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大学里用什么学习方法才能成为学霸? 第1页

  

user avatar   feng-xin-76-4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干货来袭,这篇回答酝酿了近月余,回顾了大学、硕士及工作后阅读的诸多书籍,经过仔细的筛选和提炼,希望能给读者些许的指引。收藏三倍多于点赞,赏个赞呀。


大学是一个平台,也是一个时期。作为平台,是进入社会之前,最后的系统性学习平台;作为时期,是培养独立型人格的时期。大:指的是年龄,相对于初高中的依赖型人格而言,应达到的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的成熟水平;“学”是获取知识,钻研知识,讲究的是学什么及如何学习,即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组合起来,“大学”便是在适龄的时候,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以达到相应的自我独立和自我认知的水平。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自己去悟。受制于大学平台和个人资金、阅历、经验的限制,万里行、阅万人、名师一对一难以做到,最经济的方法便是读万卷书,阅万人人生阅历,领悟对学业、对前途、对自己、对社会的想法,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那么“学”,首要目标便是读书,窥他人阅历,丰富自己的人生。

怎样成为学霸?知识分类,有针对性的学习。更进一步,学习什么、读什么书才能窥他人阅历,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学习基础课,学习专业课,学习人生课。(在“如何通过碎片化学习以真正提高水平?”的回答中稍作提及,并未展开,可以移步了解:小秃子:如何通过碎片化学习以真正提高水平?)本文重点展开分析基础课、专业课、人生课该如何学习,即应用层次性、递进式的学习成为高效的学霸。

基础课是每天能用到的行动力,可以分为信息管理和日常行为两方面。信息管理主要是数据层面的技巧,侧重于操作:电脑信息的筛选甄别、办公软件的使用技巧、合适书单的获取......;日常行为主要是日常生活的技巧,侧重于理解和应用:快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与人沟通的人际礼仪、自我约束的行为举止和时间观念......

信息管理方面有太多的基础教学,在此略过不述。重点展开日常行为方面的学习,从学习入门(与物对话)、人际沟通(与人对话)、自我管理(与己对话)三个方面阐述。

大学的入门学习是需要知道如何在大学学习,如何从书籍中获取知识。重点推荐:《十九札:一位北大教授给学生的信》、《如何阅读一本书》。

1、《十九札:一位北大教授给学生的信》

针对学生提出的学习疑问,朱青生教授关于治学问道、治学态度、做学问等疑惑一一作答,希望学生遵从科学的规范和办法,完成大学作为理性保证的目标,建构并巩固自己的理性,同时认识并克服科学的局限,成为一个趋向完善的个人。特别适合还处在大学时代的学生细细品读。

2、《如何阅读一本书》

从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四个层面引领你由浅入深地阅读,分享了大量主动阅读的有效方法。想成为一个好读者,依照本书的特质,运用不同的阅读技巧,快速提升自己的知识境界。感叹:读书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艺术。爱读书的人应该尽早阅读此书,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人际沟通方面,很多学生疑惑人际沟通(诸如人脉)与学习相比哪个重要,我在“大学的人脉很重要吗?”做了分析和回答,可以移步观看:小秃子:大学的人脉很重要吗?。但又不可否认,人际沟通对个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人际沟通是技巧,也是一门艺术。重点推荐:《影响力》、《沟通的艺术》。

3、《影响力》

分析了容易上当受骗以及被人说服的多种原因,揭示了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交际潜藏的六大原理:互惠、承诺与一致、社会认同、喜好、权威、稀缺。能够让读者接受一次人际沟通方面的价值洗礼。

4、《沟通的艺术》

增进沟通气氛及人际冲突的形态与因应之道。探讨与己、与人及关系中的沟通因素,完善自我。学习沟通,引导读者了解自己、发现自己,学习沟通的技巧,掌握沟通的艺术。沟通不仅仅是沟通,还应该建立自我认同和满足社会需求。

知道这么多道理,依旧过不好这一生。所以需要自我管理,才能做到执行力的延续。重点推荐:《自控力》、《拖延心理学》。

5、《自控力》

认识自我,引导自我,改变旧习惯,培养新的健康习惯,全面掌控自己的感知,思维,行为和心智。了解自己的情绪和大脑,纠正自己无意识中陷入的失控状态,科学“锻炼”,集中注意力,做到掌控自己的人生。拖延,刺激的诱惑,破罐子破摔,品读后能够得到很好的自我剖析。

