳其就在出口量上超越了墨西哥,跃居世界第二,又在2018年超越了美国。到2016年时,土耳其电视剧出口收入已经达到2.5亿美元,预计2023年将达到10亿美元。这一速度是不得不令人惊叹的。

  要得知土耳其电视剧何以出口热销,我们首先得了解它的市场何在。作为中国观众,想必本文的读者们在得知土耳其是世界最大电视剧出口国的时候可能会很吃惊,毕竟大家可能连一部土剧都没有看过。这并不奇怪,因为土剧的主要市场并不在东亚或者说中国。土剧国际市场的基本盘在阿拉伯国家,热门土剧几乎都会有阿语字幕+配音版。而且土剧还会特意使用阿拉伯语马什里克方言配音,而非标准阿拉伯语。而一些其它的电视剧出口国,例如墨西哥和印度,一般还是会采用标准阿拉伯语配音。在中东的几个主要阿拉伯国家,特别是叙利亚、伊拉克、埃及,马什里克方言都更为贴近观众的使用习惯,标准阿拉伯语听起来就比较生疏。土耳其剧在阿语国家进口电视剧市场当中的地位几乎是不可撼动的,控制着超过70%的份额。在个别国家例如埃及,甚至能达到95%。

  在阿语国家之外,土剧的影响也很快拓展开来。首先是在巴基斯坦、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南亚、东南亚国家。要知道全世界45%以上的穆斯林都居住在这些国家。热门土剧常常会有乌尔都语和印尼语的官方配音(但不一定有英语)。东南欧也是土剧的重要市场,土耳其也有意在这些地区增加文化影响力。在阿尔巴尼亚、波黑等国家,土剧都十分流行。马其顿甚至出于警惕,出台政策限制热门土剧的播放时间。电视剧在土耳其同邻国希腊的公共外交当中也有特殊地位。此外,土剧在阿富汗,以及伊朗的突厥语社区当中也有市场。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拉丁美洲:有不少土剧添加了西语/葡语配音,销售到了拉美。

  古装剧和都市剧是土剧的两大支柱题材。土剧靠古装剧发家立命,都市剧开辟市场。古装剧中最有名的就是2011年播出的《宏伟世纪》(Muhteşem Yüzyı),该剧在世界范围内曾引起过一次土剧热潮,当时中国的央视也引入了该剧。土耳其古装剧以制作精美著称,常常选用很多高颜值的演员,结合起奥斯曼帝国的历史背景,在中东以及其它地区都能引发不少兴趣。

  古装剧是土耳其对外传播文化传统和政治价值的主要工具,而土耳其都市剧则用来传递对社会问题的理解,以及土耳其人的生活方式还有观念。土耳其和许多其它发展中国家一样拥有大量现代化带来的问题,例如传统和现代观念在婚姻和家庭中的冲突,移民和劳工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城市和乡村的割裂等等,这些问题很容易在发展中国家当中引发共鸣。2016年时,BBC探访过土耳其剧为何在拉丁美洲流行的问题,家庭价值观的共通之处还有社会问题的相似之处都是重要的因素。而在中东,相似文化背景下的题材无疑会更有感染力。此外,土剧的价值观相对欧美剧比较“保守”,特别是在性和暴力的呈现上,但土剧普遍推崇进步的生活方式,例如女性独立等。这些都是土剧在发展中国家传播的优势所在。

2.墨西哥:老牌电视剧强国

  如果说土耳其在电视剧领域中是后起之秀,墨西哥则完全与之相反,是一个老牌的广播电视强国。墨西哥是最早利用广播电视促进国家整合、民族建构和政策实施的国家之一。在卡德纳斯(1934-1940年任墨西哥总统)执政期间,政府大量配发收音机,要求每个社区至少拥有一台广播接收设备。墨西哥广播电视强调宣传功用,例如在20世纪70年代的计划生育工作当中媒体就有很重要的角色。在墨西哥,电影电视事业都起步较早,在当下的西班牙语世界,墨西哥是同西班牙并驾齐驱的文化强国,并且拥有西语区最大的广播电视机构特雷维萨集团(Televisa),该机构也是电视剧出口的大厂。

  在1970年代,拉丁美洲开始形成一种被称为“电视小说”(Telenovela)的电视剧传统。“电视小说”的特点是拥有每集30-45分钟的时长,很少超过一小时,也很少短于半小时;用几十到数百的集数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而非像往常的英美肥皂剧一样无限拍摄下去;另外还有一个核心特征是,官方机构常常利用“电视小说”来传播社会文化信息,为主流价值观和政策服务。而墨西哥正是“电视小说”制作的领头羊。

  如果“电视小说”的这些特点让你感到非常熟悉的话,这就对了,因为亚洲电视剧的制作传统就和拉美电视剧有着紧密的联系。拉美是电视剧先驱之一,而亚洲在形成自身的电视剧传统时也受到了拉美的影响。其中部分亚洲国家例如菲律宾、东帝汶等,基于历史文化联系,受拉美影响更深。前文提到过的土耳其电视剧,同“电视小说”传统其实也具有较强的联系。

  墨西哥电视剧出口市场的基本盘在拉丁美洲和美国的西班牙语人群。墨剧在拉丁美洲(包括西语国家和巴西)都有非常显著的地位。此外墨剧还远销东欧、亚洲等地区。1980-90年代是墨剧的黄金时代,墨剧的畅销还打造出了一批超级明星,例如有“拉丁流行天后”“西语肥皂剧女王”之称的坦莉雅.索迪。

  2009年时,湖南卫视推出了一部叫做《丑女无敌》的热播剧,共计四季186集。当时有人以为这部剧是山寨了美剧《丑女贝蒂》。然而事实是,国产剧《丑女无敌》和美剧《丑女贝蒂》都是购买的墨剧《最美丽的丑女孩》的版权,而且特雷维萨电视台还参与了《丑女无敌》的本地化制作。“丑女”系列电视剧当时在全球大热,有许多国家都推出了翻拍版本。而论其根源,此剧其实来自哥伦比亚,发扬光大则离不开墨西哥。

3. 巴西:拉美电视剧的另一台引擎

  巴西同墨西哥一样,都具有深厚的电视剧制作传统。巴西早在1950年代就开始制作电视剧,也是拉美“电视小说”传统的另一个主要推动者。相对于拉美的西语国家,巴西电视剧的普遍优势是投入较大,制作较精良,但天然劣势在于,巴西是个葡萄牙语国家,而葡语在世界上的流行度明显不如西语。

  墨西哥前总统德拉马德里(1982-1988年执政)曾说过一句玩笑话,“葡萄牙语越不过马托格罗索(巴西西部的一个边境州)”,这话反映的是葡萄牙语在西语国家受到的冷遇。与之相对的是,巴西对于把自己的文化推销到西语国家很有兴趣,出口电视剧都会带有精心制作的西班牙语配音,这保证了巴剧在拉美市场具有的地位。此外,巴剧也以其它语种为载体,输送到东欧、东南亚等地区。葡萄牙、莫桑比克、安哥拉等葡语国家也是巴剧的重要出口地。

  中央电视台曾引进播出过的巴西电视剧《女奴伊佐拉》(Escrava Isaura)曾是80年代的热播剧之一。反映生活细节、家庭与爱情、社会公义等是巴剧常见的主题。


  写在最后:之所以回答这个问题,主要是想讲一些刻板印象之外的东西。

  当下的很多人聊起这个世界,开口就是经济,闭口就是军事,凡事离不开内政外交,看一个国家只看发不发达、稳不稳定,从不关心其它的东西。在我看来,这就跟只用工资、学历和长相这几项指标审视身边的人差不多。有些事情固然重要,但是天天只盯着这些东西看,恐怕还是欠了点趣味。毕竟,经济增长不是世界存在的目的,更不是人生的目的,对吧?


user avatar   kenichi-nakamura 网友的相关建议: 
      

快速公交系统

1974年对于巴西而言是一个重要的年份,这一年,巴西人均GDP成功突破1000美元大关,成为当时拉丁美洲继阿根廷,智利与墨西哥之后第四个进入中等收入的大型国家,这段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被誉为“巴西奇迹”,也为政变十年来残暴统治巴西的军政府打了一剂强心针,特别是相对西边1973年政变后经济处于持续下滑的军政府智利和东边伊莎贝尔·庇隆统治下动荡不安的阿根廷而言。

同年,巴西第一条高运量城市轨道交通----南北走向的圣保罗地铁1号线开通,巴西成为继1913年的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1968年的墨西哥城之后第三座拥有地铁系统的拉丁美洲城市。

同样在这一年,巴拉那州首府,都市圈人口约70万的库里蒂巴推出了对后世发展中国家大都会影响深重的一套新式公交系统---Rede Integrada de Transporte,中文译为一体化交通网络的快速公交网络。

在1943年,库里蒂巴曾委托法国城市规划专家阿尔弗雷德.阿格希(Alfred Agache)制定城市规划总体方案,方案该规划的一个基本假定是小汽车交通将呈几何级数增长,因此,需要建设多条从城市核心区向外放射的通道来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按照法国豪斯曼大规模工程的传统,套用巴黎的城市发展模式,1943年规划以老城区为核心,采用一圈圈向外扩大的环状道路和一系列从老城区向外放射的道路相结合的方式来处理城市发展扩大的问题。但由于财力问题,这一规划从未付诸于实际行动。

通过阿格希方案,人们认识到应精心规划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式以适应城市将来的发展与扩张。1965年,在国家发展银行支持下,库里蒂巴市组织地方建筑界与规划界进行方案比选,最终设定了新的1965年城市主体规划方案,原有的摊大饼模式扩张被以主干道路为轴心扩展的带状扩张模式取代,这一规划方案的主推者,年轻的巴拉那联邦大学库里蒂巴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执行官杰米.勒纳(Jaime Lerner)提出减少市区私家车出行辆,代以一套低收费,高效率的公交系统建设。