6、《拖延心理学》

拖延从根本上说不是时间管理问题,也不是道德问题,而是复杂的心理问题,关乎人的自尊,涉及个人与自身和谐相处的复杂心理。从拖延的原因、根源和征服三方面阐述拖延症。针对拖延现象,做出自己的选择,了解拖延的运行机理,并积极行动。

总结,基础课是你与所学知识的对话,与所遇之人的沟通,与自我较量的反思,这些构成了你日常生活的基本执行力。

专业课是学习的专业方向,专业课的目标可以分为三类:工作、读研、出国。对应这三类,在学习上应有不同的侧重:专业知识扎实是工作的基础,也是你骄傲的资本;英语、数学及理论课是考研必备的科目,提前准备会让你事半功倍;出国需要英语的学习及优异的专业成绩,那么就不能有60分万岁的想法了,拿到好成绩,学好英语、学好理论课是你的主要目标。学好专业课的必杀技:配合基础课的学习,再拿出你高中80%的学习刻苦程度,一切迎刃而解。

同时,专业课学习又不仅限于本专业,需要与本学科关联的跨学科的思考,在学科系统圈中掌握多个学科之间的知识关联。这个很好解决,你所在的学院下设诸多专业,基本都与你所学专业有交叉和相似之处,而交叉性的学习是让自己所学专业知识专而通,深而广的必备法宝。

人生课是人的认知广度和深度的探寻和沉淀,是对人生目标的追求与完善,伴随人之一生。是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追求,可以汇总为身体、思想、情感、精神。如下从四个层面分析人生课学习。

身体是人运作的基础,身体的好坏直接影响思想、情感和精神的输出,但身体又不是孤立的,锻炼身体是为了身体健康,更是为了个人目标的追求。重点推荐:《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精力管理》。

7、《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捕获在跑步中产生的极其细微、明白存在又稍纵即逝的想法,有人生的哲理,也有诙谐和幽默。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成功离不开坚持和自律。日复一日的跑步,强健的体魄,有足够的体力支撑自己的思维和情感,不断与自己对话,拥有强大的内心抵抗孤独。

8、《精力管理》

从身体,情感,思想和精神四个方面阐述,使用过度及使用不足都会消耗精力,需要不时更新精力以平衡消耗。建立积极的精力仪式,锻炼身体,明确目标,做好时间管理和规划,保持心态平衡,为陷在满满日程表中茫然若失的读者指明出路。

思想是大脑运作的产物,大学时代是心智年龄成熟的时期,需要培养独立的思考和思维模式。重点推荐:《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学会提问》。

9、《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从个人成功的习惯(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到人际交往的成功习惯(双赢思维,知己解彼,统合综效),再利用“不断更新”贯穿始终,由内而外全方位塑造自己。对现代物欲横流,急功近利的价值观有很大的对比和反思,与《自控力》一起应用,效果巨大。此外,也可以看做是一本塑造价值观的书籍。

10、《学会提问》

利用批判性的思维,反思日常熟知事情的认知,发现诸多盲点,让我们能用深刻的思维认知来解读那些价值观与我们不一致的人的推理方式,克服偏见对判断的影响,得出更准确更理性的结论。

情感是人与人感情的交流,尤其对于恋人、家庭成员。掌握亲密关系的方法,是爱的甜蜜和情感的升华。重点推荐:《爱的艺术》、《非暴力沟通》。

11、《爱的艺术》

爱的问题不仅是一个对象问题,更是能力问题,爱是一门艺术。爱是人格整体的展现,要发展爱的能力,就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人格,并朝着有益的目标迈进。成熟的爱是:“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12、《非暴力沟通》

不会表达而伤害对方,因为语言而扭曲了内心真实的爱。非暴力沟通,不再试图分析自己或他人的毛病,用心了解我们的需要,这样内心才能平和。当褪去隐蔽的精神暴力,爱将自然流露。

精神是生命的原则、自然的法则、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的组合,是依赖型人格向独立型人格转变过程中的重要精神支柱。