1971年,时年33岁的杰米.勒纳被军政府委任为库里蒂巴市市长,基于他本人的设计哲学:“采用简单,快速,低成本的方式做事”,和当时的基本国情:七十年代巴西缺乏类似今天中国或印度相对有一定独立性的铁道车辆制造业,对于一个仅有几十万人的中小城市财政很难承受建设城市铁路系统实施城市扩张的成本,于是他提出整合利用库里蒂巴现有的公交车系统,并通过全日巴士专用道,公交干线支线快慢车分离等机制提高全网输送能力与运行效率,从而减少私家车出行率并以公交线路作为引领城市发展方向的箭头。

1974年,一体化交通网络的第一个大突破,长20公里,南北走向的第一条快速公交走廊正式投入运营。同时为方便区分公交车线路类别,快速线与接续支线的公交车采用红色与橙色两种涂装区分。

1978年,RIT引进当时世界领先的公交优先信号系统,通过设置在路口附近的信号传感器感应即将通过路口的公交车方位,通过信号连锁调整红绿灯时长以便公交优先通过。

1980年,RIT全系统票价统一化,在南北走廊首次投入铰接式公交车运行,几座新的公交枢纽站投入使用,第二条快速走廊--东西走廊投入运营。

1991年,RIT迎来了开业是七年以来最大的革新创举。当全新,高科技,无障碍的低地板或低入口公共汽电车设计席卷整个欧洲,特别是电车低地板化几乎终结了贯穿整个七十年代的轻轨现代有轨电车(Light Rail Transit)的头号大问题:高地板高站台与低地板低站台之争时,RIT再次将杰米.勒纳的设计哲学发扬光大,反其道而行设计了新颖的圆筒式车站(Estação tubo),与此同时,新采购的公交车车门高度提高到与车内地板和圆筒式车站同高,乘客可以方便的走过在车门与站台屏蔽门开启前落下的渡板进入公交车内。通过这一借鉴LRT高站台高地板设计的方案,在八九十年代拉美经济的动荡不安之中RIT一石二鸟,在方便残障人士,推婴儿车的母亲的同时,提高了高峰时期车站乘降效率,更由于全面高地板化设计避免了车辆更新时大规模采购低地板或低入口车辆带来的预算过高问题。

同年,由沃尔沃公司承制的双铰接公交车投入RIT运营。

这里附带提一下,在贯穿整个八十年代拉美不安的经济局势下,仅有的有轨电车或轻轨系统翻新均采用了成本低,载客量出色的高地板车辆配合高站台方案,比如墨西哥南城的霍奇米尔科轻轨线(Xochimilco line)和里约热内卢曾经的轻轨试验线。在笔者看来,相比2016年为里约奥运建设的全低地板轻轨VLT要实用上很多,这种低廉而颇具采算性的城市铁路建设方案才是适合人口众多的第三世界国家的首选,比如我国为亚的斯亚贝巴建设的轻轨系统在选型时完全可以采用实惠的高地板代替运行后方知华而不实的70%部分低地板设计。

1995年,南北走廊在进行改造施工后,双铰接客车投入该线运营。

1999年,对七条路线实施重新整合,并于2000年对东西走廊进行改造施工并投入双铰接客车,同时对南北,东西两大走廊的交会点---Eufrásio Correia广场车站实施改造工程。

进入新世纪,RIT积极推进引入电子储值卡付费,通过官私合作更新市区接续支线的简易候车亭,在2006年更采购了295台欧III标准排放新车以期改善排放与空气质量。2009年,新的走廊---绿线开通,在这条线路上行驶的公交车将完全采用基于大豆产生的生物柴油,为改善车站候车环境,绿线车站安装有环保空调系统。

2011年,新的特快线路投入正式运营,长达28米的蓝色新型双铰接客车可承载约250名乘客,车辆采用生物柴油,同时为扩大新型双铰接客车运用范围,东西走廊将迎来一轮新的改造工程。

(PS:从扩大生物柴油车辆范围可以看出,巴西采用BRT优于LRT除了90年代到近期的经济颓势,基建投资必须重视采算外,另一个原因就是作为大豆产量保底的基石。)

总结以RIT为代表的高运量BRT可以得出以下四个特点:

独立路权:拥有独立路权可以确保快速公交车能够不受混行交通影响快速行驶,可通过不同手段对BRT专用车道进行划分,如路面标线,彩色沥青车道/水泥车道或隔离栏

专用车道分配:专用车道分配:合理的车道再分配可以最大程度降低BRT与其他车辆的冲突。分配手段包括公交专用走廊,包括路中央式或道路两侧式

车外付费:在上车前通过闸机或POP方式付费是提高乘客上下速度,进而缩短车辆停车时间的重要因素

提高路口通过速度:有几种手段可提高公交车驶过路口的速度,如通过设置公交接近信号系统与红绿灯联动提高通过效率,将左转信号与公交专用信号区分等都是加快路口通过速度的常用设计

车辆入口与站台尽量平行:将公交车入口与站台高度尽量保持一致是提升高峰乘客乘降效率的最重要因素,减少乃至消除车辆与站台间的空隙也是提升安全性的重要因素。可通过带有导引线的车站设计,卡塞尔式路缘石或登车踏板解决这一问题。

本世纪随着第三世界国家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速,造价相对低廉,输送能力出色的BRT系统成为众多发展中国家大中城市提高公交服务水平与改善交通状况的首选策略。2000年,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的BRT系统TransMilenio投入运营,这个长达113公里的系统高峰期间客流断面达到惊人的4.5万人/小时,相当于一条普通城市铁路的高峰断面。

2004年1月,印尼首都雅加达的TransJakarta快速公交系统首条线路投入使用。截止2019年TransJakarta共拥有13条线路总长231公里的世界第一长度记录,目前还有两条线路正在建设当中,其中一部分区间将采用类似我国厦门BRT的专用高架通道设计,同时结合本系统的复杂路线特点,在部分车站增设了外侧超车道(可以看做铁路正线外包设计的公路沿用)以提升系统运行效率与速达性。

在坦赞铁路开通四十年后,2015年由我国承担建设与车辆输出的东非首个BRT系统,达累斯萨拉姆BRT正式投入运营。在国内类似系统中极为罕见的高站台,大型岛式总站等设计在异国他乡出现对于钟情于提高公交系统总运行效率的笔者而言心理有点不是滋味。

最后用一台符合笔者(及杰米.勒纳)思维的BRT客车作为结尾


user avatar   ning.mao.wilso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认真回答一下,先从南亚开始。

印度:

印度真心是一团糟的国家,硬要发掘闪光点,那只能是仿药和教材还行。仿药由于去年出了电影《我不是药神》,大家基本已经了解了,我就不多说了,这种当前与长久的博弈,我相信在未来很长时间依然会持续。我个人觉得印度人写教材写的不错,当然,你说它是编译也可以。其实透过印度的教材我们可以反思一些方面,譬如微积分和线性代数这两门课,中国的教材习惯上来先写公式,这样学生很容易糊涂,而印度基本是西方教材的模式,上来是先介绍这个知识点具体用来解决哪些实际问题。

此外,印度略好的就是安全感,很多人不理解,我为什么会提出这个安全感。其实到了我这个年龄,一个明显的感触就是,你真正需要的,其实远没你认为的那么多。但环境却会提出各种危机理论和假说;例如,“明年,XX行业将迎来寒冬”,“最艰难的日子即将开始”诸如此类,其实这种话每年都会说,它多为观点,少为事实,但置身这种环境中,便会莫名感觉生活非常累,且没有安全感,你非常害怕你现在拥有的一切,某一天突然消失。但当你走了世界很多地方以后,你就会有一个感觉,其实你的恐惧,基本都来自你的想象。但当每个人都不希望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大潮中掉队时,这种恐惧便特别有市场,且每个人都乐此不疲。

印度发展水平差,各地区语言交流也不畅,这带来的坏处是信息传播慢,好处是恐惧传播也慢。我一开始看到印度,内心也是有些许恐惧的,但越往后面看,其实越有信心,因为我看到这么穷苦的人都可以乐观向上,勇于面对生活,那像我这样,在大城市有七八套房子的人,整天到底是在恐惧什么? 所以从印度回来后,原本担忧顾虑的事,一下子放下了许多。我想这就是去远方的一个收获,用多样的认知,击碎内心的心魔。

想了解更多,可以看专栏文章:

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和印度从发展程度上讲,其实没有本质的差别,而且巴基斯坦的安全形式还比印度更严峻。相较印度,巴基斯坦人略微直率些,没那么油滑,但脑子也确实更轴。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印度的宗教也封闭,但它排斥的东西少,所以印度总体来说还是兼容并举的;巴基斯坦天然和很多东西有隔阂,而且这个隔阂弄的自己异常尴尬。简单说,你的教宗是阿拉伯人,然你不是阿拉伯人,作为一个外人,又非要凑一块去,结果只能是里外不是人、

经济学有个基本概念,就是比较优势理论,理论具体讲什么大家自行搜索就好,我就不啰嗦了。但如果去了巴基斯坦,你就会发现这个理论其实是有巨大漏洞的,因为世界上就有巴基斯坦这种干什么都没优势的国家,欧美国家有技术,中国有规模,东南亚国家有土特产,中东国家有资源,但巴基斯坦真是没一样能拎的出来。所以人类历史多数时候这个国家不存在,你就觉得很有道理。

优势说不上,但不同的感观还是有的,说这么三条:

壮劳力:如果没有印巴分治这种特殊历史事件,我想仅靠自然繁衍,巴基斯坦应该不会有今天这么多人口,巴基斯坦现在人口两亿,其中闲人居多,一个社会有少数闲人,确实能推动文化艺术的发展,但如果半数都是闲人,那就会造成各种社会不安定因素。在卡拉奇和拉合尔,一个壮劳力月工资也就差不多五百人民币,一度电反而比中国贵,要两块。通常一个壮劳力要养活家里三四口人,所以可想而知,生活水平是多么底下。但他们的工作效率,倒也配得上他们的工资待遇,我记得有一天房东让当地佣人杀两只活鸡,中午好做辣子鸡,结果我们八点出门他在磨刀,等十一点回来准备做饭,鸡还在院子跑呢,房东问他上午干嘛了,他说要是一只鸡他早就杀好了,但两只鸡他一个人真对付不了,抓住A鸡,B鸡就跑了,再去抓B鸡,A鸡又跑了.......所以只能等我们回来抓着A鸡,然后他去抓B鸡。所以到头来还是那句话,有人口优势,和人口优势能被发挥,完全是两件事。

海鲜便宜:巴基斯坦人较少吃鳖蟹这种有壳的东西,所以在巴基斯坦吃甲鱼很方便,下雨天上马路捡就好了。但捡的时候最后别让巴基斯坦人看见,因为他们无法理解这种行为。当然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就不多扯了。

明星待遇:南亚人普遍对东亚人很好奇,而且也充满好感,这里面我觉得多多少少要感谢韩国。因为我去了很多南亚国家,他们有说我像崔始源的,有说我像赵寅成的,但是没人说我像贾乃亮,像谢霆锋,像易建联,这和国内截然相反。这也说明了一点,就是韩国流行文化其实很大程度上还是推广提升了东亚人的形象。在巴基斯坦生活,确实很有明星的感觉,但时间长了也累,因为走哪都要被要求合影。

想了解更多,可以看专栏文章:


孟加拉国:

如果说印度的生活是艰难,巴基斯坦的生活困苦,那孟加拉国就是要命了。孟加拉国是一个被世界遗忘的角落,一切你能想到最差最不好的东西,在这里你都可以看到。我在孟加拉国待了十五天,期间我始终没有碰到第二位游客,所以回来后我写的游记取名《一个人的孟加拉》,因为游客真的只有一个人。结果很长一段时间,这游记竟是唯一一篇还算较为系统介绍孟加拉国的游记,几年来收到了很多前往和即将前往孟加拉国的工程技术人员的感谢。后来我看了央视的《远方的家-走进孟加拉》,上面说达卡常住的中国人有三万,这个数字我很怀疑,除非这三万人都在河上修桥,不然不可能在市区转了一周,一个见不到。

吐完槽,说说优点:相较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其实还是有比较优势的,就是黄麻,孟加拉的黄麻质量世界第一,但是黄麻这东西附加值很低,它基本就是一种最普通的原材料,所以这个优势发挥不出来。孟加拉的水系特别发达,鱼很多,而且个头吓人,菜市场的淡水鱼几十斤的稀松平常。但当地人少吃有壳的东西,所以螃蟹非常便宜,一只也就人民币几毛钱。但孟加拉水质很差,多被重金属污染,所以也不是很敢吃。此外,孟加拉国有世界最大的合法红灯区,红灯区具体包括什么我就不说了,但如果你了解了这个国家的真是状况,你就觉得这种考量还是有其必要的。

在安全方面,孟加拉国倒是超级安全,因为这个国家人口密度真的太大了,哪哪都是人,从早到晚都是人,想干坏事,都找不到下手的地方。

出乎我意料,孟加拉国的公共交通其实还挺好,虽说车况差,但基本村村通,出行还是非常方便,也很经济。但住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小地方旅馆极差。

想了解更多,可以看专栏文章:

尼泊尔:

我人生第一次背包看世界,去的就是尼泊尔,所以对这个高山小国,确实充满感情。但客观的说,它也确实问题重重。这几年网上经常争论,尼泊尔究竟幸福还是不幸福,有些人觉得要讨论这个问题,可能要先定义幸福,有些人觉得要定义幸福,可能要先看清立足点,那么我就事实谈谈我的看法,至于思想和哲学层面的摸索,我留在泰国再说。

我去过两次尼泊尔,第一次是2012年8月,第二次就是上个月。12年我是从樟木口岸出发的,感观就是这国家山真多,我截取一段,略表当时的感受,如果觉得长,可以略过:

“我本想省十块钱,从旅舍走到边境检查站,但前台的胖姑娘哭着喊着奉劝我不要这么做,她说这距离着实不近,且途中还有两处检查哨,即便检查哨放你过去,等走到口岸估计也下班了,回来再住一晚,岂不是得不偿失。

我想了想,问胖姑娘道:“你是按你的速度在计算吧?”

胖姑娘闻此言脸色大变,气不打一处来的说道:“你一分钟不挖苦人会死吗?会死吗?”

见胖姑娘措辞如此强烈,我料她所说势必没错,便让她替我叫了一辆微型面包车。

通关很顺利,边防武警瞅我一副好人模样,根本没看行李,便在护照上敲了章,走出海关便是中尼友谊桥,桥上立了块牌子,介绍了友谊桥的修建时间和历史背景,桥下的河水并不宽,流速也不快,偷渡的人如想从界河游过,其实并不太难。

早就听闻樟木口岸有一奇景,就是尼国一侧每日会有当地妇女强行冲关走私,不成想,一出关便见大军已集结完毕,人人身扛大包,原地静候时机。因种种历史宗教原因,尼国边防军不可触碰冲关妇女的身体,所以只得退守防线,手持木棒和高压水枪严阵以待,突然间,冲关大军悉数站了起来,顶起走私货物,如自杀袭击般向边防军阵线冲去,整个画面,犹如《魔兽世界》中的兽人攻城,让观者心潮澎湃,不禁拍手叫好。边防军人数远不及冲关妇女,防线瞬间七零八落,未等第二波防线筑起,大军先头部队已成功越境,越境后边防部队便无职责再管,冲关大军卸下货物,得胜凯旋。

大军撤离后现场一片狼藉,我踏过界桥,发现脚下的路面已由柏油变成了砂石,尼国一侧,路边皆为低矮的木板屋棚,棚内桌椅老旧,货架斑驳,架上的玻璃罐里装着干瘪的糕点,让人仿佛回到了粮站和供销社的年代。走了一百多米,我见路边停了一辆色彩艳丽的大巴,便问司机:“去不去加德满都吗?”

司机不懂英语,连忙招呼来售票员,售票员淡定说道:“去!13点30发车。”

我看看表,时间已是1点35,便问售票员道:“这不是已经过了吗?怎么还不走?”

售票员见状神情万般不解,看着我的表,然后从兜内摸出了他的手机,指了指上面的时间,我这才反应过来,这一山之隔的小国时差还和中国蛮大,竟然有2小时15分。

两个多小时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我买好票放好行李,开始在车站四周瞎逛,走了两圈发现,这国家看似落后,但其实也有方便的地方,譬如买东西这事,所有价钱都印在袋子上,完全不用担心上当受骗。膨化小吃20卢比一袋,换算人民币也就一块三,但口味只有两种,咸和更咸。

直到发车前十五分钟,车上依然只有三个人,我,司机,售票员,我有些担忧,如果乘客只我一人,这大巴还开吗?如果不开,那我又该何去何从。我默默在心头算账,一张车票400卢比,换算人民币30块钱不到,开到加德满都七八十公里,抛去油钱,司机和售票员还有钱可赚吗?如果赚不到钱,他们的生活又该如何为继?哎,真是不敢想。

口中的气还没叹完,便见四面八方烟尘滚滚,似有大队人马袭来,定睛一看,果不其然,是冲关大军下班了。虽然头顶的包袱此时已变成了蔬菜,瓜果,家禽,但队形却丝毫没乱,依然是青壮的冲锋,老弱的殿后,弹指刹那间,车厢挤满了,车顶坐满了,甚至连车窗上都挂满了,原本离地半米的车厢,此时只剩两扎距离,一同上车的还有鸡一群,羊两只,狗数条,我不禁感叹,尼泊尔妇女对财富的向往究竟是多么强烈,上午非法闯关,下午还当代购,就是不知道晚上干嘛。刚才还被我怜悯的售票员,此时手中的钞票已经拿不住了,只好嘴上也叼,耳上也别,但即便如此,依然努力招揽着,两分钟后,车内已无立锥之地,车身也已挂满人肉装甲,见此状,司机和售票员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之前也听闻尼泊尔山路崎岖,但等真发了车,才发觉这哪里是崎岖,压根就是游走鬼门关。道路环山开凿,但不知道是因为经费紧张,还是工程技术生疏,总之,路面坡度极大,靠山体一侧隆起,靠悬崖一侧塌陷,所幸人多压低了底盘,让人略感踏实,但碰到会车,依然是险象环生。心惊胆战了一个小时,一警察拦下了大巴,上车扫了一圈,一眼就发现了我这位外乡人。

“护照出示一下!”

我赶紧从包内取出护照,递给了他。

“你没盖入境章,回去盖去。”

这时我突然想起,过桥时路边确有间土黄色平房,墙面写着入境处字样,但那时只顾观赏大军攻城,却也忽略了此事。我自知理亏,一边努力表现出楚楚可怜可怜的样子,希望这位大人能网开一面,一边摸向口袋内的钱包,准备必要时让鬼来推磨。谁知这警察油盐不进,一边招呼售票员给我退票,一边让我赶紧拎行李下车,全然不给我说话的机会。我看看表,此时三点已过,花一个小时折回去盖章,再耗俩小时侯车,天估计都黑了,就眼前这路,白天都是九死一生,换夜间行车,估计十有八九就直奔奈何桥了。

等了许久,也拦不到回关口的车,我无奈的摊了摊手,警察见状让我稍安勿躁,几分钟后,一辆踏板摩托车停在了我面前。

中国有句俗语说得好,要想死得快,就骑一脚踹,说的就是摩托车。记得改革开放初期,兰州市进口了两千辆日本本田摩托车,大家托关系走后门,但还是一车难求,买到手的人被誉为时代的宠儿,一时风头无二,但好景不长,也就四五年的功夫,这两千人便死伤大半。这故事我从小听到大,留存在内心的恐惧根深蒂固,但看看表上的时钟,我似乎也无从选择,只能选择上车。

“入境处五点下班,你最好快点,行李先放这,回来再拿。”

不等警察说完,摩托司机便轰起了油门,带着我绝尘而去。

不得不说,摩托车确实是山路杀手,大巴车一个多小时的山路,它一刻钟不到便搞定了,只是下车时双腿颤个不停。盖完章后,摩托司机让我务必搭吉普车回去,勿乘大巴,说罢,还用手指了指天空和脚下的地面。我点点头,自言自语道,要是早知道山路如此,倒贴我钱我也不会坐大巴。

谢过了摩托司机,我向吉普车停车区走去,上前一问,司机均答车上只差一人,但看看车内,又都是空无一人,寻觅许久,发现一台红色塔塔越野车空座较少,便问司机价格,司机伸出三根手指,看后我不禁倒吸一口冷气,问道:“三千,怎么这么贵!”

司机面露不解,说道:“谁说三千了,三百卢比!”

闻此言,我腿颤的更厉害了,之前那破大巴收四百,还等了两个多小时,现在吉普车少一百,且人满就发,这一来一去,我不禁有些怀疑自己的智商。以前老妈总说我爱学习但不懂生活,我还矢口否认,经历了这事,我觉得老妈说的似乎也有些道理。

见我有意,司机拉开了门,看了看车内,我不禁再次被眼前一幕惊呆。原本七座的吉普车,车座被悉数拆下,取而代之是两摞塑料板凳,行李置于车顶,人坐于车内,载乘人数因高矮胖瘦而定,如乘车者幼童为主,二三十人不在话下,如青壮年居多,塞十几个也是稀松平常。

见有外宾乘车,车内其余人使劲挤了挤,腾出的空间大致马桶盖大小,司机让我进去后先闭住气,待车门关好后再呼吸,我看看表,似乎除了照办,也真无其它选择。再次驶出口岸,我两眼死盯路边,生怕开过了检查站,行李归了村民。还好那警察很是称职,如雕塑般,始终屹立路边。

取回行李,心中一块石头算是落了地,我原以为尼泊尔就口岸地处高山深峡,谁知开了三四个小时,这峡谷依然没出去,高山反反复复山,好不容易下了去,片刻又上了来,路边村落如同燕窝,三面悬空,不像盖在山上,倒像粘在山上。逢有人进出,便感觉木屋摇摇欲坠,仿佛一阵风来,家园就会烟消云散。”

以上是我七八年前的感觉,这次去完,我的感观是这样。

物以稀为贵,如今好车越来越普及,反倒是这种包豪斯式的设计更让人记忆尤深。

泰米尔古城,多年前是我梦开始的地方,那时的我就去过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土包子,总感觉这个世界大同小异,很无趣。直到有一次误打误撞来到尼泊尔,才发现,哇呜~原来生活还可以是这样!还记得刚到泰米尔古城时,我始终以为眼前的一切是在拍电影,大概过了两天,我才渐渐接受,眼前的世界可能是真的。那次尼泊尔之行给了我很大启迪,我发现世界其实很不一样,再回来,美好的感受一如往昔~希望这里永远不变。

因为写小说的细节需要,这次前往加德满都我专门把所有大街小巷都溜达了一遍,特别关注了当地老百姓究竟吃什么这个问题。总体来说尼泊尔是一个印度教国家,印度教徒占了几乎八成,但是尼泊尔的印度教徒和印度,斯里兰卡的印度教徒还是很不一样的,印度的印度教徒多数都是素食者,吃肉的主要是穆斯林,偶有印度教徒吃肉也就是鱼和鸡,基本不碰猪牛羊。但尼泊尔的印度教徒素食者并不多,但是和多数欠发达地区一样,尼泊尔人主要的蛋白摄入也是鸡肉,这里提一句,和其他国家白羽鸡完全充斥市场不同,尼泊尔有大量三黄鸡在市场销售。尼泊尔人吃鱼不多,鱼也不太新鲜,这和它水域不多有关,猪肉几乎见不到,牛肉还常见些。因为尼泊尔是一个山地国家,它的红肉中羊肉比例特别高,但是普通老百姓吃羊肉还是挺费劲的,至少天天吃不现实,所以加德满都这种面对中下层老白姓的饭馆里的晕菜基本都是牛羊下水,还有牛羊脑。

当年来尼泊尔最让我吃惊的就是,这么一个基本被世界遗忘的国度,但很多地方却又比中国和世界接轨。举个例子,世界多数国家给男人剪头的地方,是不服务女顾客的,因为工具完全不一样,也没法服务。中国大概近五年这种发廊才渐渐有,但尼泊尔一直是这样的,哪怕你钻进一个小巷子,你说我要减一个Low-Faded,它就能真剪出来,只不过他们的推子不行,所以剪的时候需要用梳子卡一下,过度的效果没有英国人和泰国人减的那么自然。但如果你结合他的收费,你肯定要给他打满分。

这次去尼泊尔最让我不解的就是门票这件事,十年前我去时加德满都杜巴广场的门票是750卢比,但你只要别在售票厅前反复徘徊,其实也没人问你要票。2015年地震后加德满都杜巴广场的古迹几乎倒了二分之一,但门票却涨到1000卢比,还增加了很多卧底密探查票.......这个逻辑我真是有些不懂,说实话,现在的杜巴广场几乎就是破砖厂的既视感,愿意来的人,都是因为内心还有那么一丝情怀,你现在搞得吃相这么难看,真是寅吃卯粮。何况重建古迹的费用物资世界各国早就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了,是你这城市规划(其实也没什么规划)太差,街道狭窄,四处都是危房刁民,弄得施工人员干着急没辙,才导致进展异常缓慢。

更让我吃惊的是,多年前遇到的托们,多年过去居然一个不少,都在!虽说这种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也让人很敬佩,但如果有条件或是机会,我还是希望他们能干点正事。

为什么我喜欢尼泊尔,就是因为这片土地神奇,无时无刻不在拓展你的既有认知,觉得机票钱花得值!以前我觉得深圳城中村终日不见阳光的握手楼已经登峰造极了,来了尼泊尔才发觉那算个屁啊,人家这别说握手,脸都能贴上!就是不知道这外墙是怎么粉刷的。

参观村子时,这位小伙从我身边经过,我看看他的造型,问他道:“你知不知道H.O.T已经解散了?” 他一脸不屑,反问道:“你不知道他们又合体演出了?只不过不叫H.O.T了。”

解释一下,他戴这口罩真不是为了凹造型,是加德满都土真的大,不带真顶不住。顺便扯一句,这小伙子打量了我一番后,说我像一位韩国艺人,然后在手机里翻了半天,我以为他想说崔始源,没想到最后翻出来的照片竟然是赵寅成......这说明一个问题,他们虽然穷,但其实和世界不隔绝,我关注了他的ins,我发现他也关注了Fendi,纪梵希,巴黎世家,他可能买不起,也买不到这些东西,但他对世界的概念是有的,这和中国的很多山区就不太一样。我小时候认为皮尔卡丹和梦特娇是世界大牌,很多年后才发现不是,这话看似调侃,但其实是环境造成的思想误区,解决误区需要花时间花精力,而眼前的他们并不需要。其实尼泊尔有三大优势,人口年轻,密集度高,可以拿人不当人(这事不值得提倡,但是往回看,又有哪个爷不是从孙子过来的),欠缺的就是资金和技术。没有资金技术,就只能搞自然经济,那芬迪,纪梵希,巴黎世家可能就只能手机看看了。

现在说重点:

尼泊尔穷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工业能力几乎为零,除了种地和薅羊毛,什么都干不了,曾经有段时间地毯生意还不错,但自己作死,非要雇佣童工,要知道,在中国崛起之前,尼泊尔手工艺品的主要消费群体就是欧洲国家,这些国家都是白左圣母当道,你雇佣童工那不是往人家枪口上撞嘛!再说个有意思的,之前尼泊尔也曾经喊过口号,要成为亚洲的瑞士,但这其实挺搞笑的,因为瑞士虽然也是内陆国家,但周边的邻国有法德意奥四个,这无论发展还是周旋,余地都是很大的。但尼泊尔只有两个,就中国和印度,说句难听话,如果中国和印度不希望你有工业能力,那你恐怕永远也有不了,因为工业需要机械,你自己造不了那就只能进口,进口就要运输,中国和印度都是最老谋深算的国家,又都是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大国,最需要市场,最不需要对手,所以这个账能算不过来?(当然,让邻居富起来市场才能更大,但问题是,我出钱让你富起来,最后你拿钱买印度东西怎么办?所以既然这种可能依然存在,那就先别管你。)世界上就两个邻国的内陆国家不多,欧洲第一穷国摩尔多瓦是一个,蒙古国是一个,哪个日子好过?大致命运就是如此,到尼泊尔这又怎会例外,