重点推荐:《人类简史》、《全球通史》、《菊与刀》、《论中国》、《活着》、《平凡的世界》、《谈修养》、《美的历程》。

13、《人类简史》

人类是什么,从哪来,到哪去。历史上的每一个时间节点,都像是一个十字路口。很多的观点可能会在后续的历史中被推翻,但却值得激发人类的思考。宏大的人类简史,见微知著、以小写大,让人类重新审视自己。

14、《全球通史》

从全球的角度考察世界各地区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研究人类历史进程有重大影响的历史运动、历史事件及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反映局部与整体的对抗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同《人类简史》一样,有些观点并不被支持,但这并不是想要告诉你历史细节的书,而是将各方面联系起来的思考和思维。

15、《菊与刀》

“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菊”与“刀”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以国外人的冷静视角,通览日本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民族性格。理性地分析了日本自相矛盾的行为背后的思维模式。盲目“哈日”和一腔“仇日”的看客,先好好了解日本的底层思维。

16、《论中国》

分析和梳理了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外交传统、战略思维模式,以及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外交战略的制定和决策机制、对外交政策、抗美援朝、中美建交、三次台海危机等重大外交事件的深度解读。用世界视角国际眼光,重新解读中国的过去和未来,成为让世界认识中国、让中国重新认识自己的价值反思。

17、《活着》

历尽世间沧桑和磨难的人生感言,演绎了福贵的人生苦难经历。展现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人生乐观的态度。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也没有比活着更艰难的事。

18、《平凡的世界》

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交织在一起,大时代历史进程,经历的艰难曲折道路。兄弟二人不甘为命运的玩偶,在沉重的生活中发掘自己被禁锢的价值,自强不息的命运。自强不息,奋斗不止,推荐先看课本,之后对比电视剧。

19、《谈修养》

关于人生诸般极精微又极精明的见解,把握个人心性与社群国族之间的互动,道破种种心性的困惑和社会蔽障,引导人生趋往康庄与丰盈。静静地品味,对比现代的社会污浊,你的心灵会得到一次洗礼。

20、《美的历程》

各个时期的美,令人窒息。把中国人古往今来对美的感觉展现出来,中华传统之美,艺术之美,会给你无尽的人生境界,生命体会。2008年BBC拍摄了一部记录篇《美丽中国》,展现的是当前的中国地貌之美。如同此书,会给你美的感觉,无穷的韵味。

此外,深处当前政治经济的大环境,相关类的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推荐经济类:曼昆的《经济原理》、高鸿业的《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吴晓波的《激荡三十年》,讲述1978--2008三十年中发生的较为典型的经济事例;吴晓波的《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讲述国进民退,国退民进,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历史性经济规律。政治类:《毛泽东选集》,体会伟人的眼光和远见,请不要带着偏见的眼光早早下定论。

(这些书籍跟随我一次次地搬家,颠沛流离,太重了,还舍不得扔。)


刚上大学时,辅导员的第一次班会记忆犹新,“大学里至少要读100本书,才能对得起你的大学。”名师指路,真是幸事,只可惜我将诸多精力放在了口水小说上。

基础课是行为习惯,专业课是短期目标,人生课是长期学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有针对性和分类的知识估计够学习一年多,等你深刻领悟完,将是思维和心智脱胎换骨的一次历练,因为你打通了获取知识、改善思维、提高认知的任督二脉。




  

相关话题

  为什么很多书看完了之后,回到生活中,还是该怎样就怎样? 
  能不能用一张图描述你想成为的人? 
  你在什么时候意识到自己不再年轻了? 
  你怎么看待在国内高校推行「非升即走」的预聘-长聘 (tenure-track) 人事制度? 
  成长是什么? 
  自学日语,从零基础到 JLPT N2 水平需要多久? 
  你有什么想对20岁说的吗? 
  如何看待“科研经费放权”带来的影响? 
  高考全国卷如何提高文综成绩? 
  家境贫寒的孩子进入不错的大学后怎样才能谈一场恋爱?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高考失败(考不起二本)的,自费跑去日本一边打工一边读语言,很多都上了日本名校这现象?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南开大学2017年高考招生投档分数线遭遇崩盘?





© 2024-11-1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1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