这次去我仔细逛了逛尼泊尔的超市和农贸市场,总体来说是这样,只要没有天灾人祸,尼泊尔可以养活住它这三千万人,因为它的农产品其实足够,我观察了很多户人家,仅就三餐而言,生活水平不差,略好过我小时候,这和很多穷国一样,我参观了孟加拉国很多贫民窟,基本餐桌上都有鱼有鸡,我86年生人,小时候家里吃鱼吃鸡倒是不困难,但绝不是顿顿都有。但这些穷国的人确实没什么钱,因为自然经济就是这样,你有的东西我也有,没有太多需求存在。尼泊尔人饿是饿不死,但是也活不好,因为这个国家的工业能力真的太差,据我观察,日化品中他们大致可以生产一些香皂,肥皂,牙膏,洗衣粉,但好像生产不了洗发水,浴液,粉底,至少我看到的洗发水,化妆品都是进口的。一言概之,他们的工业能力就卡在纸巾和护垫之间。

这是典型的印度产品,价格印在包装上。标价369印度卢比,大概等同36块人民币。我印象中尼泊尔卢比和印度卢比是绑定的,2印度卢比=3尼泊尔卢比,这么换算,这一瓶浴液大概600卢比,尼泊尔人的最低月收入是6100卢比,也就是说,拿最低收入的人一个月也就是赚10瓶日化品,要是十瓶海蓝之谜也就算了,十瓶妮维雅这日子确实难了些。但我算了下,其实也没错,国内妮维雅的售价大概40上下,10瓶400块钱,尼泊尔人年均收入就是700美元,折合人民币4800不到,换算到月就是400块钱,根据弗里德曼的一价理论,这个价格也是合适的,所以对于尼泊尔人,最后的结果只能是不用。

我在尼泊尔的专属座驾,豪华微型SUV,纯正英国血统 ,外面下大雨,赶紧上车,进来后发现里面的雨也不算小,但设计非常合理,脚下有地漏,所以多大的雨都不用怕。硬悬挂,弯道性能优异,配合一望无际的搓板路,简直就是梦寐以求的按摩座椅。底盘低,超跑视野,实时观察路况,自备抱枕,取代反应迟缓的安全气囊。下坡熄火挂空挡,实现完美油耗。司机车技精湛,超车时左时右,无愧山地之王。八公里收费人民币五十,不算便宜,但想想八公里有四公里拖底,平均二十天大修一次,其实收费也可以接收。唯一美中不足,就是马力稍欠,上坡遇阻,让我下车他开过去再上,还好没让我推车,不然忙一天还倒欠我钱。

聊了一天,司机师傅反复问我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尼泊尔这么穷,物价却这么高。他去过印度,说印度什么都便宜,我想了想,好像是这样,我印象中印度和尼泊尔刚好反过来,印度住宿贵,其它都便宜,尼泊尔反之。其实多数教育程度不高的老百姓都有一个误区,就是本能的认为收入和物价之间存在一种因果关系,但其实两者只是在某些方面有些相关性,而非因果关系,影响物价的因素非常复杂,远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清,但是造成收入低的原因其实简单,你只要把其它出租车司机打跑,你的收入自然会上去,就这么简单,师傅听后,觉得我说的很有道理。

到佛塔这,说一个尼泊尔最明显的变化,十年前来尼泊尔时,泰米尔古城满大街都是某山狮子旗,某喇嘛画像,感觉就像是某独势力大本营。但是这次来,明显收敛多了,至少明面上几乎不太能看到。这个问题我关注过很多年,其实尼泊尔对逃亡藏人管的还是很严的,这国家看上去乱糟糟的,但政府的控制力还是很强的,远比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政府控制力强,但不知道为什么,十年前某独势力气焰比较嚣张,现在真的好多了。最后希望祖国早日统一,也必须统一。

这次重返尼泊尔,了却无数心愿,同时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如果一个地方给你留下无比美好的回忆,千万别去第二次,因为你再也无法寻回曾经的美好。曾经感觉不错的工艺品,当眼界提升后,已然成为垃圾,豪华微型SUV只能是体验,第二次搭乘,感受的便只剩痛苦。当一个城市连餐厅进门还要买票时,我想曾经让我不断魂绕梦牵的应该只是当年第一次背包看世界的喜悦,而非这座城市。

因为我对尼泊尔这个国家有特殊的感情,所以说的略微多一点。但如果只是点题,其实几句话也可以说完。

如果你问,尼泊尔哪比中国强?那么我的看法如下:

当今世界是有主流思想文化存在的,全世界都在趋同,都喝可乐,都看好莱坞电影,都开奔驰宝马,都背路易威登,都带江诗丹顿,这种对美好物质生活的向往本质没错,我也是这么干的,甚至连拖鞋都买成了芬迪,朋友聚会十个人有八个都带着爱马仕手镯。但当你拥有后,你会发现这其实也是有错的,我们努力成了别人期望的自己,而不知道真正的自己去了哪。我喜欢芬迪的拖鞋吗?我不喜欢,硬,磨脚,最关键还不能洗澡穿,你说不能洗澡的拖鞋,你叫什么拖鞋啊!但这不要紧,我身边的人喜欢就行,当他们看到那大大的Fendi的logo,他们会将我与成功,时尚联系在一起,为了这种感受,我努力奋斗,但最后我发现,我付出的汗水全部是在迎合你们的喜好,而非自己。GDP不是我们发明的概念,但我们却为这个概念将自己累的半死,这时我们醒悟,实际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不是拥有一切的人,而是制定标准和规则的人。当你接受他人制定的标准时,基本注定了你永远不可能幸福,因为标准是会变的,你有的只是忙碌。尼泊尔在我看来,就算是活出了自己的国家,活出自己和穷其实不是等号关系,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也穷,但在它们身上,既看不到真实的自己,也看不到发展追赶的希望,而尼泊尔依然保持了很多自己。如果我们将世界国家归为四类,第一类追求自己舒服,同时让外人看着也舒服,这类代表就是发达国家;第二类是自己舒服,但外人觉得不舒服,尼泊尔就属于这类;第三类是自己其实不舒服,但一定要让外人觉得舒服,我把中国列在这里;最后就是又想让自己舒服,又想让外人觉得舒服,结果自己和外人都没舒服,这类就是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这些。

其实我也搞不清,尼泊尔是如何做到这些的,因为这种问题也几乎不可能搞得清,这就像小径分叉的花园,出路很难寻找,但它的存在是无可争辩,所以你知道有这种情况存在其实就足够了。


了解更多,可以看这个回答:

斯里兰卡:

斯里兰卡我的专栏文章里写的最清楚,大家看就行了。

如果非要补充几句,我的看法如下。这些年我有一个明显的感受,就是我认为的中国影响力,和实际中国的影响力,其实是有较大区别的。过去我曾以为,全世界影响力最大的当属美国,中国其次,但出去多了就觉得,这种理想化的观点,和事实差距很大。先别说全球,就是在区域上,我们的影响力其实也很小。原因如下,虽说影响力是一个较为虚拟的概念,但实现影响力的手段却是非常具化的,例如,宗教,制度,文化语言,产品服务。这就基本决定了我们只能一条腿走路,何况起步还玩。影响力拓展相对好一些的,就是斯里兰卡。因为这个国家是个岛国,它在国际关系没其它国家那么复杂,简答讲就一条,就是要坚定走远交近攻的策略。但这个远也不能太远,所以最理想的选择就是中国。去斯里兰卡旅游我发现,这个国家在所有南亚和东南亚国家中,是一个中国立场上最坚定的,其它国家多多少少都打点擦边桥,但斯里兰卡很坚决,什么台湾地区,就台湾省!

斯里兰卡和中国比优势,可以比较,但多数没有意义。斯里兰卡椰青便宜,中国贵?这有意义吗?斯里兰卡冬天取暖成本低,中国高?还是很无聊。我想了很久,只觉得有一点可以讨论。就是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平衡。斯里兰卡现阶段有这么一个问题,就是它还是很仰仗观光业的,发展观光就需要保护环境和生物,但保护环境很多工业项目就无法上马,没这些工业项目,制造业就发展不了,属于一个死循环。这个情况其实和中国很像,但是国情其实又很不同,中国大,可以迂回,但斯里兰卡不行,但斯里兰卡航运便利,中国又不行。但仅从现阶段来看,斯里兰卡在环境保护方面做的还不错。值得学习借鉴。

远处就是野象,其实我发现时是一群,不知道为什么,等找到船时,就剩一头了。

一分钱一分货这话说的真没错,花一美元喊来的船,这个搭乘感觉就是很差,感觉随时要翻。野象没吓我,这船吓到了。

在斯里兰卡我最不解的一件事,就是这圣菩提树。你看这图上有棵树吧,但这棵树其实不是圣菩提树,后面细的才是。按说这树也两千年了,怎么细的跟可乐瓶差不多。

阿富汗:

其实阿富汗是一个宝藏,但想挖却并不容易。中国每个城市都有古玩市场,但出售的基本都是工艺品,古董几乎见不到,但阿富汗还是能见到一些,例如我手中拿的古董枪,十几美元就可以拿下,但有没有实际价值,就任者见者,智者见智。阿富汗卖的珠宝,其实基本都是假的,除非是青金石原石这种,但这种原石其实也不值钱。家具很多确实能看出年头,但用的木头又很烂,样式也没有美感,最关键运输很麻烦。所以感兴趣只能去看看。

羊皮比中国便宜,但是买了没用啊。

阿富汗游客很少,基本没有宰客的情况发生。

日常治安其实没想的那么差,因为大城市都有重兵把守。但恐怖袭击真是防不胜防。

和巴基斯坦一样,出门带枪很方便,但枪这东西很沉,其实也就是背个新鲜感。

了解更多,可以看专栏文章:

或《博客天下》的专题报道,为什么要“作死”,其实人到一定年岁,对死的恐惧,其实远没空虚这么强烈。

泰国:

我在泰国学习工作生活了四年,总体的感觉是这样的,我们身边有很多国家,多数国家看似大,但其实很容易说清,你生活在那里,从开始到结束感觉都是相似的。但泰国并不是,泰国是一个野蛮生长的国家,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并没有经历所谓思想和主义的指导,它完全不同于中国,几个人设计好方向,然后所有人向这个方向努力就好。

我曾观察到一个有趣现象,就是同是炎黄子孙,来自大陆的中国人普遍不解泰国,而来自的台湾省的,就比较欣赏赞叹,这个问题我思考了差不多三年。渐渐发现了如下原因:

首先,其实人的思想,极受环境影响,如果环境倾向用阶级斗争解释社会发展规律,那老百姓便真以为不同制度的更迭是客观真理,而非某些人基于特定时间,特定材料,得出的个人观点。其实,时至今日,社会科学都很难算得上科学,我相信在未来它也不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因为科学要符合A存在,B必然发生,但社会科学不能满足。举个例子,如果社会科学要成为科学,它大体就要符合这种情况:

有君主(A)存在,社会必然腐朽(B)不堪:

那么我们就发现,英国,日本,澳大利亚,丹麦,加拿大,比利时,太多国家解释不过去。

但如果我们反过来,改成:

有君主(A), 社会必然发达进步(B):

那这时我们又发现,藏在历史课本中的更多国家解释不过去。

所以我们发现,这世界太多事物远比我们设想的复杂,如果我们用部分事物上总结出的结论,其实是无法放大到所有事物上的。

多数大陆中国人,因为诸多历史因素的限制,在眼界和知识储备方面,其实较台湾省是要差一些的,这种比较在30岁以上组别中尤为明显。这带来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总结经验和规律的事物总量就很小,用这种小样本得出的结论,去衡量新的事物,就会产生巨大的偏差。

典型的例子就是,多数中国人理解不了,泰国人对宗教,皇室的态度,以及为什么泰国会有人妖,总觉得人妖是被迫害的。

那我就人妖举例,首先从事实上讲,没人迫害人妖,人妖是一种自愿的行为,多数人妖就是爱好,成不了明星,也赚不了钱,社会没人歧视人妖,因为没人觉得这个是错,干嘛要歧视呢。

男性追逐女性的特征,对于英国人,可能理解容易一些,因为英国女王很多,维多利亚女王,伊丽莎白女王,对于韩国人,可能也还好,韩国虽然没女王,但有过女总统。印度有甘地,巴基斯坦有布托,孟加拉国有齐亚和哈西那,斯里兰卡有班德拉耐克,可能都容易些。但对于中国人,确实是很难,从历史上,我们就是男尊女卑,重男轻女,即便在特殊节点,有一两位女性走到了舞台中心,但最后往往也是背锅的结局,所以在这种环境背景的影响下,内心产生不解,其实很容易理解,但问题是,世界的国家是多样的,有一个极端的存在,就会有另一个极端。

所以重点就是,你的不理解,其实只是基于你的认知不理解,和这件事本质是对是错,没有任何关系。你可以发表个人见解,说这事我理解有困难,但你不能说这就是错的,是要被批判的。

下面谈好:

其实通过长期观察,我发现君主立宪国有个好处,就是君主立宪国有天然的阶级,例如皇室和人民,但皇室之外的人,无论是首相还是百姓,其实是平等的,有话直说没问题,只要不是皇室成员,大胆放心怼。非君主立宪国看似平等,没有天然的阶级,但其实三教九流分的更清楚,譬如有人档案写的是干部,有人档案写的是群众,而且档案还要跟一辈子,也就是说,君主立宪国你只需要臣服皇室那几个人,非君主立宪只要是领导你都得毕恭毕敬。

中国社会有一个问题,就是一抓就死,一放就乱。泰国算是理顺了,不用管,整个社会管理成本很低。泰国有发达国家的服务,有发展中国家的收费,设计合理,管理水平高,小区干净,没人随地吐痰,公共室内空间不抽烟。

古代贤君,只在书中谈到,今世仁政,贵国能有其一。这句话不是空话,泰国社会文明礼让,价值观统一,各司其职。

有人说,你去过泰北吗?你知道泰国乡下吗?其实,泰国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平差异很小,当然,这根它本来国家就不大有很大关系。

当然,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是十全十美,生活在泰国最大的问题就是接待任务太重!我以前在英国和西班牙生活时,几年也没见有个亲戚朋友来看看我。来了泰国可好,开始是亲戚,后来是朋友,再后来变成亲戚的朋友,朋友的亲戚……反正自打我来了泰国,十几年不见的小学同学,从来不走动的远房亲戚,甚至是我小学同学的远方亲戚,全把我微信加上了……

泰国的按摩技术特别好,便宜的地方也很卫生。

看球很便宜,无论是联赛还是亚洲,球票基本都是40人民币封顶。

人与人没什么距离,明星非常亲切。我经常去看篮球比赛,所有球员一定陪最后一位球迷和完影才走。

在泰国,可以经常和国手过招,有利于自信心培养。当然,泰国的篮球国手确实打得一般,和我们这些业余爱好者打球,竟然可以打得难解难分......

泰国文化的同化能力很强,很多很高冷的球员,到了泰国感觉都变话痨了。

泰国专门在球场边设计了合影通道,看完球合影很方便。但泰国人其实很少找外国球员合影。

一个不够,还可以多拉几个。

国家队主教练会主动和球迷打招呼,随便谈天说地,仿佛就像邻家大哥一般。

NBA名宿到了泰国,感觉也没了架子,上次碰见独行侠名宿罗兰多.布莱克曼,在场边聊聊整整二十分钟。

米其林餐厅多,现在曼谷三星米其林暂时没有,两星有三家,一家有十九家,推荐就多了去了,而且都不贵。两星米其林做创新法餐八道,也就6500泰铢*1.17。基本龙虾,海胆,鹅肝,鹿排都有了。

米其林两星需要约,但是一星和推荐基本随时去都可以吃。相对于提供的环境和服务,收费算是非常便宜。

有留言说,泰国老师见了校长要怎样怎样。这完全是胡说,我和校长去香港开过两次会,大家知道,香港酒店的价位,特别是港岛的酒店,其实挺贵的,泰国学校报销起来挺费劲,但校长执意要她住商务,我们普通教师住四星,我也是挺感动的。每年生日都会收到校董送的贺卡,确实挺开心,但我有一点不解,就是我办公室距离她办公室直线距离百十来米,但这个贺卡常常是两个月之后才送来。

如果爱好健身,在泰国有机食品比较容易买到。我每次回到深圳和杭州,便觉得买吃的很麻烦。

泰国油头店多,比较会剪low-faded这种发型。

节日氛围好,但我觉得这是泰国人的一个缺点,就是对任何节日太过投入了,其实没必要。

泰国喝喜茶不用排队,随到随喝。恩,我觉得这是一个优点。

进口图书多,电影有分级制度,适合喜欢看惊悚片的人。

书店有免费沙发,没有强制消费。

艺术品产业发达,创造力强。

天气好,一年多数时候有蓝天白云。

医院条件好,连窗户都封死了,说是为了防止病人跳楼。

气氛好,社会比较和谐。

泰国景区和外边超市基本同样价格,差异极小,没有宰客的情况。如果被宰,基本幕后多为中国人。

评价泰国的好与坏,其实与人的眼界有极大关系。这些年我接待了数以百计的亲戚,朋友,以及亲戚的朋友,朋友的亲戚,多数长时间生活在内地的人,其实对泰国的评价一般,而相反,在欧美居住多年,行走了世界很多地方的人,其实一眼就可以发现这片土地的无数闪光点。举个例子,泰国的开发商开发了很多28-35方的小房子,也就是俗称的Condo,这让老百姓的安居变得非常容易,其实多数人,特别是刚毕业的大学生,真的需要豪宅吗?真的不必。每个在发达国家学习工作过的人,其实都切身感受到过租房的不易,因为房子都很大,买又买不起,租也得找人合租,但在泰国这些问题就不存在。至于行也是一样,如果换算成80人民币,在日本可以让出租车走2公里,英国3公里,法国3公里,中国城市不同,略有不同,大概15公里,泰国可以35公里左右。印度倒是可以走很远,但那是突突车。消费几十倍差距的背后,其实收入差距小的多,特别在中国人这个群体,更为明显。承认它人的好,不会让你显得卑微,只会让你更加高大。

总体来说,中国适合发展,泰国适合生活。

希望了解更多,可以看专栏文章:


越南:

总体来说,我不太喜欢越南,感觉人比较土气,还不讲理。如果非要谈好,我觉得越南的土地制度比较灵活,再就是气候比较舒服,海比较蓝。我之前的老师是越南前主席张晋创的国家经济顾问,但感觉他也没帮越南解决什么实际问题,反而越来越难。

我在越南呆的时间较短,了解不深,最主要对它没什么兴趣。这个国家文化创意产业,服装产业,影视产业,感觉都是一个村子的水平,完全不像近亿人口的国家。但我的学生里有越南人,还是蛮聪明,蛮上进的。而且越南在全世界的侨民比例特别高,主要是因为当年越战后大量船民出逃,这些人现在混得好的挺多,所以越南学生投亲靠友的机会感觉还挺多。

缅甸:

如果说世界上真有端金饭碗要饭的国家,我想缅甸必然是其一,缅甸的自然环境很好,去了那,你自然会理解什么是古木参天,什么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但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缅甸几乎是闭关锁国五十年。但这里我想多说两话,我们以前总觉得专制政权是因,经济发展滞后是果。但看了很多国家后,我发觉这个问题其实没这么简单,但凡很专制的国家,说句难听话,老百姓其实都不聪明的,例如缅甸。(当然,这话可能会伤害很多缅甸胞波的感情,但要治病总要找对病因吧,所以我就直说好了。)所以我便发觉,这个老百姓的教育程度,或是行为能力啊,其实和政治制度是相辅相成,相互匹配的。老百姓笨,其实是专制产生的温床。老百姓提高一点,社会改变一点,基本就是这样。

说优点:相较国内,缅甸的水果很好,因为国内的水果多数是生摘催熟,缅甸是熟摘,当然这和落后是必不可分的。再就是缅甸药铺子里的药材比较真,很多国内少见的药材和调料,缅甸都有,而且不贵。

缅甸曾经也算亚洲的一颗明珠,原因也很简单,就是英国的推动。当然,我不是要给殖民者唱赞歌,殖民肯定是不对的,但知识和经验是没错的。人与人之间有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其实国家与国家间也存在这种需求和状况,但只不过名头可能需要换一下。发达国家带动欠发达国家其实没错,但是哪种方式带动,好像全世界时至今日还是在摸索。回到缅甸身上,但没有了外界推动,你完全靠自己摸索发展,那这进步肯定是很慢的。

继续说优点:街头吃串串香方便,能不能算一个?

缅甸人喜欢吃槟榔,市场大了,单价自然便宜,大概人民币三毛钱,就可以买两包。可能对于湖南人,这算是一个优点。

既然写到了缅甸,就说一件大家平日没机会了解的事。

随着我们的国家影响力的与日俱增,给我们添乱的人其实也是越来越多。换言之,红眼病不光中国有,全世界都有。我们当前的目标和任务就是一心一意搞建设,全心全意求发展,但总有别有用心的人,想方设法出来捣乱。这些人里,多数本不是X独X功势力,但是他们见到有利可图,便一改初衷。上个月咱国家在仰光举办新年音乐会,邀请了一些当地的演奏家和歌唱家,临开场了,这其中有人跳出来谈条件,如果仅仅是钱,那花点钱息事宁人其实也并非很差,或不能接受的选择,但人家的诉求不是,坦白说,那也不是诉求,就是无理取闹。因为是人家地盘,调解了一下演出继续,结果这人上台给中国的歌唱家升了四个八度。

最后,中国的演奏家和歌唱家还是在舞台上解决了所有问题。但坐在台下的我们,实际是捏了一把汗。走出剧场,我就想起了那句话,无形战线,无私奉献,无名英雄,无尚光荣。

以后你去演奏,我还是跟着比较好。

举一个小例子,你就可以体会缅甸这个社会有多么不聪明。全世界有左舵国家,有右舵国家,左舵右舵哪个好,其实区别不大。但全世界有没有左舵左行的国家我不知道,但右舵右行的国家我反正只见了缅甸一个。右舵右行在我看来只有一个好处,就是和出租车司机谈价钱方便。

让我再想,我就觉得缅甸皮皮虾挺便宜,当然我是指那种大的。这种大皮皮虾在泰国差不多是2500泰铢一公斤,香港澳门是35-45港币一两,在缅甸我算了下,差不多是1200泰铢一公斤,一公斤大概三四只。

小票在这,感兴趣可以自己算。

菲律宾:

菲律宾这个国家有很多优点,但很多时候却又不太好说。为什么呢,因为在知乎写了两年东西我发觉,中国真有机会亲身实地看世界的其实还是少数,多数人还是耳闻或小样本为主。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就是你可以去影响他们的认识,但不能去颠覆他们的认识,虽然这种颠覆可能更接近事实,但依然不行,因为人接受事物是有过程的,不能太快。这也带来了一个悖论,很多人渴望看见新观点,新观点也会带来流量,但如果观点太新,他们又会选择不接受不看,如果表述的机会都没了,那观点又给谁看呢。这各现实让我想起了一个小故事,说是某个国家有两个领导人,A是大头,B是小头,A比较膨胀,喜欢肆意妄为,B比较务实,比较为百姓考虑,很多人希望B能纠正A的一些错误,但B并没有,反而对A吹捧至极。百姓觉得B是两面派,B不置一词,多年后,B知命不久矣,才说出了心里话,“我如果想做任何事,先必须坐在位置上,我如果连位子都坐不住,那还能干什么事。”其实大致就是这个道理。

继续说菲律宾,我个人觉得菲律宾其实替我们实验了两件事:

第一,用努力学习,证明了语言真的只是工具。语言不是科学,不是说学好了语言国家就发达了,学好语言只是有了更便捷学习科学的工具,仅此不已。通过菲律宾,我们应该调整我们对外语学习的认识。

第二,用努力学习,证明了知识真的可以改变命运。中国学生现在有这么一个错误感触,就是“我们这代人总被强调一定要考上大学,但真进了大学,却发现里面什么都没有。”造成这个错觉的原因很多,例如,把本就没能力上大学的人硬塞进大学,那他肯定觉得学校里什么都没有。

我之前写过一个回答,回答最后写到帮我洗衣服的菲律宾老大爷能把四五个小孩全部送到国外上学定居,大家对此有很多争议,但无论怎样争议,这件事就是存在,这其实就是知识改变命运的最典型的例子,但前提是你真有知识,而有文凭和有知识,绝对不是等号。

菲律宾人海外工作机会很多,低教育程度的,可以去中东国家务工,高教育层次的,很多可以定居欧美国家。相较他们的起点,算是不错的归属。菲律宾有好几个地方可以看鲸鲨,这个我觉得还是比较有意思,起码有点新意。

柬埔寨:

优势就是转口贸易,但这和老百姓相关性不大,明面上的好处就是豪车便宜,类似路虎,基本和英国价格差异不多。中国比英国贵三倍左右。

整个东南亚地区,印尼几亿人口,越南,菲律宾近亿人口,泰国,马来,缅甸几千万人口,但地盘并不算小的柬埔寨人口却很少,只有一千多万,既分散又穷,所以国内市场非常小。同样的,因为人口少,分散,配套少,所以去柬埔寨投资建厂明显不如去越南,印尼这种人口较多,且集中的地方。想来想去,大家就觉得柬埔寨这地方,人少贫穷的现状是短时间没法改变,但靠海,金融自由,税收低其实也是优势,所以这里最适合的就是做转口贸易。换言之,只要是出口有限额的东西,都可以拉到柬埔寨,然后再卖到第三国。但做转口需要最基本的基础设施,所以日本这么多年在柬埔寨撒的钱,其实就是为了这事。但做转口也有一个问题,就是对当地的经济其实没有太大的直接推动,就好比结婚时来了很多豪车,兰博基尼,玛莎拉蒂,新郎新娘觉得很有面子,但是婚礼一结束,车开走了,你又回到了什么都没有的状态,等于白激动。基于上述原因,就造成了现在的柬埔寨现状,一方面,金边大街上的劳斯莱斯比伦敦都多,一方面,老百姓又极穷。

马来西亚:

我们所能看到的所有指标数据,马来西亚都要比中国更接近发达这个概念。这一方面是因为历史契机,英国将很多较为规范的制度法规移植到了马来西亚,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马来西亚相对自然资源丰富,土地多可利用,又扼守马六甲。其实马来西亚这个国家真是没太多东西可谈,反正我是待不住,我更喜欢泰国。但马来人,特别是马来华人,其实还是有很多东西可讲。

很长一段时间大家都疑惑一件事,为何同为华人,去了泰国的,两三代后便基本成了泰国人,而去了马来西亚的,却始终还是华人。这问题可以从很多角度解释,但解释与解释正确,显然是两件事。去泰国后,我接触了一位马来学生,初见时,她称自己是中国人,当然,从她的口音用词,确实也和中国人无异。略微熟悉后,她说自己其实是马来华人,但这依旧不是实情,准确说来,她妈妈是泰国人,爸爸是马来华人,她同时持有泰马两国护照,看病交学费时,她用泰国护照,申请奖学金时,她拿马来护照,被人欺负时,她说自己是中国人。外人看着纠结,其实她自己也纠结。

其实马来西亚就是这么一个国家,它没有像越南和印尼那样极端仇视华人,但也没有像泰国那样从心底真正接纳华人。华人在这个社会看似有很多选择,但其实也没有选择,马来西亚确实比中国更接近西方,但也只限于接近,要融入西方社会依然是漫长且孤独的;马来西亚没有切断他们与中国的联系,但距离的存在,让这种联系有时反而像一把枷锁。看清迷雾的他们选择落地生根,但这个西亚又是马来的西亚。其实马来人较为类似白先勇写的《纽约客》和《台北人》,只不过下南洋的华人,没有去西洋东洋的那么有文化,呈现不出他们的生活,但内心的悸动是相似,看似面前有很多选择,但其实剧本早已敲定。开始我也以为飘向北方是写年轻人去北京务工的不易,但听多才觉得,这歌其实就是在写马来华人对故国的思念。

飘向北方

别问我家乡

高耸古老的城墙

挡不住忧伤


印度尼西亚:

国家太大,且分散,政府管不过来。喜欢自由的人,印尼是个选择,真正的山高皇帝远。我一直想结识一位深入了解印度尼西亚的人,想听他/她讲讲,生活在爪哇,加里曼丹,苏门答腊,苏拉威西,巴布亚等地的不同感受,但就是找不到。印尼人对自己国家的陌生,在全世界都是比较少见的。

老挝:

老挝唯一还行的就是自然环境。在老挝可以亲手触摸恐龙化石,还可以买。就我观察,老挝全国好像也没几幢十层以上楼。

坦白讲,法国对它的前殖民地其实还是挺够意思的,所以老挝很多法语学校,教师也是法国派去的,学习法语的环境确实比中国好。

文莱:

文莱太小,所以拿它和中国比较完全没有意义。文莱基本算是一个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国家。因为这里很多人相互之间都认识,而且市场也少,偷了也没处销账。它的好处就是和谐。

文莱人的收入没有我设想的高,大学生月入也就几千人民币,但文莱人生活中多数东西都不用花钱,所以几千块吃饭穿衣,其实也足够了。中国社会99%的困扰,文莱都没有,例如土地流转,国企改革,城镇化,老龄化,各种地质灾害,X独X独,所以生活在这里轻松,但也枯燥,我感觉文莱好像全国只有一个夜市,商贩也就百十来家,偶尔来转转也就算了,如果常年住在这,他们不会烦吗?我就想。

文莱的游客很少,因为这国家确实也没什么可转的,来的基本都是那种凑数量的游客,就是这些人立志走遍世界每个角度,少一个都不行,就会来文莱一趟。但文莱的淡布隆雨林我觉得还是非常值得去的,因为多数游客来雨林都是早上去,下午回,如果你选择过夜,你大概率可以独享这片雨林。

我的头像就是在文莱拍的,后面就是清晨的雨林。

美中不足,就是没见到吴尊。

更新:

有人问,你知道泰北吗?这组照片拍摄自泰北范县安康村,确实很穷。

但问题是,这些穷人不是泰国人,是缅甸华侨,是泰国无条件接纳了他们,还给了免费上学的机会。

所以村头才会写,我爱中国。

我爱泰国。

我把校长的联系方式留下,有爱心可以自己联系。


user avatar   ping-guo-bi-l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从我个人稍微熟悉一些的金属音乐/摇滚音乐说起吧。

可能大家不相信,拉美和东南亚的现代音乐/通俗音乐发展得非常成熟,达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质的东西不太好说,我们从量上看更直观一些,以巴西金属乐为例:

在比较可信的金属乐档案网站Metal Archives上可以查得截止目前巴西的金属乐队/计划数达到了5930个,仅次于美帝(26,630)、德国(10,761)、和意呆利(6,415),是世界第四的水平。而且金属乐只是巴西现代音乐的冰山一角,如果再算上其他广义的摇滚乐队以及它的强项爵士音乐,那巴西音乐人的数量完全可以达到世界前三的水平。可是为什么我们听到的却并不多呢?这其中的原因就是它不会商业包装了,虽然有着大量的作品,但是影响力仅限南美,输出能力并不强。国内的摇滚迷、金属党中懂葡语的更是没几个,想找都不好找。

再从年代上看看东南亚摇滚吧,在西哈努克执政的五十、六十年代,柬埔寨摇滚曾经达到了与它经济基础严重不符合的极高水平。他们从南越的美国人那里接触到这种新鲜的音乐,西哈努克本人也对摇滚非常感兴趣。柬埔寨第一支正式的摇滚乐队成立是在1959年,其后的十几年里很多民间的歌手、留学法国的富贵子弟都玩的非常好。朗诺上台以后就慢慢开始打压这些人,到了某政权手里则遭到了彻底的毁灭,今天只剩下了几张合集,让人唏嘘不已。要是没有那场灾难导致整个国家艺术的断代,今天的Cambodian Rock真的不会比J-Rock差多少。来听听吧,这些歌都录制于七十年代初,我们那会又在干嘛呢?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我思考了几年也没能得到明确的答案。因为我们的政策限制、过不了审?不对,同为人口大国的印度摇滚乐也跟咱们一样很差劲,这些年随着网络发展才有点起色,但是南美和东南亚上个世纪就已经非常发达。因为我们的儒家文化比较务实,不像巴西人那么热情奔放?也不对,印尼的宗教氛围对他们的音乐人也非常不友好,但是他们做出的东西绝对不比巴西人差,妥妥的亚洲第二,私以为强于中国和韩国。听听1960年印尼乐队Tielman Brothers的现场,他们在50年代末也是荷兰摇滚的中坚力量。

我想,这里面牵扯到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方方面面的差异都能带来非常大的区别。不仅音乐,其他艺术形式可能也是类似的结果。总之,我们还是需要睁眼看世界,不要小瞧任何国家,在你看不见的领域,没准儿做的非常好。


user avatar   phobos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里约的科巴卡巴纳海滩,我体会到没有历史复兴包袱,过一天算一天,生活节奏慢,享受的是从毛孔到指尖的每一处细细的感官体验,阳光是阳光,空气是空气,没有一样竟会是生产要素,微笑是微笑,眼神是眼神,没有一样竟会是套路设局,那种人活成动物性的人的愉快。


user avatar   lonelyeel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关于19世纪的西班牙的书,我看过不少,几乎全部是英文或西班牙文的,列举一些:

Spain, 1833-2002: People and State,by Mary Vincent这本讲了西班牙从1833年费尔南多七世去世后,围绕王位继承爆发的第一次卡洛斯战争到2002年的历史。

The End of the Spanish Empire, 1898-1923,by Sebastian Balfour这本讲了西班牙从1898年美西战争惨败到1923年里维拉借助里夫战争前期西班牙的惨败建立军人政权的历史,并且详细阐述了西班牙帝国终结的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根源。

The Peninsular War: A New History,by Charles Esdaile这本是维多利亚时代西班牙的前传,讲了半岛战争及其前后的西班牙,既有各次战役和游击战,也有对于这一时期西班牙社会、经济的描写。

A Military History of Modern Spain: From the Napoleonic Era to the International War on Terror,by Wayne H. Bowen,这本书讲了西班牙从拿破仑时代到反恐战争的军事史,其中对三次卡洛斯战争和西班牙的军事改革的描写十分详细。

Bourbon Spain,by John Lynch,这本是讲波旁王朝西班牙从1700年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到1808年半岛战争开始时的历史,虽然不是维多利亚时代,但是讲西班牙波旁改革时期的变革非常详细,我超级喜欢这本书,所以推荐一下。

Imagining Spain : historical myth & national identity, by Henry Kamen,这本书讲了西班牙从19世纪开始塑造民族认同的历史。

The Origins of Military Power in Spain 1800-1854,by E. Christiansen,这本书讲了拿破仑战争前到1854年自由派军事政变前,西班牙军事的发展史及其对政治的影响。

找到出处的先想起这么多,别的以后再补充


user avatar   kkkkk-18-3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关于19世纪的西班牙的书,我看过不少,几乎全部是英文或西班牙文的,列举一些:

Spain, 1833-2002: People and State,by Mary Vincent这本讲了西班牙从1833年费尔南多七世去世后,围绕王位继承爆发的第一次卡洛斯战争到2002年的历史。

The End of the Spanish Empire, 1898-1923,by Sebastian Balfour这本讲了西班牙从1898年美西战争惨败到1923年里维拉借助里夫战争前期西班牙的惨败建立军人政权的历史,并且详细阐述了西班牙帝国终结的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根源。

The Peninsular War: A New History,by Charles Esdaile这本是维多利亚时代西班牙的前传,讲了半岛战争及其前后的西班牙,既有各次战役和游击战,也有对于这一时期西班牙社会、经济的描写。

A Military History of Modern Spain: From the Napoleonic Era to the International War on Terror,by Wayne H. Bowen,这本书讲了西班牙从拿破仑时代到反恐战争的军事史,其中对三次卡洛斯战争和西班牙的军事改革的描写十分详细。

Bourbon Spain,by John Lynch,这本是讲波旁王朝西班牙从1700年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到1808年半岛战争开始时的历史,虽然不是维多利亚时代,但是讲西班牙波旁改革时期的变革非常详细,我超级喜欢这本书,所以推荐一下。

Imagining Spain : historical myth & national identity, by Henry Kamen,这本书讲了西班牙从19世纪开始塑造民族认同的历史。

The Origins of Military Power in Spain 1800-1854,by E. Christiansen,这本书讲了拿破仑战争前到1854年自由派军事政变前,西班牙军事的发展史及其对政治的影响。

找到出处的先想起这么多,别的以后再补充


user avatar   deng-jian-7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共产主义政党长期治理的喀拉拉邦在印度处于人类发展指数的前茅,这就是共产主义对印度的影响。

印度及印占藏南、印占克什米尔的人类发展指数


另外,南亚人是非常非常喜欢取经名的。这也是一个地域特色了。




  

相关话题

  如果抗战结束后国共同意组成联合政府,其后会发生什么?现在的生活会有什么变化? 
  鲁迅、柏杨是逆向民族/种族主义者吗?为什么? 
  中国由当时担心变成疫区国到现在成为世界的诺亚方舟,这两个月到底付出了多少? 
  为何俄罗斯人生活水平不太高但人均 GDP 比中国高? 
  如何看待 60 多国将汉语教学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汉语为何在国外越来越受欢迎?目前汉语在世界地位如何? 
  下南洋的华人有多少北方人/非闽粤琼南方人?他们的后代如今在华人社群中境况如何? 
  国外发生过哪些「中国行我也行」或成功或失败的事例? 
  中美元首视频会晤中拜登称不支持「台独」,白宫新闻公报为什么不明说? 
  如何看待黑龙江某企业花钱请日本kol在外网大骂自家获奖大米,再在国内进行二次炒作这件事? 
  你是什么时候发现被应试教育毒害了? 

前一个讨论
卡米拉为何不像戴安娜王妃那样受欢迎?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波兰沿海没有像德国一样形成大城市群?





© 2024-05-1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